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CAM技術基礎(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全國本科院校機械類創新型應用人才培養規劃教材
ISBN13:9787301177426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劉軍
出版日:2021/02/23
裝訂/頁數:平裝/244頁
規格:25.6cm*18.2cm*1cm (高/寬/厚)
商品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CAD/CAM技術基礎》是根據高等院校工科相關專業CAD/CAM課程的教學基本要求編寫的,其編寫原則是“突出重點,逐步擴展,兼顧前沿”,主要介紹CAD/CAM的基礎技術和關鍵技術。書中綜述了當前CAD/CAM技術的概念、重要性、特點、內容和發展,豐要內容包括緒淪、工程數據的計算機處理、計算機圖形處理技術、CAD/CAM建模技術、計算機輔助工程分析、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計算機輔助數控加工和CAD/CAM集成技術及其應用。每章后都有習題,供任課教師選用。
考慮到CAD/CAM技術的迅速發展及應用的日益廣泛,《CAD/CAM技術基礎》編寫時除灃意內容安排的系統性、完整性之外,還注意突出介紹方法和思路上的多樣性和實用性,并體現了CAD/CAM技術的最新發展趨勢。
《CAD/CAM技術基礎》電子課件可從北京大學出版社第六事業部網站下載:www.pup6.com。與木書配套的側重CAD/CAM軟件應用的《CAD/CAM技術案例教程》也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同時出版,可供選用。
《CAD/CAM技術基礎》可作為高等院校機械類各專業術科生和研究生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作為廣大從事CAD/CAM技術研究和應用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資料或培訓教材。
考慮到CAD/CAM技術的迅速發展及應用的日益廣泛,《CAD/CAM技術基礎》編寫時除灃意內容安排的系統性、完整性之外,還注意突出介紹方法和思路上的多樣性和實用性,并體現了CAD/CAM技術的最新發展趨勢。
《CAD/CAM技術基礎》電子課件可從北京大學出版社第六事業部網站下載:www.pup6.com。與木書配套的側重CAD/CAM軟件應用的《CAD/CAM技術案例教程》也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同時出版,可供選用。
《CAD/CAM技術基礎》可作為高等院校機械類各專業術科生和研究生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作為廣大從事CAD/CAM技術研究和應用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資料或培訓教材。
目次
第1章 緒論
1.1 CAD/CAM的基本概念
1.2 CAD/CAM系統的結構
1.2.1 CAD/CAM產品生產過程
1.2.2 CAD/CAM系統的分級結構
1.2.3 CAD/CAM系統的基本功能和任務
1.2.4 CAD/CAM系統的硬軟件環境
1.3 CAD/CAM技術的應用和發展
1.3.1 CAD/CAM技術的發展歷程
1.3.2 CAD/CAM技術的應用
1.3.3 CAD/CAM技術的發展趨勢
習題
第2章 工程數據的計算機處理
2.1 工程數據的程序化處理
2.1.1 數表的程序化處理
2.1.2 線圖的程序化處理
2.2 工程數據的文件化處理
2.3 工程數據的解析化處理
2.3.1 函數插值
2.3.2 函數擬合
2.4 工程數據的數據庫管理
2.4.1 數據庫技術的特點
2.4.2 工程數據庫
2.4.3 產品數據管理技術
習題
第3章 計算機圖形處理技術
3.1 基小圖形生成技術及算法
3.1.1 圖形在計算機屏幕上的顯示
3.1.2 圖形的生成方法
3.2 圖形的幾何變換技術
3.2.1 窗口與視區
3.2.2 二維圖形幾何變換
3.2.3 三維圖形幾何變換
3.2.4 三維圖形的投影變換
