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主要研究道路互通立交系統通行能力的分析方法。主要內容包括:道路互通立交系統匝道、匝道結合部、交織區、分合流影響區等不同組成設施的交通運行特征分析及交通運行特征參數采集方法;道路互通立交系統匝道、匝道結合部、交織區、分合流影響區等不同組成設施的通行能力與服務水平分析方法;道路互通立交系統不同組成設施通行能力的協調分析方法;道路互通立交匝道與周邊道路的通行能力協調分析方法;互通立交間距計算及其通行能力的仿真分析方法;互通立交系統通行能力分析示例等。這些研究成果可以為有關部門進行互通立交系統的規劃、設計、建設、管理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本書可以作為交通運輸工程領域的教學、科研、管理人員參考用書,也可以作為交通工程、交通運輸、土木工程、市政工程專業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學用書。
本書可以作為交通運輸工程領域的教學、科研、管理人員參考用書,也可以作為交通工程、交通運輸、土木工程、市政工程專業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學用書。
目次
前言
第一篇 互通立交系統交通特征
第1章 基本概念
1.1 互通立交系統的概念及其作用
1.2 互通立交系統的基本組成及功能
1.3 互通立交系統設計的資料、步驟及關鍵問題
1.3.1 互通立交系統設計的資料
1.3.2 互通立交系統設計的步驟
1.3.3 互通立交系統設計的關鍵問題
1.4 通行能力的基本概念
1.5 通行能力的研究進展
1.5.1 國外研究概況
1.5.2 國內研究概況
1.6 互通立交系統的通行能力及其研究意義
第2章 互通立交系統交通運行特征參數調查方法及特性分析
2.1 交通運行特征參數
2.1.1 交通量
2.1.2 速度
2.1.3 加速度
2.1.4 密度
2.1.5 車頭時距與車頭間距
2.2 互通立交系統交通運行特征參數調查
2.2.1 調查目的
2.2.2 互通立交系統交通調查內容
2.2.3 互通立交系統交通調查方案設計
2.2.4 交通調查數據處理
2.2.5 交通調查數據統計
2.3 匝道交通流特性分析
2.3.1 左轉匝道中間路段交通流特性
2.3.2 右轉匝道中間路段交通流特性
2.4 匝道結合部交通流特性分析
2.4.1 合流區交通流特性
2.4.2 分流區交通流特性
2.5 交織區交通流運行特性分析
2.5.1 交織區車流運行影響因素
2.5.2 交織區運行統計特性
2.5.3 交織區交通運行特性
參考文獻
第二篇 互通立交系統具體設施的通行能力分析方法
第3章 匝道通行能力分析
3.1 匝道中問路段通行能力模型
3.1.1 匝道中間路段通行能力折減系數
3.1.2 累計轉角的折減系數
3.1.3 圓曲線半徑的折減系數
3.1.4 匝道中問路段通行能力模型的建立
3.2 匝道通行能力推薦值
第4章 匝道結合部通行能力分析
4.1 合流區上匝道結合部通行能力
4.1.1 雙向6車道、單車道匝道結合部通行能力模型
4.1.2 雙向6車道、雙車道匝道結合部通行能力模型
4.1.3 雙向4車道、單車道匝道結合部通行能力模型
4.2 分流區下匝道結合部通行能力
第5章 交織區通行能力分析
5.1 交織區車輛的換車道行為
5.1.1 換車道特性
5.1.2 換車道模型
5.1.3 換車道的車頭間隙
5.2 交織車道可接受的換車道車輛數計算
5.2.1 間隙接受理論計算交織區極限流率
5.2.2 交織車道可接受的換車道車輛數
5.3 模型假設前提
5.4 交織區通行能力模型
5.4.1 交織區交織車道通行能力模型
5.4.2 交織區直行車道通行能力模型
5.4.3 高等級道路交織區通行能力模型
5.4.4 交織區通行能力模型算法與分析
第6章 分合流影響區通行能力分析
6.1 合流影響區通行能力分析
6.1.1 上匝道結合部通行能力模型
6.1.2 合流影響區內側車道通行能力模型
6.1.3 合流影響區通行能力模型
6.1.4 上匝道結合部通行能力模型算法與分析
6.2 分流影響區通行能力分析
6.2.1 分流影響區通行能力常用分析方法
6.2.2 分流影響區車輛運行分析
6.2.3 分流影響區通行能力模型
參考文獻
第三篇 互通立交系統通行能力的協調分析方法
第7章 匝道與匝道結合部的協調
7.1 匝道中問路段與分流區下匝道結合部的協調
7.1.1 車輛常規制動減速時的減速模型
7.1.2 減速車道車輛減速模型
