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國際書展現場活動搶先看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113年11月第47卷第11期563
95折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113年11月第47卷第11期563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00 元
優惠價
95190
庫存:8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5 點
商品簡介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為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2050年淨零排放已成為國際共同目標。隨著再生能源發電成本不斷降低,已推動著能源市場的低碳轉型。然而,對於像電力、鋼鐵、石化、水泥等難以減排的產業而言,僅依賴再生能源無法實現淨零轉型。在此背景下,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皆提出碳捕捉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技術,可作為高碳排產業邁向淨零的重要解決方案。

本專題將探討CCS在政策、技術、法規及商業面的發展與趨勢,並結合國際案例,提供國內產業和相關單位參考,以促進CCS技術與產業生態系的發展。專題涵蓋國際CCS的動態政策、樞紐計畫的商業模式、火力電廠導入CCS技術的機會,並分析以碳封存監管框架和社會溝通策略,促進CCS技術的廣泛應用。

首先,各國為加速實現淨零排放目標,提出各式CCS政策與補助計畫,藉此鼓勵產業採用CCS技術與形成商業模式。以CCS導入火力電廠為例,若以無碳電力憑證(Carbon-Free Electricity Certificate, CFEC)賦予其無碳電力之環境效益,將可進一步提升其商業可行性與市場吸引力,形成產業生態系,並促進淨零電網發展。

在法規與監管層面,許多國家已制定長期碳封存監管框架,確保CCS專案在實施過程皆安全無虞。而社會溝通策略的推動也至關重要,CCS技術在減碳方面展現出巨大潛力,但如何有效向公眾傳達其益處和安全性,仍是技術推廣中的一大挑戰。透過加強與利害關係者的溝通,提升透明度,才能讓社會更好地接受並支持CCS技術的應用。

綜上所述,《台經月刊》將提供多方觀點,解析CCS技術在全球不同領域發展的全貌,從政策制定、技術實踐到商業應用,藉由國際經驗,探索國內高耗能產業應用的可能性。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5 190
庫存:8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