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定價:26 元
定價
:NT$ 156 元優惠價
:87 折 136 元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安德烈·紀德(1869—1951)是法國20世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法國乃至整個現代西方文學史、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因其“內容廣博和藝術意味深長的作品——這些作品以對真理的大無畏的熱愛,以銳敏的心理洞察力表現了人類的問題與處境”而榮獲1947年度諾貝爾文學獎。他廣泛關注宗教、愛情、家庭、性、政治等各類問題,熱烈歌吟解放與自由,以赤誠之心去擔當人性中的最大可能。他是時代的見證人,更是時代的創造者,法國文壇的後起之秀如薩特、加繆等,都曾將紀德視為自己的精神導師。同時,紀德也稱得上20世紀最具爭議、最令人費解的作家之一。他的“縱情”、他的“顛覆”,曾一度使他“聲名狼藉”;但另一方面,他內心中同樣真摯的是一種對于“神聖生活”的需要的肯定。他對同性戀的辯護、在道德倫理上的特別主張至今仍是人們關注和討論的焦點。
《田園交響曲》特意選收紀德創作生涯早、中、晚期的三部小型杰作:《帕呂德》《田園交響曲》和《忒修斯》,以期為讀者提供一個獨特的視角,嘗一臠而知一鼎之味,切實地體驗這位最復雜多變的大師文學、美學與哲學的獨特魅力。
《田園交響曲》特意選收紀德創作生涯早、中、晚期的三部小型杰作:《帕呂德》《田園交響曲》和《忒修斯》,以期為讀者提供一個獨特的視角,嘗一臠而知一鼎之味,切實地體驗這位最復雜多變的大師文學、美學與哲學的獨特魅力。
名人/編輯推薦
《田園交響曲》是紀德最著名的中篇小說。一名鄉村牧師收養一個成為孤兒的盲女,不僅對她關心備至,還極力啟發她的心智,使她脫離蒙昧狀態,領略她看不見的美妙外界。牧師從慈悲之心出發,一步步墮入情網,給妻子兒女造成極大痛苦,但是又不敢面對現實。盲女錯把感激之情當成愛情,可是她治好了雙眼才看清,她愛的是兒子雅克而不是父親,她也看清這種愛無異于犯罪,給一家人帶來不幸。于是,她只有一死,假借采花之機失足落水……
《田園交響曲》特意選收紀德創作生涯早、中、晚期的三部小型杰作:《帕呂德》《田園交響曲》和《忒修斯》。
《田園交響曲》特意選收紀德創作生涯早、中、晚期的三部小型杰作:《帕呂德》《田園交響曲》和《忒修斯》。
序
紀德是個不可替代的榜樣
在二十世紀法國作家中,若論哪一位最活躍,最獨特,最重要,最喜歡顛覆,最愛惹是生非,最復雜,最多變,從而也最難捉摸,那么幾乎可以肯定,非安德烈·紀德莫屬。紀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所構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現代的迷宮。這座迷宮迷惑了多少評論家,甚至迷惑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們長達三十余年。
這里順便翻一翻諾貝爾文學獎這本老賬,只為從—個側面說明紀德為人和為文的復雜性,在他的迷宮里迷途不足為奇。比對一下法國兩位文學大師,羅曼·羅蘭(1866—1944)和安德烈-紀德(1869—1951),就多少能看出諾獎評委們的疑慮與尷尬。兩位作家生卒年代相近,都以等身的著作享譽文壇,雖不好說紀德的分量更重,至少也算是等量齊名。然而,羅曼·羅蘭予一九一五年就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紀德卻還要等到三十二年之後,直至一九四七年,在他七十八歲的高齡,才榮獲這一遲來的獎項,是因其“內容廣博和藝術意味深長的作品——這些作品以對真理的大無畏的熱愛,以銳敏的心理洞察力表現了人類的問題與處境”。
獲獎評語的這些作品,其實早在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都已經問世,受到廣泛注意,主要有先鋒派諷刺小說《帕呂德》(1895)、散文詩《人間食糧》(1897)、沖擊傳統道德的記述體小說《背德者》(1902)、日記體小說《窄門》(1909)、傻劇《梵蒂岡的地窖》(1914)、日記體小說《田園交響曲》(1919)、前所未見的結構革命的創新小說暫偽幣制造者》、自傳《如果種子不死》(1926)……至此,他的“文壇王子”的地位已經確立,諾貝爾文學獎的授獎辭中所提到的作品,也都早已問世。可是,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委們還要花上二十多年時間,才寫出這樣一段評語,總算稍微摸清了紀德的路數。