7.1.3 減速車道長度推薦值
7.2 匝道中問路段與合流區上匝道結合部的協調
7.2.1 合流區主線外側車道交通量模型
7.2.2 合流區車頭時距分布模型
7.2.3 加速車道最大匯入交通量模型
7.2.4 匝道中間路段與合流區通行能力的協調
第8章 匝道與周邊路網的協調
8.1 主干道基本路段通行能力C2
8.2 相鄰交叉口進口道通行能力C4分析
8.2.1 相鄰交叉口的類型分析
8.2.2 相鄰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分析
8.3 銜接段通行能力C13分析
8.4 銜接道路最小長度的分析方法
8.4.1 交叉口進口道的排隊長度Lp分析
8.4.2 最小變換車道(銜接段)長度Lw
8.4.3 銜接道路最小長度分析
第9章 互通立交間距分析
9.1 互通立交最小問距的組成
9.2 互通立交基本路段最小距離
9.2.1 車輛等待可插入間隙時的行駛距離
9.2.2 為變換車道而調整車速等行駛的距離
9.2.3 變換車道車輛橫移時行駛的距離
9.2.4 交通標志反應距離
9.2.5 車輛在進入出口匝道前確認安全距離
9.3 互通立交問路段加減速車道長度
9.3.1 加速車道長度
9.3.2 減速車道長度
9.4 互通立交最小間距模型
9.5 單向2車道快速路互通立交最小間距計算
第10章 互通立交系統通行能力分析示例
10.1 匝道通行能力分析
10.1.1 匝道交通流基本特性分析
10.1.2 交通流模型標定
10.1.3 匝道車頭時距分析
10.1.4 匝道通行能力推薦值
10.2 分流區通行能力分析
10.2.1 分流區交通流基本特性分析
10.2.2 交通流模型標定
10.2.3 分流區車頭時距分析
10.2.4 分流區通行能力推薦值
10.3 合流區通行能力分析
10.3.1 合流區交通流基本特性分析
10.3.2 交通流模型標定
10.3.3 合流區車頭時距分析
10.3.4 合流區通行能力推薦值
10.4 單喇叭形互通立交系統通行能力分析
10.4.1 系統通行能力影響分析
10.4.2 單喇叭形互通立交通行能力推薦值
參考文獻
第四篇 互通立交系統通行能力仿真分析
第11章 系統仿真分析
11.1 微觀仿真模型綜述
11.1.1 跟馳模型
11.1.2 換道模型
11.2 FRESIM跟馳模型分析
11.2.1 算法流程
11.2.2 合理性分析
11.3 FRESIM換道模型分析
11.3.1 強制型換道模型
11.3.2 任意型換道模型
11.3.3 預估型換道模型
11.3.4 合理性分析
第12章 仿真軟件開發
12.1 軟件編制目的及功能
12.2 軟件結構
12.2.1 仿真引擎
12.2.2 用戶圖形界面
12.2.3 后臺處理模塊
12.2.4 命令通道模塊
12.3 軟件模塊實現
12.3.1 界面實現
12.3.2 后臺模塊實現
參考文獻
附錄 實測數據統計結果
第一篇 互通立交系統交通特征
第1章 基本概念
1.1 互通立交系統的概念及其作用
1.2 互通立交系統的基本組成及功能
1.3 互通立交系統設計的資料、步驟及關鍵問題
1.3.1 互通立交系統設計的資料
1.3.2 互通立交系統設計的步驟
1.3.3 互通立交系統設計的關鍵問題
1.4 通行能力的基本概念
1.5 通行能力的研究進展
1.5.1 國外研究概況
1.5.2 國內研究概況
1.6 互通立交系統的通行能力及其研究意義
第2章 互通立交系統交通運行特征參數調查方法及特性分析
2.1 交通運行特征參數
2.1.1 交通量
2.1.2 速度
2.1.3 加速度
2.1.4 密度
2.1.5 車頭時距與車頭間距
2.2 互通立交系統交通運行特征參數調查
2.2.1 調查目的
2.2.2 互通立交系統交通調查內容
2.2.3 互通立交系統交通調查方案設計
2.2.4 交通調查數據處理
2.2.5 交通調查數據統計
2.3 匝道交通流特性分析
2.3.1 左轉匝道中間路段交通流特性
2.3.2 右轉匝道中間路段交通流特性
2.4 匝道結合部交通流特性分析
2.4.1 合流區交通流特性
2.4.2 分流區交通流特性
2.5 交織區交通流運行特性分析
2.5.1 交織區車流運行影響因素
2.5.2 交織區運行統計特性
2.5.3 交織區交通運行特性
參考文獻
第二篇 互通立交系統具體設施的通行能力分析方法
第3章 匝道通行能力分析
3.1 匝道中問路段通行能力模型
3.1.1 匝道中間路段通行能力折減系數
3.1.2 累計轉角的折減系數
3.1.3 圓曲線半徑的折減系數
3.1.4 匝道中問路段通行能力模型的建立
