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東京昆蟲物語》是一本絕佳的都市觀蟲札記。作者泉麻人帶我們回到1950、1960年代的東京,將小男孩與昆蟲間的美好相遇,化成46篇動人的昆蟲紀事。細膩的自然觀察,懷舊的人文筆觸,與你一起重現記憶底層的兒時情景。
作者簡介
作者:(日本)泉麻人 譯者:黃瑾瑜 插圖者:(日本)安永一正
泉麻人,1956年生于東京。昆蟲愛好者,著名專欄作家。著有《東京23區物語》《B級新聞圖鑒》《東京腳踏車日記》等書。現投身于旅行紀錄片的制作。
安永一正,1953年生于東京。長期從事繪本創作,善于以精致的筆觸描繪自然生態。
泉麻人,1956年生于東京。昆蟲愛好者,著名專欄作家。著有《東京23區物語》《B級新聞圖鑒》《東京腳踏車日記》等書。現投身于旅行紀錄片的制作。
安永一正,1953年生于東京。長期從事繪本創作,善于以精致的筆觸描繪自然生態。
名人/編輯推薦
在難以入眠的夜晚,我常常會回想起那些浮現在記憶底層的兒時情景:馬路上奔馳的老式公車、巷子里用泵汲水的水井、和室里左右轉動的電風扇……在這些浮世風景中,不時闖入許多各式各樣的小昆蟲……
《東京昆蟲物語》由泉麻人所著,安永一正繪圖,黃瑾瑜譯,收入了46則與昆蟲相遇的抒情紀事。
《東京昆蟲物語》由泉麻人所著,安永一正繪圖,黃瑾瑜譯,收入了46則與昆蟲相遇的抒情紀事。
序
序
By泉麻人
在難以入眠的夜晚,我常常會回想起那些浮現在記憶底層的兒時情景:馬路上奔馳的老式公車、巷子里用泵汲水的水井、和室里左右轉動的電風扇……在這些浮世風景中,不時闖入許多各式各樣的小昆蟲。
我還記得,神津先生家里的無花果樹上有好幾只天牛;派出所後面的蓄水池上有綠胸晏蜓飛來飛去;晚上在餐廳看巨人隊比賽時,會有叩頭蟲或青銅金龜飛進來;而白刃蜻蜓飛進側廊,在玻璃門上發出啪沙啪沙聲的那一幕,也令我難忘。
昆蟲愛好者有很多種,勉強說起來,我可以算是“講究情調型”的吧。我最喜歡那些出現在街道或生活場景中的昆蟲。好比一到夏季,在沒什么特別的電線桿上,總會有爺蟬在鳴叫著。就像這樣,電線桿與爺蟬,兩者的搭配很美。我以出生地東京為背景,寫下了許多昆蟲的故事,雖然沒有達到64 篇[1],但依然編寫出64 的顛倒數── 46 篇。
書中還配有安永一正先生手繪的精美插圖,一只只仿佛“真的昆蟲現身書里”般栩栩如生,為本書增色不少,成為一本很美的圖鑒。
[1]“ 64”的日文念法,可以念作日語的“蟲”(mu-si)。
By泉麻人
在難以入眠的夜晚,我常常會回想起那些浮現在記憶底層的兒時情景:馬路上奔馳的老式公車、巷子里用泵汲水的水井、和室里左右轉動的電風扇……在這些浮世風景中,不時闖入許多各式各樣的小昆蟲。
我還記得,神津先生家里的無花果樹上有好幾只天牛;派出所後面的蓄水池上有綠胸晏蜓飛來飛去;晚上在餐廳看巨人隊比賽時,會有叩頭蟲或青銅金龜飛進來;而白刃蜻蜓飛進側廊,在玻璃門上發出啪沙啪沙聲的那一幕,也令我難忘。
昆蟲愛好者有很多種,勉強說起來,我可以算是“講究情調型”的吧。我最喜歡那些出現在街道或生活場景中的昆蟲。好比一到夏季,在沒什么特別的電線桿上,總會有爺蟬在鳴叫著。就像這樣,電線桿與爺蟬,兩者的搭配很美。我以出生地東京為背景,寫下了許多昆蟲的故事,雖然沒有達到64 篇[1],但依然編寫出64 的顛倒數── 46 篇。
