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王充閭散文選集(簡體書)
滿額折

王充閭散文選集(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6 元
定價
:NT$ 216 元
優惠價
87188
缺貨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新百花散文書系”將中國的散文傳統視為一個不斷更新的開放體系。“新百花散文書系”力求把當代散文最有創造力的作家作品不斷納入自身。“新百花散文書系”展示的,即是這樣一條有著自新能力的中國散文之河。藉此,您將充分感受與領略中國文學的巔峰筆意與思想之美。
《王充閭散文選集》是該書系中的一本。
《王充閭散文選集》主要收錄了王充閭的32篇作品,包括:“人生幾度秋涼”、“兩個李白”、“情在不能醒”、“回頭幾度風花”、“兩個愛情神話”、“夜話”、“讀三峽”、“漫步在涅瓦大街上”、“從容品味”、“心中的倩影”等。這些作品內容豐富,構思精巧,文筆精妙,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較高的可讀性,非常值得欣賞。

名人/編輯推薦

王充閭是中國當代著名散文作家,他的作品文筆優雅從容,意蘊精深幽遠,體現出特有的詩性之美和豐厚的學術功力。他尤以歷史文化散文見長,將歷史與傳統引向現代,引向人性深處,以現代意識進行文化與人性的雙重觀照,從中獲取超越性的感悟。
《王充閭散文選集》薈萃了王充閭的32篇經典作品,包括:“兩個李白”、“情在不能醒”、“回頭幾度風花”、“兩個愛情神話”、“夜話”、“讀三峽”、“碗花糕”等。

