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嶺南醫學史》是記述嶺南地區醫學的起源、形成、發展過程和發展規律以及歷史成就的專業性書籍,它不僅僅是一部地域性醫學史學的書籍,同時也是延綿數千年的中國醫學史組成部分。《嶺南醫學史》編寫更注重其學術性,它的延伸可拓展為嶺南中醫理論學術源流、嶺南中醫臨床各學科特點、嶺南中草藥及名醫驗方運用等,因此它的意義又不僅僅限于一部地域性醫學史的書籍。 《嶺南醫學史》仿照《中國醫學通史》成書體例,全書擬訂分為四冊。上冊為古代卷,從遠古至清代中葉(鴉片戰爭以前);中冊為近代卷,從晚清至民國;下冊為現代卷,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圖譜卷另為一冊。四卷冊之《嶺南醫學史》全方位記述嶺南地區醫學史事,嶺南歷代醫學著作、醫案、醫話、醫論以及醫事將成為史書永恆的主題,《嶺南醫學史》將相關的學術產品支撐中醫藥學科的建設,并使之成為社會其他學科受益的著述。 本書主編者在中醫醫史文獻領域有較深造詣,同時有堅實中醫臨床基礎。全書史料翔實,可讀性強,內容觀點正確,足以啟迪后學。《嶺南醫學史(上)》可供科學研究機構、醫藥行政管理人員、臨床工作者以及中醫院校學生參考使用。
目次
第一章 嶺南醫藥起源及早期發展
(遠古至三國,即遠古至公元265年)
第一節 嶺南醫藥的起源及萌芽
一、嶺南遠古時代的社會發展
二、關於醫藥起源的認識
三、夏商周時期的嶺南醫藥衛生文化
第二節 秦漢時期嶺南的醫藥發展
一、嶺南地區的發展
二、嶺南與中原的物產交流
三、漢代對嶺南藥材的認識
第三節 秦漢方士與早期嶺南醫藥
一、秦代來嶺南的方士
二、漢代來嶺南的方士與醫藥養生活動
第四節 嶺南漢墓出土醫藥衛生文物
一、嶺南漢墓出土的衛生文物
二、嶺南漢墓出土的醫藥文物
三、南越王墓出土醫藥衛生文物
第五節 三國時期的嶺南醫藥
一、嶺南醫事
二、嶺南的藥材與海外交流
第二章 晉唐時期嶺南醫藥開發
(兩晉至五代,即公元265-960年)
第一節 嶺南地區的開發與醫政發展
一、嶺南地區經濟文化發展
二、嶺南的疾病與醫藥狀況
第二節 醫學人物與醫學成就
一、主要嶺南醫家及其成就
二、道教醫藥人物
第三節 嶺南醫方與疾病記載
一、“嶺南方”著作
二、晉唐醫籍對嶺南疾病的認識
第四節 嶺南藥物學的發展
一、晉唐志異筆記中的嶺南藥物
二、晉唐本草及醫著中的嶺南藥材
三、南方本草專著《南海藥譜》與《海藥本草》
第五節 嶺南與海外醫藥文化交流
一、晉唐時期嶺南與海外的藥材交流
二、嶺南佛教與醫藥文化交流
第三章 宋金元嶺南醫藥學進步
(宋代至元代,即公元960~1368年)
第一節 醫藥發展概況
一、宋代嶺南醫學事業的發展
二、元代嶺南的醫政藥政
第二節 醫學人物與學術成就
一、陳昭遇與《開寶本草》、《太平聖惠方》
二、吳簡與《歐希范五臟圖》
三、劉昉與《幼幼新書》
四、宋慈與《洗集錄》
第三節 宋元嶺南瘴病研究及《嶺南衛生方》的成就
一、兩宋醫書對瘴病的探討
二、《嶺南衛生方》內容與成就
第四節 嶺南藥物學的發展及海外交流
一、《體草圖經》對嶺南藥物的記載
二、有關嶺南藥物的單篇記載
三、嶺南與海外的藥物交流
第五節 嶺南道教內丹養生術
一、蘇軾在嶺南交游的道者及其養生術
二、道教南宗祖師陳楠與白玉蟾
第四章 明清廣東中醫之崛起
(明代至至清代中葉,即公元1368-1840年)
第一節 明清廣東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
一、明清廣東社會政治
二、明清廣東經濟貿易
三、明清廣東文化教育
第二節 醫政與藥政的發展
一、明清地方醫政和藥政的興廢
二、嶺南地方醫藥機構概況
第三節 明代嶺南醫學人物與學術成就
一、盛端明與《程齋醫抄密本》、《程齋醫抄撮要》
二、熊宗立
三、王綸《明醫雜著·擬治嶺南諸病》
四、瓊臺丘溶
五、張繼科與《三合集》
六、文人梁有譽論醫理
第四節 清代嶺南醫家學術爭鳴及成就
一、《景岳全書》與嶺南醫學
二、謝完卿與《會經闡義》
三、劉淵與《醫學纂要》
四、黃巖與《醫學精要》、《眼科纂要》
五、郭元峰與《脈如》、《傷寒論》
六、嶺南名醫何夢瑤
第五節 清代初葉至中葉嶺南醫家及學術成就
一、何克諫與《生草藥性備要》
二、葉茶山與《采艾編翼》
三、陳復正與《幼集成》
