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的沉默:現代法律的局限和可能性(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社會思想譯叢
ISBN13:9787301189771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美)瑪利安‧康斯特布林
出版日:2011/08/01
裝訂/頁數:平裝/255頁
規格:26cm*19cm (高/寬)
人民幣定價:39 元
定價
:NT$ 234 元優惠價
:87 折 204 元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正義的沉默:現代法律的局限和可能性》內容簡介:現代法律關于正義一般是基于實證主義法學的立場,否定法律和正義的關系,或者對此避而不言。在康斯特布爾看來,這種對正義的沉默其實還是一種法律與正義或者實在法與自然二元的立場。作者以尼采為引導,力求跳出這種二元的思維定式,以修辭學為方法,關注法律之所言和未言,以及這種言語和沉默背後所蘊含著的法律的局限和正義的可能性。康斯特布爾在第一章對《正義的沉默:現代法律的局限和可能性》的總體思路和觀點有所交代:“語詞經由聲音呼喚著正義,即便當‘正義’未被說出時也是如此。法律是正義呼聲的要求和響應之鏈條。法律把我們和這個世界縛在一起。它于沉默中爆發,以共同應對并迎合人類的需求或必要性:在這種需求或必要性中,聲音呼喚著正義。從法律中——這種法律即隨著語詞對正義的呼喚(盡管是默默地)而涌現的人和世界的復雜的交接和牽系——產生了這個世界中正義和非正義的可能性。”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瑪麗安·康斯特布爾(Marianne Constable) 譯者:曲廣娣 叢書主編:沈明瑪麗安·康斯特布爾,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修辭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法律修辭學和哲學,解釋學,社會和政治思想,英美法律傳統,現代法律和社會。主要著作《正義的沉默:現代法律的局限和可能性》《他者的法律:混合陪審團和公民權、法律及知識的概念流變》。曲廣娣,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博士後。
名人/編輯推薦
《正義的沉默:現代法律的局限和可能性》:讓被告人了解保持沉默權的米蘭達警告,更多是關于程序公正,還是關于言語行為或沉默的常規呢?美國關于原住民的法律在“保護”和“保存”原住民的宗教和語言的宗旨下,侵犯了原住民甘愿的或傳統的“沉默”了嗎?在《正義的沉默》中,瑪麗安?康斯特布爾通過探究這類的例子來考察現代法律中至關重要的東西:關于正義的潛在的新的沉默。通過把她關于現代法律的主張建立在對美國法律和相關法律文本的修辭學分析的基礎上,進而把這些主張定位在尼采、海德格爾和福柯的傳統中,康斯特布爾叩問,關于現代法律和正義中的沉默我們該做哪些努力。她表明,在理解現代法律方面她所說的"社會法律實證主義"如何比自然法/實在法的兩分法更為重要。但是法律——像語言一樣——并不總是實證的、經驗的或社會學的,它也不需要如此。康斯特布爾考察了沉默的各種可能性,并提議了一種關于法律的替代性理解——種從語詞對正義的呼喚中浮現的理解,盡管這種呼喚是無聲的。《正義的沉默》以深刻的洞察和流暢的行文提出,如今正義處于現代實在法的沉默之中,岌岌可危。
目次
序言 沉默標示牌第一章 現代法律的修辭學第二章 給法律命名:社會法律研究和政治的聲音第三章 這是什么聲音第四章 國旗,語詞,法律,和物第五章 規則的背後第六章 “痛苦和死亡之地”第七章 美麗的新語詞:作為言語行為的米蘭達警告結論後記附錄1附錄2參考文獻索引譯後記
書摘/試閱
尼采的問題當代的社會法律實證主義似乎更傾向于西方傳統的末期,即用理性和真理來處理法律和正義的問題。在其諸多表現形式中——表現為現代法律,表現為社會學研究,表現為哲學的法律實證主義——它都用一種懷疑的眼光看待那種長期以來一直在法律中當道的形而上學真理。隨著社會法律實證主義對法律的社會和經驗特征的肯定,它把自己扎根于一個“真實的世界”中,這個世界不喜歡像自然法傳統一類的先前的先驗觀念;它拒斥打著真理名義的宗教、道德和正式的規則,視之為虛幻的構造。社會法律實證主義很少把自己定位為真理的標準承擔者;如實講,它把自己的真理和自己的世界都看作是評判的準則。關于真理的評判,弗里德里希·尼采提供了一種社會學的視角。他表明了今天經驗的“真實”世界如何是一個非常形而上學的版本,也即社會法律實證主義會轉而反對的版本。(形而上學可能被認為是一種哲學,這種哲學提出了世界是什么這一問題,即提出了經驗和萬物的現狀是由什么決定的這一問題。大約說來,我們關于這個世界的經驗先前是建立在被我們構想為超越我們之上的真理的基礎上的。雖然泰勒把公民的服從歸因于社會化,但他主張,公民自身服從一種作為程序正義或公正的法律,就像摩爾筆下的英國行政官員把他們自己對英國法律和法治的服從稱為“正義”,而非社會化。在把正義轉變為社會化和服從問題的過程中,泰勒的研究確定了實在法和正義或者實在法和道德之間的聯系在經驗上是可能的這一特征。正當實在法延伸為所有法律體系的表面特征的時候,社會法律研究劃定了法律的范圍。對于正義,有些人棄之不理,有些人根本未能提及,其他人如泰勒一樣把它看作社會學層面可明確闡明的價值溝通。後者從而似乎暗示他們所研究的法律正義不過是社會權力;其他人認為社會學對此問題無話可說,或者,像社會學常說的,“正義”是不存在的。這些主張可能在事實上都是正確的。但是他們的正確僅限于他們所宣稱的框架內:社會學。社會學視為主體的,僅是預先設定為社會性之物,同時社會學又把這種社會性擴展到一切事物。它致力于人類的關聯和存在之物的確定性。接下來的幾章挑戰社會學上之正確的知識與真理的一致性。社會學的主張從而成為基礎,在此基礎上,下面幾章提出,要想對法律和正義作出更富建設性的思考,就需要跳出為社會法律研究的結論所設置的社會學和法律實證主義的框架和限制。當前的局面是社會實證主義法學盛行,其中“社會性權力”或社會的權力日趨成為認識法律——或決定如何行為——的唯一或無限制的參照框架。這種局面構成法學史上一個獨特的時刻,法學史上長期把法律和正義問題相聯系,但現在趨向于不再這么做。這一時刻標志著法律實證主義和社會學研究在社會法律實證主義中的匯聚,而對于理解現代法律,社會法律實證主義和所有自然法/實在法的區分一樣重要。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