書中還配有安永一正先生手繪的精美插圖,一只只仿佛“真的昆蟲現身書里”般栩栩如生,為本書增色不少,成為一本很美的圖鑒。
[1]“ 64”的日文念法,可以念作日語的“蟲”(mu-si)。
目次
序
東京都地區圖
正月的紅蛺蝶
起居室里的螳螂
草原上的瓢蟲
住宅區的鳳蝶
“三只小豬”與黃紋粉蝶
天牛與無花果樹
側廊的白刃蜻蜓
蟪蛄初唱
飛成一團的綠胸晏蜓
神社的桃金吉丁
薄翅蜻蜓渡海
大的孤居相飛蝗
巷子里的大透翅蛾
灶馬出現在廁所
夢幻的日本虎甲蟲
過路的青斑蝶
鐵塔下的紅小灰蝶
吐“文化”的家蠶
善福寺川的烏鴉鳳蝶
叩頭蟲與電風扇
怪怪的毒隱翅蟲
狹山的獨角仙
迷路的夕蜩
黑翅珈蟌的傳說
露天倉庫的黃蛺蝶
洋房的螢蛾
炎夏邂逅無霸勾蜓
和田堀池的細蟌
山下公園的紅蜻蜓
夏末的馬蜩
怪蛾大水青蛾
東方白點花金龜的悲劇
食蝸步行蟲的臭味
飛舞在高樓大廈間的銀斑小灰蝶
蟻獅與優曇華之花
西麻布的騷蟬
青山的青帶鳳蝶
秋山溪谷,山溪珈蟌的桃花源
善福寺川的長須蝶
梅雨季的幻影─金綠寬盾?
美國白燈蛾的白色夏季
戀戀原宿的綠樹蟋
“氣化人”與螢火蟲
“少年杰特”的紋白蝶
西武池袋線與小三線蝶之舞
貓地藏的守墓者—食蚜虻
後記
東京都地區圖
正月的紅蛺蝶
起居室里的螳螂
草原上的瓢蟲
住宅區的鳳蝶
“三只小豬”與黃紋粉蝶
天牛與無花果樹
側廊的白刃蜻蜓
蟪蛄初唱
飛成一團的綠胸晏蜓
神社的桃金吉丁
薄翅蜻蜓渡海
大的孤居相飛蝗
巷子里的大透翅蛾
灶馬出現在廁所
夢幻的日本虎甲蟲
過路的青斑蝶
鐵塔下的紅小灰蝶
吐“文化”的家蠶
善福寺川的烏鴉鳳蝶
叩頭蟲與電風扇
怪怪的毒隱翅蟲
狹山的獨角仙
迷路的夕蜩
黑翅珈蟌的傳說
露天倉庫的黃蛺蝶
洋房的螢蛾
炎夏邂逅無霸勾蜓
和田堀池的細蟌
山下公園的紅蜻蜓
夏末的馬蜩
怪蛾大水青蛾
東方白點花金龜的悲劇
食蝸步行蟲的臭味
飛舞在高樓大廈間的銀斑小灰蝶
蟻獅與優曇華之花
西麻布的騷蟬
青山的青帶鳳蝶
秋山溪谷,山溪珈蟌的桃花源
善福寺川的長須蝶
梅雨季的幻影─金綠寬盾?
美國白燈蛾的白色夏季
戀戀原宿的綠樹蟋
“氣化人”與螢火蟲
“少年杰特”的紋白蝶
西武池袋線與小三線蝶之舞
貓地藏的守墓者—食蚜虻
後記
書摘/試閱
正月的紅蛺蝶
在大自然里與昆蟲相會是件很美妙的事,而走在街上與昆蟲不期而遇,則更令人驚喜。
在東京街頭最常看到的熱門昆蟲,除了蚊子和蟑螂外,我暫時只能想到夏天的蟬、爺蟬、騷蟬……還有白刃蜻蜓和薄翅蜻蜓,蝴蝶類的則有沖繩小灰蝶、黑條紋白蝶等。
到了寒冷的冬季呢?本來以為夏天可以看到這里要談到的“紅蛺蝶”,但是,這種蝴蝶似乎也要到晚秋將要入冬時,才可以看得到。
除了紅蛺蝶外,還有黃蛺蝶、琉璃蛺蝶、緋蛺蝶……這些蛺蝶同類,會以成蟲的形態過冬。日文里有個成語——“小春日和”,紅蛺蝶就是會在這樣的晚秋(或初冬)陽光溫暖的午後,在路邊翩然出現,或是展開翅膀,緊貼在水泥圍墻或民宅的白墻上,享受片刻的日光浴。
它佇立的模樣,宛如幽居在深宅大院里的貴婦,在夏季已過、一片杳無人煙的沙灘上,兀自優雅地做著日光浴。翅膀的配色,在黑與紅之間交織著白點,這般花色就像罩上一件很漂亮的和服。特別是在翅膀腹面,又加上群青色作點綴,使花色顯得更加精致美麗。