四、郭鐵崖與《天花精言》
五、邱焙與《引痘略》
六、清代中葉以前的其他嶺南醫家
第五章 明清時期嶺南與海外醫藥文化交流
第一節 明末清初入粵的西方傳教(醫)士
一、方濟各·沙勿略
二、卡內羅
三、利馬竇、羅明堅、巴范濟
四、鄧玉函
五、羅雅谷
六、艾儒略、羅德先、羅懷忠、劉應、洪若翰、卜彌格、巴多明
第二節 清代中葉傳入廣東的西方醫學
一、郭雷樞1827年到粵傳道開業
二、裨治文1830年2月到廣州編輯《中國叢報》
三、伯駕1834年10月到達廣州辦博濟醫館
四、合信與《全體新論》
五、傅蘭雅1866年抵至香港任教習
(遠古至三國,即遠古至公元265年)
第一節 嶺南醫藥的起源及萌芽
一、嶺南遠古時代的社會發展
二、關於醫藥起源的認識
三、夏商周時期的嶺南醫藥衛生文化
第二節 秦漢時期嶺南的醫藥發展
一、嶺南地區的發展
二、嶺南與中原的物產交流
三、漢代對嶺南藥材的認識
第三節 秦漢方士與早期嶺南醫藥
一、秦代來嶺南的方士
二、漢代來嶺南的方士與醫藥養生活動
第四節 嶺南漢墓出土醫藥衛生文物
一、嶺南漢墓出土的衛生文物
二、嶺南漢墓出土的醫藥文物
三、南越王墓出土醫藥衛生文物
第五節 三國時期的嶺南醫藥
一、嶺南醫事
二、嶺南的藥材與海外交流
第二章 晉唐時期嶺南醫藥開發
(兩晉至五代,即公元265-960年)
第一節 嶺南地區的開發與醫政發展
一、嶺南地區經濟文化發展
二、嶺南的疾病與醫藥狀況
第二節 醫學人物與醫學成就
一、主要嶺南醫家及其成就
二、道教醫藥人物
第三節 嶺南醫方與疾病記載
一、“嶺南方”著作
二、晉唐醫籍對嶺南疾病的認識
第四節 嶺南藥物學的發展
一、晉唐志異筆記中的嶺南藥物
二、晉唐本草及醫著中的嶺南藥材
三、南方本草專著《南海藥譜》與《海藥本草》
第五節 嶺南與海外醫藥文化交流
一、晉唐時期嶺南與海外的藥材交流
二、嶺南佛教與醫藥文化交流
第三章 宋金元嶺南醫藥學進步
(宋代至元代,即公元960~1368年)
第一節 醫藥發展概況
一、宋代嶺南醫學事業的發展
二、元代嶺南的醫政藥政
第二節 醫學人物與學術成就
一、陳昭遇與《開寶本草》、《太平聖惠方》
二、吳簡與《歐希范五臟圖》
三、劉昉與《幼幼新書》
四、宋慈與《洗集錄》
第三節 宋元嶺南瘴病研究及《嶺南衛生方》的成就
一、兩宋醫書對瘴病的探討
二、《嶺南衛生方》內容與成就
第四節 嶺南藥物學的發展及海外交流
一、《體草圖經》對嶺南藥物的記載
二、有關嶺南藥物的單篇記載
三、嶺南與海外的藥物交流
第五節 嶺南道教內丹養生術
一、蘇軾在嶺南交游的道者及其養生術
二、道教南宗祖師陳楠與白玉蟾
第四章 明清廣東中醫之崛起
(明代至至清代中葉,即公元1368-1840年)
第一節 明清廣東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
一、明清廣東社會政治
二、明清廣東經濟貿易
三、明清廣東文化教育
第二節 醫政與藥政的發展
一、明清地方醫政和藥政的興廢
二、嶺南地方醫藥機構概況
第三節 明代嶺南醫學人物與學術成就
一、盛端明與《程齋醫抄密本》、《程齋醫抄撮要》
二、熊宗立
三、王綸《明醫雜著·擬治嶺南諸病》
四、瓊臺丘溶
五、張繼科與《三合集》
六、文人梁有譽論醫理
第四節 清代嶺南醫家學術爭鳴及成就
一、《景岳全書》與嶺南醫學
二、謝完卿與《會經闡義》
三、劉淵與《醫學纂要》
四、黃巖與《醫學精要》、《眼科纂要》
五、郭元峰與《脈如》、《傷寒論》
六、嶺南名醫何夢瑤
第五節 清代初葉至中葉嶺南醫家及學術成就
一、何克諫與《生草藥性備要》
二、葉茶山與《采艾編翼》
三、陳復正與《幼集成》
四、郭鐵崖與《天花精言》
五、邱焙與《引痘略》
六、清代中葉以前的其他嶺南醫家
第五章 明清時期嶺南與海外醫藥文化交流
第一節 明末清初入粵的西方傳教(醫)士
一、方濟各·沙勿略
二、卡內羅
三、利馬竇、羅明堅、巴范濟
四、鄧玉函
五、羅雅谷
六、艾儒略、羅德先、羅懷忠、劉應、洪若翰、卜彌格、巴多明
第二節 清代中葉傳入廣東的西方醫學
一、郭雷樞1827年到粵傳道開業
二、裨治文1830年2月到廣州編輯《中國叢報》
三、伯駕1834年10月到達廣州辦博濟醫館
四、合信與《全體新論》
五、傅蘭雅1866年抵至香港任教習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