按照通常的辦法,以定格、定勢、定型的尺度去衡量,給—個作家下定論,用在紀德身上顯然不合適。紀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正如他本人所描繪的,就好像變幻莫測的大海:
沒有定形的大海……驚濤駭浪向前推涌,波濤前後相隨,輪番掀起同一處海水,卻幾乎沒有使其推移。只有波濤的形狀在運行,海水由一道波浪涌起,隨即脫離,從不逐浪而去。每個浪頭只有瞬間掀動同一處海水,隨即穿越而過,拋下那處海水,繼續前進。我的靈魂啊!千萬不要依戀任何一種思想!將你每個思想拋給海風吹走吧,絕不要帶進天國。
大海的這種動勢、變勢,可以說貫穿紀德的一生及其全部作品。抓住瞬間的定形來論述紀德,那么在下一個瞬間,就必定會被拋到後面。因此,研讀紀德的作品,就應該順其勢而動,順其勢而變,亦步亦趨,如影隨形,;這樣才有可能辨認紀德錯綜復雜、變幻不定的足跡,摸清他那迷宮一般的思路。
讓我們抱著紀德生活與寫作的姿態,來閱讀紀德的作品吧。
《帕呂德》寫于1894年10月,是紀德第一部重要作品,于次年出版,標志著作家紀德的誕生。在這前前後後,青年紀德發生了什么變化呢?紀德出身清教徒家庭,從小受到母親嚴格的管教,釀成他的叛逆性格。紀德自道:“我的青春一片黑暗,沒有嘗過大地的鹽,也沒有嘗過大海的鹽。”紀德沒有嘗到歡樂,青春就倏忽而逝,這是他要擺脫家庭和傳統的第一動因:“我憎恨家庭!那是封閉的窩,關閉的門戶!”有母親在,他既不能真正脫離家庭,也不能同他所愛的表姐瑪德萊娜結婚,只好頻頻出行,游歷阿爾及利亞、突尼斯等國。《帕呂德》就是他旅居瑞士時,在孤寂中寫成的。
一八九五年,《帕呂德》出版這年:又發生一件大事,紀德的母親去世。紀德時年二十六歲,終于實現他母親一直反對的婚姻。他生活的最大羈絆消失了,思想上又接受了尼采主義的影響,全面揚棄傳統的道德觀念,宣揚并追求前人所不敢想的獨立與自由,于是寫出了他的第二部重要作品:《人間食糧》。這是他過了青春期煥發的第二個青春,而這久埋多滋潤的青春激情,一直陪伴紀德走完一生,也貫穿他創作的始終。《人間食糧》被譽為“不安的一代人的《聖經》”,是紀德宣泄青春激隋、追求快樂的宣言書。這部散文詩充斥著一種原始的、本能的沖動,記錄了本能追求快樂時那種沖動的原生狀態;而這種原生狀態的沖動,給人以原生的質感,具有粗糙、自然、天真、鮮活的特性,得到青年一代的認同。著名作家莫洛亞就指出:“那么多青少年對《人間食糧》都狂熱地崇拜,這種崇拜遠遠超過文學趣味。”
《帕呂德》就是他在生活和思想發生劇變的這一時期寫出來的。這是一本既迷人又奇特的書,法國新小說派的代表作家娜塔麗·薩洛特、克洛德·西蒙,以及羅蘭·巴特,都把《帕呂德》視為現代派文學的開山之作,預告了五十年後興起的“懷疑時代”和“反小說時期”。貫穿全書的獨特的幽默,暗諷當時的生活百態和文壇現象。那片沼澤地象征他的家庭,也直指當時的社會。遵循傳統道德的世人,偽造生活還以“完人”自居,演繹著最荒謬的悲劇。當時活躍在文壇的兩大流派,象征主義詩人如馬拉美等,完全“背向生活”,而天主教派作家,又以一種宗教的情緒憎恨人生,更多的無聊文人則身負使命,極為掩飾生活。總之,在紀德看來,恪守既定人生準則的世人,無不生活在虛假之中。
紀德的文學創作自《帕呂德》始,就堅決擯棄“共同的規則”,絕不重復自己,更不要走上別人的老路,不寫別人已寫出或者能寫出的作品。因此,他的每部新作,都與世上已有的作品,與他此前的作品迥然不同。他的許多作品,甚至模糊了體裁的界線,究竟是隨筆、散文,詩歌、小說、敘事,還是別的什么,讓批評家無法分類,傻劇又是小說,不倫不類。《帕呂德》結構巧妙,自成循環,敘述的多視角、空間的立體和層次感,都是前所未見,尤其“戲中戲”,“景中景”,作者自由往來于現實與虛構之間。這種小說套小說復雜而奇妙的結構,是小說創作的一次革命,到後來他稱之為惟一小說的《偽幣制造者》,更是發展到極致。像《帕呂德》這樣結構的一部作品,是可能寫成好幾本書的總和。
