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服務禮貌禮節(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一幅名畫讀懂一個大師
ISBN13:9787563722136
出版社:旅遊教育出版社
作者:趙金玲
出版日:2011/08/01
裝訂/頁數:平裝/214頁
規格:23.5cm*16.8cm (高/寬)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旅游服務禮貌禮節》主要內容簡介:為滿足旅游行業對專業人才的培養需求,貫徹落實國家教育體制改革和教材建設的最新精神,受中國旅游協會旅游教育分會委托,根據教育部2010年修訂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目錄》,我社組織編寫了這套中等職業學校課程改革規劃教材。在編寫由版這套教材的過程中,由中國旅游協會旅游教育分會段建國會長主持,全國20多所職業院校代表參加,共同聽取了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余祖光副所長和港澳中心徐錦祉總經理等專家對教材編寫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討論并確定了教材編寫思路,力求使這套申職教材既能反映行業需求,又能貼近教學實際。
名人/編輯推薦
《旅游服務禮貌禮節》為中等職業學校課程改革規劃教材之一。
目次
單元1 讓我擁抱“禮”——走近禮貌禮節
初識禮貌禮節
我與禮貌禮節
客人眼中旅游從業人員禮貌禮節修養水平調查
單元2 我們是淑女和紳士——打造我的個人形象
修飾我端莊的儀容儀表
塑造我優雅的姿態
規范我文明的語言
我最美——個人形象塑造計劃
單元3 文明你我他——校園禮儀
遵守課堂禮儀
維護公共禮儀
得體參加集會
爭做班級文明之星
單元4 禮尚往來——日常交往禮儀
見面時我的禮貌禮節
人際交往中我的禮貌禮節
大家來開故事會——中國古代禮儀小故事交流
單元5 外事無小事——國際交往禮儀
熟悉迎送國際賓客的禮儀規范
掌握會見會談的禮儀規范
宴請的禮儀規范
國際交往禮儀圖片展
單元6 禮儀服務無處不在——崗位禮儀
來得高興——我在前廳服務的禮貌禮節
住得開心——我在客房服務的禮貌禮節
吃得愉快——我在餐廳服務的禮貌禮節
喝得酣暢——我在酒吧服務的禮貌禮節
購得舒心——我在商場服務的禮貌禮節
動得盡興——我在康樂服務中的禮貌禮節
游得滿意——我在導游服務中的禮貌禮節
100-1=0——處理投訴的禮貌禮節
“我是崗位禮儀標兵
單元7 百里不同俗——我國少數民族禮儀常識
認識東北少數民族
認識西北少數民族
認識西南少數民族
認識南部少數民族
單元8 有朋自遠方來——我國主要客源國禮儀常識
熟悉亞洲國家和澳大利亞的習俗
熟悉歐洲國家的習俗
熟悉美洲國家的習俗
我國少數民族習俗、客源國習俗知識競賽
參考資料
後記
初識禮貌禮節
我與禮貌禮節
客人眼中旅游從業人員禮貌禮節修養水平調查
單元2 我們是淑女和紳士——打造我的個人形象
修飾我端莊的儀容儀表
塑造我優雅的姿態
規范我文明的語言
我最美——個人形象塑造計劃
單元3 文明你我他——校園禮儀
遵守課堂禮儀
維護公共禮儀
得體參加集會
爭做班級文明之星
單元4 禮尚往來——日常交往禮儀
見面時我的禮貌禮節
人際交往中我的禮貌禮節
大家來開故事會——中國古代禮儀小故事交流
單元5 外事無小事——國際交往禮儀
熟悉迎送國際賓客的禮儀規范
掌握會見會談的禮儀規范
宴請的禮儀規范
國際交往禮儀圖片展
單元6 禮儀服務無處不在——崗位禮儀
來得高興——我在前廳服務的禮貌禮節
住得開心——我在客房服務的禮貌禮節
吃得愉快——我在餐廳服務的禮貌禮節
喝得酣暢——我在酒吧服務的禮貌禮節
購得舒心——我在商場服務的禮貌禮節
動得盡興——我在康樂服務中的禮貌禮節
游得滿意——我在導游服務中的禮貌禮節
100-1=0——處理投訴的禮貌禮節
“我是崗位禮儀標兵
單元7 百里不同俗——我國少數民族禮儀常識
認識東北少數民族
認識西北少數民族
認識西南少數民族
認識南部少數民族
單元8 有朋自遠方來——我國主要客源國禮儀常識
熟悉亞洲國家和澳大利亞的習俗
熟悉歐洲國家的習俗
熟悉美洲國家的習俗
我國少數民族習俗、客源國習俗知識競賽
參考資料
後記
書摘/試閱
中國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文化傳統源遠流長。禮儀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淵源和基礎,作為中華民族文明的標志,也有著悠久的歷史。禮是怎樣產生的?人們一直進行著種種論述和探討。歸納起來,大體上有五種起源說:一是大神生禮儀;二是禮為大地與人的統一體;三是禮產生于人的自然本性;四是禮為人性和環境矛盾的產物;五是禮生于理,起源于俗。