3.2 匝道通行能力推薦值
第4章 匝道結合部通行能力分析
4.1 合流區上匝道結合部通行能力
4.1.1 雙向6車道、單車道匝道結合部通行能力模型
4.1.2 雙向6車道、雙車道匝道結合部通行能力模型
4.1.3 雙向4車道、單車道匝道結合部通行能力模型
4.2 分流區下匝道結合部通行能力
第5章 交織區通行能力分析
5.1 交織區車輛的換車道行為
5.1.1 換車道特性
5.1.2 換車道模型
5.1.3 換車道的車頭間隙
5.2 交織車道可接受的換車道車輛數計算
5.2.1 間隙接受理論計算交織區極限流率
5.2.2 交織車道可接受的換車道車輛數
5.3 模型假設前提
5.4 交織區通行能力模型
5.4.1 交織區交織車道通行能力模型
5.4.2 交織區直行車道通行能力模型
5.4.3 高等級道路交織區通行能力模型
5.4.4 交織區通行能力模型算法與分析
第6章 分合流影響區通行能力分析
6.1 合流影響區通行能力分析
6.1.1 上匝道結合部通行能力模型
6.1.2 合流影響區內側車道通行能力模型
6.1.3 合流影響區通行能力模型
6.1.4 上匝道結合部通行能力模型算法與分析
6.2 分流影響區通行能力分析
6.2.1 分流影響區通行能力常用分析方法
6.2.2 分流影響區車輛運行分析
6.2.3 分流影響區通行能力模型
參考文獻
第三篇 互通立交系統通行能力的協調分析方法
第7章 匝道與匝道結合部的協調
7.1 匝道中問路段與分流區下匝道結合部的協調
7.1.1 車輛常規制動減速時的減速模型
7.1.2 減速車道車輛減速模型
7.1.3 減速車道長度推薦值
7.2 匝道中問路段與合流區上匝道結合部的協調
7.2.1 合流區主線外側車道交通量模型
7.2.2 合流區車頭時距分布模型
7.2.3 加速車道最大匯入交通量模型
7.2.4 匝道中間路段與合流區通行能力的協調
第8章 匝道與周邊路網的協調
8.1 主干道基本路段通行能力C2
8.2 相鄰交叉口進口道通行能力C4分析
8.2.1 相鄰交叉口的類型分析
8.2.2 相鄰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分析
8.3 銜接段通行能力C13分析
8.4 銜接道路最小長度的分析方法
8.4.1 交叉口進口道的排隊長度Lp分析
8.4.2 最小變換車道(銜接段)長度Lw
8.4.3 銜接道路最小長度分析
第9章 互通立交間距分析
9.1 互通立交最小問距的組成
9.2 互通立交基本路段最小距離
9.2.1 車輛等待可插入間隙時的行駛距離
9.2.2 為變換車道而調整車速等行駛的距離
9.2.3 變換車道車輛橫移時行駛的距離
9.2.4 交通標志反應距離
9.2.5 車輛在進入出口匝道前確認安全距離
9.3 互通立交問路段加減速車道長度
9.3.1 加速車道長度
9.3.2 減速車道長度
9.4 互通立交最小間距模型
9.5 單向2車道快速路互通立交最小間距計算
第10章 互通立交系統通行能力分析示例
10.1 匝道通行能力分析
10.1.1 匝道交通流基本特性分析
10.1.2 交通流模型標定
10.1.3 匝道車頭時距分析
10.1.4 匝道通行能力推薦值
10.2 分流區通行能力分析
10.2.1 分流區交通流基本特性分析
10.2.2 交通流模型標定
10.2.3 分流區車頭時距分析
10.2.4 分流區通行能力推薦值
10.3 合流區通行能力分析
10.3.1 合流區交通流基本特性分析
10.3.2 交通流模型標定
10.3.3 合流區車頭時距分析
10.3.4 合流區通行能力推薦值
10.4 單喇叭形互通立交系統通行能力分析
10.4.1 系統通行能力影響分析
10.4.2 單喇叭形互通立交通行能力推薦值
參考文獻
第四篇 互通立交系統通行能力仿真分析
第11章 系統仿真分析
11.1 微觀仿真模型綜述
11.1.1 跟馳模型
11.1.2 換道模型
11.2 FRESIM跟馳模型分析
11.2.1 算法流程
11.2.2 合理性分析
11.3 FRESIM換道模型分析
11.3.1 強制型換道模型
11.3.2 任意型換道模型
11.3.3 預估型換道模型
11.3.4 合理性分析
第12章 仿真軟件開發
12.1 軟件編制目的及功能
12.2 軟件結構
12.2.1 仿真引擎
12.2.2 用戶圖形界面
12.2.3 后臺處理模塊
12.2.4 命令通道模塊
12.3 軟件模塊實現
12.3.1 界面實現
12.3.2 后臺模塊實現
參考文獻
附錄 實測數據統計結果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