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論語 孟子(簡體書)
滿額折

論語 孟子(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3.8 元
定價
:NT$ 143 元
優惠價
87124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論語》一書,大約成書于戰國的早期,是在孔子死後由其弟子搜集編纂而成。孔子把政治理念寄托在六經之中,而他作為一個正直的政治家,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的個人形象,卻在《論語》不成片段的記載里得到了完整的體現。 《孟子》的作者姓盂名軻,生活在列強爭雄的戰國中期,他終身膺服儒家的學說,他說“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對孔子十分地敬仰。他的思想集中反映在《孟子》一書中。《孟子》一書的文風不同于《論語》,言辭犀利,說理透辟,大氣磅?,有一種壓倒人的氣勢。孟子除在政治理論上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學說外,又創造性地提出了“性善論”,探討普遍的人性,使人類對自身的認識進一步深化。他的“性善”理論得到宋代理學家的青睞,于是孟子被尊為“亞聖”,他的著作也被列入“四書”,成為當時的士子必讀的入門經典。 以孔子和孟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說,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中心內容。《論語》與《孟子》這兩本書,就是直接記錄二位先賢言行的經典之作。這本《論語孟子(傳統國學典藏)》結合了兩種精華。 在傳統的經典里有無窮的人生智慧,閑暇的時候讀一讀這本《論語孟子(傳統國學典藏)》,不只是一樣消遣,更能夠使我們從容淡定地應付這紛擾的現實世界。

名人/編輯推薦

以孔子和孟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說,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中心內容。《論語》與《孟子》這兩本書,就是直接記錄二位先賢言行的經典之作。 在傳統的經典里有無窮的人生智慧,閑暇的時候讀一讀這本《論語孟子(傳統國學典藏)》,不只是一樣消遣,更能夠使我們從容淡定地應付這紛擾的現實世界。

以孔子和孟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說,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中心內容。《論語》與《孟子》這兩本書,就是直接記錄二位先賢言行的經典之作。 《論語》一書,大約成書于戰國的早期,是在孔子死後由其弟子搜集編纂而成。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晚期,周王室的王權衰落,諸侯爭霸,道德倫理淪喪,國家政治混亂不堪,作為一個有為的政治家,孔子對這種禮崩樂壞的局面很是痛心,他車馬奔馳,游歷諸侯,積極地推薦自己的治國主張,希望能撥亂反正,重新創造一個君明臣賢、物阜民豐的盛世社會。即使在最後感覺無望的情況下,他返回魯國,對《易》《書》《詩》《禮》《樂》《春秋》等傳統文獻進行了刪訂,把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在書中。孔子一生堅守自己的政治理念,“雖天下不取,猶強聒不舍”,正是由于這種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勇敢的社會擔當,孔子被奉為萬世師表,受到後人的景仰。 孔子把政治理念寄托在六經之中,而他作為一個正直的政治家,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的個人形象,卻在《論語》不成片段的記載里得到了完整的體現。《論語》中的孔子以道侍奉君主,以仁義教化百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有很高的政治智慧和節操;他對學生的教誨含蓄雋永,言簡意賅;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于變化,娓娓動人。其弟子如子路的粗豪魯莽,顏回的溫雅賢良,自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出塵,個個都是性格鮮明,也十分令人喜愛。 《孟子》的作者姓盂名軻,生活在列強爭雄的戰國中期,他終身膺服儒家的學說,他說“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對孔子十分地敬仰。他的思想集中反映在《孟子》一書中。 戰國時期游說辯論的風氣盛行,故而《孟子》一書的文風也不同于《論語》,言辭犀利,說理透辟,大氣磅?,有一種壓倒人的氣勢。孟子除在政治理論上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學說外,又創造性地提出了“性善論”,探討普遍的人性,使人類對自身的認識進一步深化。他的“性善”理論得到宋代理學家的青睞,于是孟子被尊為“亞聖”,他的著作也被列入“四書”,成為當時的士子必讀的入門經典。 在傳統的經典里有無窮的人生智慧,閑暇的時候讀一讀,不只是一樣消遣,更能夠使我們從容淡定地應付這紛擾的現實世界。

目次

論語 學而篇第一 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長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鄉黨篇第十 先進篇第十一 顏淵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憲問篇第十四 衛靈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陽貨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張篇第十九孟子 梁惠王上 梁惠王下 滕文公上 滕文公下 離婁上 離婁下 告子上 告子下 盡心上 盡心下

