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定價:32 元
定價
:NT$ 192 元優惠價
:87 折 167 元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論》內容簡介:近年來隨著公眾參與金融活動廣度和深度的增強,加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我國金融消費者受害事件頻頻現身,法律保護的不完備日益暴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論》在提出金融消費者的概念、保護基本原則基礎上,重點分析了金融經營者說明義務、勸誘適合性、冷靜期、金融經營者民事責任等具體規則。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與維護金融市場自由競爭機制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如果忽視了對消費者的保護,放松管制的市場化改革將會釀成一場危機。對此,經歷過1990年代銀行業危機的日本金融法制經驗與教訓頗具研究價值。《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論》針對我國金融消費者保護中的現實問題,探討了日本金融消費者保護制度的前世今生,以為借鑒。
作者簡介
何穎,江蘇宜興人。任教干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主要研究領域為金融法、商法。2001年、2004年先後獲南京大學法學學士學位和法學碩士學位。2008年獲北京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博士在讀期間赴日本九州大學法學院學習,并獲法學碩士學位。在《法學》、《政治與法律》、《當代法學》、《南大法律評論》、《日本學刊》、《證券市場導報》、《經濟法學家》等刊物發表論文二十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金融放松管制、消費者保護與立法改革》,以及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項目等課題, 并參與了世界銀行子項目《中國進出口銀行內控機制評估與設計》、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異常情況法律制度研究》等課題的研究工作。
名人/編輯推薦
《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論》為經濟法文庫(第2輯)之一。
目次
導論
第一章 金融消費者與金融商品
第一節 金融消費者
第二節 金融商品
本章小結
第二章 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理論
第一節 消費者保護法的基本原理
第二節 金融消費活動的特殊性
第三節 金融消費者保護的基本法理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日本的金融消費者法律保護機制
第一節 日本金融法律移植動向與“大爆炸”改革
第二節 日本金融消費者相關立法的缺陷
第三節 日本金融消費者立法保護的統一化進程
本章小結
第四章 金融機構的說明行為規則
第一節 金融機構的說明義務
第二節 說明內容與說明方式
本章小結
第五章 金融機構的勸誘行為規則
第一節 勸誘行為的適合性原則
第二節 禁止不當勸誘行為
第三節 冷靜期規則
本章小結
第六章 金融機構的民事賠償責任規則
第一節 金融機構的民事賠償責任
第二節 日本金融立法對侵權責任規則的修正
本章小結
第七章 我國金融消費者立法保護現狀及借鑒
第一節 中日金融法律體系、金融制度改革相似性
第二節 我國金融消費者立法現狀分析
第三節 我國金融消費者立法保護概述
第四節 構建我國金融消費者立法體系的初步構想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第一章 金融消費者與金融商品
第一節 金融消費者
第二節 金融商品
本章小結
第二章 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理論
第一節 消費者保護法的基本原理
第二節 金融消費活動的特殊性
第三節 金融消費者保護的基本法理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日本的金融消費者法律保護機制
第一節 日本金融法律移植動向與“大爆炸”改革
第二節 日本金融消費者相關立法的缺陷
第三節 日本金融消費者立法保護的統一化進程
本章小結
第四章 金融機構的說明行為規則
第一節 金融機構的說明義務
第二節 說明內容與說明方式
本章小結
第五章 金融機構的勸誘行為規則
第一節 勸誘行為的適合性原則
第二節 禁止不當勸誘行為
第三節 冷靜期規則
本章小結
第六章 金融機構的民事賠償責任規則
第一節 金融機構的民事賠償責任
第二節 日本金融立法對侵權責任規則的修正
本章小結
第七章 我國金融消費者立法保護現狀及借鑒
第一節 中日金融法律體系、金融制度改革相似性
第二節 我國金融消費者立法現狀分析
第三節 我國金融消費者立法保護概述
第四節 構建我國金融消費者立法體系的初步構想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書摘/試閱
第二節 金融商品
