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特種水產養殖(簡體書)
滿額折

特種水產養殖(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價
:NT$ 288 元
優惠價
87251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特種水產養殖》可供水產養殖、生態學、水資源及環境保護等相關專業的科技人員、決策管理人員和廣大養殖戶以及大中專院校師生參考.特種水產養殖是一門新興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技術學科。《特種水產養殖》在總結我國特種水產養殖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提出特種水產養殖的類型、特點,闡述其重要意義,總結了特種水產養殖的生態學原理和六大關鍵技術,重點介紹目前養殖效益比較高的黃鱔、泥鰍、中華鱉和蝦類養殖生態工程。最後,《特種水產養殖》對特種水產養殖生態工程的接口配套技術,即秸稈飼料飼用技術、蚯蚓養殖技術、黃粉蟲養殖技術以及無菌蛆、水絲蚓和搖蚊幼蟲養殖技術分別作了具體介紹。

名人/編輯推薦

《特種水產養殖》是產業生態工程叢書之一。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第一節 特種水產養殖的概念1第二節 我國特種水產養殖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1第三節 生態養殖、健康養殖與無公害動物產品生產4第四節 特種水產養殖生態工程的類型與特點5一、特種水產養殖生態工程的提出5二、特種水產養殖生態工程的類型6第五節 發展特種水產養殖生態工程的意義7第二章 特種水產養殖生態工程的生態學原理9第一節 基本原理9第二節 生態學原理9一、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協同進化原理9二、生態位原理9三、馴化養殖理論10四、競爭共生原理11五、邊緣效應原理12六、食物鏈(網)理論12七、反饋原理13八、循環再生原理13九、生態系統平衡與多樣性原理14十、自組織原理14第三章 特種水產養殖生態工程的關鍵技術15第一節 食物鏈設計與利用技術15一、食物鏈的設計原則15二、食物鏈的設計與構建16第二節 病蟲害生態防治技術17一、特種水產品發生疾病的原因18二、病蟲害診斷19三、病蟲害的生態預防措施20第三節 防止自相殘殺技術21一、動物自相殘殺的條件性21二、防止動物自相殘殺的技術22第四節 魚菜共生技術22一、魚菜共生技術的現狀23二、魚菜共生技術的要點24三、魚菜共生技術的模式25四、魚菜共生系統的日常管理28第五節 水質調控技術30一、影響魚類養殖的因素30二、養殖水體惡化指標的調控31三、水質調控管理對策33四、水質調控方法36第六節 循環水工廠化養殖技術40一、固體懸浮顆粒物的去除41二、生物過濾器技術41三、溫室養殖技術42四、循環水工廠化養魚技術規范43第四章 黃鱔養殖生態工程48第一節 我國黃鱔養殖的現狀與發展趨勢48一、黃鱔生產的產業化前景48二、黃鱔養殖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48三、黃鱔養殖生產現狀50四、發展黃鱔生產產業化的建議51第二節 黃鱔的分類地位和主要形態特征53一、黃鱔的分類與分布53二、黃鱔的外部形態53三、黃鱔的內臟結構54第三節 黃鱔的生態習性和利用價值54一、黃鱔的生態習性54二、黃鱔的利用價值56第四節 黃鱔的生態繁殖57一、黃鱔的繁殖方式57二、黃鱔仿生態繁殖技術58三、黃鱔庭院人工繁殖技術59第五節 黃鱔塑料薄膜無土生態養殖60一、黃鱔塑料薄膜無土生態養殖的優點60二、鱔池的建造與處理61三、鱔的篩選和消毒63四、投食和馴食65五、日常管理技術66六、黃鱔無土養殖的八大誤區67第六節 黃鱔網箱無土生態養殖69一、黃鱔網箱生態養殖技術69二、網箱養殖需要注意的問題70第七節 沼肥養殖黃鱔71一、沼肥利用現狀和發展趨勢71二、沼肥養鱔技術72第八節 黃鱔病蟲害的生態防治73一、黃鱔病蟲害的發病規律73二、黃鱔疾病的診治方法74三、黃鱔病蟲害生態防治技術74四、黃鱔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75五、食品動物禁用藥與黃鱔健康養殖77六、降低黃鱔養殖風險的生態學措施79七、黃鱔(泥鰍)養殖配套藥品79第九節 