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第2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ISBN13:9787512401310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作者:趙岩鐵
裝訂/頁數:平裝/172頁
規格:26cm*19cm (高/寬)
商品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第2版)》是按農業部《全國農業職業院校高職高專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教學大綱編寫的。主要內容包括:概論、光滑圓柱體的公差與配合、技術測量基礎、形狀和位置公差及測量、表面粗糙度與測量、光滑極限量規設計、典型零件的公差與測量、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的公差與測量及尺寸鏈。建議學時為45~50學時。
《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第2版)》語言簡練,內容深入淺出,配有學習所必要的圖表和習題冊,突出實用性;采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闡述本門課程的理論知識,以減速器精度設計為例講授本門課程知識的應用,突出能力方面的訓練,便于學生自學。《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第2版)》適用于高職高專院校的機械製造、模具及數控等機械類專業,也適用于近機械類專業;《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第2版)》也可作為電大、成人高校、民辦高校和普通高校中的二級學院的教學用書。
《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第2版)》語言簡練,內容深入淺出,配有學習所必要的圖表和習題冊,突出實用性;采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闡述本門課程的理論知識,以減速器精度設計為例講授本門課程知識的應用,突出能力方面的訓練,便于學生自學。《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第2版)》適用于高職高專院校的機械製造、模具及數控等機械類專業,也適用于近機械類專業;《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第2版)》也可作為電大、成人高校、民辦高校和普通高校中的二級學院的教學用書。
目次
第1章 概論
1.1 互換性及其分類
1.1.1 互換性的定義
1.1.2 互換性的作用
1.1.3 互換性的分類
1.1.4 換性的條件
1.1.5 加工誤差及其對互換性的影響
1.2 標準與標準化
1.2.1 標準化
1.2.2 優先數系
1.3 技術測量
1.4 本課程的特點與要求
第2章 光滑圓柱體的公差與配合
2.1 概述
2.2 幾何要素
2.2.1 何要素定義
2.2.2 幾何要素的分類
2.3 公差配合的基本術語及定義
2.3.1 有關尺寸的術語及定義
2.3.2 偏差與公差
2.3.3 公差帶圖解
2.3.4 有關配合方面的術語及定義
2.3.5 配合的基準制
2.4 極限與配合國家標準
2.4.1 標準公差
2.4.2 基本偏差與公差帶
2.4.3 常用及優先選用的公差帶與配合
2.4.4 標準參考溫度
2.4.5 一般公差——線性和角度尺寸的未注公差
2.5 公差與配合的選擇
2.5.1 基準制的選擇
2.5.2 公差等級的選擇
2.5.3 配合的選擇
第3章 技術測量基礎
3.1 概述
3.2 長度單位和尺寸傳遞
3.2.1 長度單位與米定義
3.2.2 量塊
3.2.3 線紋尺
3.3 計量器具與測量方法的分類
3.3.1 計量器具
3.3.2 測量方法分類
3.3.3 計量器具的度量指標
3.4.測量誤差與數據處理
3.4.1 測量誤差產生的原因
3.4.2 測量誤差分類
3.4.3 測量誤差的處理
