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運用現代經濟學中常用的邊際分析工具,從邊際視角來重新整理和認識馬克思主義最基礎的經濟學理論即勞動價值論,對供求變動與勞動價值變動之間的內在聯系、供求一致的真實內涵、勞動價值的轉形分析等,得出了新的結論。同時,該書更把當今世界可持續發展實踐及理論要求,同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相結合,形成了一種新型的經濟學價值理論,即邊際可持續勞動價值論,從而把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內化于經濟學基礎理論中,既深化了人們對勞動價值論本身的認識,也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
作者簡介
賈華強,1961年生,中國人民大學原政治經濟學系研究生畢業,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86年進入中共中央黨學校工作至今,現為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教授,寫作并出版了我國第一部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研究領域的專著《可持續發展經濟學導論》(1996)。其他主要著作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讀本》(1992) 《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人力資源開發(2002)、《勞動價值與市場價格論》(2004)等。作者也是世界政治經濟學學會會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客座研究員,中國勞動學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生態經濟學會教育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國有企業專業委員會委員等。
目次
第1章 商品價格及其價值基礎探析
1.1 市場經濟運行離不開價格運動
1.2 經濟學必須重視新時代的價格運行基礎分析
1.3 影響價格變動的一般因素
1.4 價格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嗎
1.5 價格是由商品效用決定的嗎
1.6 邊際效用價值論的錯誤
1.7 對薩繆爾森解決價值悖論方案的質疑
1.8 為什么我們需要探討商品價值
1.9 探討商品價值問題的理論前提
1.10 邊際分析與超邊際分析
1.11 研究對象的邏輯起點與終點
1.12 商品交換中的勞動價值邏輯
1.13 商品二重性的新表述
1.14 具體勞動或異質勞動
1.15 抽象勞動或同質勞動
1.16 物質要素不能夠創造價值
1.17 “活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論斷的條件限定
1.18 所謂勞動的價值或價格
1.19 龐巴維克的邏輯錯誤
1.20 商品價值的量態分析
1.21 供求變動對商品價值的影響
1.22 供求一致的真實含義
1.23 勞動價值論形成簡史
1.24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若干方法論
1.25 對形形色色新價值論的質疑
1.26 對國內某學者一些觀點的商榷
1.27 必須用嚴肅態度探討馬克思主義
第2章 可持續發展與可持續勞動
2.1 可持續發展觀的由來
2.2 當代世界的可持續發展實踐
2.3 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
2.4 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2.5 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觀點
2.6 可持續發展的衡量尺度
2.7 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
2.8 發展與可持續發展之間不是對立的
2.9 可持續發展與科學發展觀是完全一致的
2.10 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可持續發展規律
2.11 可持續發展對傳統勞動價值論的挑戰及應對
2.12 可持續勞動及其內涵
2.13 可持續價值與國際價值問題
2.14 基于可持續發展視角的若干經濟價值論剖析
第3章 可持續生產要素分析
3.1 可持續勞動形成的基本要素
3.2 可持續勞動中的勞動者及勞動力
3.3 勞動力商品的二重性
3.4 勞動力價值
3.5 廣義勞動力價值和狹義勞動力價值
3.6 對舒爾茨“人力資本”范疇的批評
3.7 馬爾薩斯人口理論的破產
3.8 勞動者的收入問題
3.9 可持續勞動中的勞動對象
3.10 可持續勞動中的勞動資料
3.11 可持續勞動關系形成的原因
第4章 可持續勞動過程分析
4.1 可持續經濟過程是循環經濟過程
4.2 循環經濟在當代的實踐
4.3 循環經濟的內涵與3R原則
4.4 唯物史觀和辯證法視角的循環經濟
4.5 對循環經濟本身的經濟學分析
4.6 勞力資本與物力資本
4.7 勞動力在可持續勞動中的作用
4.8 當今世界的企業社會責任
4.9 發揮勞動力的內在價值
4.10 如何看待“剝削”
4.11 物質資料在可持續勞動中的作用
4.12 企業物質購買和使用成本如何最小化
4.13 物力資本的價值轉移特點
4.14 固定資產折舊后的副產品問題
4.15 對馮紐曼折舊計算方式的商榷
4.16 個別成本小于社會成本的途徑
4.17 勞動生產力因素及其在價值決定中的作用
4.18 無人工廠問題
4.19 資本分類的其他視角
4.20 聯合生產問題
4.21 存量非可持續勞動的可持續補償問題
4.22 可持續勞動對商品價值生產的影響
4.23 如何形成企業可持續勞動的內在動力
4.24 權責清晰度與權責對稱率
4.25 新論點的應用
第5章 可持續勞動價值向生產價格的轉化
5.1 狹義的和廣義的勞動價值論
5.2 社會分工及其意義
