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韜晦術
滿額折

韜晦術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90 元
優惠價
90261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成大事者無不深諳韜晦之術。

以守為攻、以退為進,史上最有效的智謀學問。
看歷史名人如何運用無往不利的謀世利器──韜晦,成就功業。

本書特色:

1.韜晦術原文──明朝狀元、三大才子之一的楊慎流傳於世的奇書。
2.譯文──淺顯易懂的白話譯文,幫助讀者消除古文障礙。
3.事典──白話講述相關的歷史實例,鑑古推今。
4.釋評──分析講解事典背景、涵義,深入掌握每樁韜晦故事。

「古之聖人將有為也,必先處晦而觀明,處靜而觀動,則萬物之情,畢陳於前。」──北宋.蘇軾

在中國無比豐富的權謀寶庫中,韜晦術可以說是產生最早、使用也最為廣泛的一種權謀。它是中國謀文化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中國歷代智謀之士的枕箱秘笈,是他們求生存、謀發跡的法寶。提起韜晦術,最為人所知的莫過於劉備為了避免曹操疑心而種菜避險的故事。但其實讀了本書就會知道,比劉備高明的還大有人在……。歷史上許多著名人物由於不懂「韜晦術」,而付出了極為慘痛甚至生命的代價;另一些人則由於對它的巧妙運用,不僅逢凶化吉,甚而獲得了出乎眾人預料的成功。從歷史中學習智慧,這門韜晦學有哪些要點,要如何恰到好處地運用它,正是本書想要告訴讀者的。

作者簡介

楊慎
字用修,號升庵,明正德年間狀元,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為官後因年輕氣盛、稟性剛直,在著名的「撼門事件」中,險些惹下殺身之禍。後發憤研究韜晦之術,得以頤養天年,並有此奇書流傳於世。

譯註者簡介

楊明剛
筆名金庸新、陽朔,創作數百萬字,作品暢銷上千萬套。著有《九陰九陽》、《大俠風清揚》、《十萬雄獅斬閻羅》《今古傳奇•武俠版》、《正说唐朝二十帝》等,並註釋出版《韜晦術》一書。

前言

在中國無比豐富的權謀寶庫中,韜晦術可以說是產生最早、使用也最為廣泛的一種權謀。它是中國謀文化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洪應明說:「鷹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他攫人噬人手段處。」看來動物也不乏韜光養晦的靈性。從人和動物的同源性來看,原始部落的初民顯然已經掌握了這種權謀術。因此可以說,韜晦術隨著人類的出現而誕生,隨著人類的進化而豐富。隨著人類智慧的不斷發展,韜晦術這門最古老的權謀也日臻完善成熟,到有歷史記載的時候,已經先於其他權謀術登堂入室了。周文王被紂王囚禁之時,已註定了殺身之禍。他用韜光養晦這一救命的不二法門,當著紂王使者的面吃下了親生兒子的肉,虎口餘生。他把韜晦術的「忍」字訣已運用到了極致,稱其為古今第一「忍人」也未嘗不可。這也是歷史上有明確記載的韜晦術的首次使用,其不凡的身手已到了後人難以企及的高度。此後,韜晦術的運用就幾乎無時不有、無處不在了,最為人所熟知的莫過於《三國演義》中劉備種菜的故事了。其實在韜晦術的行家高手中,劉備還很難榜上有名。春秋戰國時的越王勾踐、東漢光武帝劉秀和東晉王朝的奠基者王導才是高手中的高手,他們的一生都完整體現了韜晦術的精髓。

本書的作者楊慎,也是這樣—位精通韜晦術的大家。楊慎出生於一個顯赫的家族,因著名的「撼門事件」,險遭殺身之禍。可以說楊慎因挫折而韜晦,因韜晦而著述,成了明代看書最多、涉獵最博、著述最豐的文人。其大著《楊升庵文集》涉及內容甚為廣博。近人考證,堪稱古典性愛小說開山之作的《漢宮春秋》,便出於他的手筆。這卷《韜晦術》同樣不見於《楊升庵文集》,一直流落民間。明末清初的儒學宗師錢謙益慧眼識金,考證認定為楊升庵手筆,視為拱璧,由此方重見天日,流傳至今。韜晦術是中國歷代智謀之士的枕箱秘笈,是他們求生存、謀發跡的法寶。儘管人們對它心悅誠服,細加揣摩,並在政治爭鬥、官場角逐以及日常生活中不斷運用,卻沒有人把它付諸筆端,寫成一部專著,大有「君子遠庖廚」的意味。這是因為封建歷史中講究的是「代聖人立言」,韜晦術因此有了「陰謀」的嫌疑。有鑒於此,楊慎生前不把這部凝聚其心血的重要著作收入自己文集,就不難理解了。其實,韜晦術只是一門以守為攻、以退為進的學問。它的「守」是為了「攻」,它的「晦」是為了「亮」,它的「屈」是為了「伸」。不分皂白地將其歸入「陰謀學」肯定是有失公允的。雖然歷史上一些反面人物如袁世凱、蔣介石都是個中高手,但也有一些偉大人物如周恩來、鄧小平對「韜晦」有經典運用。可以說,韜晦對中國歷史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有著重要作用。尤其是鄧小平在上世紀九○年代制定的「韜晦」策略,為我國贏得了寶貴的十年經濟大發展,這是有目共睹的。看來「韜晦」要看何人用、為了什麼利益而用,這才是評價它的標準。韜晦術是所有謀學中最具實用功效的一門學問。翻開此書,讀者會發現,歷史上許多著名人物由於對「韜晦術」的疏陌,付出了極為慘痛的代價;另一些人則由於能對它巧妙加以運用,不僅逢凶化吉,甚而獲得了出乎本人預料的成功。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問題的關鍵不是瞭解多少韜晦的案例,而是要知道「韜晦」有哪些要點,學會如何恰到好處地應用它,這正是本書想告訴讀者的。

目次

第一卷 隱晦篇
第二卷 處晦篇
第三卷 養晦篇
第四卷 謀晦篇
第五卷 詐晦篇
第六卷 避晦篇
第七卷 心晦篇
第八卷 用晦篇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61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