初夏時節去沖繩以及夏季旅行時走在倫敦的公園里,也常常看到這種蝴蝶,這是一種“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的蝴蝶”。但是,任何東西都有出現的“季節”,我還是最喜歡“冬天在東京小巷子里看到的紅蛺蝶”。
說是“小巷子”,但很不可思議的是,在洋溢古老氣息的街屋櫛比鱗次的地方,這種蝴蝶卻讓人有種印象,似乎在這類地方,它出現的幾率非常高。離開大馬路,沿著狹窄的小巷子,木造民房一家挨著一家并排著,前面有塊空地,空地上則有一口已經損壞的水井,是那種用泵汲水的老式水井。在這樣的地方,紅蛺蝶就會翩然出現,悠游自在地在那一帶飛來飛去。空地旁有一棟略微朽壞的木造灰泥公寓,土黃色墻壁上出現了裂痕,紅蛺蝶時而就緊貼在這些墻面上。
兩三年前,在溫暖冬陽的午後,我走在豐島區長崎一帶可能會出現這類蝴蝶的小巷子里,當紅蛺蝶真的像安排好似的出現時,我不禁驚叫出聲。當擁擠雜亂的小巷子因為重新整建,蓋起了整齊的水泥公寓或兒童公園等設施之後,紅蛺蝶就不來了。不,也許它們偶爾還是會來,但是,這種有如“水泥叢林”的住宅區,與這種蝴蝶是不搭調的。
說到紅蛺蝶,有本雜志的某個專欄在我腦海里留下鮮明的記憶。兒時看過一本叫做《小鴿子》的漫畫雜志月刊,正月號里有篇漫畫,畫著正月里爺爺與孫子在玩拍羽毛毽子的游戲。小男生笨手笨腳的,最後玩輸了,臉頰上被爺爺用墨汁畫滿了“ㄨ”,就在這時,蝴蝶飛來了,爺爺告訴他:“這是緋蛺蝶。”
對話框里確實是寫著“緋蛺蝶”,可是正確地說,作者畫的是紅蛺蝶。
每當我在街上看到紅蛺蝶,腦中就會浮現那篇漫畫所畫的,帶著五六十年代氣息的正月小巷里的情景。
那是掛起一整列日本國旗的正月小巷風光。如今適合紅蛺蝶出現的街道,真的變少了。
起居室里的螳螂
時值深秋時節。我家起居室的天花板上貼著一只昆蟲,那不是蟑螂,而是一只綠色的螳螂。我站上桌子,想用報紙驅趕它,結果,它“啪嗒”一聲掉在地板上,感覺它似乎有氣無力的樣子,動也不動。從它腹部的樣子來看,這是一只雌螳螂。我想,在這個季節,它可能正處于產卵期結束、相當衰弱的狀態中。
對昆蟲迷來說,螳螂是種不太有魅力的昆蟲。但是,住在都市的公寓房子里(我家是二樓),還能遇到除了蟑螂以外的昆蟲,已讓我感到很高興了。
現在,我住在東京西邊杉并區的公寓里,但是從我出生以後一直到30歲左右,都是住在東京都新宿區的下落合,一棟古典的日式房子里。廁所就在側廊的一端,感覺就像是突出到庭院里的地方。我記得小時候經常在那里看到螳螂。
因為是舊式廁所,在靠近地板較低的地方,都會有個通風的小窗戶。小窗戶的另一邊,是庭院以外類似草叢的區域,螳螂(主要是小螳螂)可能就是從那里侵入廁所里的。蹲在便器上,常常會看到地板或墻壁的白色瓷磚上,緊貼著這些帶著枯葉色、揮動著翅膀的螳螂。
螳螂的同類中,也有近十公分長的大型螳螂,或是腹部很寬的寬腹螳螂。然而與過去相比,現在已經很少看到了。我讀小學低年級的時候,大約是50年代末期,在杉并的上井草附近,有很多荒廢的麥田和稻田變成的雜草叢生的草原,我經常搭乘開往上井草的西武公車去采集蝗蟲。
我要采集的蝗蟲,是大型的雌尖頭蝗。在茂密的草叢里,只要一看到綠色會動的物體,就揮動網子,大多時候都不是抓到尖頭蝗,而是剪或大螳螂。看到網子里,螳螂一邊張開翅膀,啪沙作響,一邊還鼓著特殊的胖胖腹部,我不禁失望起來。大部分小孩子都會比較喜歡蝗蟲,而不喜歡螳螂,因為對算是昆蟲迷的小孩來說,螳螂這種東西形狀怪異,像是違反了常規似的,給人一種不屬于收藏范圍的印象。
