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世界末日之戰(簡體書)
滿額折

世界末日之戰(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9 元
定價
:NT$ 239 元
優惠價
8720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6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十九世紀末期,在巴西東北地區的腹地,貧困的農民大眾被惡劣的自然環境所困,被封建的統治階級剝削,只有宗教信仰是他們唯一的精神寄托。在這樣的背景下,神秘的傳教士“勸世者”來到卡奴杜斯,宣揚末日的考驗和天國的來臨,很怏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擁戴。越來越多的人響應了“勸世者”的號召,紛紛投奔卡奴杜斯建立理想中的樂園。 農民起義受到了統治階級的無情鎮壓,巴西政府派兵圍剿卡奴杜斯,起義者誓死反抗,要進行一場世界末日之戰。經過悲壯的四輪斗爭,起義最終被鎮壓,但這場起義已對巴西民族的覺醒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世界末日之戰》是根據19世紀末巴西北部的腹地農村卡奴杜斯地區農民起義而寫成的。 《世界末日之戰》是略薩第一部寫秘魯之外國家的作品,是在歷史事實基礎上進行的文學虛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充滿活力、豐富多彩、熱情激蕩的一八九○年的巴西形象——一個從君主制向共和制過渡的形象。”

作者簡介

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當代秘魯作家,1936年3月28日生于秘魯第二大城市阿列基帕。早在出生前父母即己離異,出生後一年隨母去玻利維亞的柯恰潘帕,與外祖父住在一起。1945年其父母重歸于好,巴爾加斯隨母返回秘魯,在皮烏拉定居。1946年全家遷居利馬。1950年迫于父命入萊昂修·普臘多軍事學校,對軍隊中的黑暗深惡痛絕。1957年他畢業于利馬聖馬可大學文學系,1959年到法國深造。在巴黎他一方面開始進行寫作,一方面工作,并大量閱讀和研究法國文學,深受福樓拜和薩特,以及騎士小說的影響。在巴黎期間還結識了許多拉美作家,如科塔薩爾、卡彭鐵爾等,并承認他在創作中也受到這些作家的影響。他的成名著《城市與狗》發表于1963年,該作品獲得西班牙“小叢書”獎和“批評”獎。《綠房子》是他的代表作,發表于1966年,當年獲“批評獎”,次年獲“羅慕洛·加列戈斯國際文學獎”。著有長篇小說《酒吧長談》(1969)、《潘達雷昂上尉與勞軍女郎》(1973)、《胡莉婭姨媽和作家》(1977)、《世界末日之戰》(1981)、《邁塔的故事》(1984)、《誰是殺人犯》(1986)、《後母的獎賞》(1988);短篇小說集《首領們》(1959)、《小崽子》(1967);劇本《塔克納城的小姐》(1981)、《凱蒂與河馬》(1983)、《瓊加》(1986);論文集《加西亞·馬爾克斯——弒神者的故事》(1971)、《永恒的狂歡:福樓拜和包法利夫人》(1975)、《逆風頂浪》(1983)等。

名人/編輯推薦

《世界末日之戰》以現實主義手法描繪了卡奴杜斯起義的全貌,并且生動地塑造了安東尼奧·貢賽也羅、加利雷奧、西塞上校、卡尼亞布拉沃男爵等一系列人物。它與庫尼亞的名著《腹地》的區別主要在于:後者以新聞紀事的手法、社會政治的角度詳盡地介紹了卡奴杜斯地區的地理環境、風土人情以及農民起義的原因和四次圍剿與反圍剿的經過。 《世界末日之戰》則著重塑造人物性格,因此虛構了不少情節,比如:加利雷奧的冒險故事,胡萊瑪與近視記者的奇遇與愛情,卡尼亞市拉沃的糜爛生活,起義者的精神領袖安東尼奧·貢賽也羅的乖癖,等等,作者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對歷史題材進行了藝術加工。

