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共分為六章。第1章為導論,主要介紹研究背景與意義、研究方案與主要研究內容、研究難點、創新與不足等問題。第2章總結了貿易擴張、區域內貿易擴張的相關理論,提出用垂直專業化分工解釋東亞非制度性區域內貿易擴張的研究方向。第3章為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演進與特征,對本書的研究對象進行了初步的經驗觀察。第4章是本書的理論框架,從影響因素和動力機制兩個層面探討了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原因。第5章是本書的實證部分,以中國為例對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進行了統計分析和計量分析。第6章為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影響及中國未來的政策選擇。最后為本書的結束語,總結本書的主要結論、政策建議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本書的主要結論如下:
第一,世界近代史以來,東亞區域內貿易的變動都是在以歐美為主導的世界市場中實現的。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東亞地區的貿易主要是由“政治主導”的內向型貿易,區域內貿易份額較高;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到20世紀70年代末,東亞地區的貿易主要是由“經濟主導”的外向型貿易,區域內貿易的份額較低;20世紀80年代至今,東亞地區的貿易主要是由“技術主導”的垂直專業化貿易(既有內向貿易,也有外向貿易),區域內貿易的份額較高。因此,東亞區域內貿易份額經歷了一個“高位一低位一高位”的“u”形路徑,每一次變動都反映了當時的國際分工格局。
第二,東亞總體對區域內貿易的依賴增加,而中國對區域內貿易的依賴減少;東亞總體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減少,而中國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增加。美國從東亞的進口中有一半是來自中國,中國已經轉移了東亞其他國家對美國的出口。
第三,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主要是中間產品的貿易擴張,最終產品的區域內吸納比重降低。這反映了東亞區域內貿易是以生產為導向的貿易,而非消費為導向的貿易;是外部需求派生的貿易,而非內部需求拉動的貿易。東亞區域內貿易的擴張并不是對區域外貿易的替代。
第四,中間產品貿易擴張是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直接推動力。中間產品通過變不可貿易產品為可貿易產品和貿易量的重復計算兩種膨脹機制促進了東亞區域內貿易的擴張,而區域外對最終產品需求的增加是東亞區域內中間產品貿易增長的源動力。伴隨著科技進步和國際產業轉移,垂直專業化分工成為當代國際分工的主要形式,它導致了生產的垂直分離,并改造了傳統的貿易關系。垂直專業化分工必須放在全球的視角下來進行考察,又必須借用區域的便利條件;它是比較優勢、規模經濟和地理因素三者的完美結合,落實在東亞就形成了區域生產網絡。區域生產網絡帶來了區域內中間產品的流動性增加,從而導致了東亞區域內貿易的擴張。
第五,東亞進口的區域內貿易份額大于出口,中國對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貢獻率最大。以中國為例對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進行實證研究得出:垂直專業化分工和外部需求是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主要原因,而供給力量和內部需求對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影響較小。
第六,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造成了全球經濟失衡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帶來了東亞成員經濟增長、開放度提高以及經濟周期協動性增強;導致了中國頻繁的貿易摩擦、巨額的外匯儲備、過剩的生產能力和巨大的資源浪費。為了克服貿易擴張的消極影響,實現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中國未來的政策選擇包括:進一步降低消費品的關稅并推動最終產品的區域一體化、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積極推動對外直接投資、大力吸引服務業外國直接投資和承接國際服務外包。
本書的主要結論如下:
第一,世界近代史以來,東亞區域內貿易的變動都是在以歐美為主導的世界市場中實現的。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東亞地區的貿易主要是由“政治主導”的內向型貿易,區域內貿易份額較高;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到20世紀70年代末,東亞地區的貿易主要是由“經濟主導”的外向型貿易,區域內貿易的份額較低;20世紀80年代至今,東亞地區的貿易主要是由“技術主導”的垂直專業化貿易(既有內向貿易,也有外向貿易),區域內貿易的份額較高。因此,東亞區域內貿易份額經歷了一個“高位一低位一高位”的“u”形路徑,每一次變動都反映了當時的國際分工格局。
第二,東亞總體對區域內貿易的依賴增加,而中國對區域內貿易的依賴減少;東亞總體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減少,而中國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增加。美國從東亞的進口中有一半是來自中國,中國已經轉移了東亞其他國家對美國的出口。
第三,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主要是中間產品的貿易擴張,最終產品的區域內吸納比重降低。這反映了東亞區域內貿易是以生產為導向的貿易,而非消費為導向的貿易;是外部需求派生的貿易,而非內部需求拉動的貿易。東亞區域內貿易的擴張并不是對區域外貿易的替代。
第四,中間產品貿易擴張是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直接推動力。中間產品通過變不可貿易產品為可貿易產品和貿易量的重復計算兩種膨脹機制促進了東亞區域內貿易的擴張,而區域外對最終產品需求的增加是東亞區域內中間產品貿易增長的源動力。伴隨著科技進步和國際產業轉移,垂直專業化分工成為當代國際分工的主要形式,它導致了生產的垂直分離,并改造了傳統的貿易關系。垂直專業化分工必須放在全球的視角下來進行考察,又必須借用區域的便利條件;它是比較優勢、規模經濟和地理因素三者的完美結合,落實在東亞就形成了區域生產網絡。區域生產網絡帶來了區域內中間產品的流動性增加,從而導致了東亞區域內貿易的擴張。