3.3 圖形的消隱技術
習題
第4章 CAD/CAM建模技術
4.1 概述
4.1.1 建模技術的發展
4.1.2 建模技術的基礎知識
4.1.3 CAD/CAM建模的基本要求
4.1.4 常用建模方法與應用
4.2 幾何建模技術
4.2.1 線框建模
4.2.2 表面建模
4.2.3 實體建模
4.3 特徵建模技術
4.3.1 特徵建模概述
4.3.2 特徵建模的原理
4.3.3 特徵間的關係
4.3.4 特徵建模的表達方式
4.3.5 特徵庫的建立
4.3.6 基於特徵的零件信息模型
4.3.7 特徵建模技術的實施與發展
4.4 裝配建模技術
4.4.1 裝配模型的表示
4.4.2 裝配約束技術
4.5 參數化建模
4.5.1 參數化設計的基本概念
4.5.2 參數化設計的相關技術
4.5.3 參數化模型
4.5.4 參數化設計中的參數驅動法
4.5.5 參數化設計的基本要求及應用范圍
4.6 變量化建模
4.6.1 變量化建模概述
4.6.2 變量化設計中的整體求解法
4.7 行為特徵建模
4.7.1 產品性能設計方法的發展
4.7.2 行為建模特徵技術
習題
第5章 計算機輔助工程分析
5.1 有限元分析技術
5.1.1 有限元分析方法概述
5.1.2 有限元分析方法中單元特性的導出方法
5.1.3 有限元法的解題步驟
5.2 機械優化設計方法
5.2.1 機械優化設計問題的數學模型
5.2.2 機械優化設計問題的基本解法
5.3 虛擬樣機技術
5.3.1 虛擬樣機技術的基本概念
5.3.2 虛擬樣機技術的形成和發展
5.3.3 虛擬樣機技術的相關技術
習題
第6章 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
6.1 概述
6.1.1 CAPP的基本概念
6.1.2 CAPP的產生與意義
6.1.3 CAPP的設計步驟與結構組成
6.2 成組技術概論
6.2.1 零件的相似性
6.2.2 零件的分類編碼和分類編碼系統
6.2.3 零件的分類成組方法
6.2.4 成組技術的應用和經濟效益
6.3 零件信息的描述與輸入
6.3.1 零件信息描述的要求和內容
6.3.2 零件分類編碼描述法
6.3.3 零件形狀要素描述法
6.4 派生式CAPP系統的原理和設計
6.4.1 派生式cAPP系統原理
6.4.2 派生式CAPP系統的開發設計過程
6.4.3 派生式CAPP系統的使用
6.4.4典型的派生式CAPP系統
6.5 生成式CAPP系統原理和設計
6.5.1 生成式CAPP系統原理
6.5.2 設計生成式CAPP系統的準備階段
6.5.3 生成式CAPP系統的設計方法
6.5.4 工藝過程設計中的決策方法
6.5.5 型的生成式CAPP系統
6.6 CAPP技術的發展
習題
第7章 計算機輔助數控加工
7.1 計算機輔助數控加工基礎
7.1.1 數控編程的內容與步驟
7.1.2 數控編程的標準與代碼
7.1.3 數控編程的指令代碼
7.1.4 數控加工程序的結構與格式
7.1.5 手工編程實例
7.2 計算機輔助數控加工的實現流程
7.2.1 數控語言自動編程
7.2.2 CAD/CAM系統自動編程
7.2.3 后置處理
7.3 計算機輔助製造過程仿真
7.3.1 幾何仿真
7.3.2 物理仿真
7.3.3 加工工程仿真
習題
第8章 CAD/CAM集成技術及其應用
8.1 概述
8.1.1 CAD/CAM集成的概念
8.1.2 CAD/CAM集成的基本方式
8.2 集成產品定義數據模型
8.3 產品數據交換標準
8.4 PDM技術集成方案
8.5 先進製造技術中的CAD/CAM應用
8.5.1 柔性製造系統
8.5.2 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
8.5.3 並行工程
8.5.4 虛擬製造
8.5.5 敏捷製造
8.5.6 綠色製造
習題
參考文獻
1.1 CAD/CAM的基本概念
1.2 CAD/CAM系統的結構
1.2.1 CAD/CAM產品生產過程
1.2.2 CAD/CAM系統的分級結構
1.2.3 CAD/CAM系統的基本功能和任務
1.2.4 CAD/CAM系統的硬軟件環境
1.3 CAD/CAM技術的應用和發展
1.3.1 CAD/CAM技術的發展歷程
1.3.2 CAD/CAM技術的應用
1.3.3 CAD/CAM技術的發展趨勢
習題
第2章 工程數據的計算機處理
2.1 工程數據的程序化處理
2.1.1 數表的程序化處理
2.1.2 線圖的程序化處理
2.2 工程數據的文件化處理
