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定價:22 元
定價
:NT$ 132 元優惠價
:87 折 115 元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應用比較沉積學的方法,以大量野外現場觀察數據、資料和古代研究實例為基礎,深入研究開敞型潮灘韻律沉積單元的形成過程與保存機制,沉積間斷的形成機理及其定量分析的方法,強調了波浪作用在塑造開敞型潮灘沉積地貌和沉積地層的重要性。波浪與潮汐混合作用研究是當前泥質海岸沉積學研究的重要方向。
本書可供海岸地質學、沉積學、地貌學和沉積動力學等學科科研工作者與大專院校師生閱讀參考。
本書可供海岸地質學、沉積學、地貌學和沉積動力學等學科科研工作者與大專院校師生閱讀參考。
目次
出版說明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潮坪沉積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1.2 沉積間斷的定量分析
1.3 名詞和術語
1.4 本書研究目標及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區域概況
2.1 中國泥質潮坪沉積的分布及其一般特徵
2.2 長江口地貌、水文特徵
2.3 長江晚第四紀河口地層
2.3.1 晚第四紀長江河口地區古環境變化
2.3.2 晚第四紀長江河口地層的基本構架
2.4 晚奧陶世文昌組區域地質
2.4.1 區域地層
2.4.2 區域構造
2.4.3 晚奧陶世文昌組沉積環境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沉降板觀測
3.2 插樁進行灘面沖淤觀測
3.3 樣品采集及其分析方法
3.4 紋層統計與數據分析方法
第4章 現代泥質潮坪沉積特徵及其與沉積動力的關係
4.1 研究區特徵
4.2 潮汐層偶的生成與保存
4.2.1 潮汐層偶
4.2.2 層偶厚度變化與大小潮周期
4.2.3 潮汐層偶的保存率
4.3 潮灘沖淤與風暴層序的生成
4.3.1 潮灘沖淤與風暴層序
4.3.2 潮灘沖淤模式
4.4 灘面沉積物粒度組成
4.5 討論
4.5.1 紋層的生成和保存
4.5.2 大小潮周期層序的生成和保存
4.5.3 開闊潮坪小型層序的生成與風暴層序
4.6 小結
第5章 近代泥質潮坪沉積層序與沉積間斷
5.1 潮坪沉積層序
5.1.1 潮坪沉積層序特徵
5.1.2 小型層序的構成及其特徵
5.1.3 潮坪沉積率
5.2 地層的完整性
5.2.1 不同時間尺度的潮坪沉積率
5.2.2 地層的完整性
5.3 沉積間斷的定量分析及其分布模式
5.3.1 紋層保存率與沉積間斷在潮坪層序所占比例
5.3.2 沉積間斷在潮坪層序中的分布
第6章 全新世長江口地區潮汐沉積
6.1 長江三角洲地層
6.1.1 巖性描述
6.1.2 粒度特徵
6.1.3 沉積構造
6.1.4 微體古生物組合分布特徵
6.1.5 14C測年
6.1.6 沉積相和沉積層序
6.2 全新世地層的沉積率與地層連續性
6.2.1 地層平均沉積率
6.2.2 由潮汐紋層計算的沉積率
6.2.3 沉積間斷和地層的連續性
6.3 濱海沉積間斷的普遍性和連續沉積的可能性
6.3.1 間斷在濱海沉積中的普遍性
6.3.2 大小潮周期發育的可能性
6.4 小結
第7章 古代(晚奧陶世)開闊潮坪韻律沉積
7.1 文昌組沉積特徵與沉積層序
7.1.1 文昌組沉積特徵(以桐君山剖面為例)
7.1.2 碎屑巖的成分、結構和粒度分析
7.1.3 文昌組沉積相和沉積層序
7.2 文昌組潮坪沉積特徵與沉積層序
7.2.1 潮坪沉積分層沉積特徵
7.2.2 潮坪沉積層序與沉積相
7.2.3 潮坪沉積各層段紋層特徵和統計
7.3 文昌組潮坪沉積的古潮汐周期及沉積率
7.4 討論與結論
7.4.1 沉積環境解釋
7.4.2 潮坪韻律沉積的成因解釋
7.4.3 沉積率校正
第8章 結論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潮坪沉積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1.2 沉積間斷的定量分析
1.3 名詞和術語
1.4 本書研究目標及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區域概況
2.1 中國泥質潮坪沉積的分布及其一般特徵
2.2 長江口地貌、水文特徵
2.3 長江晚第四紀河口地層
2.3.1 晚第四紀長江河口地區古環境變化
2.3.2 晚第四紀長江河口地層的基本構架
2.4 晚奧陶世文昌組區域地質
2.4.1 區域地層
2.4.2 區域構造
2.4.3 晚奧陶世文昌組沉積環境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沉降板觀測
3.2 插樁進行灘面沖淤觀測
3.3 樣品采集及其分析方法
3.4 紋層統計與數據分析方法
第4章 現代泥質潮坪沉積特徵及其與沉積動力的關係
4.1 研究區特徵
4.2 潮汐層偶的生成與保存
4.2.1 潮汐層偶
4.2.2 層偶厚度變化與大小潮周期
4.2.3 潮汐層偶的保存率
4.3 潮灘沖淤與風暴層序的生成
4.3.1 潮灘沖淤與風暴層序
4.3.2 潮灘沖淤模式
4.4 灘面沉積物粒度組成
4.5 討論
4.5.1 紋層的生成和保存
4.5.2 大小潮周期層序的生成和保存
4.5.3 開闊潮坪小型層序的生成與風暴層序
4.6 小結
第5章 近代泥質潮坪沉積層序與沉積間斷
5.1 潮坪沉積層序
5.1.1 潮坪沉積層序特徵
5.1.2 小型層序的構成及其特徵
5.1.3 潮坪沉積率
5.2 地層的完整性
5.2.1 不同時間尺度的潮坪沉積率
5.2.2 地層的完整性
5.3 沉積間斷的定量分析及其分布模式
5.3.1 紋層保存率與沉積間斷在潮坪層序所占比例
5.3.2 沉積間斷在潮坪層序中的分布
第6章 全新世長江口地區潮汐沉積
6.1 長江三角洲地層
6.1.1 巖性描述
6.1.2 粒度特徵
6.1.3 沉積構造
6.1.4 微體古生物組合分布特徵
6.1.5 14C測年
6.1.6 沉積相和沉積層序
6.2 全新世地層的沉積率與地層連續性
6.2.1 地層平均沉積率
6.2.2 由潮汐紋層計算的沉積率
6.2.3 沉積間斷和地層的連續性
6.3 濱海沉積間斷的普遍性和連續沉積的可能性
6.3.1 間斷在濱海沉積中的普遍性
6.3.2 大小潮周期發育的可能性
6.4 小結
第7章 古代(晚奧陶世)開闊潮坪韻律沉積
7.1 文昌組沉積特徵與沉積層序
7.1.1 文昌組沉積特徵(以桐君山剖面為例)
7.1.2 碎屑巖的成分、結構和粒度分析
7.1.3 文昌組沉積相和沉積層序
7.2 文昌組潮坪沉積特徵與沉積層序
7.2.1 潮坪沉積分層沉積特徵
7.2.2 潮坪沉積層序與沉積相
7.2.3 潮坪沉積各層段紋層特徵和統計
7.3 文昌組潮坪沉積的古潮汐周期及沉積率
7.4 討論與結論
7.4.1 沉積環境解釋
7.4.2 潮坪韻律沉積的成因解釋
7.4.3 沉積率校正
第8章 結論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