假如沒有達·庫尼亞的《腹地》在一九七二年向我展示了卡奴杜斯之戰、展示了一位悲劇人物和一位拉美最偉大的作家之一,那么我絕對寫不出這部長篇小說。從電影劇本(本書的胚胎,但從未拍攝)直到八年後寫完本書,這部作品讓我經歷了一次非常豐富多彩又驚心動魄的創作歷程,那是在倫敦和紐約的圖書館里,那是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和薩爾瓦多州塵封的檔案堆里,那是在巴伊亞州和塞爾希培州炎熱的腹地之旅中。在我的朋友雷納托·費拉斯陪同下,我走遍了“勸世者”曾經布道的全部村莊;在那些村子里,我聽到居民們熱烈討論關于卡奴杜斯事件的意見,好像政府軍的炮聲依然回響在起義軍陣地上空,仿佛世界末日隨時會降臨在長滿枯樹和荊棘的荒原上。走在小道上,我們常常遇見狐貍,常常與赤身裸體的人、虔誠的信徒以及吟游中世紀的鄉下藝人擦肩而過。一度曾經發生卡奴杜斯起義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人工湖;岸邊上,已經冒出那些激戰留下的生銹了的彈殼和炮彈。 我在寫作這部長篇小說的時候,許多巴伊亞人伸出了援手;除了雷納托之外,不能不提及的至少還有三位:他們是安東尼奧·塞萊斯蒂諾,何塞·德·卡拉桑斯和霍爾赫·阿瑪多。 一九七七年我開始動筆,地點在英國劍橋丘吉爾學院。一九八○年底完稿,地點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的歷史悠久的湖畔——威爾遜中心——四周有獵鷹盤旋;林肯曾經在中心的陽臺上面對參加了馬納薩斯戰役的聯軍士兵發表演說。 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 二○○○年六月于倫敦