2.3 工程數據的解析化處理
2.3.1 函數插值
2.3.2 函數擬合
2.4 工程數據的數據庫管理
2.4.1 數據庫技術的特點
2.4.2 工程數據庫
2.4.3 產品數據管理技術
習題
第3章 計算機圖形處理技術
3.1 基小圖形生成技術及算法
3.1.1 圖形在計算機屏幕上的顯示
3.1.2 圖形的生成方法
3.2 圖形的幾何變換技術
3.2.1 窗口與視區
3.2.2 二維圖形幾何變換
3.2.3 三維圖形幾何變換
3.2.4 三維圖形的投影變換
3.3 圖形的消隱技術
習題
第4章 CAD/CAM建模技術
4.1 概述
4.1.1 建模技術的發展
4.1.2 建模技術的基礎知識
4.1.3 CAD/CAM建模的基本要求
4.1.4 常用建模方法與應用
4.2 幾何建模技術
4.2.1 線框建模
4.2.2 表面建模
4.2.3 實體建模
4.3 特徵建模技術
4.3.1 特徵建模概述
4.3.2 特徵建模的原理
4.3.3 特徵間的關係
4.3.4 特徵建模的表達方式
4.3.5 特徵庫的建立
4.3.6 基於特徵的零件信息模型
4.3.7 特徵建模技術的實施與發展
4.4 裝配建模技術
4.4.1 裝配模型的表示
4.4.2 裝配約束技術
4.5 參數化建模
4.5.1 參數化設計的基本概念
4.5.2 參數化設計的相關技術
4.5.3 參數化模型
4.5.4 參數化設計中的參數驅動法
4.5.5 參數化設計的基本要求及應用范圍
4.6 變量化建模
4.6.1 變量化建模概述
4.6.2 變量化設計中的整體求解法
4.7 行為特徵建模
4.7.1 產品性能設計方法的發展
4.7.2 行為建模特徵技術
習題
第5章 計算機輔助工程分析
5.1 有限元分析技術
5.1.1 有限元分析方法概述
5.1.2 有限元分析方法中單元特性的導出方法
5.1.3 有限元法的解題步驟
5.2 機械優化設計方法
5.2.1 機械優化設計問題的數學模型
5.2.2 機械優化設計問題的基本解法
5.3 虛擬樣機技術
5.3.1 虛擬樣機技術的基本概念
5.3.2 虛擬樣機技術的形成和發展
5.3.3 虛擬樣機技術的相關技術
習題
第6章 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
6.1 概述
6.1.1 CAPP的基本概念
6.1.2 CAPP的產生與意義
6.1.3 CAPP的設計步驟與結構組成
6.2 成組技術概論
6.2.1 零件的相似性
6.2.2 零件的分類編碼和分類編碼系統
6.2.3 零件的分類成組方法
6.2.4 成組技術的應用和經濟效益
6.3 零件信息的描述與輸入
6.3.1 零件信息描述的要求和內容
6.3.2 零件分類編碼描述法
6.3.3 零件形狀要素描述法
6.4 派生式CAPP系統的原理和設計
6.4.1 派生式cAPP系統原理
6.4.2 派生式CAPP系統的開發設計過程
6.4.3 派生式CAPP系統的使用
6.4.4典型的派生式CAPP系統
6.5 生成式CAPP系統原理和設計
6.5.1 生成式CAPP系統原理
6.5.2 設計生成式CAPP系統的準備階段
6.5.3 生成式CAPP系統的設計方法
6.5.4 工藝過程設計中的決策方法
6.5.5 型的生成式CAPP系統
6.6 CAPP技術的發展
習題
第7章 計算機輔助數控加工
7.1 計算機輔助數控加工基礎
7.1.1 數控編程的內容與步驟
7.1.2 數控編程的標準與代碼
7.1.3 數控編程的指令代碼
7.1.4 數控加工程序的結構與格式
7.1.5 手工編程實例
7.2 計算機輔助數控加工的實現流程
7.2.1 數控語言自動編程
7.2.2 CAD/CAM系統自動編程
7.2.3 后置處理
7.3 計算機輔助製造過程仿真
7.3.1 幾何仿真
7.3.2 物理仿真
7.3.3 加工工程仿真
習題
第8章 CAD/CAM集成技術及其應用
8.1 概述
8.1.1 CAD/CAM集成的概念
8.1.2 CAD/CAM集成的基本方式
8.2 集成產品定義數據模型
8.3 產品數據交換標準
8.4 PDM技術集成方案
8.5 先進製造技術中的CAD/CAM應用
8.5.1 柔性製造系統
8.5.2 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
8.5.3 並行工程
8.5.4 虛擬製造
8.5.5 敏捷製造
8.5.6 綠色製造
習題
參考文獻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