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視到平視:外國媒體上的中國鏡像(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21世紀媒介理論叢書
ISBN13:9787811276763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作者:劉笑盈
出版日:2009/07/01
裝訂:平裝
規格:26cm*19cm (高/寬)
商品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俯視到平視》講述了:20世紀以來,西方主流媒體上的中國鏡像曾有過不同的歷史演化,但世紀之交,尤其是剛剛過去的2D08年,所出現的對中國從俯視到平視的急劇變化是我們最需要認真了解、研究和分析的。《俯視到平視》正是對這一問題框架的闡釋和思考。閱讀《俯視到平視》,您將會從以下三個層面有所收獲;了解大量的有關西方媒體涉華報道的英語文本的實證分析與理論建構;共享當下政治、經濟、文化乃至社會全球化視閾下對這一問題框架的理論回應與邏輯思辨;最后循著西方學者的視角與研究方法進一步深化對西方媒體,尤其是美國媒體的認知。
適讀對象:國際新聞、國際傳播、國際關系、國際政治專業的師生;新聞傳播院校師生;媒介管理人員等
適讀對象:國際新聞、國際傳播、國際關系、國際政治專業的師生;新聞傳播院校師生;媒介管理人員等
目次
導論 從俯視到平視——2008年西方媒體上的中國鏡像
2008年西方媒體涉華報道概述
從俯視到平視:西方媒體上的中國鏡像的歷史演變
文化位移、技術與政策:從俯視到平視的原因分析
第一部分 從拉薩到汶川:西方媒體上的中國
第一章 什么樣的“真實、客觀與公正”?——《紐約時報》拉薩事件報道的文本閱讀與思考
《紐約時報》拉薩事件的文本閱讀
文本分析的思考
第二章 西方反華輿論透視——拉薩事件與奧運圣火在法英美的傳遞
西方反華輿論的時機與動機
西方反華勢力無法掩蓋的政治用心
西方媒體“客觀、真實”虛偽性的集中暴露
值得重視的反華浪潮現實原因
客觀反映中國的聲音在西方增長
事件中西方從中國看到了什么?
擴大國際視野應對未來挑戰
第三章 錯位的新聞——從cNN主持人辱華事件看國際新聞的特性
卡弗蒂辱華事件始末
國際新聞的定義與特征:新聞要素的錯位理論
走在偏見之路上的西方國際新聞報道
第四章 輕視與偏見——西方媒體反華鼓噪的社會根源
西方公眾對中國太不了解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現代傳播學影響了人類的溝通
西方“新聞自由”的雙重標準
第五章 “贊譽”與“狐疑”——四川地震西方英語媒體報道之輿情分析
西方媒體的“贊譽”
西方媒體的“狐疑”
西方媒體報道中值得我們深思的一些新聞評論
對四川地震西方媒體報道的反思
結論
第二部分 正視中國:西方媒體的奧運報道研究
第六章 意義的場——NBc北京奧運開幕式轉播中的中國符號編碼和解碼14l
中國的文化符碼
中國編碼、中國解碼?