紀德的第三部重要作品《背德者》出版之後,有一個短篇《浪子歸來》值得注意,篇幅很短,但是寓意頗深,幾場對話充滿禪機。浪子回到父母身邊,并非痛悔自己的所做所為,而他還鼓勵并幫助小弟離家出走,則別有深意。細細品讀,可以進一步認識紀德思想的復雜性。阿爾貝·加繆看了紀德的《浪子歸來》,覺得盡善盡美,立即動手改編成劇本,由他執導的勞工劇團搬上舞臺。 以《田園交響曲》為終篇、同《背德者》、《窄門》組成的三部曲,從一九○三年至一九一九年,歷時十六載,記述了追求快樂和幸福的歷程,但也是追求快樂和幸福的痛苦歷程。在三部曲中,《田園交響曲》篇幅最短,卻獲得了巨大成功,持續一版再版。截至作者去世時,已發行上百萬冊,還被譯成五十多種語言,在法國和日本分別拍成電影。
《田園交響曲》同另外兩部小說一樣,是尋求生活快樂而釀成的悲劇。故事情節并不復雜:—名鄉村牧師出于慈悲,不顧妻子的反對,收養—爪成為孤兒的盲女,不僅對她關心備至,還極力啟發她的心智,引導她逐漸脫離蒙昧狀態,領略她看不見的美妙世界。然而,牧師從慈悲之心出發,一步步墮入情網,給妻子兒女造成極大痛苦,卻又不敢面對現實,只是一味拿基督教教義為他對盲女的熾烈感隋開脫,認為沒有任何違禁的成分:“我遍讀《福音書》,也沒有找到戒律、威脅、禁令……這些都出自聖保羅之口,在基督的話中卻找不到。”盲女錯把感激之情當成愛情,可是她治好了眼睛才看清,她愛的是兒子雅克而不是于她有恩的父親;她也看清這種愛無異于犯罪,會給收養她的一家人帶來痛苦和不幸。于是,她別無選擇,惟求一死,假借采花之機失足落水……
紀德認為,在人生的道路上,最可靠的向導,就是自己的欲望:“心系四方,無處不家,總受欲望的驅使,走向新的境此言,并且身體力行呢?《忒修斯》篇幅很短,極為凝練,高潮迭起,尤其忒修斯同代達羅斯的對話,忒修斯和俄狄浦斯二人命運的碰撞,擊出多么高尚的火花,每次重讀,都發人深思。
忒修斯當上國王,不改他的生活方式,同普通百姓一樣簡樸。他認為富豪權貴的貪得無厭是國家動亂的禍源,于是取締地方小法庭和議會,全集中到雅典衛城。他還通過平均土地的辦法,一下子消除了霸權以及由霸權引起的紛爭,在全國公民中,包括窮苦人,實行財富和政治平等,歡迎外地人到雅典定居,并且享有同等權利。他采取這些措施,促進雅典民富國強,為使人類能有更大的作為,表現出更大的價值。理想國、理想社會,這正是紀德思想的核心,他的全欲是拿個人做實驗,為人類開辟幸福的源泉。《忒修斯》的結尾,留下了紀德的心聲:“想想將來的人類也很欣慰:在我之後,人類多虧了我,將承認自己更幸福、更善良,也更自由……我不枉此生。”
李玉民
2011年3月于北京花園村
在二十世紀法國作家中,若論哪一位最活躍,最獨特,最重要,最喜歡顛覆,最愛惹是生非,最復雜,最多變,從而也最難捉摸,那么幾乎可以肯定,非安德烈·紀德莫屬。紀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所構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現代的迷宮。這座迷宮迷惑了多少評論家,甚至迷惑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們長達三十余年。
這里順便翻一翻諾貝爾文學獎這本老賬,只為從—個側面說明紀德為人和為文的復雜性,在他的迷宮里迷途不足為奇。比對一下法國兩位文學大師,羅曼·羅蘭(1866—1944)和安德烈-紀德(1869—1951),就多少能看出諾獎評委們的疑慮與尷尬。兩位作家生卒年代相近,都以等身的著作享譽文壇,雖不好說紀德的分量更重,至少也算是等量齊名。然而,羅曼·羅蘭予一九一五年就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紀德卻還要等到三十二年之後,直至一九四七年,在他七十八歲的高齡,才榮獲這一遲來的獎項,是因其“內容廣博和藝術意味深長的作品——這些作品以對真理的大無畏的熱愛,以銳敏的心理洞察力表現了人類的問題與處境”。
獲獎評語的這些作品,其實早在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都已經問世,受到廣泛注意,主要有先鋒派諷刺小說《帕呂德》(1895)、散文詩《人間食糧》(1897)、沖擊傳統道德的記述體小說《背德者》(1902)、日記體小說《窄門》(1909)、傻劇《梵蒂岡的地窖》(1914)、日記體小說《田園交響曲》(1919)、前所未見的結構革命的創新小說暫偽幣制造者》、自傳《如果種子不死》(1926)……至此,他的“文壇王子”的地位已經確立,諾貝爾文學獎的授獎辭中所提到的作品,也都早已問世。可是,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委們還要花上二十多年時間,才寫出這樣一段評語,總算稍微摸清了紀德的路數。
