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和巴別爾發生愛情》收入近年來有關俄蘇文學天才伊薩克·巴別爾的評論及訪談中的精華。談話者有曾經影響過幾代人的王蒙、李澤厚,還有蘆葦、江弱水、倪樂雄、孫郁等最具實力的中年作家和學者,也有80后青年作家張悅然,全方位地向中國讀者展示在中國出版巴別爾作品的社會、文化和歷史意義。這是中文領域內第一種介紹巴別爾文學、藝術的言論集,是巴別爾著作的絕好補充,成書共歷時四年。本書的學術價值已經超出單純的外國作家評論,而是一部精彩紛呈的談藝錄。
作者簡介
王天兵,作家、畫家,長期致力于東西方藝術史研究及藝術創作。近年來,他編訂出版了俄蘇文學天才伊薩克·巴別爾的《騎兵軍》《敖德薩故事》(戴驄譯)及《巴別爾馬背日記》(徐振亞譯)。他的近著《哥薩克的末日》是中文領域內第一本研究巴別爾及其哥薩克經歷的專著。 他的《西方現代藝術批判》是中文領域內第一本全面批判20世紀西方藝術的學術書籍。其新著《華美狼心》通過對兩個當代中國畫家的個案研究及塞尚在中國的傳播歷程,遠征先秦漢晉,融匯古今東西,呼喚根植于中國而又超越西方的真正藝術的出現,既是一次藝術旅行,叉是一篇文化宣言。
目次
獸與畜(代序)
第一章 關于《騎兵軍》與《巴別爾馬背日記》
引子
我的第一篇巴別爾
革命與愛情——與王蒙筆談《騎兵軍》
附:莎樂美、潘金蓮和巴別爾的騎兵軍
巴別爾與納博科夫的“緣分”或“無緣”——與曾園談巴別爾
世界革命與民族主義——與李澤厚談《騎兵軍》和《巴別爾馬背日記》
打開騎兵軍之謎的鑰匙——與倪樂雄談《騎兵軍》和《巴別爾馬背日記》
改編《騎兵軍》——與蘆葦談《騎兵軍》和《巴別爾馬背日記》
生于1982——與張悅然談巴別爾與《騎兵軍》
一個護士的故事
第二章 關于《敖德薩故事》
巴別爾文風及黑幫電影
與《敖德薩故事》及《紅樓夢》之關系
王天兵、蘆葦談巴別爾、敖德薩
與電影之關系及其他
到敖德薩去找巴別爾
說不盡的巴別爾——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的一場討論會
穿越時空的心靈擁抱——王天兵與巴別爾
第三章 關于《哥薩克的末日》
“哥薩克來啦!”——《哥薩克的末日》成書記
1920年的世界革命與蘇波戰爭始末
俄羅斯邊塞文學——2006年滬上讀書瑣記
中國需要一場新的文化啟蒙運動——《哥薩克的末日》北京發布會發言
巴別爾的新生
怎樣讀巴別爾——《哥薩克的末日》深圳發布會發言紀要
“我甚至變成了巴別爾”
巴別爾的中國之旅(代跋)
第一章 關于《騎兵軍》與《巴別爾馬背日記》
引子
我的第一篇巴別爾
革命與愛情——與王蒙筆談《騎兵軍》
附:莎樂美、潘金蓮和巴別爾的騎兵軍
巴別爾與納博科夫的“緣分”或“無緣”——與曾園談巴別爾
世界革命與民族主義——與李澤厚談《騎兵軍》和《巴別爾馬背日記》
打開騎兵軍之謎的鑰匙——與倪樂雄談《騎兵軍》和《巴別爾馬背日記》
改編《騎兵軍》——與蘆葦談《騎兵軍》和《巴別爾馬背日記》
生于1982——與張悅然談巴別爾與《騎兵軍》
一個護士的故事
第二章 關于《敖德薩故事》
巴別爾文風及黑幫電影
與《敖德薩故事》及《紅樓夢》之關系
王天兵、蘆葦談巴別爾、敖德薩
與電影之關系及其他
到敖德薩去找巴別爾
說不盡的巴別爾——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的一場討論會
穿越時空的心靈擁抱——王天兵與巴別爾
第三章 關于《哥薩克的末日》
“哥薩克來啦!”——《哥薩克的末日》成書記
1920年的世界革命與蘇波戰爭始末
俄羅斯邊塞文學——2006年滬上讀書瑣記
中國需要一場新的文化啟蒙運動——《哥薩克的末日》北京發布會發言
巴別爾的新生
怎樣讀巴別爾——《哥薩克的末日》深圳發布會發言紀要
“我甚至變成了巴別爾”
巴別爾的中國之旅(代跋)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