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鄉鎮政府管理改革研究》內容簡介:推進鄉鎮政府管理改革是實現廣大農村地區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的需要。《鄉鎮政府管理改革研究》一書共分7章,第1、2、3章主要闡述了鄉鎮政權、鄉鎮政府及其管理改革的基本理論知識;第4、5章從鄉鎮政府的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來研究鄉鎮政府管理改革的對策措施;第6、7章在研究內容和范圍上進一步延伸,結合當前發展實際來探討鄉鎮政府管理改革的有關問題。
目次
1 鄉鎮政府管理的基本理論
1.1 鄉鎮管理體制的歷史變遷
1.1.1 新中國成立前鄉鎮管理體制的演變
1.1.2 新中國成立后鄉鎮管理體制的變化
1.2 鄉鎮政府管理的內容與特點
1.2.1 鄉鎮政府管理的基本職責和權限
1.2.2 鄉鎮政府管理的地位與作用
1.2.3 鄉鎮政府管理的特點
1.3 近30年來我國新型鄉鎮政府管理體制的發展歷程
1.3.1 新型鄉鎮政府管理體制的確立階段
1.3.2 新型鄉鎮政府管理體制的形成階段
1.3.3 新型鄉鎮政府管理體制的發展階段
1.3.4 新型鄉鎮政府管理體制的深化完善階段
2 鄉鎮政府改革模式的辨析與選擇
2.1 理論辨析及近期模式選擇
2.1.1 “強化論”的理論觀點
2.1.2 “虛化論”、“半自治論”和“取消論”的理論觀點
2.1.3 四種模式的簡要辨析
2.2 鄉鎮自治:未來模式選擇
2.2.1 鄉鎮自治的理論依據和現實意義
2.2.2 鄉鎮自治發展的困難
2.2.3 鄉鎮自治發展的前景
3 鄉鎮政府管理改革的理論基礎
3.1 鄉鎮政府內部管理的“六難”問題
3.1.1 政府職能定位難
3.1.2 組織機構調整難
3.1.3 政府行為規範難
3.1.4 幹部隊伍建設難
3.1.5 公共財政運轉難
3.1.6 社會力量整合難
3.2 影響鄉鎮政府管理改革的基本因素
3.2.1 制約鄉鎮政府管理改革的阻力因素
3.2.2 促進鄉鎮政府管理改革的動力因素
3.3 鄉鎮政府管理改革的目標取向及意義
3.3.1 鄉鎮政府管理改革的目標取向
3.3.2 鄉鎮政府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意義
3.4 鄉鎮政府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
3.4.1 堅持“鄉政”保留基礎上的體制創新
3.4.2 堅持“大部制”內在要求下的體制創新
3.4.3 堅持新公共服務理論指導下的體制創新
4 縣鄉村體制下的鄉鎮政府管理
4.1 縣鄉領導體制與鄉鎮政府管理
4.1.1 縣鄉領導體制的變遷及其對鄉鎮政府管理的影響
4.1.2 縣鄉體制下鄉鎮政府管理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4.1.3 革新現行縣鄉體制,提升鄉鎮政府管理能力
4.2 鄉政村治格局與鄉鎮政府管理
4.2.1 村民自治對鄉鎮政府管理的影響
4.2.2 鄉政村治格局下鄉鎮政府管理能力弱化的原因分析
4.2.3 理順鄉村關係,增強鄉鎮政府管理效能
5 新農村建設與鄉鎮政府管理
5.1 20世紀以來新農村建設的歷史嬗變
5.1.1 鄉村建設運動(20世紀初-20世紀30年代)
5.1.2 農村社會主義改造與建設(20世紀50年代一70年代末)
5.1.3 農村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革(改革開放一黨的十六大)
5.1.4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黨的十六大至今)
5.2 鄉鎮政府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導性作用
5.2.1 鄉鎮政府發揮主導性作用的原因
5.2.2 鄉鎮政府主導性作用的表現形式
5.2.3 鄉鎮政府主導性作用發揮的有效途徑
6 鄉鎮政府管理體制的創新
6.1 變革現有組織,理順職責關係
6.1.1 依法推進機構改革
6.1.2 理順內外關係,明確基本職責
6.1.3 加強組織學習,構建學習型鄉鎮政府
6.2 轉變政府職能,強化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職能
6.2.1 鄉鎮政府職能轉變的內容和重點
6.2.2 實現鄉鎮政府職能轉變的途徑
6.3 改革權力運行機制,促進決策、執行和監督的協調發展
6.3.1 完善公共決策機制,提升政府執行能力
6.3.2 加強對權力制約和監督的建設
6.4 完善人事、財務制度,實現人權和財權的協調
6.4.1 貫徹落實國家公務員制度,加強鄉鎮幹部隊伍建設
6.4.2 推進財務制度創新,提升財政支付能力
7 民族鄉政府管理
7.1 民族鄉一般問題的概述
7.1.1 民族鄉的內涵
7.1.2 民族鄉建立的前提條件和基本原則
7.1.3 民族鄉政權的基本特點
7.2 民族鄉政府管理的職權與特點
