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定價:34 元
定價
:NT$ 204 元優惠價
:87 折 177 元
絕版無法訂購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作者簡介
楊迪(1923-2006)沈陽軍區原參謀長、抗美援朝期間任志願軍司令部作戰處副處長,親身經歷了抗美援朝戰爭,并參了我志願統帥部的決策及戰爭指揮的個過程,是抗美援朝戰爭權威的歷史見證人之一。他在《在志願軍司令部的歲月里》一書中,回顧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戰役決策的情景,史料真實可信,極其珍貴楊迪同志注重軍事理論的學習、研究,也注意總結親身經歷的戰爭經驗,這方面的著述頗多,受到好評,有已被黨史、軍史部門采用。離休后曾擔任沈陽軍區學術研究委員會副主任、第四野戰軍戰史編寫領導小組成員。撰寫此書時,他以75歲高齡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勤奮筆耕二百多個日日夜夜,有時通宵達,有時吃幾粒片堅持寫作,洋洋30多萬字,句句是歷史的再現,字字包含一個老戰士的辛勤汗水和心血。此書是他向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犧牲和逝世的老首長和老戰友的一份凝重的祭禮,是為慶賀抗美援朝戰爭勝利45周年奉獻的一顆赤誠的心。
目次
再版前言
前言
第一章 朝鮮內戰突然爆發后,中央軍委決定組建“東北邊防軍”。第4野戰軍所屬第13兵團奉命開赴東北鴨綠江邊
一、朝鮮內戰爆發,對我們來說,真是太突然了。沒有想到要北返東北,準備進行新的戰爭
二、中共中央軍委決定組建“東北邊防軍”。鄧華沒有料想到被任命為第13兵團司令員。他建議中央軍委將第15兵團部與第13兵團部對調
三、鄧華司令員令我制定兵團部向東北開進計劃
四、廣東省、市黨政領導和群眾熱烈歡送兵團北上
五、鄧華司令員與我們在北上的列車上
六、鄧華司令員要我隨他乘飛機到北京,直接接受中央軍委賦予的任務。鄧司令員和我研究朝鮮戰局
七、鄧華給洪學智來個“突然襲擊”,洪學智剛到北京,就被鄧華“拉”到沈陽
第二章 第13兵團司令部入朝前的準備工作,很繁忙、很緊張
一、第13兵團在沈陽召開第1次軍事會議,各軍反映了不少問題
二、解方調到第13兵團任參謀長,帶領我們研究制定入朝開進計劃,并提出作戰建議
三、起草鄧、洪、解三位首長8月31日給中央軍委的建議電報
四、參與制定了第13兵團突然、秘密地入朝開進計劃,創造了25萬大軍行動未被敵人發覺的奇跡
第三章 彭德懷臨危受命,統帥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中央軍委、毛澤東主席制定志願軍入朝后的作戰方案
一、彭德懷緊急赴京受命,即飛沈陽與第13兵團和各軍主要領導幹部見面
二、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根據我軍入朝前的情況,定下志願軍入朝參戰第一步的作戰方針與部署
三、兵團正抓緊跨過鴨綠江的出動準備工作,突然接到毛澤東電報,令兵團原地訓練,不要出動
四、彭總到安東第13兵團部,召開師以上幹部會,宣布出兵援朝
第四章 抗美援朝戰爭打響,彭總要親臨前線指揮。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組成,志司召開第一次作戰會議
一、1950年10月19日黃昏,中國人民志願軍雄糾糾、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
二、朝鮮戰場情況突變,毛澤東和彭德懷改變決心的電報不謀而合
三、10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以遭遇戰方式,在朝鮮西線與東線同時打響
四、10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以遭遇戰的方式打響后,彭總立即要到前線去指揮
五、彭總正式宣布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
六、在云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次直接與美國侵略軍交戰,我第39軍取得首戰美軍騎兵第1師的輝煌勝利
七、戰局瞬息萬變,志司作戰處緊緊圍繞彭總的意圖、決心,夜以繼日地工作。作戰處與各兵團、各軍建立了密切與信任的關係
八、第1次戰役后,志司召開第1次作戰會議,彭總嚴厲批評了第38軍第五章彭總寫道:“此役確定了抗美戰爭的勝利基礎。恢復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全部領土。”
第五章 彭總寫道:“此役確定了抗美戰爭的勝利基礎,恢復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全部領土。
第六章 第3次戰役中的“韓指”。打過漢江后,是適可而止?還是繼續進攻?中朝兩國軍隊召開聯合作戰經驗總結會議。第50軍入朝作戰情況
第七章 第4次戰役中的“鄧指”。橫城反擊戰勝利。攻擊砥平里受挫的原因
第八章 第5次戰役“打得急了一些”的原因。戰役為什麼分兩個階段?