按照通常的辦法,以定格、定勢、定型的尺度去衡量,給—個作家下定論,用在紀德身上顯然不合適。紀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正如他本人所描繪的,就好像變幻莫測的大海:
沒有定形的大海……驚濤駭浪向前推涌,波濤前後相隨,輪番掀起同一處海水,卻幾乎沒有使其推移。只有波濤的形狀在運行,海水由一道波浪涌起,隨即脫離,從不逐浪而去。每個浪頭只有瞬間掀動同一處海水,隨即穿越而過,拋下那處海水,繼續前進。我的靈魂啊!千萬不要依戀任何一種思想!將你每個思想拋給海風吹走吧,絕不要帶進天國。
大海的這種動勢、變勢,可以說貫穿紀德的一生及其全部作品。抓住瞬間的定形來論述紀德,那么在下一個瞬間,就必定會被拋到後面。因此,研讀紀德的作品,就應該順其勢而動,順其勢而變,亦步亦趨,如影隨形,;這樣才有可能辨認紀德錯綜復雜、變幻不定的足跡,摸清他那迷宮一般的思路。
讓我們抱著紀德生活與寫作的姿態,來閱讀紀德的作品吧。
《帕呂德》寫于1894年10月,是紀德第一部重要作品,于次年出版,標志著作家紀德的誕生。在這前前後後,青年紀德發生了什么變化呢?紀德出身清教徒家庭,從小受到母親嚴格的管教,釀成他的叛逆性格。紀德自道:“我的青春一片黑暗,沒有嘗過大地的鹽,也沒有嘗過大海的鹽。”紀德沒有嘗到歡樂,青春就倏忽而逝,這是他要擺脫家庭和傳統的第一動因:“我憎恨家庭!那是封閉的窩,關閉的門戶!”有母親在,他既不能真正脫離家庭,也不能同他所愛的表姐瑪德萊娜結婚,只好頻頻出行,游歷阿爾及利亞、突尼斯等國。《帕呂德》就是他旅居瑞士時,在孤寂中寫成的。
一八九五年,《帕呂德》出版這年:又發生一件大事,紀德的母親去世。紀德時年二十六歲,終于實現他母親一直反對的婚姻。他生活的最大羈絆消失了,思想上又接受了尼采主義的影響,全面揚棄傳統的道德觀念,宣揚并追求前人所不敢想的獨立與自由,于是寫出了他的第二部重要作品:《人間食糧》。這是他過了青春期煥發的第二個青春,而這久埋多滋潤的青春激情,一直陪伴紀德走完一生,也貫穿他創作的始終。《人間食糧》被譽為“不安的一代人的《聖經》”,是紀德宣泄青春激隋、追求快樂的宣言書。這部散文詩充斥著一種原始的、本能的沖動,記錄了本能追求快樂時那種沖動的原生狀態;而這種原生狀態的沖動,給人以原生的質感,具有粗糙、自然、天真、鮮活的特性,得到青年一代的認同。著名作家莫洛亞就指出:“那么多青少年對《人間食糧》都狂熱地崇拜,這種崇拜遠遠超過文學趣味。”
《帕呂德》就是他在生活和思想發生劇變的這一時期寫出來的。這是一本既迷人又奇特的書,法國新小說派的代表作家娜塔麗·薩洛特、克洛德·西蒙,以及羅蘭·巴特,都把《帕呂德》視為現代派文學的開山之作,預告了五十年後興起的“懷疑時代”和“反小說時期”。貫穿全書的獨特的幽默,暗諷當時的生活百態和文壇現象。那片沼澤地象征他的家庭,也直指當時的社會。遵循傳統道德的世人,偽造生活還以“完人”自居,演繹著最荒謬的悲劇。當時活躍在文壇的兩大流派,象征主義詩人如馬拉美等,完全“背向生活”,而天主教派作家,又以一種宗教的情緒憎恨人生,更多的無聊文人則身負使命,極為掩飾生活。總之,在紀德看來,恪守既定人生準則的世人,無不生活在虛假之中。
紀德的文學創作自《帕呂德》始,就堅決擯棄“共同的規則”,絕不重復自己,更不要走上別人的老路,不寫別人已寫出或者能寫出的作品。因此,他的每部新作,都與世上已有的作品,與他此前的作品迥然不同。他的許多作品,甚至模糊了體裁的界線,究竟是隨筆、散文,詩歌、小說、敘事,還是別的什么,讓批評家無法分類,傻劇又是小說,不倫不類。《帕呂德》結構巧妙,自成循環,敘述的多視角、空間的立體和層次感,都是前所未見,尤其“戲中戲”,“景中景”,作者自由往來于現實與虛構之間。這種小說套小說復雜而奇妙的結構,是小說創作的一次革命,到後來他稱之為惟一小說的《偽幣制造者》,更是發展到極致。像《帕呂德》這樣結構的一部作品,是可能寫成好幾本書的總和。
紀德的第三部重要作品《背德者》出版之後,有一個短篇《浪子歸來》值得注意,篇幅很短,但是寓意頗深,幾場對話充滿禪機。浪子回到父母身邊,并非痛悔自己的所做所為,而他還鼓勵并幫助小弟離家出走,則別有深意。細細品讀,可以進一步認識紀德思想的復雜性。阿爾貝·加繆看了紀德的《浪子歸來》,覺得盡善盡美,立即動手改編成劇本,由他執導的勞工劇團搬上舞臺。 以《田園交響曲》為終篇、同《背德者》、《窄門》組成的三部曲,從一九○三年至一九一九年,歷時十六載,記述了追求快樂和幸福的歷程,但也是追求快樂和幸福的痛苦歷程。在三部曲中,《田園交響曲》篇幅最短,卻獲得了巨大成功,持續一版再版。截至作者去世時,已發行上百萬冊,還被譯成五十多種語言,在法國和日本分別拍成電影。
