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回顧了新中國成立至1976年政治經濟發展的歷史,重點探討了中國現代化發展的宏觀背景、初始起點、發展條件和各類動因;從政治與經濟兩條主線閘述了建國初期到向社會主義轉變、“大躍進”到經濟重建以及“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歷史過干旱和歷史聯系,并對這段時期作了客觀和歷史的分析。
本書充分肯定了毛澤東和他所領導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創和探索的中國特色禮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即“中國之路”)的歷史功績,也總結了其經驗和教訓。
作為近年來國情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作者以翔實的資料和深入的研究引導廣大讀者歷史地理解和重溫“中國之路”的發腱軌跡、發展邏輯和發展特點。
本書系作者為清華大學研究生和公共管理(MPA)研究生講授《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必修課)的參考教材,既是作者研究中國國情的重要成果,也是教書授課實踐的心得體會。
本書充分肯定了毛澤東和他所領導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創和探索的中國特色禮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即“中國之路”)的歷史功績,也總結了其經驗和教訓。
作為近年來國情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作者以翔實的資料和深入的研究引導廣大讀者歷史地理解和重溫“中國之路”的發腱軌跡、發展邏輯和發展特點。
本書系作者為清華大學研究生和公共管理(MPA)研究生講授《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必修課)的參考教材,既是作者研究中國國情的重要成果,也是教書授課實踐的心得體會。
作者簡介
胡鞍鋼 中國科學院一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8年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獲工學博士學位。1991年至1992年在美國耶魯大學經濟系從事博士后研究;曾擔任哈佛大學和世界銀行等多所世界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的訪問學者和客座研究員。1991年被國家教育委員會、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學者”。2001年獲第九屆(2000年度)孫冶方經濟科學論文獎。2004年6月被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授予“經濟學名譽博士學位”。作為中國國情研究(China studies)領域的專家和學術帶頭人,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國情、經濟發展與發展政策。已正式出版中國國情與發展研究系列專著和合著共計47部,發表文章100余篇。
目次
第一章 中國的國情與現代化
第一節 我們需要了解中國發展的歷史
第二節 引起當代中國巨變的合力
第三節 中國基本國情與發展
1.國情的定義與限制因素
2.認識中國國情的重要意義
3.如何系統地研究中國國情
第四節 毛澤東等對中國國情的基本認識和概括
第五節 本書的分析框架
第六節 小結:中國現代化是不斷學習與實踐的過程
第二章 中國經濟發展的歷史軌跡
第一節 中國經濟發展的歷史軌跡:從趨異到趨同
第二節 中國經濟增長的歷史紀錄及其評價
1.中國人口占世界總量比重的變化
2.中國經濟占世界總量比重的變化:U字形軌跡
3.中國的人均收入相對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變化:倒U字形軌跡
4.中國在世界貿易格局中的變化:從封閉社會到開放社會
第三節 中國經濟發展的世界背景
1.西方資本主義革命
2.世界現代經濟增長軌跡(1820—1992)
3.決定世界及各國經濟增長的因素
第四節 中國曾遙遙領先于西方上千年
第五節 中國經濟衰落原因初探
1.中國經濟衰落的已有解釋
2.中國經濟停滯的綜合解釋
3.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嘗試性努力
第六節 小結:中國從現代化的落伍者到現代化的追趕者
第三章 中國現代經濟發展的初始條件
第一節 中國進行現代化的有利條件
1.中國實現現代化的文明基礎
2.發動工業化的政治前提
3.后發國家現代化的政治條件
4.國家現代化的后發優勢
5.中國特有的大國優勢
6.現代化的內在動力
第二節 中國經濟發展初期的“擴大缺口”現象
第三節 中國工業化的初始經濟條件
1.中國發動工業化滯后于西方國家
2.中國經濟發展起點十分低下
3.中國工業化基礎十分薄弱
第四節 中國工業化的初始社會條件
1.中國的人口過快增長與勞動力過剩
2.巨大的二元經濟社會
3.地區差異甚大發展不平衡
……
第四章 從建國初期到“一化、三改”(1949-1956)
第五章 從“大躍進”到經濟重建(1957-1966)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1976)
第七章 對毛澤東時代的歷史評價
附錄1 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種政治運動一覽表(1949-1976)
後記:向歷史學習
參考文獻
第一節 我們需要了解中國發展的歷史
第二節 引起當代中國巨變的合力
第三節 中國基本國情與發展
1.國情的定義與限制因素
2.認識中國國情的重要意義
3.如何系統地研究中國國情
第四節 毛澤東等對中國國情的基本認識和概括
第五節 本書的分析框架
第六節 小結:中國現代化是不斷學習與實踐的過程
第二章 中國經濟發展的歷史軌跡
第一節 中國經濟發展的歷史軌跡:從趨異到趨同
第二節 中國經濟增長的歷史紀錄及其評價
1.中國人口占世界總量比重的變化
2.中國經濟占世界總量比重的變化:U字形軌跡
3.中國的人均收入相對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變化:倒U字形軌跡
4.中國在世界貿易格局中的變化:從封閉社會到開放社會
第三節 中國經濟發展的世界背景
1.西方資本主義革命
2.世界現代經濟增長軌跡(1820—1992)
3.決定世界及各國經濟增長的因素
第四節 中國曾遙遙領先于西方上千年
第五節 中國經濟衰落原因初探
1.中國經濟衰落的已有解釋
2.中國經濟停滯的綜合解釋
3.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嘗試性努力
第六節 小結:中國從現代化的落伍者到現代化的追趕者
第三章 中國現代經濟發展的初始條件
第一節 中國進行現代化的有利條件
1.中國實現現代化的文明基礎
2.發動工業化的政治前提
3.后發國家現代化的政治條件
4.國家現代化的后發優勢
5.中國特有的大國優勢
6.現代化的內在動力
第二節 中國經濟發展初期的“擴大缺口”現象
第三節 中國工業化的初始經濟條件
1.中國發動工業化滯后于西方國家
2.中國經濟發展起點十分低下
3.中國工業化基礎十分薄弱
第四節 中國工業化的初始社會條件
1.中國的人口過快增長與勞動力過剩
2.巨大的二元經濟社會
3.地區差異甚大發展不平衡
……
第四章 從建國初期到“一化、三改”(1949-1956)
第五章 從“大躍進”到經濟重建(1957-1966)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1976)
第七章 對毛澤東時代的歷史評價
附錄1 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種政治運動一覽表(1949-1976)
後記:向歷史學習
參考文獻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