第九章 第5次戰役第二階段后期,沒有意料到的悲劇和驚喜劇。美國急于要談判停戰。有關計劃打第6次戰役的內情
第十章 組建志願軍后方勤務司令部。中國年輕的空軍入朝參戰。粉碎了敵人空中“絞殺戰”
第十一章 敵我雙方都採取戰略防御。一方面坐著談判同時在戰場上較量,時間達二年之久,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新紀錄
第十二章 緊鑼密鼓地組織準備朝鮮西海岸的抗登陸作戰
第十三章 鄧華代司令員命我先到西線代職取經后又令我到東線參觀學習
第十四章 志願軍司令部6次變更位置,9次遭敵機轟炸,彭總有2次險些遇險。毛岸英同志犧牲的真實情況。志司及時身總參謀部報告情況
第十五章 鄧華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獨特式地凱旋回國
第十六章 彭總兩次指示總結抗美援朝戰爭經驗
第十七章 朝鮮戰場上敵、我兩軍的統帥
第十八章 回憶后的思考
後記
再版的後記
前言
第一章 朝鮮內戰突然爆發后,中央軍委決定組建“東北邊防軍”。第4野戰軍所屬第13兵團奉命開赴東北鴨綠江邊
一、朝鮮內戰爆發,對我們來說,真是太突然了。沒有想到要北返東北,準備進行新的戰爭
二、中共中央軍委決定組建“東北邊防軍”。鄧華沒有料想到被任命為第13兵團司令員。他建議中央軍委將第15兵團部與第13兵團部對調
三、鄧華司令員令我制定兵團部向東北開進計劃
四、廣東省、市黨政領導和群眾熱烈歡送兵團北上
五、鄧華司令員與我們在北上的列車上
六、鄧華司令員要我隨他乘飛機到北京,直接接受中央軍委賦予的任務。鄧司令員和我研究朝鮮戰局
七、鄧華給洪學智來個“突然襲擊”,洪學智剛到北京,就被鄧華“拉”到沈陽
第二章 第13兵團司令部入朝前的準備工作,很繁忙、很緊張
一、第13兵團在沈陽召開第1次軍事會議,各軍反映了不少問題
二、解方調到第13兵團任參謀長,帶領我們研究制定入朝開進計劃,并提出作戰建議
三、起草鄧、洪、解三位首長8月31日給中央軍委的建議電報
四、參與制定了第13兵團突然、秘密地入朝開進計劃,創造了25萬大軍行動未被敵人發覺的奇跡
第三章 彭德懷臨危受命,統帥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中央軍委、毛澤東主席制定志願軍入朝后的作戰方案
一、彭德懷緊急赴京受命,即飛沈陽與第13兵團和各軍主要領導幹部見面
二、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根據我軍入朝前的情況,定下志願軍入朝參戰第一步的作戰方針與部署
三、兵團正抓緊跨過鴨綠江的出動準備工作,突然接到毛澤東電報,令兵團原地訓練,不要出動
四、彭總到安東第13兵團部,召開師以上幹部會,宣布出兵援朝
第四章 抗美援朝戰爭打響,彭總要親臨前線指揮。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組成,志司召開第一次作戰會議
一、1950年10月19日黃昏,中國人民志願軍雄糾糾、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
二、朝鮮戰場情況突變,毛澤東和彭德懷改變決心的電報不謀而合
三、10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以遭遇戰方式,在朝鮮西線與東線同時打響
四、10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以遭遇戰的方式打響后,彭總立即要到前線去指揮
五、彭總正式宣布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
六、在云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次直接與美國侵略軍交戰,我第39軍取得首戰美軍騎兵第1師的輝煌勝利
七、戰局瞬息萬變,志司作戰處緊緊圍繞彭總的意圖、決心,夜以繼日地工作。作戰處與各兵團、各軍建立了密切與信任的關係
八、第1次戰役后,志司召開第1次作戰會議,彭總嚴厲批評了第38軍第五章彭總寫道:“此役確定了抗美戰爭的勝利基礎。恢復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全部領土。”
第五章 彭總寫道:“此役確定了抗美戰爭的勝利基礎,恢復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全部領土。
第六章 第3次戰役中的“韓指”。打過漢江后,是適可而止?還是繼續進攻?中朝兩國軍隊召開聯合作戰經驗總結會議。第50軍入朝作戰情況
第七章 第4次戰役中的“鄧指”。橫城反擊戰勝利。攻擊砥平里受挫的原因
第八章 第5次戰役“打得急了一些”的原因。戰役為什麼分兩個階段?
第九章 第5次戰役第二階段后期,沒有意料到的悲劇和驚喜劇。美國急于要談判停戰。有關計劃打第6次戰役的內情
第十章 組建志願軍后方勤務司令部。中國年輕的空軍入朝參戰。粉碎了敵人空中“絞殺戰”
第十一章 敵我雙方都採取戰略防御。一方面坐著談判同時在戰場上較量,時間達二年之久,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新紀錄
第十二章 緊鑼密鼓地組織準備朝鮮西海岸的抗登陸作戰
第十三章 鄧華代司令員命我先到西線代職取經后又令我到東線參觀學習
第十四章 志願軍司令部6次變更位置,9次遭敵機轟炸,彭總有2次險些遇險。毛岸英同志犧牲的真實情況。志司及時身總參謀部報告情況
第十五章 鄧華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獨特式地凱旋回國
第十六章 彭總兩次指示總結抗美援朝戰爭經驗
第十七章 朝鮮戰場上敵、我兩軍的統帥
第十八章 回憶后的思考
後記
再版的後記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