中國古代禮儀由兩部分組成:一為禮制,二為禮俗。禮制是國家的禮儀制度;禮俗是民間習慣形成的禮儀習俗。禮儀在其傳承沿襲的過程中不斷發生著變革,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其演變可分為四個時期。
(1)起源時期——夏朝以前。此時處于原始社會時期,原始禮儀開始出現,原始的政治禮儀、祭祀禮儀、婚姻禮儀等在這個時期已有了雛形,禮儀已經萌芽,但還不具有階級性。
(2)形成時期——夏、商、西周三代。此時處于奴隸社會時期,在這個階段,“禮”被打上了階級的烙印,中國第一次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國家禮儀與制度,提出了許多極為重要的禮儀概念,如“五禮”(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等,確立了崇古重禮的文化傳統。古代的禮制典籍亦多撰修于這一時期,如周朝的《禮儀》、《周禮》、《禮記》等,即為後世稱道的“三禮”或“禮學三著作”。三禮的出現標志著“周禮”已達到了系統、完備的階段,禮儀的內涵,也由單純祭拜天地、鬼神、祖先的形式,跨人了全面制約人們行為的領域。“三禮”,特別是《周禮》,對後世治國安邦、施政教化、規范人們的行為、培養人們的人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變革和發展時期——春秋戰國時期。這一時期,學術界百家爭鳴,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者系統地闡述了禮的起源、本質和功能。在春秋末年,孑乙子認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就各位,各安本分,社會自然會安定下來。孟子說:“禮之用,和為貴。”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荀子說:“禮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于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
中國古代禮儀由兩部分組成:一為禮制,二為禮俗。禮制是國家的禮儀制度;禮俗是民間習慣形成的禮儀習俗。禮儀在其傳承沿襲的過程中不斷發生著變革,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其演變可分為四個時期。
(1)起源時期——夏朝以前。此時處于原始社會時期,原始禮儀開始出現,原始的政治禮儀、祭祀禮儀、婚姻禮儀等在這個時期已有了雛形,禮儀已經萌芽,但還不具有階級性。
(2)形成時期——夏、商、西周三代。此時處于奴隸社會時期,在這個階段,“禮”被打上了階級的烙印,中國第一次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國家禮儀與制度,提出了許多極為重要的禮儀概念,如“五禮”(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等,確立了崇古重禮的文化傳統。古代的禮制典籍亦多撰修于這一時期,如周朝的《禮儀》、《周禮》、《禮記》等,即為後世稱道的“三禮”或“禮學三著作”。三禮的出現標志著“周禮”已達到了系統、完備的階段,禮儀的內涵,也由單純祭拜天地、鬼神、祖先的形式,跨人了全面制約人們行為的領域。“三禮”,特別是《周禮》,對後世治國安邦、施政教化、規范人們的行為、培養人們的人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變革和發展時期——春秋戰國時期。這一時期,學術界百家爭鳴,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者系統地闡述了禮的起源、本質和功能。在春秋末年,孑乙子認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就各位,各安本分,社會自然會安定下來。孟子說:“禮之用,和為貴。”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荀子說:“禮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于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