書摘/試閱

第一章 他身材高大,但十分瘦削,似乎讓人看到的只是他的側面;他膚色黝黑,雖然瘦骨嶙峋,雙眼里卻燃燒著永不熄滅的火花。他腳踏牧師們穿的麻鞋,身著深藍色的長袍,這一切令人想起那些在腹地走街串巷,給兒童洗禮、為已同居的情侶主持結婚儀式的教士們。很難猜出他的年齡、出身與來歷,但是在他那平靜的面龐上,在他那儉樸的生活習慣上,在他那冷漠、嚴峻的神情里,總有某種東西吸引著人們,即使他沒有說出勸誡的話。 起初他是單獨一人,總是突然來到,徒步行走,一路風塵,每隔三五個月出現一次。他那細長的身影常常出現在晨曦或黃昏中,總是匆匆走過村里唯一的長街,腳步有些急促。他邁著堅定的步伐在響著鈴鐺的山羊、狗群和為他讓路但好奇地注視著他的孩子們中間走著,并不回答那些認識他并且敬重他的婦女們的問候,也不理睬趕忙給他送來羊奶、面條和菜豆的女人。在走到村里的教堂之前,在反反復復、仔仔細細查明核實它的確房梁斷裂、油漆剝落、鐘塔破損、墻壁洞穿、地磚凸起、祭壇生蟲之前,他是既不吃也不喝的。一片悲傷的陰云籠罩了他的臉龐,他難過得像逃荒的人一樣。干旱奪走了他們的兒女、牲畜和家產,現在只好離鄉背井、拋下親人的尸骨去逃荒,逃荒,而不曉得究竟奔向何方。他往往傷心地哭起來;在淚眼中,那燃燒的火花越發可怕地閃爍著。他隨即禱告起來,可祈禱的方式不同于一般的善男信女。他匍匐在地,或在石頭上,或在破瓷磚上,面朝著祭壇的方向,或者祭壇曾經可能待過的方向,時而默禱,時而高誦,一兩個小時地趴在那里;居民們在一旁觀看著,臉上露出敬佩的神情。他祈禱聖靈、聖父和萬福馬利亞,以及一些別人從未聽過、但是後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人們也就死記硬背下來的禱詞。“教堂的牧師在什么地方?”時常可以聽到他這樣發問,“這里為什么不給羊群安排一個牧人?”村子里沒有牧師和上帝的住所受到破壞,二者都使他萬分難過。 只是在乞求善心的耶穌饒恕人們把他的住所弄成這副模樣之後,他才肯接受少量的飲食,有時僅僅做做樣子,盡管在饑饉之年,村民們還是極力端出有限之物。他只肯睡在屋檐下,或者腹地居民為他安排的住室,很少有人看到他睡在吊床、木床或者房東為他鋪設的褥墊上。他席地而臥,連毯子也不要,烏黑蓬亂的腦袋枕在臂肘上,略睡上幾小時而已。他睡得很少,總是最後一個躺下,而第二天起得最早的牧人看見他時,他已經在修補教堂的墻壁或者屋頂了。 他講道的時間是在黃昏之時,這時男人們已從田地里歸來,女人們也做完了家務,孩子們都上床睡了。他講道的地點就在每個腹地村莊都有的村中空場和十字街頭。那里沒有樹木,只有遍地碎石,要不是天災人禍加上人們懶惰的話,那里本可以建有花園、涼亭和長椅,從而可以稱作是街頭廣場了。他開講的時間是在夜幕降臨之前、群星尚未閃爍的時候,那時巴西北部的天空呈現出五彩繽紛的晚霞,仿佛在那無限的蒼穹之上正在燃放著大批的禮花。他開講的時間正是人們點燃篝火以便驅趕蚊蟲和燒烤食物的時候,那時涼風開始吹來:令人窒息的熱氣開始下降,這使得人們的心緒較為好些,否則更難以忍受疾病、饑餓和生活中的種種痛苦。 他講述一些簡單而重要的事,對于圍在他身旁的人群,并不特別注視某人,或更確切地說,那火熱的目光繞過一圈男女老少的頭頂,注視著只有他才能看到的某物或某人。他講的那些事人們是明白的,因為早在那遙遠的、剛學會吃奶的兒時,他們就已經朦朧地知道了。他講的那些事是當前存在的,可以感知的,每日發生的,無法回避的,比如像世界的末日和最後的審判,也許在村民尚未修復傾斜的教堂之前就已經發生了。當慈悲的耶穌看到他的住所被人們弄得如此零落不堪,那會發生什么事情呢?對于那些不僅不幫助窮人,反而為了教會的開銷將窮人的腰包搜刮一空的神父們,又該如何制裁呢?上帝的話難道是可以出賣的嗎?上帝的話難道不應該恩賜給窮人嗎?那些曾經發誓終生操守的神父竟然與人通奸,他們在基督面前將如何申辯呢?當著那位洞察人們的思想如同獵手識破虎豹足跡的人面前,難道能夠撒謊嗎?他講的事是實際的,每日發生的,眾所周知的,比如像死亡,如果心靈純潔地去死,仿佛去過節日一樣,那么死亡帶來的就是幸福。難道他們是衣冠禽獸嗎?