第五,東亞進口的區域內貿易份額大于出口,中國對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貢獻率最大。以中國為例對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進行實證研究得出:垂直專業化分工和外部需求是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主要原因,而供給力量和內部需求對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影響較小。
第六,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造成了全球經濟失衡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帶來了東亞成員經濟增長、開放度提高以及經濟周期協動性增強;導致了中國頻繁的貿易摩擦、巨額的外匯儲備、過剩的生產能力和巨大的資源浪費。為了克服貿易擴張的消極影響,實現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中國未來的政策選擇包括:進一步降低消費品的關稅并推動最終產品的區域一體化、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積極推動對外直接投資、大力吸引服務業外國直接投資和承接國際服務外包。
作者簡介
王峰,女,1977年4月出生,祖籍河南南陽,童年時期生活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2008年6月獲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世界經濟專業博士學位。曾任教于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目前為深圳大學經濟學院講師,主講微觀經濟學、跨國公司、國際經濟學和國際貿易等課程。在《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世界經濟研究》、《(經濟與管理研究》、《國際經貿探索》等經濟類核心期刊發表論文8篇,出版譯著1部,主持深圳大學人文社科基金項目1項,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國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課題兩項。
目次
第1章 導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2 研究方案與主要研究內容
1.3 研究難點、創新與不足
第2章 文獻綜述
2.1 貿易擴張的研究進展
2.2 區域內貿易擴張的研究進展
2.3 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研究進展
2.4 對現有文獻的總體評論
第3章 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演進及特征
3.1 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歷史沿革
3.2 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現狀
3.3 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特征:國際比較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原因研究
4.1 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影響因素
4.2 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動力機制
4.3 本章小結
第5章 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實證分析——來自中國的證據
5.1 中國來自東亞區域內貿易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5.2 中國來自東亞區域內貿易的計量分析
5.3 本章小結
第6章 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影響及中國未來的政策選擇
6.1 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影響
6.2 中國未來的政策選擇
6.3 本章小結
結束語
附錄 BEC商品分類
參考文獻
后記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2 研究方案與主要研究內容
1.3 研究難點、創新與不足
第2章 文獻綜述
2.1 貿易擴張的研究進展
2.2 區域內貿易擴張的研究進展
2.3 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研究進展
2.4 對現有文獻的總體評論
第3章 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演進及特征
3.1 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歷史沿革
3.2 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現狀
3.3 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特征:國際比較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原因研究
4.1 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影響因素
4.2 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動力機制
4.3 本章小結
第5章 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實證分析——來自中國的證據
5.1 中國來自東亞區域內貿易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5.2 中國來自東亞區域內貿易的計量分析
5.3 本章小結
第6章 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影響及中國未來的政策選擇
6.1 東亞區域內貿易擴張的影響
6.2 中國未來的政策選擇
6.3 本章小結
結束語
附錄 BEC商品分類
參考文獻
后記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