《田園交響曲》同另外兩部小說一樣,是尋求生活快樂而釀成的悲劇。故事情節并不復雜:—名鄉村牧師出于慈悲,不顧妻子的反對,收養—爪成為孤兒的盲女,不僅對她關心備至,還極力啟發她的心智,引導她逐漸脫離蒙昧狀態,領略她看不見的美妙世界。然而,牧師從慈悲之心出發,一步步墮入情網,給妻子兒女造成極大痛苦,卻又不敢面對現實,只是一味拿基督教教義為他對盲女的熾烈感隋開脫,認為沒有任何違禁的成分:“我遍讀《福音書》,也沒有找到戒律、威脅、禁令……這些都出自聖保羅之口,在基督的話中卻找不到。”盲女錯把感激之情當成愛情,可是她治好了眼睛才看清,她愛的是兒子雅克而不是于她有恩的父親;她也看清這種愛無異于犯罪,會給收養她的一家人帶來痛苦和不幸。于是,她別無選擇,惟求一死,假借采花之機失足落水……
紀德認為,在人生的道路上,最可靠的向導,就是自己的欲望:“心系四方,無處不家,總受欲望的驅使,走向新的境此言,并且身體力行呢?《忒修斯》篇幅很短,極為凝練,高潮迭起,尤其忒修斯同代達羅斯的對話,忒修斯和俄狄浦斯二人命運的碰撞,擊出多么高尚的火花,每次重讀,都發人深思。
忒修斯當上國王,不改他的生活方式,同普通百姓一樣簡樸。他認為富豪權貴的貪得無厭是國家動亂的禍源,于是取締地方小法庭和議會,全集中到雅典衛城。他還通過平均土地的辦法,一下子消除了霸權以及由霸權引起的紛爭,在全國公民中,包括窮苦人,實行財富和政治平等,歡迎外地人到雅典定居,并且享有同等權利。他采取這些措施,促進雅典民富國強,為使人類能有更大的作為,表現出更大的價值。理想國、理想社會,這正是紀德思想的核心,他的全欲是拿個人做實驗,為人類開辟幸福的源泉。《忒修斯》的結尾,留下了紀德的心聲:“想想將來的人類也很欣慰:在我之後,人類多虧了我,將承認自己更幸福、更善良,也更自由……我不枉此生。”
李玉民
2011年3月于北京花園村
目次
帕呂德
田園交響曲
忒修斯
田園交響曲
忒修斯
書摘/試閱
三月八日
我所能做的阿梅莉我唯一喜歡的事,就是不干她不喜歡的事情。這種完全消極的愛情表示,是她惟一能接受的。她也不可能意識到,她把我的生活限制到何等狹窄的圈子里。噢!但愿她要我干一件難辦的事;哪怕為她赴湯蹈火,我也在所不辭!然而,她似乎討厭一切打破習慣的行為,因此在她看來,生活的進步,無非是雷同的一天天加到過去上。她不希望,甚至不接受我再有新的品德,也不接受已有的品德進而完善。她即便不表示反對,也是懷著不安的心情,注視靈魂力圖從基督教教義中,看出馴化本能這一點之外的東西。
有件事我得承認,阿梅莉讓我一到納沙泰爾,就去縫紉用品商店結一下賬,并給她帶回一盒線,我卻忘得一干二凈。事後,我對自己比她的氣還大,尤其我臨走還保證絕錯不了,深知“小事辦不好,大事也不可靠”的說法,就擔心她從我的疏忽中得出這種結論來。毫無疑問,在這點上我該受責備,也寧愿她責備我幾句。要知道,臆想的怨恨,往往超過明確的指責:噢!我們若能只看實際的痛苦,絕不傾聽我們思想中幽靈和魔鬼的聲音,那么生活該有多美好,苦難也容易忍受了……我信筆寫來,這簡直成了一場布道的主題了(《馬太福音》第十二章二十九節:“無須惴惴不安”)。而我在這里要記述的,是熱特律德智力和思想的發展過程。我回到正題上來。
這一發展過程,我本想一步一步記述,而且開頭已經講得很細了;怎奈我沒有時問,不能詳詳細細地記錄每個階段,現在回想也極難準確地將這過程貫穿起來。我順著思路,先講了熱特律德的想法,以及我同她的談話,這些情況都近得多,有人若是看了,無疑會奇怪時間不長,她竟表達得如此準確,說理如此頭頭是道。不過,她的進步也的確快得晾人:我經常贊嘆她頭腦敏捷,能領會我接近她的思路,而且什么也不放過,不斷吸收消化各種知識。我這個學生往往想到前頭,超越我的思想,著實令我驚訝,每次談話下來,往往令我刮目相看。
不過幾個月的工夫,她的智力真不像沉睡了那么多年。她的智慧已經為大多數少女所不及,只因正常少女總為外界分心,主要精力消耗在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上。此外,我認為她的實際年齡,比我們當初估計的要大。她似乎要把雙目失明這一不利因素變為有利因素;于是,我產生一個疑問:在許多方面,她的殘疾是不是成為一個長處。我不免拿她同夏洛特相比,在我輔導學習的時候,只要飛過一只小蒼蠅,夏洛特也要分神,我就要想:“她的眼睛若是也看不見,聽我講解肯定會專心多啦!”
