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王志鵬
1989年自中華民國海軍軍官學校正期78年班畢業,歷練潛艦十餘年,擁有水下航行5,525小時經驗,曾任潛艦兵器長、作戰長、輪機長與潛艦訓練中心教官。2001年派任海軍總司令部計畫署計研組中校計畫官,負責海軍新一代潛艦籌獲業務;2004年派任國防部戰略規劃司戰略研析處中校計畫官,負責「中國潛艦發展及軍事戰略戰術運用」、「國防與外交兩部會交流事務」、「美(日)、中、台三邊關係發展」相關研究;2006年派任國防部戰略規劃司建軍規劃處上校計畫督導官,負責督導「海軍軍事投資建案計畫及三大軍購案中P-3C反潛機及柴電潛艦」業務;2007年5月1日自國防部退役。
2008年獲私立高雄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續於2010年獲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潛艦戰略與戰術、台灣國防政策、中國海權發展、西太平洋區域安全等。相關著作、研究與評析約兩百餘篇,刊登於國、內外各期刊、報章媒體(網路)和雜誌。
名人/編輯推薦
名家極力推薦(內容部份摘要)
◎前國防部軍政副部長 林中斌 教授:
台灣的國防應如何建構?這是個多年來爭議不休的問題!
古有明訓: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何況是日益複雜的國防問題。如何在有限資源之下,建構台灣國防,相信是未來台灣領導人必須思考的問題。
許多關心國防的有志之士,都對此議題有所想法。但由於立場因素,使命感驅使而導致論點的不全,其他國家看法,雖有所觀察,但其出發仍是為了自身國家利益考量,是否適用台灣?有待商榷。
王志鵬先生,海軍上校退伍,在上一本《台灣水下艦隊之路》著作中,發揮所長深入探討潛艦問題,頗多好評。今再次針對國防議題提出見解。從解放軍對台灣威脅與美日新亞太戰略的演變之中,對台灣國防轉型與變革做出分析,更嘗試建構一個務實的國防政策研究方法。其論點與見解更超越軍種戰略的層面,從一個大戰略角度做出整體國防的檢視。其內容詳實,見解不凡,為關心我國防事務者必備之參考,也期待作者下一本著作。
◎中華經略國防知識協會理事長 曾章瑞 將軍/教授:
志鵬本關心台灣社會安全、寄望兩岸和平發展之忱,潛心於國防政策、軍事戰略與兩岸事務之研究,論文與評述文章兩百餘篇,渠彙整出版的「不分藍綠,為台灣永續生存而奮鬥!」一書,包含「中國大陸的海權發展、亞太戰略環境中的美日角色變遷、台灣國防轉型論述、效益國防的政策思維、台灣的潛艦戰略與戰力建構、軍事軟硬實力論述,以及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發展困境與未來發展」等主題,其廣博閱讀、引註、演繹、分析、歸納與整合研究的嚴謹過程,在在顯示其精湛研究與獨到見解;猶可稱道者,係其善用圖表歸納與管理分析的詮釋模式,以簡易圖形示意轉化複雜議題認知,對政策發展及比較研究方法卓有貢獻。惟「書論千萬言,難全眾家義」,故本書可能之疏漏與錯誤在所難免,藉成書付梓並收達「廣聚眾智論國防」之效,本書之價值當更呈現。
適值中華民國新百年出發與台灣頭家們再一次面臨選擇國家領導人之際,「不分藍綠,為台灣永續生存而奮鬥!」一書的出版,的確對兩岸後續發展的政策制定、國防軍事戰略研究、兩岸交流發展未來與區域安全研究等,都有相當參考價值、以及啟迪建言效益。
◎前陸委會副主委 黃介正 教授:
多年以前,美國智庫蘭德公司的一位中共解放軍研究專家,略帶嘲謔的對我說:中國大陸軍人寫的學位論文,多以戰爭相關理論以及軍事科學為主;而台灣軍人進修學位的論文,卻顯零散,且往往高談美中台三角關係。
我雖然不盡同意他的觀察,但也開始關注國內軍人撰寫論文的研究方向。王志鵬是我國少數致力探討軍事科學研究方法的軍人,也是專注研究國軍發展並公開論述的軍人。
自古以來,對於國防軍事研究而言,最重要也是最難的課題就是:How much is enough? 這個課題涉及領導素質、戰略視野、威脅認知、社會結構、建軍規劃、資源配置、甚至用武決策。這個課題也是一個跨世代、滾動式的接力研究。王志鵬將自身在海勤任務與建軍規畫的經驗,結合學術界的戰略研究方法,試圖參與這個接力研究,無疑是勇敢而且有心的。
