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楊國榮著作集.善的歷程:儒家價值體系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楊國榮著作集.善的歷程:儒家價值體系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9.8 元
定價
:NT$ 299 元
優惠價
87260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與前此的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相近,本書所作的,首先是一種歷史的詮釋。當然,詮釋不同于歷史的簡單再現,它總是以詮釋者的理論視域為背景,并同時展開為一個邏輯重建的過程。事實上,歷史的詮釋與邏輯的重建往往很難分離,二者從一個側面展示了歷史與邏輯的統一。也正是以此為基本原則,本書對儒家價值體系的考察,并不僅僅限于文化史現象的描述,而是更多地側重于其歷史內涵與邏輯意蘊的雙重展示,后者同時又旨在為文化哲學的當代建構提供某種歷史的前提。

作者簡介

楊國榮,1957年生于上海,浙江諸暨人。華東師范大學紫江特聘教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長、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國際儒聯理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上海中西哲學與文化比較研究會會長,清華大學等校的客座教授,美國比較哲學雜志Dao: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編委。先后在牛津大學、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從事學術研究。已出版學術著作10余部,其中10部同時出版于海外;在《中國社會科學》、Philosophy:East and West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50余篇,多種論著被譯為英、德、韓等文在國外出版與發表。

目次

導論
第一章 儒家價值體系的奠基
一 天人之辯與仁道原則
二 為仁由己和天命的預設
三 修己以安人:自我實現及其邏輯歸宿
四 義以為上與孔顏之樂
五 “大德不踰閑”的歷史涵義
六 作為價值目標的理想人格
七 超越有限:存在的意義及其他
第二章 從孔子到孟子
一 仁道原則的展開
二 力與命的內在緊張
三 獨善其身和兼善天下
四 恒心的根據與惟義所在
五 從執中而權到君子反經
六 內圣的走向
第三章 演進中的折變
一 天人之際:從相分到互動
二 制天命而用之:自由理想的擴展
三 各得其宜與群居和一
四 義的外部確證及其工具化
五 從以權應變到以道壹人
 六 全而粹與化性起偽
第四章 價值本體的建構及其內化
一 《易傳》:價值本體的建構
二 價值本體的雙重內化
三 止于至善與修身為本
第五章 正統的形成
一 超驗形式下的人文取向
二 德威交融:仁道原則與暴力原則的溝通
三 權威主義原則的確立
四 古今之辯
五 義與我的合一:個體的普遍化
六 道義與功利的二難
七 從仁且智到性三品:人格理想的展開
第六章 援道入儒的價值觀意蘊
一 名教與自然:天人之辯的歷史延續
二 自性的確認與玄同彼我
三 逍遙的理想與天命的抑制
第七章 衍化與整合
一 仁道原則的重建
二 天理主宰下的自我權能
三 群己之辯的二重變奏
四 從義利之辯到理欲之辯
五 天理的權威化與良知準則論
六 醇儒境界
第八章 明清之際:歷史的反省與自我轉換
一 經緯天地:逸出內圣之境
二 經學的實證化與理性的工具意義
三 化“天之天”為“人之天”
四 造命與循理
 ……
第九章 儒家價值體系在近代的歷史命運
第十章 走向現代
附錄一 儒學的形上內蘊
附錄二 何為人與人之“在”——從孔子的視域看
后記
新版后記
三版后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60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