金融商品不僅包括儲蓄、存貸款、債券、股票以及外匯等傳統的金融商品,而且包括從這些傳統品種衍生出的各類期貨、期權、互換等金融衍生商品。此外資產證券化作為全新的融資方式,通過資產出售可以成功地將債務融資轉化為資產融資,正成為當前金融發展的新潮流。金融商品的繁榮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使得金融業領域的消費者可以“貨比三家”。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場競爭又促使“以客戶為導向”逐漸成為金融機構的基本經營理念,金融機構只有迎合客戶的需求提供服務,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金融服務的商品化營銷是金融業發展創新的必然結果。金融業務的交叉與融合大大促進了經營者的創新活動,這些新興業務往往具備存款、貸款、保險、證券等傳統金融服務中兩種以上的性質,說是“亂花漸欲迷人眼”也毫不為過。比如,國內商業銀行推出的各種個人理財產品,實質是商業銀行靈活運用存款、有價證券、衍生產品等各種金融工具以實現個人財富的保值增值的產品。近年來隨著股份制改造的推進,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一統天下的格局被打破;我國加入WTO後,實力雄厚的外資金融機構也開始搶占國內金融市場;《商業銀行法》、《證券法》等金融立法的修訂則為金融業綜合經營開了口子,這些都使得國內各類金融機構之間爭奪市場份額的競爭日趨激烈。比如國內近年來出現的“投資連結保險”(以下稱“投連險”)“分紅險”等新險種,雖然冠之以“保險”的稱呼,但是同時又具備投資功能。與此同時,各行業的金融機構為爭奪市場,又會向消費者提供同質化的業務。比如證券公司開展的客戶資產管理業務,保險公司開展的投連險和分紅險,信托投資公司開展的資金集合信托業務,雖然與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名目不同,但這些業務在權利義務關系、資金管理方式、投資者的收益和風險承擔方面卻存在基本相同點。簡單看,就是金融機構向個人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活動。?為了在競爭中取勝,金融機構開始注重營銷策略,通過對多項服務“打包”、設計簡單響亮的品牌和宣傳語言、進行廣告等促銷活動這一系列過程,將越來越復雜多樣化的金融服務包裝成可以批量出售的“商品”,大大方便了消費者進行選購。
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出現了金融管制放松的趨勢;90年代末,金融分業的格拉斯一斯蒂格爾墻也被打破,金融機構面對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不斷擴展業務交叉、進行產品創新以維持競爭能力。
金融商品不僅包括儲蓄、存貸款、債券、股票以及外匯等傳統的金融商品,而且包括從這些傳統品種衍生出的各類期貨、期權、互換等金融衍生商品。此外資產證券化作為全新的融資方式,通過資產出售可以成功地將債務融資轉化為資產融資,正成為當前金融發展的新潮流。金融商品的繁榮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使得金融業領域的消費者可以“貨比三家”。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場競爭又促使“以客戶為導向”逐漸成為金融機構的基本經營理念,金融機構只有迎合客戶的需求提供服務,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金融服務的商品化營銷是金融業發展創新的必然結果。金融業務的交叉與融合大大促進了經營者的創新活動,這些新興業務往往具備存款、貸款、保險、證券等傳統金融服務中兩種以上的性質,說是“亂花漸欲迷人眼”也毫不為過。比如,國內商業銀行推出的各種個人理財產品,實質是商業銀行靈活運用存款、有價證券、衍生產品等各種金融工具以實現個人財富的保值增值的產品。近年來隨著股份制改造的推進,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一統天下的格局被打破;我國加入WTO後,實力雄厚的外資金融機構也開始搶占國內金融市場;《商業銀行法》、《證券法》等金融立法的修訂則為金融業綜合經營開了口子,這些都使得國內各類金融機構之間爭奪市場份額的競爭日趨激烈。比如國內近年來出現的“投資連結保險”(以下稱“投連險”)“分紅險”等新險種,雖然冠之以“保險”的稱呼,但是同時又具備投資功能。與此同時,各行業的金融機構為爭奪市場,又會向消費者提供同質化的業務。比如證券公司開展的客戶資產管理業務,保險公司開展的投連險和分紅險,信托投資公司開展的資金集合信托業務,雖然與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名目不同,但這些業務在權利義務關系、資金管理方式、投資者的收益和風險承擔方面卻存在基本相同點。簡單看,就是金融機構向個人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活動。?為了在競爭中取勝,金融機構開始注重營銷策略,通過對多項服務“打包”、設計簡單響亮的品牌和宣傳語言、進行廣告等促銷活動這一系列過程,將越來越復雜多樣化的金融服務包裝成可以批量出售的“商品”,大大方便了消費者進行選購。
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出現了金融管制放松的趨勢;90年代末,金融分業的格拉斯一斯蒂格爾墻也被打破,金融機構面對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不斷擴展業務交叉、進行產品創新以維持競爭能力。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