書摘/試閱

【原文】 有子?日:“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注釋】 ?有子:孔子的學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歲,一說小33歲。後一說較為可信。在《論語》書中,記載的孔子學生,一般都稱字,只有曾參和有若稱“子”。因此,許多人認為《論語》即由曾參和有若所著述。?孝弟:弟,同悌,即弟弟對待兄長的正確態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別提倡的兩個基本道德規范。善事父母日孝,善事兄長日悌。?犯上:犯,冒犯、侵犯。上,指在上位的人。?鮮:少的意思。《論語》書中的“鮮”字,都是如此用法。?未之有也:此為“未有之也”的倒裝句型。古代漢語的句法有一條規律,否定句的賓語若為代詞,一般置于動詞之前。?務本:務,專心、致力于。本,根本。?道:在中國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種含義。此處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為核心的整個道德思想體系及其在實際生活的體現。簡單講,就是治國做人的基本原則。?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學思想的最高范疇,又是倫理道德準則。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為仁的根本。 【譯文】 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讀解】 有若認為,人們如果能夠在家中對父母盡孝,對兄長順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對國家盡忠,忠是以孝悌為前提,孝悌以忠為目的。儒家認為,在家中實行了孝悌,統治者內部就不會發生“犯上作亂”的事情;再把孝悌推廣到勞動民眾中去,民眾也會絕對服從,而不會起來造反,這樣就可以維護國家和社會的安定。 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對于讀者理解孔子以仁為核心的哲學、倫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時代,周天子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其余庶子則分封為諸侯,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個社會從天子、諸侯到大夫這樣一種政治結構,其基礎是封建的宗法血緣關系,而孝悌說正反映了當時宗法制社會的道德要求。 孝悌與社會的安定有直接關系。孔子最早發現了這一點,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張都是由此出發的,他從為人孝悌就不會發生犯上作亂之事這點上,說明孝悌即為仁的根本這個道理。自春秋戰國以後的歷代封建統治者和文人,都繼承了孔子的孝悌說,主張“以孝治天下”。他們把道德教化作為實行封建統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錮在綱常名教、倫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對民眾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產生了極大影響,也對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深刻影響。 (三)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鮮?仁矣。” 【注釋】 ?巧言令色:朱熹注日:“好其言,善其色,致飾于外,務以說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處有假扮、偽裝之意。?鮮:少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讀解】 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學說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現之一就是孝悌,是從正面闡述什么是仁的問題。這一章,孔子講仁的反面,即為花言巧語,工于辭令。儒家崇尚質樸,反對花言巧語;主張說話應謹慎小心,說到做到,先做後說,反對說話辦事隨心所欲,只說不做,停留在口頭上。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實際行動,特別強調人應當言行一致,力戒空談浮言,心口不一。這種踏實態度和質樸精神長期影響著中國人,成為中華傳統思想文化中的精華內容。 (四)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注釋】 ?曾子:姓曾名參字子輿,生于公元前505年,魯國人,是被魯國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後代。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聞名。據說《孝經》就是他撰寫的。?三省:省,檢查、察看。三省是多次檢查。其實,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定為三次。?忠: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信:信者,誠也。以誠實之謂信。?傳不習:傳字亦有兩解。一,師傅之于己。二,己傳之于人。依上文為人謀與朋友交推之,當謂己之傳于人。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常多次反省我自己。我替人謀事,沒有盡我的心嗎?我和朋友相交,有不信實的嗎?我所傳授于人的,有不是我自己所日常講習的嗎?” 【讀解】 儒家十分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以求塑造出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講的自省,則是自我修養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時代,社會變化十分劇烈,反映在意識領域中,即人們的思想信仰開始發生動搖,傳統觀念似乎已經在人們的頭腦中出現危機。于是,曾參提出了“反省內求”的修養辦法,不斷檢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論語》書中多次談到自省的問題,要求孔門弟子自覺地反省自己,進行自我批評,加強個人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改正個人言行舉止上的各種錯誤。這種自省的道德修養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因為它特別強調進行修養的自覺性。 在本章中,曾子還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疇。忠的特點是一個“盡”字,辦事盡力,死而後已。如後來儒家所說的那樣,“盡己之謂忠”。“為人謀而不忠乎”,是泛指對一切人,并非專指君主。就是指對包括君主在內的所有人,都盡力幫助。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疇,不只用于君臣關系。至于漢代以後逐漸將“忠”字演化為“忠君”,這既與儒家的忠有關聯,又有重要的區別。“信”的涵義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內容是誠實不欺,用來處理上下等級和朋友之間的關系,信特別與言論有關,表示說真話,說話算數。這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石。P10-12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2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