不消說,熱特律德非常渴望閱讀,但是我要盡量伴隨她的思想,寧愿她少讀,至少我不在時少讀一些,也主要讓她讀讀《聖經》——這在新教徒看來有點反常。這一方面我要說明一下,不過在談及這個重大問題之前,我想先說一件與音樂有關的小事,據我回想,這事發生在納沙泰爾那場音樂會之後不久。
不錯,那場音樂會,我想是在雅克回家度暑假的三周前。在那段時間,我不止一次帶熱特律德去我們小教堂,讓她坐在小風琴前。這架風琴平時由德·拉·M彈奏,現在熱特律德就住在這位老小姐家中。當時,路易絲·德·拉·M還沒有開始給她上音樂課。我雖喜愛音樂,但是懂得不多,同她并排坐到鍵盤前的時候,也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教她什么。
“不,讓我自己來吧,”她剛摸幾下琴鍵,就對我說道,鋨愿意自己試一試。”
我最好離開她,覺得同她單獨關在小教堂里畢竟不妥,一來要敬重這個聖地,二來也怕惹起非議——-盡管平常我根本不理睬那些流言蜚語,但這又牽連到她,而不僅僅是我一個人的事了。我每次巡視要到那里,就帶她去,把她一個人丟在教堂里,往往幾個小時之後,到了傍晚再去接她,只見她還在聚精會神地學琴,耐心地發現和聲,面對—個和聲久久沉浸在喜悅中。
距今半年多之前,在八月初的一天,我去慰問一位可憐的寡婦,不巧她不在家,我只好返回教堂去接熱特律德。她沒有料到我回去那么早,而我不勝詫異,發現雅克在她身邊。他們倆誰也沒有聽見我進去的聲音,因為我的腳步很輕,又被琴聲所掩蓋。我生來不愿窺探別人,但事關熱特律德的事,我無不放在心上,因此,我悄悄地登上臺階,一直走到講壇,那是觀察的極好位置。老實說,我躲在那里好大工夫,也沒有聽見他們哪個講—句不敢當我面講的話。然而,雅克緊挨著她,好幾次手把手教她按鍵。她先對我說不用指導,現在卻接受雅克的指導,這事兒怪不怪呢?我心里有多驚訝,有多難過,都不敢向自己承認,我正要上前干預,忽見雅克掏出懷表。
“現在,我該走了,”他說道,“爸爸快回來了。”
這時,我看見熱特律德任由他拉起手來吻了吻;等雅克走了有一會兒工夫,我才悄無聲息地走下臺階,打開教堂的門,故意讓她聽見聲響,好以為我剛進來。
“哎,熱特律德!想回去了嗎?琴練得好嗎?”
“哦,好極了,”她聲調極其自然地回答,“今天我真的有進步。”
我傷心透了,不過,我們誰也沒有提到我剛才講的場面。
我想盡快同雅克單獨談談。一般吃完晚飯,我妻子、熱特律德和孩子們早早就撤了,我和雅克留下來,看書要看到很晚。我等待這一時刻。可是,在同雅克談話之前,我心中十分難過,思緒異常紛亂,不知這話從何談起,抑或沒有勇氣觸及。倒是雅克突然打破了沉默,說他決定每逢放假都回家來過。然而就在前幾天,他還對我和妻子說要去上阿爾卑斯地區旅行,我們都一口答應了;我也知道他選定的旅伴,我的朋友T先生正等著他呢;因此,我明顯感到,他突然改變主意同我白天撞見的場面不無關系。我先是心頭火起,但是轉念一想,我若是發作出來,只怕我兒子永遠不會對我講真話了,也怕自己只圖一吐為快,事後又該後悔了,于是,我極力控制住自己,口氣盡量自然地說道:
“我原以為T還指望與你同行呢。”
“哦!”他又說道,“也不是非我不成,再說,他也不難找個人替我。我在家休息挺好,不亞于去奧伯蘭山區,真的,我認為在家里能更好地利用時間,總比到山里亂跑強。”
“看來,你在家里找到營生干啦?”我又問道。
他聽出我話里帶刺,但還不知其中緣故,他注視著我,滿不在乎地又說道:
“您知道,我一直喜歡的是書,而不是登山杖。”
“不錯,我的朋友,”我反過來盯著他說道,“可是,你不認為教琴比看書更有吸引力嗎?” 想必他覺出自己臉紅了,便把手放在前額,仿佛要避開燈光。但是,他馬上又鎮定下來,說話的聲調那么堅定,也不是我所希望的:
“不要過分指責我,爸爸。我無意向您隱瞞什么,我正要向您承認,卻讓您占先了。”
