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地震化石——假熔巖的形成與保存》共分為12章。第1章緒論,對假熔巖及其相關斷層巖進行綜述。第2章介紹相關術語,并對假熔巖物理成因的歷史爭論進行簡要回顧。第3章集中闡述假熔巖相關的斷層巖,重點強調斷層巖內組構的作用和理論斷層模型的發展演化。第4至第7章,以全球范圍內已報道具有代表性的假熔巖產出的主要斷層(包括英格蘭外赫布里底逆沖斷層、澳大利亞伍德羅夫逆沖斷層、中國富蘊斷層和新西蘭阿爾卑因逆沖斷層)為例,詳細介紹其構造環境,中等一顯微尺度的結構和構造,岩石性質以及熔融成因假熔巖的變形機制。第8章記述假熔巖的化學組成。第9章探討在澳大利亞伍德羅夫逆沖斷層和中國秦嶺-大別山碰撞造山帶伴有超高壓變質雜巖的大河鎮斷層剪切帶中,形成于半脆性到晶體塑性領域的深部斷層剪切帶內,與糜棱巖和麻粒巖相關的假熔巖的產狀及其成因機制。第10章則以日本飯田-松川斷層、野島斷層以及系魚川-靜岡構造線活動斷層系等代表性斷層為例,對在古地震環境下形成的碎裂成因的假熔巖和相關脈狀碎裂巖的中等一顯微尺度構造與岩石性質及其形成機制進行探討。第11章詳細介紹兩個具有代表性的由滑坡產生的熔融成因假熔巖。在第12章闡述由高速摩擦熔融實驗所得出的基本結果。
作者簡介
1982年畢業于南京大學,后在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學習,獲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現任日本國立靜岡大學研究生院環境科學部部長,研究生院環境能源系統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地震構造物理學、活動斷層和地震斷層、地震發震機制以及地震構造巖方面的研究。
目次
第1章 緒論
第2章 假熔巖的術語及成因
2.1 術語
2.2 假熔巖物理成因的爭論
第3章 與假熔巖相關的斷層巖及斷層理論模式
3.1 導言
3.2 斷層巖
3.2.1 斷層巖的分類
3.2.2 糜棱巖類
3.2.3 碎裂巖類
3.2.4 S-C組構的形成
3.3 斷層帶強度與斷層模式
3.3.1 孕震斷層帶強度
3.3.2 斷層帶理論模式
第4章 假熔巖脈的構造及其構造環境
4.1 假熔巖的構造環境及其野外產狀
4.1.1 構造環境
4.1.2 野外產狀
4.1.3 冷凝邊與裂隙構造
4.2 假熔巖脈的分類
4.2.1 斷層脈與注入脈
4.2.2 假熔巖生成帶
4.3 斷層脈厚度與滑移量之間的關係
第5章 假熔巖基質
5.1 導言
5.2 顯微結構特徵
5.2.1 假熔巖基質的結構分類
5.2.2 流動構造
5.2.3 氣孔與杏仁構造
5.3 粉末X射線衍射分析
5.3.1 假熔巖的粉末x射線衍射特徵
5.3.2 玻璃質基質組分與晶體組分的定量分析
5.3.3 結晶物質的定量分析
5.4 討論
5.4.1 玻璃與玻璃質基質的性質
5.4.2 摩擦熔融對斷層強度的影響
5.4.3 假熔巖形成深度的估算
第6章 微晶
6.1 導言
6.2 微晶的形態與結構特徵
6.2.1 結構
6.2.2 形態
6.3 微晶的化學成分和磁性特徵
6.3.1 微晶的化學成分
6.3.2 磁性特徵
6.4 微晶成因機制的討論
第7章 假熔巖脈中的碎屑物質
7.1 術語
7.2 與礫巖碎屑相似的碎屑
7.3 粒度分析
7.3.1 熔融成因假熔巖中的碎屑粒度分布
7.3.2 關於粒度分布的討論
7.4 碎屑組構與磨圓度
7.4.1 組構
7.4.2 碎屑的磨圓度
7.5 磨圓碎屑的成因討論