螳螂有個不像昆蟲的倒三角形頭,以及一雙名副其實的“鐮刀狀”前腳(捕獲腳)。它們以蜘蛛或紋白蝶為攻擊目標,三角臉略微傾斜,像剪刀手似的迅速伸出前腳捕捉——我在電視上的科學節目里看過這種畫面的慢動作,知道這是螳螂的生態習性,感到很有趣。但對一個昆蟲迷小朋友來講,與其說它是昆蟲,倒不如說它像變色龍之類的奇特動物,總有一種“這家伙不一樣”的感覺。螳螂因那身幽默的形體,也被拿來作為人偶劇《鈴鈴村與核桃樹》的角色。劇里,螳螂先生扮演教會神父的角色。在鈴鈴村中,其他角色全都是栗子啦、核桃之類的植物,只有螳螂先生,是“昆蟲界”中惟一被拔擢出來演戲的。
好像還有一部電影,從雌螳螂會吃雄螳螂的習性取材,而以會吃男人的淫蕩女為主角,片名好像叫做《螳螂夫人》什么的,是部色情電影……
螳螂的數量雖然少,不過,現今在都市里還看得到這種受歡迎的昆蟲。在這個季節,一時內急而去路邊方便,走近荒地,發現低矮小樹的樹枝上有巢,令人涌現一股淡淡的懷念。
在大自然里與昆蟲相會是件很美妙的事,而走在街上與昆蟲不期而遇,則更令人驚喜。
在東京街頭最常看到的熱門昆蟲,除了蚊子和蟑螂外,我暫時只能想到夏天的蟬、爺蟬、騷蟬……還有白刃蜻蜓和薄翅蜻蜓,蝴蝶類的則有沖繩小灰蝶、黑條紋白蝶等。
到了寒冷的冬季呢?本來以為夏天可以看到這里要談到的“紅蛺蝶”,但是,這種蝴蝶似乎也要到晚秋將要入冬時,才可以看得到。
除了紅蛺蝶外,還有黃蛺蝶、琉璃蛺蝶、緋蛺蝶……這些蛺蝶同類,會以成蟲的形態過冬。日文里有個成語——“小春日和”,紅蛺蝶就是會在這樣的晚秋(或初冬)陽光溫暖的午後,在路邊翩然出現,或是展開翅膀,緊貼在水泥圍墻或民宅的白墻上,享受片刻的日光浴。
它佇立的模樣,宛如幽居在深宅大院里的貴婦,在夏季已過、一片杳無人煙的沙灘上,兀自優雅地做著日光浴。翅膀的配色,在黑與紅之間交織著白點,這般花色就像罩上一件很漂亮的和服。特別是在翅膀腹面,又加上群青色作點綴,使花色顯得更加精致美麗。
初夏時節去沖繩以及夏季旅行時走在倫敦的公園里,也常常看到這種蝴蝶,這是一種“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的蝴蝶”。但是,任何東西都有出現的“季節”,我還是最喜歡“冬天在東京小巷子里看到的紅蛺蝶”。
說是“小巷子”,但很不可思議的是,在洋溢古老氣息的街屋櫛比鱗次的地方,這種蝴蝶卻讓人有種印象,似乎在這類地方,它出現的幾率非常高。離開大馬路,沿著狹窄的小巷子,木造民房一家挨著一家并排著,前面有塊空地,空地上則有一口已經損壞的水井,是那種用泵汲水的老式水井。在這樣的地方,紅蛺蝶就會翩然出現,悠游自在地在那一帶飛來飛去。空地旁有一棟略微朽壞的木造灰泥公寓,土黃色墻壁上出現了裂痕,紅蛺蝶時而就緊貼在這些墻面上。
兩三年前,在溫暖冬陽的午後,我走在豐島區長崎一帶可能會出現這類蝴蝶的小巷子里,當紅蛺蝶真的像安排好似的出現時,我不禁驚叫出聲。當擁擠雜亂的小巷子因為重新整建,蓋起了整齊的水泥公寓或兒童公園等設施之後,紅蛺蝶就不來了。不,也許它們偶爾還是會來,但是,這種有如“水泥叢林”的住宅區,與這種蝴蝶是不搭調的。