出版社很高明,把作品的遴選權下放給了作者,并且要求附上一篇序言。依照常理,作品是作者的孩子,“知子莫如父”嘛,何者該選,何者不能入列,作者心里是最有數的。不過,“自己的刀削自己的把兒”并不容易。受“敝帚自珍”的心理支配,忍痛割愛,也是一件很傷腦筋的事。好在選文章不過是“紙上會氣”,高一眼,低一眼,無關宏旨,總不像“救兒子還是救女兒”那樣“了斷”選擇,撕心裂肺。最後,只要順利交差,也就完事大吉。
頗費躊躇的倒是撰寫序言。按照先秦文獻的說法,“序”者,所以敘作者之意而理其端緒也。那么自序,就要講清楚自己創作的理念與路徑,實際上是一篇導讀文字。而作家的文字與文學批評家的不同,它往往帶有即興的意味,一般都和自身的創作實踐結合緊密。管你“海客談瀛”,還是“東郭濫竽”,都能通過現場檢驗,立見分曉。《伊索寓言》里有個說大話的運動員,一味吹噓在羅陀斯島上跳得很遠很遠,說凡是在場的人都能為他作證。于是,有人說了:“用不著找什么證人,這里就是羅陀斯,你就在這里跳吧!”是呀,自選集不就是散文試場嗎?言念及此,真的要“心惴惴然”而“汗涔涔矣”。
這些都不去管了,索性怎么做就怎么寫吧。
八年前,我在北大“散文論壇”上,圍繞著挑戰自我,不斷創新,力求在散文創作上有所超越這個主題,做過一次演講。我說,很贊成“創新就是對自己已有成功的積極破壞”的說法。人的年齡大了,銳氣會隨之減弱,特別是出了名以後,贊揚的話多了,很容易自我陶醉,無視自身的薄弱環節。而突破、創新本身就是一道難關,談何容易!這需要清醒的頭腦、開闊的視野、巨大的勇氣。有些困難的征服,可以仰仗他人幫助,唯獨挑戰自我,實現超越,必須靠自身努力。如果序言也需要有個主線的話,那么,挑戰自我,渴望超越,就是一條主線。可以說,這條主線貫穿于三十年來我的散文創作的整個歷程-o
我在全國正規的散文刊物上發表作品,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承《散文》雜志編輯青睞,一些兩千字上下的隨筆、小品,陸續發表在“海天片羽”專欄;後來,《人民日報·海外版》的“望海樓隨筆”約稿,刊發在那里的更多一些。文章篇幅不長,說古道今,寓理于事,思辨性較強,密度較大。像選本中的《私謁》、《心中的倩影》等,即屬于這種類型。
隨著筆墨與思路的蕩開,我便開始寫作山水游記和文化隨筆,心中流淌著時間的溪流,在冥蒙無際的空間的一個點上,感受著自然之美,性靈之光。由于那些山川勝境,都存留著千百年來無數的詩心墨跡,所以考慮得最多的是如何跳出古人。他人的窠臼,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比如,我寫《讀三峽》,為了區別于劉白羽的《長江三日》,便掉換視角,另起爐灶,改變了由點到線、次第穿行的寫法,嘗試著從宏觀著眼,進行總體把握——立足天半,俯視山川,把四百里長的三峽奇觀,當作一部大書捧起來讀。設想“三峽的每一疊巖頁,都是歷史老人留下的回音壁、記事珠和備忘錄。里面鏤刻著歲月的屐痕,律動著乾坤的吐鈉,展現著大自然的啟示,里面映照著堯時日、秦時月、漢時云,浸透了造化的情思與眼淚”。
進入九十年代之後,寫得多了,看得多了,逐漸認識到,創作還須進一步深入到觀照對象的意義世界,應該融入作者的人生感悟,投射進穿透力很強的史家眼光,實現對意味世界的深入探究。通過歷史和美學的對話,詩、思、史的融合,尋求一種面向社會、面向人生的意蘊深度,使思維的張力延伸到文本之外。這就進入了創作歷史文化散文階段,主要作品有《陳橋崖海須臾事》、《土囊吟》、《文明的征服》等。我的實際體會是,“當你漫步在布滿史跡的大地上,看是自然的漫游,實際卻是置身于一個豐滿的藝術世界。無論是靈心慧眼的冥然契合,還是意象情趣的偶然生發,都借由對歷史人事的敘詠,而尋求情志的感格,精神的輝映,從而獲得以一條心絲穿透千百年時光,使已逝的風煙在眼前重現華采的效果”。(《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
新的千年揭開了帷幕,面對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語境,接受西方現代主義的影響,人們的主體意識、探索意識、批判意識大大增強。我也開始更多她關注心靈世界的深層開掘,使散文以輕松的格調、悠_閑的步態,以更為深刻的人生思考、哲學內涵和情感密度走近讀者。就此,我在南開大學中文系的講座中,提出了《散文創作的深度追求》這一課題。