他說話一板一眼,就好像在念書本,每句話都那么平靜,仿佛與己無關。他裝出這種異常冷靜的態度終于把我激怒了。他看出我要搶話,就抬起手,似乎向我表明:別打斷我,讓我先把話講完,然後您再講。我卻不管那一套,抓住他的胳臂搖晃著,氣沖沖地嚷道:
“就是不能坐視你擾亂熱特律德的純潔心靈!哼!我寧愿再也見不到你。用不著你來表白。你是欺人家有殘疾,欺人家單純無知,欺人家老實;萬萬沒有料到,你卑鄙無恥到了這種地步!居然像沒事人兒似的來跟我說話,真是可惡透頂!……你聽清楚了:我是熱特律德的保護人,一天也不能容忍你再同她說話,再碰她,再見她。”
“可是,爸爸,”他仍以令我火冒三丈的平靜口氣說道,“請相信,我像您本人一樣尊重熱特律德。若以為我有什么見不得人的事,那就大錯特錯了,我指的不僅僅是我的行為,還包括我的意圖和心中的秘密。我愛熱特律德,也敬重她,跟您這么說吧,我愛她和敬重她的程度是一樣的。我同您的想法一樣,擾亂她的心靈,欺她單純無知,欺她雙目失明,是卑鄙可恥的。”接著他又申辯,說他想要成為她的支柱、朋友和丈夫,還說他在打定主意娶她之前,本不應該對我談這事,而且這種決定他要先跟我談,連熱特律德本人還不知道昵。“這就是我要向您坦白的事兒,”他又補充說,“請相信,我再也沒有什么要向您懺悔的了。”
聽了這番話,我目瞪口呆,一邊聽一邊感到太陽穴??直跳。我事先只想如何責備,不料他卻一條一條打消了我憤慨的理由;我覺得心里慌亂極了,等他陳訴完了,我再也沒有什么話可講了。
P115-120
我所能做的阿梅莉我唯一喜歡的事,就是不干她不喜歡的事情。這種完全消極的愛情表示,是她惟一能接受的。她也不可能意識到,她把我的生活限制到何等狹窄的圈子里。噢!但愿她要我干一件難辦的事;哪怕為她赴湯蹈火,我也在所不辭!然而,她似乎討厭一切打破習慣的行為,因此在她看來,生活的進步,無非是雷同的一天天加到過去上。她不希望,甚至不接受我再有新的品德,也不接受已有的品德進而完善。她即便不表示反對,也是懷著不安的心情,注視靈魂力圖從基督教教義中,看出馴化本能這一點之外的東西。
有件事我得承認,阿梅莉讓我一到納沙泰爾,就去縫紉用品商店結一下賬,并給她帶回一盒線,我卻忘得一干二凈。事後,我對自己比她的氣還大,尤其我臨走還保證絕錯不了,深知“小事辦不好,大事也不可靠”的說法,就擔心她從我的疏忽中得出這種結論來。毫無疑問,在這點上我該受責備,也寧愿她責備我幾句。要知道,臆想的怨恨,往往超過明確的指責:噢!我們若能只看實際的痛苦,絕不傾聽我們思想中幽靈和魔鬼的聲音,那么生活該有多美好,苦難也容易忍受了……我信筆寫來,這簡直成了一場布道的主題了(《馬太福音》第十二章二十九節:“無須惴惴不安”)。而我在這里要記述的,是熱特律德智力和思想的發展過程。我回到正題上來。
這一發展過程,我本想一步一步記述,而且開頭已經講得很細了;怎奈我沒有時問,不能詳詳細細地記錄每個階段,現在回想也極難準確地將這過程貫穿起來。我順著思路,先講了熱特律德的想法,以及我同她的談話,這些情況都近得多,有人若是看了,無疑會奇怪時間不長,她竟表達得如此準確,說理如此頭頭是道。不過,她的進步也的確快得晾人:我經常贊嘆她頭腦敏捷,能領會我接近她的思路,而且什么也不放過,不斷吸收消化各種知識。我這個學生往往想到前頭,超越我的思想,著實令我驚訝,每次談話下來,往往令我刮目相看。
不過幾個月的工夫,她的智力真不像沉睡了那么多年。她的智慧已經為大多數少女所不及,只因正常少女總為外界分心,主要精力消耗在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上。此外,我認為她的實際年齡,比我們當初估計的要大。她似乎要把雙目失明這一不利因素變為有利因素;于是,我產生一個疑問:在許多方面,她的殘疾是不是成為一個長處。我不免拿她同夏洛特相比,在我輔導學習的時候,只要飛過一只小蒼蠅,夏洛特也要分神,我就要想:“她的眼睛若是也看不見,聽我講解肯定會專心多啦!”
