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全書共分6章,系統介紹了資源環境監測與評價的國內外動向、理論、方法、技術及其在林業上的應用。內容包括網絡及多資源;生物數學方法及應用;監測系統與設計;評價系統與組織;森林資源和環境監測與評價系統;林業工程項目管理的監測與評價。全書從資源環境監測評價理論切入,以組織監測評價系統的理論體系,設計專業、專項的系統驗證分析模式為線索,建立了監測、評價、控制、實施的監測評價理論及應用層次體系。
本書除作為研究生教材外,也可以供相關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作為教材或教學參考書,對從事資源環境或地學領域研究工作的人員也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本書除作為研究生教材外,也可以供相關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作為教材或教學參考書,對從事資源環境或地學領域研究工作的人員也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目次
第1章 網絡及多資源監測
1.1 全球性及國外網絡
一、全球性自然資源監測網絡
二、區域或國家網絡
1.2 我國網絡建設
一、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
二、我國環境監測的現狀與能力建設
1.3 森林環境監測及影響評價
一、環境影響評價因子及篩選
二、森林環境因子監測及方法
三、水土保持監測
四、森林生態系統健康及監測
1.4 多資源監測
一、森林游憩資源監測與評價
二、水利漁業濕地資源估測
三、放牧和野生動物資源與生境估測
四、樹木年代學與歷史文化遺產地評估
五、生態補償
六、森林生態系統碳估測
參考文獻
第2章 生物數學方法及應用
2.1 福斯特曼模型及應用
一、利息、貼現率和凈現值
二、Faustmann公式的導出
三、Faustmann公式的解釋和應用
四、Faustmann模型的深化
2.2 變分法技術及應用
一、變分法的基本預備定理
二、林學中的變分法問題
三、變分法模型的林學應用
2.3 系統仿真模型及應用
一、基本理論
二、案例研究
三、展望與問題
2.4 林分生長預估模型
一、綜述
二、理論生長方程
三、案例研究
四、發展方向
2.5 灰色系統分析方法
一、灰色關聯分析
二、灰色建模
2.6 統計分析方法
一、分布型分析
二、相關分析
三、回歸分析
四、聚類分析
五、主成分分析
六、判別分析
七、馬爾科夫預測
八、時間序列分析
2.7 模糊數學分析方法
一、基本概念
二、模糊聚類分析
三、模糊綜合評判
參考文獻
第3章 監測系統及其設計
3.1 監測的概念與分類
一、基本概念
二、監測的類型
3.2 監測體系的結構設計
一、確定監測內容和監測層次
二、監測總體和監測單元
三、監測期的確定
四、廣義監測系統的體系結構
五、變量指標體系的確定
3.3 監測方法和技術
一、信息獲取途徑和方法
二、信息處理和分析方法
三、信息傳輸技術
四、監測體系的產出
五、監測中的數據質量和監測精度問題
3.4 監測技術系統的設計
一、監測技術系統設計的原則
二、需求分析
三、可行性分析
四、技術系統設計
五、技術方案的比較和修正
3.5 監測信息系統設計
一、建立監測信息系統的意義
二、概念設計
三、實際設計
參考文獻
第4章 評價系統及其組織
4.1 評價理論
一、評價的概念
二、評價系統及模型
三、指標值的量化及其標準化
四、指標權重的綜合集成
五、指標綜合的方法
4.2 評價指標體系的概念、結構及其建立方法
一、指標體系的概念
二、指標體系的結構
三、指標體系的建立方法
4.3 評價模型和方法
一、多層次、多指標評價模型
二、DEA模型
三、土地資源評價
4.4 貨幣評價
一、計算基礎
二、林地評價
三、林木評價
四、森林環境評價
五、供給氧氣和凈化大氣效能
參考文獻
第5章 森林資源和環境監測評價系統
5.1 全球及區域森林資源和環境監測評價系統
一、世界資源研究所的世界資源評價
二、uNEP的全球環境展望
三、FA0的世界森林資源評價
四、全球與區域資源環境評價系統設計的一般規律
5.2 世界部分國家的森林資源清查體系
一、美國森林資源清查體系的設計