這一時期,寫出近二十篇以親情、童年、故鄉為題材的自傳性的敘事、抒情散文,視角由外轉內,推向內心,推向生命深處,著眼于人性、人生層面的發掘。如《碗花糕》、《望》、《青燈有味憶兒時》、《回頭幾度風花》、《神聖的泥土》等。將紅塵的瑣屑和形而上的寄托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溶解在作品中的,就是一種靠著生命激情的:滋潤、生命體驗的支撐的人生感悟,是立足于現實土壤而呈現出的對于人生價值和生存意義的探求,是一種藝術的開掘與提煉。
針對當下有些歷史文化散文脫離現實、堆砌史料、把本應作為背景的東西當作文章的主體,抹殺散文表達個性、展示心靈的特長等弊端,我還有意識地剖析、描寫了一批歷史人物,以彰顯現實期待、主體意識與批判精神。去年3月,我在北大中文系“中國作家北大行”的散文講座中,專門就此作了闡述。我說,被譽為“新歷史主義之父”的斯蒂芬·格林布拉特說得好:“不參與的、不作判斷的、不將過去與現在聯系起來的寫作,是無任何價值的。”在人仃對于文化的指認中,真正發生作用的是對事物的現實認識。歷史是一個傳承的過程,一個民族的現在與未來都是歷史的延伸;尤其是在具有一定超越性的人性問題上,更是古今相通的。將歷史人物人性方面的弱點和種種疑難、困惑表現出來,用過去鑒戒當下,尋找精神出路。——這是我寫作這類散文的一個出發點。《用破一生心》、《兩個 .李白》、《靈魂的拷問》、《斷念》等作品,都在這方面用了心力。
從一定意義上說,人的本質性的追求便是在創造過程中探求人生的奧蘊;而我們所處的時代恰是對思想充滿渴望的時代。廣大讀者并不滿足于一般性的消遣、娛樂,(這在各種媒體上已經得到饜足,)他們還期待著通過文學閱讀增長生命智慧,深入一步解悟人生、認識自我,飽享超越性感悟的快感。遺憾的是,哲學含蘊的稀薄,缺乏動人心魄的思想刺激,已成為當前文學創作的一種通病。為此,我以思考歷代帝王命運為題材,寫了一部散文隨筆集《龍墩上的悖論》。自序中說,我想用一種新的方式解讀歷史:透過大量細節,透過無奇不有的色相,透過歷史的非理性因素和不確定性,側重于人的命運的思考,人生與生命的詠嘆,復活歷史.中最耐人尋味的東西,喚醒人類的記憶;我要通過這種生命的體悟,去默默地同一個個飛逝的靈魂作跨越時空的對話,從人性的深度和人生的廣度,探求存在的意義。
“作家功在表現,不在傳達。”余光中先生此言,我極表贊同。鑒于近年來散文泛化、散文無文現象較為普遍,許多作品喪失了文學屬性,背離了審美指向,我曾多次在大學講壇和一些報刊上,呼喚想象力.、個性化與獨創性。在《散文創作八議》中,我還提議,作為文學形式,散文不妨借鑒其他文學藝術門類,注重形象、細節、場面、心理的刻畫,進行審美創造;在語言錘煉、謀篇布局方面,應該向古典散文學習;人物散文要致力于心靈剖析,拓展精神世界的多種可能性空間,發掘出人性、人格、命運抉擇、人生價值等深層次的蘊涵。并且,在創作實踐中加以嘗試。新近出版的散文集《張學良:人格圖譜》和選本中的《人生幾度秋涼》、《情在不能醒》、《香冢》、《守護著靈魂上路》、《當人倫遭遇政治》等,都屬于這一產物。
我也經常對照成功的范本,反思、審視自己的散文創作,從中發現不足。一個時期以來,從自身的寫作現狀出發,我意識到:應該強化心靈的自覺和精神的敏感度,提高對敘述對象的穿透能力、感悟能力、反詰能力,力求將富于個性、富于新的發現的感知貫注到作品中去;感情應該更濃烈一些,要帶著心靈的顫響,呼應著一種蒼涼曠遠的旋律,從更廣闊的‘背景打通抵達人性深處的路徑;要從密集的史實叢林中抽身而出,善于碰撞思想的火花,讓知識變成生命的一部分;進一步增強可讀性,突破散文的“華嚴世界”,努力使自己的思考融入大眾的接受心理,使讀者易于產生情感的共鳴。
我的散文寫作,一直在不斷地變化、摸索之中,談不上有成型的散文觀。我只是堅持這樣一點:既不肯重復他人,也絕不重復自己。創新是文學的生命。一旦發覺自己闖不出固有的藩籬,亦即再端不出新鮮的貨色,喪失了創造能力,那就趕緊剎車,再不要枉拋心力。創新離不開探索,探索總難免遭遇失敗,難免會弄出一些不倫不類、不足為法的東西。無論是對人對已,我都抱著寬容的心態。比如,經常聽到有人說,這是什么文體啊?小說不是小說,散文不是散文!我的意見是,“孩子”已經生了下來,不妨讓他自然成長,既無須懷疑身份,也不要忙著歸類、起名。人們的認可多是在成功之後.。因此,志在創新者必須具備從他人的目光中走出來的勇氣。
三十年,將近一個世紀的三分之一,超過上萬個日子,應該說是很長時段了。可是,對照自己關于超越的渴望和所取得的成果,又覺得相差確實過大。這說明“情感預期”往往是靠不住的。聊堪自慰的是,我堅持了,我奮力了,確確實實挑戰自我了;鐘情于繆斯女神終始如一,未曾移情,也未曾懈怠。至于終究不能盡如人意,除了默認清人趙翼所說的:“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我還要痛切地說,文學創作委實是太難了。
2011年1月