第8章 假熔巖的化學組成與熔融過程
8.1 導言
8.2 脈體的全巖與基質的組成
8.2.1 假熔巖脈的全巖組成
8.2.2 假熔巖基質的化學組成
8.2.3 假熔巖脈體的含水量
8.3 討論
8.3.1 熔融過程
8.3.2 熔融溫度
8.3.3 摩擦熔融過程中水的作用
第9章 脆-塑性變形領域中形成的假熔巖
9.1 導言
9.2 伍德羅夫假熔巖
9.2.1 伍德羅夫逆沖斷層的構造環境
9.2.2 伍德羅夫假熔巖的野外產狀
9.2.3 微構造
9.3 大河鎮假熔巖
9.3.1 大河鎮剪切帶的構造環境
9.3.2 大河鎮假熔巖的野外產狀
9.3.3 顯微特徵和化學組成
9.4 討論
9.4.1 巨量假熔巖的形成機制
9.4.2 大河鎮和伍德羅夫M-Pt脈的形成條件
第10章 破碎成因假熔巖與脈狀碎裂巖
10.1 導言
10.2 破碎成因的假熔巖與碎裂脈的產狀
10.2.1 破碎成因假熔巖
10.2.2 斷層泥注入脈
10.2.3 層狀斷層泥與假熔巖脈
10.2.4 裂隙充填脈
10.3 脈狀碎裂巖的岩石學特徵
10.3.1 脈狀碎裂巖的顯微結構
10.3.2 脈狀物質的粉末x射線衍射分析
10.3.3 化學組成和同位素分析
10.3.4 裂隙充填脈的年代測定
10.4 脈狀碎裂巖形成機制的討論
10.4.1 脈狀碎裂巖的非晶質物質的形成機制
10.4.2 斷層帶中細粒物質的同震流體化作用
10.4.3 地震滑動的重復事件
10.4.4 地表水重復進入深部斷層帶的同震滲入作用
第11章 與滑坡相關的假熔巖
11.1 導言
11.2 滑坡及其相關假熔巖的產狀
11.2.1 朗塘喜馬拉雅滑坡及其相關假熔巖
11.2.2 九份二山滑坡及其相關假熔巖
11.3 與滑坡相關的假熔巖的岩石學特徵
11.3.1 朗塘喜馬拉雅假熔巖的岩石學特徵
11.3.2 九份二山假熔巖的岩石學特徵
11.3.3 實測假熔巖玻璃的含量
11.4 與滑坡相關的假熔巖形成的P-T條件的討論
第12章 實驗產生的假熔巖
12.1 導言
12.2 高速摩擦實驗
12.2.1 實驗設備及條件
12.2.2 實驗樣品及步驟
12.2.3 高速摩擦特徵
12.3 實驗產生的假熔巖的顯微構造
12.3.1 斷層剪切面的構造特徵
12.3.2 脈體幾何形態與熔融物質的結構
12.4 實驗產物的粉末X射線衍射分析
12.4.1 實驗產物的衍射圖譜
12.4.2 定量分析
12.5 化學組成
12.5.1 輝長巖樣品
12.5.2 花崗巖樣品
12.5.3 鈉長巖-方石英與斜長巖-斜長巖的配對
12.6 討論
12.6.1 脈體幾何形態
12.6.2 熔融結構
12.6.3 非平衡熔融過程
12.6.4 熔融溫度
12.6.5 高速滑移強度弱化
參考文獻
索引
第2章 假熔巖的術語及成因
2.1 術語
2.2 假熔巖物理成因的爭論
第3章 與假熔巖相關的斷層巖及斷層理論模式
3.1 導言
3.2 斷層巖
3.2.1 斷層巖的分類
3.2.2 糜棱巖類
3.2.3 碎裂巖類
3.2.4 S-C組構的形成
3.3 斷層帶強度與斷層模式
3.3.1 孕震斷層帶強度
3.3.2 斷層帶理論模式
第4章 假熔巖脈的構造及其構造環境
4.1 假熔巖的構造環境及其野外產狀
4.1.1 構造環境
4.1.2 野外產狀
4.1.3 冷凝邊與裂隙構造
4.2 假熔巖脈的分類
4.2.1 斷層脈與注入脈
4.2.2 假熔巖生成帶
4.3 斷層脈厚度與滑移量之間的關係
第5章 假熔巖基質
5.1 導言
5.2 顯微結構特徵
5.2.1 假熔巖基質的結構分類
5.2.2 流動構造
5.2.3 氣孔與杏仁構造
5.3 粉末X射線衍射分析
5.3.1 假熔巖的粉末x射線衍射特徵