如若不是,就應該穿戴起他們最好的服裝,踏過生死之門,向遇到的基督鞠躬致意。他講到天堂,也講到地獄——那魔鬼的住所里充滿了火與蛇,還講到魔鬼怎樣千方百計地裝出一副無害的面孔。 腹地的放牛漢和雇工們靜靜地聽他講著,心里充滿了好奇、恐懼和激動;沿海的奴隸和甘蔗園里獲得自由的奴隸,以及他們的妻子兒女,也是如此。有時某個人為澄清一個問題——但是這種情況極少,因為他那嚴肅的神情、低沉的聲音、滿腹的經綸把大家給嚇住了——打斷了他的話:這個世紀能夠結束嗎?世界能進入二十世紀嗎?他看也不看,擺出一副沉著自信的樣子,往往是高深莫測的樣子,回答說:到一九○○年,大地的光將熄滅,群星將隕落;但是在這之前將會發生罕見的事情。他講完以後便是一片肅靜,只聽見篝火?啪作響和蚊蟲被火焰吞噬的吱吱聲;村民則屏住呼吸,絞盡腦汁去苦思那未來的世界。一八九六年,會有成千上萬的畜群從沿海向腹地移動;大海將變成洼地,洼地將變成大海。一八九七年,沙漠將被牧草所覆蓋,牧人與畜群將混成一體,以後就只有一群羔羊和一位牧人。一八九八年,帽子增加,頭顱減少。一八九九年,河水將變成紅色;一個新星將運行在天空。 因此,應該有所準備。應該修復教堂和墓地,後者是僅次于基督住所的重要建筑,因為它是進入天堂或地獄的前廳。其余的時間就該用到最關鍵的地方去:心靈里。難道男人或女人還要穿戴慈悲的耶穌從未穿過的綾羅綢緞,諸如長裙、禮帽、皮鞋之類的奢侈品嗎? 這是些實際而又簡明的勸告。他走後,人們還在談論他:這是位聖徒,他顯現過奇跡;他曾看見沙漠里長出了火紅的草莓;他同摩西一樣,一個聲音把上帝不可言傳的名字透露給他了。人們在議論他那些勸告。就這樣,在巴西帝國結束之前和共和國成立以後,杜卡諾、索雷、安巴羅和本巴爾的村民先後聽到了這些勸告;月復一月,年復一年,龐孔塞霍、海雷莫孰、馬薩卡拉和因安布貝的教堂又從斷壁頹垣中崛起;按照他的教誨,聖多山、河谷峪、阿巴底亞和巴拉索的公墓全都加修了圍墻和壁龕;在依達比古魯、貢貝、納杜沃、莫坎波,死人時也舉行隆重的葬禮了。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在阿拉戈因哈、烏亞烏亞、赫戈維納、依達巴依那、坎波斯、依達巴依寧赫、海魯、里雅索、拉卡多、西莫底亞斯,夜里人們都在傳頌那些勸告。大家都認為是對的;因此,起初是一個村莊,接著又有一個村莊,最後在整個北部的鄉村里,人們稱這位發出勸告的人為“勸世者”,雖然他的真名實姓是:安東尼奧·維生特·門臺斯·馬西埃爾。 一道木柵欄把《消息日報》——這四個字用哥特體赫然寫在入口處——的編輯和職員同前來登廣告和送新聞的人截然分開。記者們只不過四五個人:一個正在查閱插在墻上的檔案袋;另外兩個興致勃勃地在談論什么,他倆沒穿外衣,身著硬領衫,打著蝴蝶結,身旁掛著日歷,上面寫著年月——一八九六年十月二日星期一;第四個是個其貌不揚的年輕人,戴著一副厚厚的近視眼鏡,手持鵝毛筆正伏案書寫著什么,完全不理睬周圍發生的一切。他們身後遠些地方,穿過一道玻璃門是社長辦公室。一個頭戴鴨舌帽、臂套護袖的男人正在貼有“付費廣告”的柜臺後面接待一排顧客。一位太太剛剛遞給他一張硬紙卡。他蘸濕了食指在計算廣告上的字數:清新牌洗滌液 主治淋病、痔瘡、白濁以及任何泌尿系統疾病 阿·德·戈爾娃霍夫人配治 三月一日大街八號,最後,報出價錢。那位太太交了款,接過找頭,轉身離去。排在她身後的一個男人立刻向前一步,遞給出納員一張紙片。這個男人身穿藏青色燕尾服,頭戴一頂圓形禮帽,衣和帽顯然用過多時;金黃色的鬈發蓋住了雙耳;中等偏高的身材,寬寬的脊背,顯得結實而持重。出納員用手指點著字數,一行行開始數起來。突然,他皺起眉頭,豎起手指,兩眼極力湊近那段文字,仿佛擔心沒有看對。終于,他困惑不解地望望顧客,後者好似一尊塑像般地站在那里不動。出納員不高興地眨眨眼,然後告訴對方稍等片刻。他慢吞吞地挪動雙腳,穿過房間,手里晃著那張紙片,走到社長辦公室門前。他敲敲玻璃門,走了進去。一兩分鐘後,出納員從門里出來,他打了個手勢,請那位顧客進去,然後就回工作崗位上去了。 P3-6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