5.3 生產性勞動和非生產性勞動
5.4 不同部門問的資本有機構成和周轉速度差異
5.5 比較靜態均衡下的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及其換算
5.6 比較動態均衡下資本的共產主義權利
5.7 價值轉形分析前的說明
5.8 轉形分析的資本價值結構
5.9 價值轉形運動與資本的共產主義權利
5.10 競爭的作用
5.11 商品國內生產價格與可持續價值
5.12 商品國內生產價格的數量變動
5.13 價值轉形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客觀過程
5.14 對剩余價值的分割
5.15 當今世界的經濟全球化趨勢
5.16 由國內生產價格轉向國際生產價格
5.17 不存在國際價值問題
5.18 國際生產價格的來源
5.19 國際壟斷價格及不平等交換問題
5.20 可持續勞動價值論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啟示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1.1 市場經濟運行離不開價格運動
1.2 經濟學必須重視新時代的價格運行基礎分析
1.3 影響價格變動的一般因素
1.4 價格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嗎
1.5 價格是由商品效用決定的嗎
1.6 邊際效用價值論的錯誤
1.7 對薩繆爾森解決價值悖論方案的質疑
1.8 為什么我們需要探討商品價值
1.9 探討商品價值問題的理論前提
1.10 邊際分析與超邊際分析
1.11 研究對象的邏輯起點與終點
1.12 商品交換中的勞動價值邏輯
1.13 商品二重性的新表述
1.14 具體勞動或異質勞動
1.15 抽象勞動或同質勞動
1.16 物質要素不能夠創造價值
1.17 “活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論斷的條件限定
1.18 所謂勞動的價值或價格
1.19 龐巴維克的邏輯錯誤
1.20 商品價值的量態分析
1.21 供求變動對商品價值的影響
1.22 供求一致的真實含義
1.23 勞動價值論形成簡史
1.24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若干方法論
1.25 對形形色色新價值論的質疑
1.26 對國內某學者一些觀點的商榷
1.27 必須用嚴肅態度探討馬克思主義
第2章 可持續發展與可持續勞動
2.1 可持續發展觀的由來
2.2 當代世界的可持續發展實踐
2.3 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
2.4 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2.5 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觀點
2.6 可持續發展的衡量尺度
2.7 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
2.8 發展與可持續發展之間不是對立的
2.9 可持續發展與科學發展觀是完全一致的
2.10 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可持續發展規律
2.11 可持續發展對傳統勞動價值論的挑戰及應對
2.12 可持續勞動及其內涵
2.13 可持續價值與國際價值問題
2.14 基于可持續發展視角的若干經濟價值論剖析
第3章 可持續生產要素分析
3.1 可持續勞動形成的基本要素
3.2 可持續勞動中的勞動者及勞動力
3.3 勞動力商品的二重性
3.4 勞動力價值
3.5 廣義勞動力價值和狹義勞動力價值
3.6 對舒爾茨“人力資本”范疇的批評
3.7 馬爾薩斯人口理論的破產
3.8 勞動者的收入問題
3.9 可持續勞動中的勞動對象
3.10 可持續勞動中的勞動資料
3.11 可持續勞動關系形成的原因
第4章 可持續勞動過程分析
4.1 可持續經濟過程是循環經濟過程
4.2 循環經濟在當代的實踐
4.3 循環經濟的內涵與3R原則
4.4 唯物史觀和辯證法視角的循環經濟
4.5 對循環經濟本身的經濟學分析
4.6 勞力資本與物力資本
4.7 勞動力在可持續勞動中的作用
4.8 當今世界的企業社會責任
4.9 發揮勞動力的內在價值
4.10 如何看待“剝削”
4.11 物質資料在可持續勞動中的作用
4.12 企業物質購買和使用成本如何最小化
4.13 物力資本的價值轉移特點
4.14 固定資產折舊后的副產品問題
4.15 對馮紐曼折舊計算方式的商榷
4.16 個別成本小于社會成本的途徑
4.17 勞動生產力因素及其在價值決定中的作用
4.18 無人工廠問題
4.19 資本分類的其他視角
4.20 聯合生產問題
4.21 存量非可持續勞動的可持續補償問題
4.22 可持續勞動對商品價值生產的影響
4.23 如何形成企業可持續勞動的內在動力
4.24 權責清晰度與權責對稱率
4.25 新論點的應用
第5章 可持續勞動價值向生產價格的轉化
5.1 狹義的和廣義的勞動價值論
5.2 社會分工及其意義
5.3 生產性勞動和非生產性勞動
5.4 不同部門問的資本有機構成和周轉速度差異
5.5 比較靜態均衡下的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及其換算
5.6 比較動態均衡下資本的共產主義權利
5.7 價值轉形分析前的說明
5.8 轉形分析的資本價值結構
5.9 價值轉形運動與資本的共產主義權利
5.10 競爭的作用
5.11 商品國內生產價格與可持續價值
5.12 商品國內生產價格的數量變動
5.13 價值轉形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客觀過程
5.14 對剩余價值的分割
5.15 當今世界的經濟全球化趨勢
5.16 由國內生產價格轉向國際生產價格
5.17 不存在國際價值問題
5.18 國際生產價格的來源
5.19 國際壟斷價格及不平等交換問題
5.20 可持續勞動價值論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啟示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