王志鵬的性格並不討喜,而且好辯。在一般人的眼中,他可能是個難以相處的同僚。但是,每次討論中,我卻愈發覺得他可以是非常好的「假想敵中隊」隊員,交談間也提供許多精彩的論點。他的性格對於學術研究而言,是有益的。因為惟有完全自由的思辨,不羈典範的創作,才能為學術研究帶來新的動能,也才能增進國家民族的實力。
思考我國面臨強權勢力的對局消長,日益艱困的安全處境,捉襟見肘的國防資源,我誠摯的呼籲大家,認真的思考批判這本書的研究方法,不帶成見的傾聽作者為我國軍的把脈方式與建言內容。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 陳文政 教授:
孤鳥的使命與傲氣
志鵬兄出身海軍潛艦戰隊,除李傑前部長外,志鵬兄大概是在媒體上能見度最高的潛艦軍官。即便還在國防部任職期間,他對於潛艦建軍的見解就常常見諸於報章雜誌,引來軍內不少側目。在層層節制的軍事體系中,這種發表個人意見的舉動,被認為是耍個人英雄主義,是不會被鼓勵的。況且,當時,包含潛艦購艦預算的三大軍售特別預算案正擱淺在立法院,志鵬的意見被認為有平添變數、複雜化購艦流程之虞,更難見容於軍中。志鵬離開軍旅後,在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筆鋒犀利依舊。然而,隨著十年時空移轉,良機盡失,新購潛艦實已成空中樓閣。
感慨之餘,不免讓人想到軍中智識份子(military intellectuals)的角色。團結與服從是軍隊組成的基礎,但軍中智識份子以個人所學,基於知識良知,往往不願屈從這種集體思考與科層節制,他們敢言,敢於提出創新主張,敢於挑戰既定規範。但也因為如此,很少有真正的(不以學位獲取為標準)軍中智識份子能夠沿著正常的升遷管道達到權力高位,他們或許會被軍外人士所廣為讚揚,但在軍內政治權力運作中他們是「孤鳥」(maverick)。在戰略研究領域內,二十世紀的裝甲戰理論大師富勒(Fuller)、李德哈特(Liddell Hart)都是這類孤鳥的典型,兩位都不見容於當時的英國軍方。
作為先行者的孤鳥很難能推動他們的理想願景,因為他們通常不會獲得推動變革所需的權位;而且如果要在權位與知識間擇一,他們通常會作出選擇後者的決定─而這樣的決定才能讓他們的理念有放肆揮灑的空間。在軍事變革的過程中,他們的理念頂多會被折衷妥協後,由守成的當權派小心翼翼(甚至借殼上市)地引進並加以實踐。因此,他們的成就(如果能有的話)必然建立在自我犧牲上;然而,要是沒有他們,軍事變革就會連這一點希望都沒有。
志鵬兄的理念,有待讀者發掘,也值得辯論。但孤鳥就孤鳥吧!願這一點讓許多人(包括個人在內)也跟志鵬兄惺惺相惜吧。
◎中國時報主任記者資深撰述 亓樂義 先生:
這本書雄心萬丈,趕在總統大選前出版,尤顯志鵬兄的憂國之志。本書有一個特點,不急於下定論,而是在國人面對「如何在有限資源下,建構有效國防」的命題時,提供一個思考問題的研究方法,即便如此,也僅止於方法的「探討」。內容姑且不論,這種心態本身就蘊含學術應有的品格,開放而不自限。
第四章是重點。志鵬兄以「贏得序戰或持久抗敵」、「軍售採購或研發自製」作為分析面向,在不同條件下,導引出不同的趨向。如果有實例佐證,這些分析就更有說服性了。當然,這是一個開始,因此第五章只探討「關鍵武器之一」,以潛艦為例,由志鵬兄現身說法,最適當不過。
志鵬兄自謙地說,「關鍵武器之二」、之三…,留著以後討論了。不同的專業,有不同的側重,本書的用意,即在拋磚引玉,營造國防事務百家爭鳴的景象。
目次
序………………………………………………………………………………………………………Ⅰ
作者序……………………………………………………………………………………………………ⅩⅤ
中國海權崛起
第一章 中國海權崛起與「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之發展 ……………………………………………1
壹、逐漸崛起之亞太海洋新勢力:「中國」…………………………………………………………1
貳、「東擴」與「南向」兩大海洋戰略………………………………………………………………4
參、美國「重回亞洲」思維與戰略改變……………………………………………………………14
肆、小 結……………………………………………………………………………………………20
整體結構變化
第二章 西太平洋持續的變動衝突與美國(日本)部署 …………………………………………………23
壹、中國海軍艦艇頻繁穿越第一島鏈………………………………………………………………24