目次

自序:“這里就是羅陀斯”
人生幾度秋涼
用破一生心
斷念
“不能忘記老朋友”
守護著靈魂上路
土囊吟
兩個李白
一夜芳鄰
當人倫遭遇政治
千載心香域外燒
靈魂的拷問
情在不能醒
香冢
孤枕夢尋
陳橋崖海須臾事
撐篙者言
碗花糕

回頭幾度風花
青燈有味憶兒時
我的第一位老師
神聖的泥土
青天一縷霞
兩個愛情神話
夜話
家山
讀三峽
清風白水
漫步在涅瓦大街上
從容品味
心中的倩影
私謁

書摘/試閱

在他的生命途程即將到達終點、人生的大幕就要落下的時刻,歌德老人最後一次離開魏瑪,來到伊爾美瑙山區。明天就是他的82歲生辰,為著躲避慶祝活動的喧囂、紛擾,他早早就上路了。
這是初秋的一個彈得出聲音的響晴天。馬車在林木蔥蘢的山路上輕快地奔跑著。老人的心情也漸漸地開朗起來。不久前,那部耗時60年之久的浩大工程——《浮士德》終于殺青,當他把沉甸甸的手稿鄭重封存,并加蓋了自己帶有金星的印章時,心中感到一種如釋重負般地輕松、快活。當然,他也并非沒有憂慮,他擔心這一費了他畢生精力完成的作品,“像一艘破船被拋在沙灘上,最後被時光的流沙所淹埋”。他感到,似乎連最後一點精力也都耗盡了;盡管在這12111行的巨著中,創造的是無限追求、永不滿足的典型形象。長時間地沉浸在說不清是興奮還是感傷之中。“我眼前有的,霎時消逝得遠遠;那消逝了的,重新矗現在眼前。”《浮士德》獻詞中的兩句話,恰好映現出他此時的心境。
茂密的叢林向著茫茫無際的遠方延伸開去,馬車奔跑了一陣,逐漸地放緩了速度,原來正在爬上一個山坡。歌德老人向四周看了看,立刻就認出了,腳下就是名叫“基爾克漢”的岡巒頂端。馬車停在一旁,老人由看林員瑪爾陪同,徒步走向那座獵人的兩層小木樓。他告訴瑪爾,這是他50年前的舊游地,他到這里來已經是第三次了。
他第一次來這里是1780年,任職魏瑪大公國的第六個年頭,他剛剛過完31歲生日。
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為他贏得了巨大聲譽,得到了卡爾·奧古斯特公爵的特殊倚重,從而進入了這個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作為樞密院顧問官以及軍務大臣、筑路大臣,他分管的事情很多,從參加歐洲宮廷間的政治談判,到重新開發伊爾梅瑙的礦藏,直到制訂防火條例這些細事。要一個靠馳騁想象來過活的“狂飆時代”的詩人糾纏在無盡無休的矛盾、瑣碎之中,這原本是不可思議的事。然而,他順從了,并且很快就適應了。那種躍躍欲試的期待,那種指點江山的快感,那種舉足輕重、一言九鼎的滿足,使他連續多日沉浸在興奮的心海狂潮里。在種種世俗的誘惑面前,他狠了狠心,“砰”的一聲關上了詩壇文苑的大門,雄心勃勃、興致沖沖地投入到繁雜艱巨的政務中去。
他告訴朋友:“真像做夢一樣,在我30歲的時候,得到了德國公民能夠達到的最高職位。”“如今我已嘗到宮廷生活的滋味,現在,我想對治國安邦之事一試身手”。一副年輕寵臣的志得意滿之情溢于言表。他在日記中寫道:“各種繁忙的壓力對靈魂來說是一件很美的事,……最大的痛苦莫過于舒適度日而無所事事”。他堅信“世界上沒有克服不了的障礙”。他整天不停地沖撞著,渾身上下充滿了成就感。
阿波利德地區發生了火災,他迅速趕往火場,投入滅火戰斗,“大火烤灼著我的眼睛,腳掌感到疼痛”;“大火燒了整整一天,一切都在沸騰著”,“我的思想,我的計劃以及我的生命好像也同時沸騰起來”,“我那些關于成立防火組織的想法又一次為現實所確認”。伊爾姆河和薩勒河泛濫,他又匆匆趕往耶拿。他像上次率先撲向烈火那樣,這次又第一個沖向洪水,帶領民眾防洪救災。辦公桌上放著三封寫給公爵的信,說明他是如何重新組織伊爾美瑙的采礦工作,勘探礦產資源和開發水源的;如何訪問制呢工場,并為他們解決圖案版與花紋設色的;如何為森林貿易引進新辦法的。
然而,事情絕非他所想象的那么順遂,詩人氣質使他的設想帶有許多理想的成分。在大公國內,他試圖進行多項改革。但當觸及到貴族階層的利益時,比如皇室領地的分封、農民賦稅的減免,便窒礙重重,最後都不得不化為泡影。下去視察,目睹貧困農民的慘境,具有詩人的敏感性、同情心的他,憂思忡忡,終夜不能入眠。農民缺少牲畜,可是,根據《牧場法》,佃主有權讓農民毀掉價值低的牧場。他想把村莊容易著火的草房改成磚房,無奈,農民連紐扣都買不起,又哪里有錢購置磚瓦呢?每當歌德與登門拜訪的手工藝人聊天,聽到種種難處的訴說,都會表現出一種愛莫能助的歉疚。
他越來越感到工作艱難,感到人單勢薄,力不從心,對公國的變革逐漸地喪失了熱情以至信心。也就是這個時節,來自宮廷的惡意中傷如蜂蝗驟至,說“歌德為了一己的名位不惜犧牲公國的利益”,“歌德的跡近胡鬧的種種作為,有損于宮廷與公爵的尊嚴”。終于,他感到疲憊了,告饒了,覺得自己“像一只被亂線纏住了的小鳥”,插翅難飛;“箍在身上的鎧甲變得越來越緊”。從政的熱勁兒驟然冷卻下來。P30-32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8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