黃鱔生態養殖的管理月歷83第五章 泥鰍養殖生態工程86第一節 泥鰍養殖的現狀與發展趨勢86第二節 泥鰍的生物學特性88一、分類地位及形態特征88二、生態特性88三、食性88四、生長及繁殖88第三節 泥鰍的繁殖與育苗89一、親鰍的選擇和培育89二、泥鰍人工授精90三、孵化91四、育苗91五、泥鰍的自然繁殖92第四節 泥鰍池塘生態養殖92一、成鰍池的建造92二、水質要求92三、生態環境的構建93四、池塘的清整93五、苗種放養94六、日常管理94第五節 泥鰍稻田生態養殖95一、稻田選擇95二、稻田改造95三、施肥95四、種苗放養95五、田間管理96第六節 泥鰍網箱生態養殖96一、網箱設置96二、鰍種放養97三、日常管理97四、捕撈收獲98第七節 泥鰍水泥池(或薄膜池)生態養殖98一、泥鰍水泥池有土養殖98二、泥鰍無土生態養殖99第八節 沼肥養殖泥鰍技術100一、沼液、沼渣用于泥鰍養殖的試驗研究101二、沼肥養殖泥鰍的應用技術102第九節 泥鰍病蟲害的生態防治技術103一、泥鰍病蟲害的診斷方法103二、泥鰍常見病蟲害的防治104第十節 泥鰍苗種培育和池塘生態養殖技術規范105一、環境要求105二、鰍苗培育105三、鰍種培育107四、食用鰍飼養107五、病害防治108第六章 中華鱉養殖生態工程109第一節 中華鱉的養殖現狀與發展趨勢109一、中華鱉的養殖歷史與現狀109二、中華鱉養殖的發展趨勢110第二節 中華鱉的生物學特性110一、形態特征110二、食性112三、生活習性112四、冬眠112五、繁殖習性113第三節 人工繁殖113一、親鱉選擇113二、親鱉飼養114第四節 魚鱉混養和流水鱉蚓混養115一、魚鱉混養115二、流水鱉蚓混養116第五節 中草藥在中華鱉養殖中的應用116一、親鱉的培育及繁殖116二、仔鱉的養殖117三、成鱉養殖118第六節 鱉擬生態養殖技術119一、幼鱉養殖119二、飼料配比119三、水質管理120第七節 病蟲害的生態防治120一、中華鱉疾病的特點120二、預防鱉病發生的措施121三、主要病蟲害的防治122第七章 克氏原螯蝦養殖生態工程129第一節 克氏原螯蝦的市場前景129第二節 克氏原螯蝦的生物學特性129一、形態特征129二、棲息習性130三、食性與生長131四、繁殖習性131第三節 稻田養殖技術132一、稻田設計132二、放養133三、投飼管理133四、水質管理133五、長期捕撈134第四節 池塘養殖技術134一、養殖設施134二、放養前準備134三、苗種放養134四、科學投喂135五、日常管理135六、商品蝦捕撈與運輸136第八章 秸稈飼料飼用技術137第一節 秸稈的種類、組成和飼用狀況137第二節 秸稈飼料化存在的問題138第三節 秸稈飼用價值的改進方法139一、物理加工法139二、化學加工法140三、生物處理法145第四節 秸稈綜合水產養殖生態工程153一、秸稈綜合水產養殖生態工程的意義153二、秸稈綜合水產養殖生態工程的模式154第九章 蚯蚓養殖技術159第一節 蚯蚓的資源分布及養殖情況159一、蚯蚓的資源分布159二、蚯蚓的養殖情況159第二節 蚯蚓的形態特征與生活習性161一、蚯蚓的形態特征161二、蚯蚓的生活習性162第三節 蚯蚓生長繁殖對生態環境的要求164第四節 適合養殖的蚯蚓品種與選擇166一、我國適合養殖的蚯蚓品種166二、科學選擇蚓種166第五節 蚯蚓的人工養殖技術167一、養殖方式167二、蚯蚓基料的制備168三、蚯蚓飼料的配制169四、日常管理169第六節 蚯蚓的提純與復壯172一、提純育種172二、雜交育種172三、促性培育172四、原種復壯173第七節 蚯蚓病蟲害與天敵的防治173一、生理性病害173二、菌原性病害174三、蚯蚓的天敵176第八節 蚯蚓的采收與運輸176一、蚯蚓的采收176二、蚯蚓的運輸177第十章 黃粉蟲養殖技術178第一節 黃粉蟲的生活習性178一、黃粉蟲的蟲態178二、黃粉蟲生長繁殖的影響因素179第二節 黃粉蟲養殖條件與設備181一、飼養設備181二、良種選育182三、飼料183第三節 黃粉蟲養殖技術184一、各蟲期養殖技術184二、管理措施185三、病蟲害的防治185第四節 黃粉蟲的綜合開發利用187一、黃粉蟲蛋白質的開發利用187二、黃粉蟲抗菌物質的開發研究188三、黃粉蟲油脂的開發與利用189四、黃粉蟲殼聚糖的開發利用189五、黃粉蟲蟲糞的開發利用189六、廢棄物處理方面的應用190第十一章 無菌蛆、水絲蚓和搖蚊幼蟲養殖技術191第一節 無菌蛆養殖技術191第二節 水絲蚓養殖技術192第三節 搖蚊幼蟲養殖193參考文獻194

