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社會工作管理
滿額折

社會工作管理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30 元
優惠價
93307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被認為是這個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本書,原文書第三版不僅保留了本書原有的特點----可讀性、內容涵蓋廣、貼近實務的真實狀況,還兼論近年中央政府在政策、立法和程序的各項社會工作新措施。同時亦包含許多新穎且重要的內容,以增進讀者在學習如何管理機構時的信心和技術。
所有的社會工作者或多或少都需要從事管理的工作,並且必須負擔起責信的責任,有效且符合貨幣價值是社工者對社會大眾責信的一部分,但這並不代表社工就必須放棄熱情、尊嚴、或是社會福利機構擁護人性尊嚴的目的。嘗試站在社工日常實踐之中,並以實務社工的位置出發,作者嘗試探討社會工作與近年各個管理取向和價值之間的關聯性,他們認為近年管理理論逐漸呈顯一種開放且融合的模式,並認為這個理論上的轉向有助於社會工作近年提倡的培力取向,並促使社會工作者在每一個層面中,都能質疑程序、形塑政策、促進服務。
這本書在本質上非常適合學生和實務者閱讀,特別是那些因為研究目的而想了解組織和管理理論的人,以及希望轉入社會工作管理領域或最近獲得升遷的人。

作者簡介

劉曉春
現職:實踐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
學歷: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哲學博士
密西根州立大學社會工作碩士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士
經歷: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
雲南大學社會工作系及社會工作研究所顧問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中國社會工作碩士文憑
農村社區發展實習督導

譯序
第一次學社會工作管理,是1992年冬,在密西根的東蘭辛(East Lasing, Michigan)。
那時,台灣沒有社會工作師,也沒有社會工作管理這些個名詞。社工從事的實踐有個案、團體,還有社區。在沒有社會認受性,也沒有政府福利服務政策和方案的奧援下,社工實務很直白,就是會談,就是對話,就是與案主在一起。面對身處社會邊緣,遭受多重壓迫的案主,有時也很無力,心裡總想著,要是政府能有比較完善的福利政策和服務資源供社工使用,會不會對這些案主更有幫助?時光流轉,從1992到2008年,台灣社工有了一套相對完善的社會福利政策和福利服務作為社工實踐的後盾。但在機構督導或是與實務工作者談話中,我強烈地感受到台灣社工在面對繁複且對實務管制力強的機構和政府管理作為時,顯得毫無章法,不僅讓自己所欲的社工實踐無法施展,也眼見所不欲的社工施為不斷擴張,終致無力感在心中鬱結。
事實上,管理作為一種手段/技術,並不是價值懸置的。每一個管理手法和設計裡,都隱藏著管理者/管理取向的價值觀,以及它所擁護的人與人相互對待時應該如何的倫理持守。管理也不是鐵板一塊,全都高舉工具理性旗幟,擁護「解決行政管理問題,即是解決社會問題」的社會工作管理主義者。例如,馬克思學派即認為,管理並非只是協調員工間工作,以增加生產效率,它也涉及員工彼此間/員工與僱主間/工作者與案主間的權力和剝削議題。更具體地說,當我們說社會工作管理能增進對案主的「服務效能」,並提高社會工作的「服務品質」時,「服務效能」和「服務品質」所指涉的,到底是誰要的服務效能和服務品質?這些服務和品質是對誰說的?事實上,有時在不同管理取向的語境中,這兩個語詞所指涉的,根本是相對立的社工實踐行為。但,在社工/機構疲於應付紛至沓來的機構評鑑和方案申請截止日中,似乎很少思考這些與社工實務實踐息息相關的管理議題。於是,當心理出版社林敬堯總編透過朋友詢問,有沒有意願翻譯這本《社會工作管理》時,在詳讀此書後,我決定再度投入已經很久不做的翻譯工作。
為什麼是這本書,只因為它在眾多社會工作管理書籍中,比較不單純地把管理當作技術,並且深入淺出地討論了為什麼社會工作要談管理,管理與社會工作者和社會工作實務實踐的關係,介紹了不同的管理學派和持守的價值,以及這些價值與社會工作實務實踐的關係。同時,它還具體地介紹了作者認為有助於社會工作實踐的管理手法。我認為雖然是薄薄的一本書,但卻是一本好的社會工作管理入門書,值得推介給台灣的社工朋友。期待社工不再是聞管理喪膽或心生無趣,而是能有力地使用它,實踐所相信並想要持守的社會工作內涵。

劉曉春
於台北南港

目次

概論
本書的目的
社會工作管理的內涵
關於用詞和語言的一些註解
這一版的產生
本書的結構
第 1 章 為什麼要讀管理?
管理理論與社會工作的相關性
為什麼每一個社工都是管理者?
管理者都應該是社會工作者嗎?
第 2 章 管理理論與組織結構
科學的管理主義:古典的管理理論
組織結構
人際關係的相關學者
更加複雜的組織:系統模式
我們現在的處境如何?複雜性與持續改變的挑戰
第 3 章 文化的變革和品質標準
文化
品質
變革管理
結論
第 4 章 管理是願景、策略、領導,還是管理不確定性?
願景和任務:與策略計畫結合
策略
執行的計畫
領導角色與風格
負責地使用權力
領導和管理的任務
領導層面之外:對不確定的管理
結論
第 5 章 人和工作的媒合
職務分析
職務說明
應徵資格描述
招募
面試名單
徵選
就職和離職:通過儀式
結論
第 6 章 人力資源:滿足員工的需要
督導
督導的目的
績效考核
員工發展
員工照顧
自助團體的支持和自我引導的學習
結論
第 7 章 管理多元性
反歧視條款
機會平等政策
勞力市場的代表性
擴展我們對工作的思考
結論
第 8 章 結論
個人風格和原則:是發展反壓迫政策的時候嗎?
世界繼續轉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3 307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