NBc轉播中的中國編碼
解碼張藝謀所要表現的中國文化
第七章 英國大報眼中的北京奧運開幕日——中國“議程設置”下的外國報道
“老牌傳媒大國”的新聞視角
數量分析:“世紀大制作”獨領風騷
第八章 奧運報道的議程轉移與中國國家形象——NBC晚間新聞北京奧運會期,間涉華報道研究
奧運期間NBC晚間新聞中的中國形象
奧運期間NBC晚間新聞中的中國形象不盡如人意的原因分析
NBC的奧運報道給我們的啟示
第九章 以自信與從容應對“后奧運時代”——北京奧運會西方媒體報道的思考
奧運會前以“負面報道”為主
奧運會期間對中國的認識的反思
奧運會后的評論:觀點分兩派
西方媒體奧運報道給我們的反思
第三部分 番外:境外媒體現狀研究
第十章 “9·11”事件的恐怖主義景觀和媒體操縱——對圣戰運動和布什媒體政策的批評
恐怖主義景觀
后“9·11”媒介景觀
布什家族的媒介景觀
結論
第十一章 跨國媒體沖擊下的臺灣電視——本土文化和全球雜交文化的沖突
引言
跨國媒體集團在世界各地的主導地位
文化的全球化和文化的雜交化
研究方法與主要發現
臺灣電視在新的全球傳媒結構中生存與發展的文化理論意義
結論
第十二章 媒體、戰爭及宣傳——2003年伊拉克戰爭期間的信息管控戰略
變遷中的宣傳機器:歷史與建構因素
戰爭修辭術:布什政府的戰爭實例
伊拉克與“9·11”事件
伊拉克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媒體與戰爭宣傳
對伊拉克戰爭的報道
結論
后記
2008年西方媒體涉華報道概述
從俯視到平視:西方媒體上的中國鏡像的歷史演變
文化位移、技術與政策:從俯視到平視的原因分析
第一部分 從拉薩到汶川:西方媒體上的中國
第一章 什么樣的“真實、客觀與公正”?——《紐約時報》拉薩事件報道的文本閱讀與思考
《紐約時報》拉薩事件的文本閱讀
文本分析的思考
第二章 西方反華輿論透視——拉薩事件與奧運圣火在法英美的傳遞
西方反華輿論的時機與動機
西方反華勢力無法掩蓋的政治用心
西方媒體“客觀、真實”虛偽性的集中暴露
值得重視的反華浪潮現實原因
客觀反映中國的聲音在西方增長
事件中西方從中國看到了什么?
擴大國際視野應對未來挑戰
第三章 錯位的新聞——從cNN主持人辱華事件看國際新聞的特性
卡弗蒂辱華事件始末
國際新聞的定義與特征:新聞要素的錯位理論
走在偏見之路上的西方國際新聞報道
第四章 輕視與偏見——西方媒體反華鼓噪的社會根源
西方公眾對中國太不了解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現代傳播學影響了人類的溝通
西方“新聞自由”的雙重標準
第五章 “贊譽”與“狐疑”——四川地震西方英語媒體報道之輿情分析
西方媒體的“贊譽”
西方媒體的“狐疑”
西方媒體報道中值得我們深思的一些新聞評論
對四川地震西方媒體報道的反思
結論
第二部分 正視中國:西方媒體的奧運報道研究
第六章 意義的場——NBc北京奧運開幕式轉播中的中國符號編碼和解碼14l
中國的文化符碼
中國編碼、中國解碼?
NBc轉播中的中國編碼
解碼張藝謀所要表現的中國文化
第七章 英國大報眼中的北京奧運開幕日——中國“議程設置”下的外國報道
“老牌傳媒大國”的新聞視角
數量分析:“世紀大制作”獨領風騷
第八章 奧運報道的議程轉移與中國國家形象——NBC晚間新聞北京奧運會期,間涉華報道研究
奧運期間NBC晚間新聞中的中國形象
奧運期間NBC晚間新聞中的中國形象不盡如人意的原因分析
NBC的奧運報道給我們的啟示
第九章 以自信與從容應對“后奧運時代”——北京奧運會西方媒體報道的思考
奧運會前以“負面報道”為主
奧運會期間對中國的認識的反思
奧運會后的評論:觀點分兩派
西方媒體奧運報道給我們的反思
第三部分 番外:境外媒體現狀研究
第十章 “9·11”事件的恐怖主義景觀和媒體操縱——對圣戰運動和布什媒體政策的批評
恐怖主義景觀
后“9·11”媒介景觀
布什家族的媒介景觀
結論
第十一章 跨國媒體沖擊下的臺灣電視——本土文化和全球雜交文化的沖突
引言
跨國媒體集團在世界各地的主導地位
文化的全球化和文化的雜交化
研究方法與主要發現
臺灣電視在新的全球傳媒結構中生存與發展的文化理論意義
結論
第十二章 媒體、戰爭及宣傳——2003年伊拉克戰爭期間的信息管控戰略
變遷中的宣傳機器:歷史與建構因素
戰爭修辭術:布什政府的戰爭實例
伊拉克與“9·11”事件
伊拉克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媒體與戰爭宣傳
對伊拉克戰爭的報道
結論
后記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