貳、近期島鏈周遭國家之衝突………………………………………………………………………33
參、美國與日本聯合著手因應………………………………………………………………………37
肆、小 結……………………………………………………………………………………………47
國防內部困局
第三章 台灣國防政策轉型與變革之困境………………………………………………………………51
壹、中國持續緊握「二十一世紀的戰略機遇期」…………………………………………………52
貳、台灣國防面臨的困境……………………………………………………………………………53
參、小 節……………………………………………………………………………………………70
務實突破限制
第四章 有限資源建構有效國防:探討一個務實的國防政策分析研究方法…………………………73
壹、台灣國防的策略分析……………………………………………………………………………74
貳、探討一個務實的國防策略分析研究方法………………………………………………………80
參、建立「不對稱作戰能力」(Asymmetrical Warfare Capabilities) ………………………………84
肆、小 結……………………………………………………………………………………………95
關鍵兵力探討
第五章 「關鍵武器之一」:台灣建購潛艦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97
壹、層次分析理論概念………………………………………………………………………………97
貳、台灣建購潛艦的演變……………………………………………………………………………102
參、未來可能的發展分析……………………………………………………………………………120
肆、小 結……………………………………………………………………………………………127
典型現代啟示
第六章 南韓天安艦事件給予發展水下作戰的重大啟示………………………………………………129
壹、南韓「軍民聯合調查團」的分析………………………………………………………………129
貳、該事件隱藏的軍事戰略意涵……………………………………………………………………132
參、該事件給予台灣軍事戰略上的啟示……………………………………………………………134
肆、潛艦作為台灣「不對稱作戰」優勢兵力之分析………………………………………………136
伍、小 結……………………………………………………………………………………………144
軟硬實力併進
第七章 建構有效軍事硬實力,積極擴張軍事軟實力…………………………………………………147
壹、「國家整體實力」映射下的「軍事軟實力」概念 ……………………………………………147
貳、中國強調「軍事軟實力」之發展………………………………………………………………151
參、馬英九總統國防政策中持續強調「軍事軟實力」之建立……………………………………155
肆、運用「多元思維」突破軍售困境之典型案例…………………………………………………160
伍、「策略結盟」將是後續推動的唯一解藥 ………………………………………………………169
陸、小 結……………………………………………………………………………………………172
兩岸軍事互動
第八章 中國積極推動兩岸軍事互信機制情勢、困境和未來…………………………………………175
壹、2008年後中國對台政軍呼籲與台灣的回應 …………………………………………………175
貳、涉及兩岸政治軍事議題之關鍵因素與變化……………………………………………………181
參、一個健全穩固的美-中-台三邊模式 ……………………………………………………………190
肆、東海釣魚台和南太平島將是攸關美中戰略爭奪的「雙活」…………………………………194
伍、面對美與中競合態勢,台灣應有自己的「兩手策略」………………………………………197
陸、小 節……………………………………………………………………………………………200
政策規劃建議
第九章 綜合分析與策略建議……………………………………………………………………………205
參考文獻……………………………………………………………………………………………………215
評論 新增評論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