3.4.4 不確定度
3.5 三坐標測量機簡介
3.5.1 三坐標測量機結構與分類
3.5.2 三坐標測量機的工作原理
3.5.3 測頭
3.5.4 測量機的控制
3.5.5 測量軟件及軟件包
3.5.6 三坐標測量機的應用
3.6 光滑工件尺寸的檢驗
3.6.1 標準的適用范圍
3.6.2 驗收原則
3.6.3 驗收極限的確定
3.6.4 計量器具的選擇
第4章 幾何公差及測量
4.1 概述
4.1.1 幾何誤差產生的原因及對使用性能的影響
4.1.2 幾何公差特徵項目與符號
4.1.3 幾何公差的標注
4.1.4 幾何誤差的檢測原則
4.1.5 幾何誤差的評定準則
4.1.6 幾何公差帶
4.1.7 基準與三基面體系
4.2 形狀公差與形狀誤差測量
4.3 線輪廓度和面輪廓度公差及誤差測量
4.4 方向公差與方向誤差測量
4.5 位置公差與位置誤差測量
4.6 跳動公差與跳動誤差測量
4.7 公差原則
4.7.1 有關公差原則的基本概念
4.7.2 獨立原則與相關要求
4.8 幾何公差選擇
4.8.1 幾何公差項目的選擇
4.8.2 基準的選擇
4.8.3 幾何公差等級的選擇
4.8.4 公差原則的選擇
4.8.5 未注出幾何公差的有關規定
第5章 表面粗糙度與測量
5.1 概述
5.1.1 表面粗糙度的定義
5.1.2 表面粗糙度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
5.2 表面粗糙度的評定
5.2.1 取樣長度和評定長度
5.2.2 基準線
5.2.3 表面粗糙度的評定參數
5.2.4 表面粗糙度數值
5.3 表面粗糙度的選用
5.3.1 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的選擇
5.3.2 表面粗糙度參數值的選擇原則及典型參數值的應用示例
5.3.3 表面粗糙度的表示法
5.4 表面粗糙度的檢測
5.4.1 比較法
5.4.2 光切法
5.4.3 干涉法
5.4.4 感觸法
5.4.5 印模法
第6章 光滑極限量規設計
6.1 概述
6.1.1 工件的量規檢驗
6.1.2 量規種類
6.2 量規公差帶
6.3 工作量規設計
第7章 典型零件的公差配合與測量
7.1 平鍵、花鍵連接的公差配合與測量
7.1.1 概述
7.1.2 平鍵連接的公差與配合
7.1.3 矩形花鍵連接的公差配合與測量
7.1.4 鍵與花鍵測量
7.2 普通螺紋連接的公差配合與測量
7.2.1 概述
7.2.2 普通螺紋幾何參數對互換性的影響
7.2.3 普通螺紋的公差與配合
7.2.4 螺紋的測量
7.3 滾動軸承的公差與配合
7.3.1 概述
7.3.2 滾動軸承的精度等級及應用
7.3.3 滾動軸承的內、外徑公差帶
7.3.4 滾動軸承的配合及選用
第8章 圓柱齒輪的公差與測量
8.1 概述
8.1.1 齒輪的使用要求
8.1.2 齒輪加工誤差產生的原因
8.2 直齒圓柱齒輪精度的評定指標與測量
8.2.1 輪齒同側齒面偏差的定義與測量
8.2.2 徑向綜合偏差、徑向跳動的定義與測量
8.3 齒輪副的評定指標與測量
8.4 漸開線圓柱齒輪公差標準
8.4.1 圓柱齒輪國家標準的組成
8.4.2 圓柱齒輪國家標準的應用
第9章 尺寸鏈
9.1 概述
9.1.1 尺寸鏈的定義
9.1.2 尺寸鏈的特點
9.1.3 尺寸鏈的種類
9.1.4 尺寸鏈的組成
9.1.5 尺寸鏈圖
9.2 用極值法解算尺寸鏈
9.2.1 極值法解算尺寸鏈的基本步驟和公式
9.2.2 極值法解正計算問題
9.2.3 極值法解中間計算問題
9.2.4 極值法解反計算問題
參考文獻
1.1 互換性及其分類
1.1.1 互換性的定義
1.1.2 互換性的作用
1.1.3 互換性的分類
1.1.4 換性的條件
1.1.5 加工誤差及其對互換性的影響
1.2 標準與標準化
1.2.1 標準化
1.2.2 優先數系
1.3 技術測量
1.4 本課程的特點與要求
第2章 光滑圓柱體的公差與配合
2.1 概述
2.2 幾何要素
2.2.1 何要素定義
2.2.2 幾何要素的分類
2.3 公差配合的基本術語及定義
2.3.1 有關尺寸的術語及定義
2.3.2 偏差與公差
2.3.3 公差帶圖解
2.3.4 有關配合方面的術語及定義
2.3.5 配合的基準制
2.4 極限與配合國家標準
2.4.1 標準公差
2.4.2 基本偏差與公差帶
