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林海音先生為孩子寫的故事,是以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讓小讀者讀來感到親切,有如正在聆聽同齡孩子的談話;而且常有「出人意料的結局」,讓人讀來驚喜不已。本書精選三篇林先生最受歡迎的童話故事:〈金橋〉、〈蔡家老屋〉、〈我們都長大了〉。
〈金橋〉寫的是一個關心村民安全、忍受飢寒、犧牲自己的安樂、守著斷橋示警的小英雄。他的行為感動了一位大地主,趕緊出錢修橋,並且以這個孩子的名字為新橋命名。
〈蔡家老屋〉是一篇鬼故事。寫作之前,林海音曾說:「許多人都說不要給孩子講鬼故事,我倒要試試,寫一篇對孩子有益的鬼故事。」她真的這樣做了。這個鬼故事的結尾竟是: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鬼!
〈我們都長大了〉,寫的是池塘邊七種小動物,有胎生的,有卵生的,輪番傾談各自的生命演進歷程,把有關生物成長的知識畫成故事的情節,是「科普」寫作的示範。
這三篇童話故事篇篇精采、主題明確,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善良的人格。
書籍重點
★以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精采又經典的童話故事
為紀念林海音先生逝世十周年,讓現在的小朋友可以繼續讀到她優秀的作品,因此精選三篇林先生最受歡迎的童話故事:包括林先生的第一本兒童讀物〈金橋〉、當時最受人喜愛的〈蔡家老屋〉,以及科普動物故事〈我們都長大了〉。並邀請插畫家孫心瑜重新繪製,以橋梁書的方式重現經典故事,希望這三篇精采的童話故事,能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善良的人格。
值得珍惜的三篇兒童故事
林良
被大家敬稱為「林先生」的林海音女士,是一位知名的作家,她的作品以小說和散文為主。她生前曾經受邀擔任臺灣省教育廳兒童讀物編輯小組文學類主編,又擔任過國立編譯館國小國語科的課文撰稿人,因此也跟兒童文學結緣。
林海音天性喜歡小孩,見了小孩都會打打招呼。她的小說和散文作品中,也常出現「孩子」的角色。一寫到小孩,她總會充滿興致的勾勒出他們可愛的形象,雖然只是精簡的幾筆,卻能在讀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見她對小孩的觀察和了解,已經達到令人心服的深度。
她生前為孩子寫的故事不多,卻是篇篇精采。這本選集精選的三篇就是很好的例子,值得我們珍惜。
〈金橋〉寫的是一個關心村民安全、忍受飢寒、犧牲自己的安樂、守著斷橋示警的小英雄。他的行為感動了一位大地主,趕緊出錢修橋,並且以這個孩子的名字為新橋命名。
〈蔡家老屋〉是一篇鬼故事。寫作之前,林海音曾說:「許多人都說不要給孩子講鬼故事,我倒要試試,寫一篇對孩子有益的鬼故事。」她真的這樣做了。這個鬼故事的結尾竟是: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鬼!
〈我們都長大了〉,寫的是池塘邊七種小動物,有胎生的,有卵生的,輪番傾談各自的生命演進歷程,把有關生物成長的知識化成故事的情節,是「科普」寫作的示範。
林海音為孩子寫的故事,很重視教育意義,都有明確的主題。〈金橋〉的主題是「犧牲小我」;〈蔡家老屋〉的主題是「破除迷信」;〈我們都長大了〉的主題是「尊重生命」。
林海音為孩子寫的故事,都喜歡由一個小孩子當「敘述者」,整個故事就由這個孩子娓娓道來。她這樣的寫法,是實踐了她為孩子寫故事的一項主張,就是:「以孩子的眼睛看世界」。這樣的寫法,可以使小讀者讀來感到親切,有如正在聆聽同齡孩子的談話。
擅長小說寫作的林海音,也常把小說的「出人意料的結局」運用在兒童故事裡。〈金橋〉裡的小英雄,原來竟是站在孩子面前、親切不過的舅舅!〈蔡家老屋〉裡的怪聲,原來是一隻「尾巴被捕鼠器夾住」,半夜拖著枷鎖出來覓食的大老鼠所製造的噪音。
林海音寫的兒童故事,不但教師和家長可以放心讓孩子閱讀,她的從不「一揮而就」的認真寫作態度,對晚輩們來說,更是一種典範。
(本文作者為兒童文學作家)
作者簡介
林海音(1918~2001)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大家敬稱她為「林海音先生」。
林海音先生不但是知名作家,也是影響臺灣文壇極為深遠的編輯與出版者,對推廣台灣文學不遺餘力,並且提攜了許多創作人才,出版了相當多優秀的文學作品。她寫小說、散文,也翻譯、創作兒童文學,代表作《城南舊事》一書,更是兩岸三地知名的著作。
自1968到1996年,她加入國立編譯館國小國語教科書編審會,並主稿一、二年級的國語課本。她把兒童文學的精神和趣味融入教科書,為當時低年級的國語課本開啟了嶄新的面貌,注入「林海音風格」,得到社會及教育界的讚賞。
得獎作品
‧「好書大家讀」第61梯次入選好書―故事文學組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