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經過多年的深化改革和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資本市場迎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期。隨著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的貫徹落實,以及各項改革發展工作的不斷深入,資本市場發生了轉折性變化,規模明顯擴大,功能有效發揮,運行規範性與質量大幅提高,逐步呈現國民經濟“晴雨表”的作用,為市場的創新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積極穩妥地發展股指期貨等金融期貨市場,既是資本市場進一步深入發展的客觀需要,又是市場各類投資者進行風險管理的迫切要求,對于完善市場結構,豐富交易品種,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增強國民經濟的抗風險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從全球經驗來看,股指期貨的突出作用和根本生命力在于,為市場提供了保值避險的工具,增加了做空交易機制,使股票市場的系統性風險能被有效分割、轉移和再吸收,從而為市場提供了風險出口,在日常波動中化解市場風險,在動態調節中維持金融平衡,增強市場整體的彈性和靈活性,促進市場實現健康、持續、穩定發展。股指期貨推出后,還將產生創新示範效應,引發系列金融創新,不斷豐富金融產品,增強市場機構差異化競爭活力,開啟金融市場自主創新的新時代,促進金融產品多元化、投資策略多樣化、競爭模式多層次化的金融生態環境早日形成。
本書在首版的基礎上對原有章節進行了更新和充實,同時增加了我國國際投資頭寸、商品期貨、債券遠期、利率互換、股指期貨、認股權證等新的篇章,對境內一年多來出現的人民幣新產品和新市場進行了系統全面的介紹、分析和探討,是對境內外人民幣產品的一個全面介紹。本書還對我國經濟和金融體系目前面臨的新問題進行了實證分析,其實證分析結果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相信本書的出版對我國金融創新和風險管理的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都會有一定的啟發。
本書在首版的基礎上對原有章節進行了更新和充實,同時增加了我國國際投資頭寸、商品期貨、債券遠期、利率互換、股指期貨、認股權證等新的篇章,對境內一年多來出現的人民幣新產品和新市場進行了系統全面的介紹、分析和探討,是對境內外人民幣產品的一個全面介紹。本書還對我國經濟和金融體系目前面臨的新問題進行了實證分析,其實證分析結果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相信本書的出版對我國金融創新和風險管理的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都會有一定的啟發。
作者簡介
張光平,1987年由國家教委公派赴美留學。1989年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91年獲得經濟金融博士學位,先后在美國標準普爾公司、瑞士聯合銀行紐約分行、美國化學銀行等公司從事金融業務。1996年赴美國大通銀行東京分行任副總裁。1998年開始在哈佛大學法學院進修銀行和證券法律。2003年作為首席金融工程專家加入上海期貨交易所,兼任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總監。2005年11月加人中國銀監會創新監管協作部任副局級主管,2007年10月任上海銀監局副局長。
發表過數本英文和中文金融專業著作,其中《巴林倒閉與金融衍生產品》英文版于1995年出版,中文版199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并于1998年再版;專著《奇異期權》英文版于1997年在海外出版并于1998年再版,是系統論述流行于西方金融機構與企業間第二代期權的專著;近期專著《人民幣衍生產品》(英文版)2004年在海外出版,《人民幣衍生產品》中文版2006年5月由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
發表過數本英文和中文金融專業著作,其中《巴林倒閉與金融衍生產品》英文版于1995年出版,中文版199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并于1998年再版;專著《奇異期權》英文版于1997年在海外出版并于1998年再版,是系統論述流行于西方金融機構與企業間第二代期權的專著;近期專著《人民幣衍生產品》(英文版)2004年在海外出版,《人民幣衍生產品》中文版2006年5月由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
目次
上冊
第一篇 中國經濟和金融
第1章 經濟、傳統金融與金融衍生產品
第2章 人民幣升值壓力與境內外人民幣產品創新
第3章 中國經濟
第4章 中國的銀行體系
第5章 中國資本市場
第6章 中國外匯市場
第7章 中國國際投資頭寸及其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比較
第二篇 外匯市場與外匯衍生品市場
第8章 外匯市場
第9章 外匯遠期和掉期
第10章 無本金交割遠期和掉期
第11章 外匯期貨
第12章 外匯期權
第13章 場外柜外匯期權
第三篇 亞洲金融危機和外匯衍生產品
第14章 亞洲金融危機
第15章 亞洲金融危機中的外匯遠期
第16章 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的無本金交割遠期
第17章 掉期和其他產品
第18章 期權、結構性票據和其他產品
下冊
第四篇 人民幣外匯衍生產品
第19章 人民幣遠期
第20章 影響人民幣遠期和即期匯率的因素
第21章 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
第22章 影響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市場的因素
第23章 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的應用和發展
第24章 人民幣期貨
第25章 人民幣外匯掉期市場
第26章 人民幣無本金交割掉期
第27章 人民幣無本金交割期權
第28章 人民秈結構性票據
第29章 人民幣結構性存款
第五篇 其他人民幣衍生產品
第30章 商品期貨
第31章 債券遠期
第32章 股票指數期貨
第33章 人民幣利率互換和境外人民幣無本金交割利率互換
第34章 認股權證
第35章 國內理財產品介紹和分析
第36章 國內外匯市場的影響分析
第37章 境外人民幣升值壓力對國內宏觀經濟和傳統金融業務的影響
第38章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探討、實施及市場反應
第39章 日元“廣場協議”的教訓
第40章 人民幣衍生產品市場發展前景和潛力
重要相關網址
參考文獻
第二版致謝
首版致謝
第一篇 中國經濟和金融
第1章 經濟、傳統金融與金融衍生產品
第2章 人民幣升值壓力與境內外人民幣產品創新
第3章 中國經濟
第4章 中國的銀行體系
第5章 中國資本市場
第6章 中國外匯市場
第7章 中國國際投資頭寸及其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比較
第二篇 外匯市場與外匯衍生品市場
第8章 外匯市場
第9章 外匯遠期和掉期
第10章 無本金交割遠期和掉期
第11章 外匯期貨
第12章 外匯期權
第13章 場外柜外匯期權
第三篇 亞洲金融危機和外匯衍生產品
第14章 亞洲金融危機
第15章 亞洲金融危機中的外匯遠期
第16章 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的無本金交割遠期
第17章 掉期和其他產品
第18章 期權、結構性票據和其他產品
下冊
第四篇 人民幣外匯衍生產品
第19章 人民幣遠期
第20章 影響人民幣遠期和即期匯率的因素
第21章 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
第22章 影響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市場的因素
第23章 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的應用和發展
第24章 人民幣期貨
第25章 人民幣外匯掉期市場
第26章 人民幣無本金交割掉期
第27章 人民幣無本金交割期權
第28章 人民秈結構性票據
第29章 人民幣結構性存款
第五篇 其他人民幣衍生產品
第30章 商品期貨
第31章 債券遠期
第32章 股票指數期貨
第33章 人民幣利率互換和境外人民幣無本金交割利率互換
第34章 認股權證
第35章 國內理財產品介紹和分析
第36章 國內外匯市場的影響分析
第37章 境外人民幣升值壓力對國內宏觀經濟和傳統金融業務的影響
第38章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探討、實施及市場反應
第39章 日元“廣場協議”的教訓
第40章 人民幣衍生產品市場發展前景和潛力
重要相關網址
參考文獻
第二版致謝
首版致謝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