7.2.1 民族鄉政府的基本職責和權限
7.2.2 民族鄉政府管理的地位與原則
7.2.3 民族鄉政府管理的特點
7.3 民族鄉政府管理職能的完善
7.3.1 民族鄉政府職能的基本特點
7.3.2 民族鄉政府職能的進一步完善
附:《民族鄉行政工作條例》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1.1 鄉鎮管理體制的歷史變遷
1.1.1 新中國成立前鄉鎮管理體制的演變
1.1.2 新中國成立后鄉鎮管理體制的變化
1.2 鄉鎮政府管理的內容與特點
1.2.1 鄉鎮政府管理的基本職責和權限
1.2.2 鄉鎮政府管理的地位與作用
1.2.3 鄉鎮政府管理的特點
1.3 近30年來我國新型鄉鎮政府管理體制的發展歷程
1.3.1 新型鄉鎮政府管理體制的確立階段
1.3.2 新型鄉鎮政府管理體制的形成階段
1.3.3 新型鄉鎮政府管理體制的發展階段
1.3.4 新型鄉鎮政府管理體制的深化完善階段
2 鄉鎮政府改革模式的辨析與選擇
2.1 理論辨析及近期模式選擇
2.1.1 “強化論”的理論觀點
2.1.2 “虛化論”、“半自治論”和“取消論”的理論觀點
2.1.3 四種模式的簡要辨析
2.2 鄉鎮自治:未來模式選擇
2.2.1 鄉鎮自治的理論依據和現實意義
2.2.2 鄉鎮自治發展的困難
2.2.3 鄉鎮自治發展的前景
3 鄉鎮政府管理改革的理論基礎
3.1 鄉鎮政府內部管理的“六難”問題
3.1.1 政府職能定位難
3.1.2 組織機構調整難
3.1.3 政府行為規範難
3.1.4 幹部隊伍建設難
3.1.5 公共財政運轉難
3.1.6 社會力量整合難
3.2 影響鄉鎮政府管理改革的基本因素
3.2.1 制約鄉鎮政府管理改革的阻力因素
3.2.2 促進鄉鎮政府管理改革的動力因素
3.3 鄉鎮政府管理改革的目標取向及意義
3.3.1 鄉鎮政府管理改革的目標取向
3.3.2 鄉鎮政府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意義
3.4 鄉鎮政府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
3.4.1 堅持“鄉政”保留基礎上的體制創新
3.4.2 堅持“大部制”內在要求下的體制創新
3.4.3 堅持新公共服務理論指導下的體制創新
4 縣鄉村體制下的鄉鎮政府管理
4.1 縣鄉領導體制與鄉鎮政府管理
4.1.1 縣鄉領導體制的變遷及其對鄉鎮政府管理的影響
4.1.2 縣鄉體制下鄉鎮政府管理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4.1.3 革新現行縣鄉體制,提升鄉鎮政府管理能力
4.2 鄉政村治格局與鄉鎮政府管理
4.2.1 村民自治對鄉鎮政府管理的影響
4.2.2 鄉政村治格局下鄉鎮政府管理能力弱化的原因分析
4.2.3 理順鄉村關係,增強鄉鎮政府管理效能
5 新農村建設與鄉鎮政府管理
5.1 20世紀以來新農村建設的歷史嬗變
5.1.1 鄉村建設運動(20世紀初-20世紀30年代)
5.1.2 農村社會主義改造與建設(20世紀50年代一70年代末)
5.1.3 農村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革(改革開放一黨的十六大)
5.1.4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黨的十六大至今)
5.2 鄉鎮政府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導性作用
5.2.1 鄉鎮政府發揮主導性作用的原因
5.2.2 鄉鎮政府主導性作用的表現形式
5.2.3 鄉鎮政府主導性作用發揮的有效途徑
6 鄉鎮政府管理體制的創新
6.1 變革現有組織,理順職責關係
6.1.1 依法推進機構改革
6.1.2 理順內外關係,明確基本職責
6.1.3 加強組織學習,構建學習型鄉鎮政府
6.2 轉變政府職能,強化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職能
6.2.1 鄉鎮政府職能轉變的內容和重點
6.2.2 實現鄉鎮政府職能轉變的途徑
6.3 改革權力運行機制,促進決策、執行和監督的協調發展
6.3.1 完善公共決策機制,提升政府執行能力
6.3.2 加強對權力制約和監督的建設
6.4 完善人事、財務制度,實現人權和財權的協調
6.4.1 貫徹落實國家公務員制度,加強鄉鎮幹部隊伍建設
6.4.2 推進財務制度創新,提升財政支付能力
7 民族鄉政府管理
7.1 民族鄉一般問題的概述
7.1.1 民族鄉的內涵
7.1.2 民族鄉建立的前提條件和基本原則
7.1.3 民族鄉政權的基本特點
7.2 民族鄉政府管理的職權與特點
7.2.1 民族鄉政府的基本職責和權限
7.2.2 民族鄉政府管理的地位與原則
7.2.3 民族鄉政府管理的特點
7.3 民族鄉政府管理職能的完善
7.3.1 民族鄉政府職能的基本特點
7.3.2 民族鄉政府職能的進一步完善
附:《民族鄉行政工作條例》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