二、加拿大的森林資源清查設計
三、瑞士的森林資源清查
5.3 我國森林資源與環境監測評價體系
一、森林資源監測體系
二、荒漠化監測體系
三、野生動植物監測體系
四、濕地監測系統
五、林火監測系統
六、森林資源與環境綜合監測評價系統的一個設計
參考文獻
第6章 林業工程項目管理監測與評價
6.1 林業六大工程及監理
一、林業六大工程簡介
二、工程監理
6.2 林業工程項目管理與環境影響評價
一、項目管理
二、林業工程項目特點
三、環境影響評價
6.3 林業工程監測與評價
一、目的與意義
二、基本原則
三、指標體系
參考文獻
1.1 全球性及國外網絡
一、全球性自然資源監測網絡
二、區域或國家網絡
1.2 我國網絡建設
一、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
二、我國環境監測的現狀與能力建設
1.3 森林環境監測及影響評價
一、環境影響評價因子及篩選
二、森林環境因子監測及方法
三、水土保持監測
四、森林生態系統健康及監測
1.4 多資源監測
一、森林游憩資源監測與評價
二、水利漁業濕地資源估測
三、放牧和野生動物資源與生境估測
四、樹木年代學與歷史文化遺產地評估
五、生態補償
六、森林生態系統碳估測
參考文獻
第2章 生物數學方法及應用
2.1 福斯特曼模型及應用
一、利息、貼現率和凈現值
二、Faustmann公式的導出
三、Faustmann公式的解釋和應用
四、Faustmann模型的深化
2.2 變分法技術及應用
一、變分法的基本預備定理
二、林學中的變分法問題
三、變分法模型的林學應用
2.3 系統仿真模型及應用
一、基本理論
二、案例研究
三、展望與問題
2.4 林分生長預估模型
一、綜述
二、理論生長方程
三、案例研究
四、發展方向
2.5 灰色系統分析方法
一、灰色關聯分析
二、灰色建模
2.6 統計分析方法
一、分布型分析
二、相關分析
三、回歸分析
四、聚類分析
五、主成分分析
六、判別分析
七、馬爾科夫預測
八、時間序列分析
2.7 模糊數學分析方法
一、基本概念
二、模糊聚類分析
三、模糊綜合評判
參考文獻
第3章 監測系統及其設計
3.1 監測的概念與分類
一、基本概念
二、監測的類型
3.2 監測體系的結構設計
一、確定監測內容和監測層次
二、監測總體和監測單元
三、監測期的確定
四、廣義監測系統的體系結構
五、變量指標體系的確定
3.3 監測方法和技術
一、信息獲取途徑和方法
二、信息處理和分析方法
三、信息傳輸技術
四、監測體系的產出
五、監測中的數據質量和監測精度問題
3.4 監測技術系統的設計
一、監測技術系統設計的原則
二、需求分析
三、可行性分析
四、技術系統設計
五、技術方案的比較和修正
3.5 監測信息系統設計
一、建立監測信息系統的意義
二、概念設計
三、實際設計
參考文獻
第4章 評價系統及其組織
4.1 評價理論
一、評價的概念
二、評價系統及模型
三、指標值的量化及其標準化
四、指標權重的綜合集成
五、指標綜合的方法
4.2 評價指標體系的概念、結構及其建立方法
一、指標體系的概念
二、指標體系的結構
三、指標體系的建立方法
4.3 評價模型和方法
一、多層次、多指標評價模型
二、DEA模型
三、土地資源評價
4.4 貨幣評價
一、計算基礎
二、林地評價
三、林木評價
四、森林環境評價
五、供給氧氣和凈化大氣效能
參考文獻
第5章 森林資源和環境監測評價系統
5.1 全球及區域森林資源和環境監測評價系統
一、世界資源研究所的世界資源評價
二、uNEP的全球環境展望
三、FA0的世界森林資源評價
四、全球與區域資源環境評價系統設計的一般規律
5.2 世界部分國家的森林資源清查體系
一、美國森林資源清查體系的設計
二、加拿大的森林資源清查設計
三、瑞士的森林資源清查
5.3 我國森林資源與環境監測評價體系
一、森林資源監測體系
二、荒漠化監測體系
三、野生動植物監測體系
四、濕地監測系統
五、林火監測系統
六、森林資源與環境綜合監測評價系統的一個設計
參考文獻
第6章 林業工程項目管理監測與評價
6.1 林業六大工程及監理
一、林業六大工程簡介
二、工程監理
6.2 林業工程項目管理與環境影響評價
一、項目管理
二、林業工程項目特點
三、環境影響評價
6.3 林業工程監測與評價
一、目的與意義
二、基本原則
三、指標體系
參考文獻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