2.4.3 常用及優先選用的公差帶與配合
2.4.4 標準參考溫度
2.4.5 一般公差——線性和角度尺寸的未注公差
2.5 公差與配合的選擇
2.5.1 基準制的選擇
2.5.2 公差等級的選擇
2.5.3 配合的選擇
第3章 技術測量基礎
3.1 概述
3.2 長度單位和尺寸傳遞
3.2.1 長度單位與米定義
3.2.2 量塊
3.2.3 線紋尺
3.3 計量器具與測量方法的分類
3.3.1 計量器具
3.3.2 測量方法分類
3.3.3 計量器具的度量指標
3.4.測量誤差與數據處理
3.4.1 測量誤差產生的原因
3.4.2 測量誤差分類
3.4.3 測量誤差的處理
3.4.4 不確定度
3.5 三坐標測量機簡介
3.5.1 三坐標測量機結構與分類
3.5.2 三坐標測量機的工作原理
3.5.3 測頭
3.5.4 測量機的控制
3.5.5 測量軟件及軟件包
3.5.6 三坐標測量機的應用
3.6 光滑工件尺寸的檢驗
3.6.1 標準的適用范圍
3.6.2 驗收原則
3.6.3 驗收極限的確定
3.6.4 計量器具的選擇
第4章 幾何公差及測量
4.1 概述
4.1.1 幾何誤差產生的原因及對使用性能的影響
4.1.2 幾何公差特徵項目與符號
4.1.3 幾何公差的標注
4.1.4 幾何誤差的檢測原則
4.1.5 幾何誤差的評定準則
4.1.6 幾何公差帶
4.1.7 基準與三基面體系
4.2 形狀公差與形狀誤差測量
4.3 線輪廓度和面輪廓度公差及誤差測量
4.4 方向公差與方向誤差測量
4.5 位置公差與位置誤差測量
4.6 跳動公差與跳動誤差測量
4.7 公差原則
4.7.1 有關公差原則的基本概念
4.7.2 獨立原則與相關要求
4.8 幾何公差選擇
4.8.1 幾何公差項目的選擇
4.8.2 基準的選擇
4.8.3 幾何公差等級的選擇
4.8.4 公差原則的選擇
4.8.5 未注出幾何公差的有關規定
第5章 表面粗糙度與測量
5.1 概述
5.1.1 表面粗糙度的定義
5.1.2 表面粗糙度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
5.2 表面粗糙度的評定
5.2.1 取樣長度和評定長度
5.2.2 基準線
5.2.3 表面粗糙度的評定參數
5.2.4 表面粗糙度數值
5.3 表面粗糙度的選用
5.3.1 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的選擇
5.3.2 表面粗糙度參數值的選擇原則及典型參數值的應用示例
5.3.3 表面粗糙度的表示法
5.4 表面粗糙度的檢測
5.4.1 比較法
5.4.2 光切法
5.4.3 干涉法
5.4.4 感觸法
5.4.5 印模法
第6章 光滑極限量規設計
6.1 概述
6.1.1 工件的量規檢驗
6.1.2 量規種類
6.2 量規公差帶
6.3 工作量規設計
第7章 典型零件的公差配合與測量
7.1 平鍵、花鍵連接的公差配合與測量
7.1.1 概述
7.1.2 平鍵連接的公差與配合
7.1.3 矩形花鍵連接的公差配合與測量
7.1.4 鍵與花鍵測量
7.2 普通螺紋連接的公差配合與測量
7.2.1 概述
7.2.2 普通螺紋幾何參數對互換性的影響
7.2.3 普通螺紋的公差與配合
7.2.4 螺紋的測量
7.3 滾動軸承的公差與配合
7.3.1 概述
7.3.2 滾動軸承的精度等級及應用
7.3.3 滾動軸承的內、外徑公差帶
7.3.4 滾動軸承的配合及選用
第8章 圓柱齒輪的公差與測量
8.1 概述
8.1.1 齒輪的使用要求
8.1.2 齒輪加工誤差產生的原因
8.2 直齒圓柱齒輪精度的評定指標與測量
8.2.1 輪齒同側齒面偏差的定義與測量
8.2.2 徑向綜合偏差、徑向跳動的定義與測量
8.3 齒輪副的評定指標與測量
8.4 漸開線圓柱齒輪公差標準
8.4.1 圓柱齒輪國家標準的組成
8.4.2 圓柱齒輪國家標準的應用
第9章 尺寸鏈
9.1 概述
9.1.1 尺寸鏈的定義
9.1.2 尺寸鏈的特點
9.1.3 尺寸鏈的種類
9.1.4 尺寸鏈的組成
9.1.5 尺寸鏈圖
9.2 用極值法解算尺寸鏈
9.2.1 極值法解算尺寸鏈的基本步驟和公式
9.2.2 極值法解正計算問題
9.2.3 極值法解中間計算問題
9.2.4 極值法解反計算問題
參考文獻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