不消說,熱特律德非常渴望閱讀,但是我要盡量伴隨她的思想,寧愿她少讀,至少我不在時少讀一些,也主要讓她讀讀《聖經》——這在新教徒看來有點反常。這一方面我要說明一下,不過在談及這個重大問題之前,我想先說一件與音樂有關的小事,據我回想,這事發生在納沙泰爾那場音樂會之後不久。
不錯,那場音樂會,我想是在雅克回家度暑假的三周前。在那段時間,我不止一次帶熱特律德去我們小教堂,讓她坐在小風琴前。這架風琴平時由德·拉·M彈奏,現在熱特律德就住在這位老小姐家中。當時,路易絲·德·拉·M還沒有開始給她上音樂課。我雖喜愛音樂,但是懂得不多,同她并排坐到鍵盤前的時候,也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教她什么。
“不,讓我自己來吧,”她剛摸幾下琴鍵,就對我說道,鋨愿意自己試一試。”
我最好離開她,覺得同她單獨關在小教堂里畢竟不妥,一來要敬重這個聖地,二來也怕惹起非議——-盡管平常我根本不理睬那些流言蜚語,但這又牽連到她,而不僅僅是我一個人的事了。我每次巡視要到那里,就帶她去,把她一個人丟在教堂里,往往幾個小時之後,到了傍晚再去接她,只見她還在聚精會神地學琴,耐心地發現和聲,面對—個和聲久久沉浸在喜悅中。
距今半年多之前,在八月初的一天,我去慰問一位可憐的寡婦,不巧她不在家,我只好返回教堂去接熱特律德。她沒有料到我回去那么早,而我不勝詫異,發現雅克在她身邊。他們倆誰也沒有聽見我進去的聲音,因為我的腳步很輕,又被琴聲所掩蓋。我生來不愿窺探別人,但事關熱特律德的事,我無不放在心上,因此,我悄悄地登上臺階,一直走到講壇,那是觀察的極好位置。老實說,我躲在那里好大工夫,也沒有聽見他們哪個講—句不敢當我面講的話。然而,雅克緊挨著她,好幾次手把手教她按鍵。她先對我說不用指導,現在卻接受雅克的指導,這事兒怪不怪呢?我心里有多驚訝,有多難過,都不敢向自己承認,我正要上前干預,忽見雅克掏出懷表。
“現在,我該走了,”他說道,“爸爸快回來了。”
這時,我看見熱特律德任由他拉起手來吻了吻;等雅克走了有一會兒工夫,我才悄無聲息地走下臺階,打開教堂的門,故意讓她聽見聲響,好以為我剛進來。
“哎,熱特律德!想回去了嗎?琴練得好嗎?”
“哦,好極了,”她聲調極其自然地回答,“今天我真的有進步。”
我傷心透了,不過,我們誰也沒有提到我剛才講的場面。
我想盡快同雅克單獨談談。一般吃完晚飯,我妻子、熱特律德和孩子們早早就撤了,我和雅克留下來,看書要看到很晚。我等待這一時刻。可是,在同雅克談話之前,我心中十分難過,思緒異常紛亂,不知這話從何談起,抑或沒有勇氣觸及。倒是雅克突然打破了沉默,說他決定每逢放假都回家來過。然而就在前幾天,他還對我和妻子說要去上阿爾卑斯地區旅行,我們都一口答應了;我也知道他選定的旅伴,我的朋友T先生正等著他呢;因此,我明顯感到,他突然改變主意同我白天撞見的場面不無關系。我先是心頭火起,但是轉念一想,我若是發作出來,只怕我兒子永遠不會對我講真話了,也怕自己只圖一吐為快,事後又該後悔了,于是,我極力控制住自己,口氣盡量自然地說道:
“我原以為T還指望與你同行呢。”
“哦!”他又說道,“也不是非我不成,再說,他也不難找個人替我。我在家休息挺好,不亞于去奧伯蘭山區,真的,我認為在家里能更好地利用時間,總比到山里亂跑強。”
“看來,你在家里找到營生干啦?”我又問道。
他聽出我話里帶刺,但還不知其中緣故,他注視著我,滿不在乎地又說道:
“您知道,我一直喜歡的是書,而不是登山杖。”
“不錯,我的朋友,”我反過來盯著他說道,“可是,你不認為教琴比看書更有吸引力嗎?” 想必他覺出自己臉紅了,便把手放在前額,仿佛要避開燈光。但是,他馬上又鎮定下來,說話的聲調那么堅定,也不是我所希望的:
“不要過分指責我,爸爸。我無意向您隱瞞什么,我正要向您承認,卻讓您占先了。”
他說話一板一眼,就好像在念書本,每句話都那么平靜,仿佛與己無關。他裝出這種異常冷靜的態度終于把我激怒了。他看出我要搶話,就抬起手,似乎向我表明:別打斷我,讓我先把話講完,然後您再講。我卻不管那一套,抓住他的胳臂搖晃著,氣沖沖地嚷道:
“就是不能坐視你擾亂熱特律德的純潔心靈!哼!我寧愿再也見不到你。用不著你來表白。你是欺人家有殘疾,欺人家單純無知,欺人家老實;萬萬沒有料到,你卑鄙無恥到了這種地步!居然像沒事人兒似的來跟我說話,真是可惡透頂!……你聽清楚了:我是熱特律德的保護人,一天也不能容忍你再同她說話,再碰她,再見她。”
“可是,爸爸,”他仍以令我火冒三丈的平靜口氣說道,“請相信,我像您本人一樣尊重熱特律德。若以為我有什么見不得人的事,那就大錯特錯了,我指的不僅僅是我的行為,還包括我的意圖和心中的秘密。我愛熱特律德,也敬重她,跟您這么說吧,我愛她和敬重她的程度是一樣的。我同您的想法一樣,擾亂她的心靈,欺她單純無知,欺她雙目失明,是卑鄙可恥的。”接著他又申辯,說他想要成為她的支柱、朋友和丈夫,還說他在打定主意娶她之前,本不應該對我談這事,而且這種決定他要先跟我談,連熱特律德本人還不知道昵。“這就是我要向您坦白的事兒,”他又補充說,“請相信,我再也沒有什么要向您懺悔的了。”
聽了這番話,我目瞪口呆,一邊聽一邊感到太陽穴??直跳。我事先只想如何責備,不料他卻一條一條打消了我憤慨的理由;我覺得心里慌亂極了,等他陳訴完了,我再也沒有什么話可講了。
P115-120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