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作者簡介
孫殿玲,1967年7月出生,遼寧沈陽人。1998年畢業于遼寧大學文藝學專業,獲得碩士學位,現為沈陽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美學、文藝美學。曾獲遼寧省優秀青年骨干教師稱號,中國文藝理論學會會員、中華美學學會會員、遼寧省美學學會理事。近年來在中國美學史、文藝美學理論研究領域取得許多成果,發表了《論道家“和諧”的生態美學思想》、《模式與方法的轉換與創新》等學術論文50余篇。有的論文被人大復印資料《美學》全文轉載,多篇論文獲省市級獲獎。參加教育部項目《中國現代美學理論》、《藝術概論》教材編寫。主持《先秦諸子美學研究》等省級科研課題4項,參加《美育促進學生素質發展實驗研究》等省級以上科研課題10余項。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美學體系的建構從近代王國維開始。一個世紀以來,由于學術環境的日益改善,無數學者的付出和努力,中國美學得到了極大發展,先後經歷了50-60年代的美學大討論、80年代的美學熱、90年代的美學多元化和轉型,美學專著、論文數量實現了跨越式增長,其研究內容不斷呈現多元化。但盡管如此,美學自身建設和學術研究仍很薄弱,而且西方美學印跡也十分明顯,甚至在某一時期失去自己的話語權。《闡釋與探索(中國美學的理論與踐行)》作者孫殿玲從中國美學的源頭道家哲學、近現代的文藝美學理論和這些理論對現代文學的創作的影響幾個方面對中國美學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目次
第一編 中國美學的起點
第一章 老子莊子美論
一 老莊“大巧若拙”論
二 老莊的“不巧之巧”論
三 莊子“非美”論
第二章 老子莊子審美意識論
一 莊子的美感思想
二 莊子生命意識的審美品質
三 道家的生態美思想
第三章 道家審美創造與審美教育論
一 “雕琢復樸”的審美創造論
二 老莊藝術創造技巧論
三 道家的美育思想
四 道家美學的潛體系性
第二編 中國美學的文藝考察與闡釋
第四章 中國美學問題的文藝延伸與發展
一 劉勰儒道互融的文藝美學思想
二 韓愈的文藝美學理論
三 張戒的詩歌美學理論
四 李漁《閑情偶記·詞曲部》的戲曲美學理論
第五章 中國美學體系建構
一 王國維的美學思想
二 中國美學理論的現代轉換
第三編 中國美學的當代思考
第六章 美學基本問題研究
一 論美與過程
二 論美與空白
三 美育的歷史與現實命運思考
四 崇高美育的歷史使命性
第七章 審美與文藝的理論問題探索
一 藝術欣賞中的理解
二 西方悲劇的中國傳承與發展
三 敘事文學的美的形象的高級形態確立
第八章 文藝文本的美學解讀
一 道家人格美思想的當代文學創作影響
二 武俠小說的審美價值
三 王充閭散文的審美文化蘊涵
參考文獻
第一章 老子莊子美論
一 老莊“大巧若拙”論
二 老莊的“不巧之巧”論
三 莊子“非美”論
第二章 老子莊子審美意識論
一 莊子的美感思想
二 莊子生命意識的審美品質
三 道家的生態美思想
第三章 道家審美創造與審美教育論
一 “雕琢復樸”的審美創造論
二 老莊藝術創造技巧論
三 道家的美育思想
四 道家美學的潛體系性
第二編 中國美學的文藝考察與闡釋
第四章 中國美學問題的文藝延伸與發展
一 劉勰儒道互融的文藝美學思想
二 韓愈的文藝美學理論
三 張戒的詩歌美學理論
四 李漁《閑情偶記·詞曲部》的戲曲美學理論
第五章 中國美學體系建構
一 王國維的美學思想
二 中國美學理論的現代轉換
第三編 中國美學的當代思考
第六章 美學基本問題研究
一 論美與過程
二 論美與空白
三 美育的歷史與現實命運思考
四 崇高美育的歷史使命性
第七章 審美與文藝的理論問題探索
一 藝術欣賞中的理解
二 西方悲劇的中國傳承與發展
三 敘事文學的美的形象的高級形態確立
第八章 文藝文本的美學解讀
一 道家人格美思想的當代文學創作影響
二 武俠小說的審美價值
三 王充閭散文的審美文化蘊涵
參考文獻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