說到紅蛺蝶,有本雜志的某個專欄在我腦海里留下鮮明的記憶。兒時看過一本叫做《小鴿子》的漫畫雜志月刊,正月號里有篇漫畫,畫著正月里爺爺與孫子在玩拍羽毛毽子的游戲。小男生笨手笨腳的,最後玩輸了,臉頰上被爺爺用墨汁畫滿了“ㄨ”,就在這時,蝴蝶飛來了,爺爺告訴他:“這是緋蛺蝶。”
對話框里確實是寫著“緋蛺蝶”,可是正確地說,作者畫的是紅蛺蝶。
每當我在街上看到紅蛺蝶,腦中就會浮現那篇漫畫所畫的,帶著五六十年代氣息的正月小巷里的情景。
那是掛起一整列日本國旗的正月小巷風光。如今適合紅蛺蝶出現的街道,真的變少了。
起居室里的螳螂
時值深秋時節。我家起居室的天花板上貼著一只昆蟲,那不是蟑螂,而是一只綠色的螳螂。我站上桌子,想用報紙驅趕它,結果,它“啪嗒”一聲掉在地板上,感覺它似乎有氣無力的樣子,動也不動。從它腹部的樣子來看,這是一只雌螳螂。我想,在這個季節,它可能正處于產卵期結束、相當衰弱的狀態中。
對昆蟲迷來說,螳螂是種不太有魅力的昆蟲。但是,住在都市的公寓房子里(我家是二樓),還能遇到除了蟑螂以外的昆蟲,已讓我感到很高興了。
現在,我住在東京西邊杉并區的公寓里,但是從我出生以後一直到30歲左右,都是住在東京都新宿區的下落合,一棟古典的日式房子里。廁所就在側廊的一端,感覺就像是突出到庭院里的地方。我記得小時候經常在那里看到螳螂。
因為是舊式廁所,在靠近地板較低的地方,都會有個通風的小窗戶。小窗戶的另一邊,是庭院以外類似草叢的區域,螳螂(主要是小螳螂)可能就是從那里侵入廁所里的。蹲在便器上,常常會看到地板或墻壁的白色瓷磚上,緊貼著這些帶著枯葉色、揮動著翅膀的螳螂。
螳螂的同類中,也有近十公分長的大型螳螂,或是腹部很寬的寬腹螳螂。然而與過去相比,現在已經很少看到了。我讀小學低年級的時候,大約是50年代末期,在杉并的上井草附近,有很多荒廢的麥田和稻田變成的雜草叢生的草原,我經常搭乘開往上井草的西武公車去采集蝗蟲。
我要采集的蝗蟲,是大型的雌尖頭蝗。在茂密的草叢里,只要一看到綠色會動的物體,就揮動網子,大多時候都不是抓到尖頭蝗,而是剪或大螳螂。看到網子里,螳螂一邊張開翅膀,啪沙作響,一邊還鼓著特殊的胖胖腹部,我不禁失望起來。大部分小孩子都會比較喜歡蝗蟲,而不喜歡螳螂,因為對算是昆蟲迷的小孩來說,螳螂這種東西形狀怪異,像是違反了常規似的,給人一種不屬于收藏范圍的印象。
螳螂有個不像昆蟲的倒三角形頭,以及一雙名副其實的“鐮刀狀”前腳(捕獲腳)。它們以蜘蛛或紋白蝶為攻擊目標,三角臉略微傾斜,像剪刀手似的迅速伸出前腳捕捉——我在電視上的科學節目里看過這種畫面的慢動作,知道這是螳螂的生態習性,感到很有趣。但對一個昆蟲迷小朋友來講,與其說它是昆蟲,倒不如說它像變色龍之類的奇特動物,總有一種“這家伙不一樣”的感覺。螳螂因那身幽默的形體,也被拿來作為人偶劇《鈴鈴村與核桃樹》的角色。劇里,螳螂先生扮演教會神父的角色。在鈴鈴村中,其他角色全都是栗子啦、核桃之類的植物,只有螳螂先生,是“昆蟲界”中惟一被拔擢出來演戲的。
好像還有一部電影,從雌螳螂會吃雄螳螂的習性取材,而以會吃男人的淫蕩女為主角,片名好像叫做《螳螂夫人》什么的,是部色情電影……
螳螂的數量雖然少,不過,現今在都市里還看得到這種受歡迎的昆蟲。在這個季節,一時內急而去路邊方便,走近荒地,發現低矮小樹的樹枝上有巢,令人涌現一股淡淡的懷念。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