5.3.2 玻璃質基質組分與晶體組分的定量分析
5.3.3 結晶物質的定量分析
5.4 討論
5.4.1 玻璃與玻璃質基質的性質
5.4.2 摩擦熔融對斷層強度的影響
5.4.3 假熔巖形成深度的估算
第6章 微晶
6.1 導言
6.2 微晶的形態與結構特徵
6.2.1 結構
6.2.2 形態
6.3 微晶的化學成分和磁性特徵
6.3.1 微晶的化學成分
6.3.2 磁性特徵
6.4 微晶成因機制的討論
第7章 假熔巖脈中的碎屑物質
7.1 術語
7.2 與礫巖碎屑相似的碎屑
7.3 粒度分析
7.3.1 熔融成因假熔巖中的碎屑粒度分布
7.3.2 關於粒度分布的討論
7.4 碎屑組構與磨圓度
7.4.1 組構
7.4.2 碎屑的磨圓度
7.5 磨圓碎屑的成因討論
第8章 假熔巖的化學組成與熔融過程
8.1 導言
8.2 脈體的全巖與基質的組成
8.2.1 假熔巖脈的全巖組成
8.2.2 假熔巖基質的化學組成
8.2.3 假熔巖脈體的含水量
8.3 討論
8.3.1 熔融過程
8.3.2 熔融溫度
8.3.3 摩擦熔融過程中水的作用
第9章 脆-塑性變形領域中形成的假熔巖
9.1 導言
9.2 伍德羅夫假熔巖
9.2.1 伍德羅夫逆沖斷層的構造環境
9.2.2 伍德羅夫假熔巖的野外產狀
9.2.3 微構造
9.3 大河鎮假熔巖
9.3.1 大河鎮剪切帶的構造環境
9.3.2 大河鎮假熔巖的野外產狀
9.3.3 顯微特徵和化學組成
9.4 討論
9.4.1 巨量假熔巖的形成機制
9.4.2 大河鎮和伍德羅夫M-Pt脈的形成條件
第10章 破碎成因假熔巖與脈狀碎裂巖
10.1 導言
10.2 破碎成因的假熔巖與碎裂脈的產狀
10.2.1 破碎成因假熔巖
10.2.2 斷層泥注入脈
10.2.3 層狀斷層泥與假熔巖脈
10.2.4 裂隙充填脈
10.3 脈狀碎裂巖的岩石學特徵
10.3.1 脈狀碎裂巖的顯微結構
10.3.2 脈狀物質的粉末x射線衍射分析
10.3.3 化學組成和同位素分析
10.3.4 裂隙充填脈的年代測定
10.4 脈狀碎裂巖形成機制的討論
10.4.1 脈狀碎裂巖的非晶質物質的形成機制
10.4.2 斷層帶中細粒物質的同震流體化作用
10.4.3 地震滑動的重復事件
10.4.4 地表水重復進入深部斷層帶的同震滲入作用
第11章 與滑坡相關的假熔巖
11.1 導言
11.2 滑坡及其相關假熔巖的產狀
11.2.1 朗塘喜馬拉雅滑坡及其相關假熔巖
11.2.2 九份二山滑坡及其相關假熔巖
11.3 與滑坡相關的假熔巖的岩石學特徵
11.3.1 朗塘喜馬拉雅假熔巖的岩石學特徵
11.3.2 九份二山假熔巖的岩石學特徵
11.3.3 實測假熔巖玻璃的含量
11.4 與滑坡相關的假熔巖形成的P-T條件的討論
第12章 實驗產生的假熔巖
12.1 導言
12.2 高速摩擦實驗
12.2.1 實驗設備及條件
12.2.2 實驗樣品及步驟
12.2.3 高速摩擦特徵
12.3 實驗產生的假熔巖的顯微構造
12.3.1 斷層剪切面的構造特徵
12.3.2 脈體幾何形態與熔融物質的結構
12.4 實驗產物的粉末X射線衍射分析
12.4.1 實驗產物的衍射圖譜
12.4.2 定量分析
12.5 化學組成
12.5.1 輝長巖樣品
12.5.2 花崗巖樣品
12.5.3 鈉長巖-方石英與斜長巖-斜長巖的配對
12.6 討論
12.6.1 脈體幾何形態
12.6.2 熔融結構
12.6.3 非平衡熔融過程
12.6.4 熔融溫度
12.6.5 高速滑移強度弱化
參考文獻
索引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