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外感熱病學是中醫學領域裡歷史悠久、特色鮮明的學術體系,也是一個不斷創新的學科。要正確認識這種學術創新,就必須把中醫外感熱病放在與西醫對比的參照系裡進行比較,或者放在世界大科學的背景裡進行考量,這樣才會看到中醫外感熱病學的進步,才會了解中醫外感熱病學的巨大成就。
歷史上,中醫外感熱病學最突出的一個成就,就是向世界貢獻了免疫思想和成功地發明出疫苗技術。在西方崇尚隔離,把病人與病人、醫生與病人嚴格隔離起來的時候,中醫的大智慧卻是把患者的痘瘡痂經過外理移植到健康的人身上。在西方人看來,這幾乎是異想天開,不可思議。因此,瑪麗夫人在她為兒子接種成功之后,於英國推廣這項技術時,仍然遇到巨大的阻力,喬治國王只好下令,讓七名死囚在種痘與紋刑架之間進行抉擇。很自然地,科學戰勝了偏見,種痘戰勝了疾病流行。70年之后,種過人痘的詹納把這個技術改良成牛痘,巴斯德進一步推廣到其他傳染病的預防。逐漸地世界再也不怕傳染病了,進而消滅了一個傳染病,依靠的就是中醫學的”原始創新”。當然,西方醫學的再創新過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儘管後人在火的運用上,都超越了普羅米修斯的水平,但是對於他的“第一次發明”西方人是不會忘記的。在這個意義上看中醫學的免疫思想,看中醫學免疫技術的“原始創新”,我們需要總結和繼承的東西還是很多的。因為中醫不止人痘疫苗一項技術,而是還有豐富的思想和方法,按鄧鐵濤先生的說法是“有一個武器庫”。
經歷SARS、愛滋病新瘟疫的考驗,人們見証了中醫外感熱病學的“寶刀未老”,它在現代西醫學尚無辦法應對的時候,就可以用非常豐富的有效措施進行防治。中醫之所以優秀,就是因為它所走的道路與西醫不同,它抓住的是証候而不是病灶,針對的是機體的反應而不是局限於外來的微生物;儘管中醫不乏“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的對抗思想和相應療法,然而中醫更擅長的是調整機體的狀態,把患者的愈病潛能激發出來,使患者儘早恢復健康。
所有的外感熱病都有一個過程,起點都是發熱,而終點各有不同,或癒或死,或康復或殘疾,病人經歷的過程有千萬個不同,患者體內的物理化學過程也非常複雜。中醫學智慧地提出來幾辨証治措施,經過歷史沉澱,即將走向統一。這個統一的過程,就是外感熱病診治規律提煉的過程,也是指導思想、行為模式轉化的過程。歷史上的外感熱病每一次轉化,都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業績,都體現出學術的進步。
鄧鐵濤先生提出的“把傷寒與溫病逐漸融合為熱病”是一個宏偉的理論構想。本書就是按著這種理念進行研究、進行探索的一個嘗試。筆者提出的“病如河流,証像舟,方藥系列似碼頭”的新學說,就是力圖闡明中醫對於外感熱病的治療,是幫助“無論在何處進入河流的患者”儘快上岸,既不要耽擱太久,也不要觸礁沉沒。這個學說,既有利於世人了解中醫,也有便於和西醫交流。
筆者試圖建立“外感熱病証結合的分級診治體系”,來包容古人的認識經驗,並且為後來的探索留下足夠的空間,使人類對於外感熱病的認識不斷深化,治療措施不斷完善,而不是永遠停留在某一水平上。所以,新的外感熱病理論體系,是一個開放系統,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系統。它不取消經典,而是讓人們站在一個全新的立場上,重新認識經典、發展經典。
這本書是否達到了筆者企圖實現的目的?是否把自己的想明白無誤地告訴給了讀者?讀者是否同意這樣的構想?這些疑問的答案,只有您能告訴我們。
目次
第一節 中醫診治模式轉化與學術創新
從引進到自主創新的戰略轉變
原理和方法論的創新最為重要
中醫藥如何引領中國科學
我們經常說模式,何謂模式
模式形成之后為何必須轉化
中醫的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
“熱病統寒溫”模式大挪移
第二節 以原始創新破解李約瑟難題
中醫學牽動李約瑟中國情緣
“李約瑟難題”牽動了世界
種痘“嫁接”震驚了瑪麗
接種人痘來到英國的坎坷
種牛痘在英國為何有曲折
中醫如何萌生了免疫思想
中醫免疫技術是如何創造的
免疫技術造福于整個世界
眾多中醫原始創新等待發揚
第三節 中醫可以吸納、包容西醫知識
中西醫起點不同碰到一起
四元素學說倡導分析構成
五行生克注重關系的和諧
干濕冷熱不同于寒熱溫涼
陰陽學說來源于測量實驗
“四體液”倡導放血兩千年
中西匯通、參西丟了自己
廢醫存藥科學化是為歸西
為何說中醫能夠包容西醫
論中醫如何吸納西醫知識
第四節 外感熱病學說的歷史創新
對史前時代熱病知識的猜想
甲骨文對于疫和熱病的認識
春秋時代的外感熱病學說
出土脈經對于熱病的論述
皮膚進化與烤火發汗方法
《素問》、《靈樞》的熱病成就
《素問》、《靈樞》熱病之缺陷
傷寒學派的崛起與繁榮
傷寒學說的主要成就
傷寒學說的某些不足
溫病概念的轉化與變遷
溫病學派的主要成就
溫病學派的某些不足
第五節 外感熱病學說的現代創新
郭可明創造乙腦治療奇跡
衛生部三派專家小心認定
蒲輔周再次創新依靠辨證
流行性出血熱中醫顯神威
非典偷襲老專家出謀獻策
燎原北上鄧鐵濤上書中央
獲全勝世衛專家稱贊中醫
論寒溫統一的現實必要性
熱病理論具有臨床優勢
熱病與傷寒溫病的關系
萬友生主張八綱統寒溫
楊麥青希望傷寒統溫病
鄧鐵濤倡寒溫統一辨證
試說五級病證診治體系
第二章 熱病統轄傷寒與溫病的理論闡釋
第一節 熱病病因
疫氣只說明熱病的流行性
傷于寒邪只是熱病的誘因
溫熱邪氣說源于辛溫方難用
毒疫之氣共同構成熱病病因
第二節 熱病傳變規律
仲景六經分證總括證候演變
后世論傳經現象的不同學說
明代吳又可論疫有九種傳變
溫病學派衛氣營血和三焦傳變
第三節 熱病的共同病機
外感熱病包含的病種多而復雜
傷寒與溫病是病種還是證候之差
郁陽為熱是傷寒溫病的共同病機
炎癥反應是熱病共同的病理基礎
中醫治療熱病主要靠宣瀉郁熱
第四節 熱病的治療
《素問》汗泄兩法治熱病
華佗“六部三法”治傷寒
仲景時代沒有辛涼解表法
歷代醫家論辛溫解表難用
使用達原飲希望直達膜原
倡辛涼解表催生溫病學派
第三章 建立熱病統寒溫的分級診治體系
第一節 外感熱病統一辨證的一級圈說
一級圖設計構想說明
建議采用“三綱辨證”
“三綱辨證”與傳統的關系
第二節 外感熱病統一辨證的二級圖說
衛表證框圖及圖說
半表半里證框圖及圖說
里證示意圖及其圖說
熱在營分圖及其圖說
熱在血分圖及其圖說
突變虛寒圖及其圖說
陰傷邪戀圖及其圖說
濕熱郁蒸圖及其圖說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