書摘/試閱

在魚菜共生系統中,微生物的作用極為重要,它直接關系到系統的穩定性及水質的高效處理,培殖水體有益微生物種群,抑制有害微生物菌的滋生是關鍵。可以采用階段性地往水體中接種凈化水質的微生物種群或者對剛建立系統的硝化床接種硝化菌的方法,來構建平衡穩態的微生物群落。往水體中接種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線狀菌、硝化菌等形成優勢群落,能夠提高水體抗氧化能力,減少腐敗污染,加快大分子有機物質的礦化過程,清理轉化有害離子以及促進生理活性物質與抗生素的形成,提高魚菜共生系統的穩定性與促成魚及菜的快速生長。一般每隔15~20d往水體接種人工培養的有益菌種。硝化床或桶通常是采用基質栽培,要定期檢測它的過濾水流是否順暢,如有堵塞就會造成厭氧環境不利硝化菌的培育,必須及時采取疏通措施。設計系統時,除了硝化床或桶的設計外,還可以利用生化棉或濾球等材料建立生物濾池,并且對生物濾池進行不斷的循環增氧以培育系統的有益微生物,促進硝化作用及其他有害物質的分解轉化。5.魚的養殖用于魚菜共生的魚種類較多,但以適應性強的本土魚類或者耐缺氧與耐污水能力較強的魚類為好,這樣更適合于高密度養殖,以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目前用于魚菜共生的品種有:黃鱔、泥鰍、鯉魚、錦鋰、羅非魚、太陽魚、?魚、美國斑點叉尾魚、大口鱸魚、小龍蝦、本土石斑魚等。羅非魚是最適合高密度養殖的品種,可以實現每立方米水體200~300尾的密度,而且生長速度快,魚品質佳,又是一種雜食性與飼料轉換率較高的品種,餌料系數達到0.8 ~1。?魚也是一種魚菜共生的好品種。一般前期放養密度可以高些,後期慢慢分養,或者隨著密度提高要增加純氧的輸入量與循環的頻率,如果要達到最高的養殖密度,最好結合純氧溶入技術來實現,但要有可靠的防停電裝置。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