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讀書識小錄(簡體書)
滿額折

讀書識小錄(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6 元
定價
:NT$ 156 元
優惠價
8713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4 點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 《讀書識小錄(印象閱讀)》由汪成法著,書中收入了《病相報告》、《回眸“學衡派”》、《周作人自編文集》、《中國新時期小說主潮》、《碧空樓書簡》、《漏船載酒憶當年》、《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等文章。
; 《讀書識小錄(印象閱讀)》適合文學愛好者閱讀。
;

;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 愚者千慮,有時也可能大概或者也許難免會有一得吧。
; 愚就因此偶爾洋洋自得。
; 說的是讀書有時發現一些常識性的錯誤,而書的作者都是頗有成就并為我所敬重的專家、學者或知名人士。不揣?陋,我也曾給其中幾位先生寫信是正,并且很高興有時還能得到某先生承認失誤的回信。
; 按說事情到此也就可以為止了,可是,近來忽然想到有些先生的書也許再版的機會不是太多,就是再版原讀者再買的可能也不是太大,那么,何不把自己的一孔之見公之于眾呢?從而也可以與讀過這些書的朋友們有所交流。至于作者,我自認為讀他們的書就是尊重,指出錯誤并不算冒犯尊嚴。當然,如果萬一可能有人因此而憤怒,受到責罵我也是“得其所哉”。不過恐怕也不至于有哪位先生會這樣吧,否則我可真是看走了眼。
; 不過,柯勒律治有言:It is always unwise to judge of any-thing by its defects: the first attempt ought to be to discover its excellences.我想自己恐怕難以免于這個批評,雖然實在也并沒有“judge”“by its defects”。
; 更何況,我所提及的失誤都是在書中占無關緊要的地位,其存在幾乎對全書的價值沒有任何影響。而我之所以斤斤計較,也大多是出于一種小孩子似的純潔要求。《論語·子張》里記有一句子貢的話:“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明周賓所、清董豐垣均取此意而名其書為《識小編》,明末活埋庵道人徐樹丕則有《識小錄》,清人燕南陳震又有《讀詩識小錄》,現代作家唐弢也將其雜文集名為《識小錄》,故亦名吾之小文曰“讀書識小錄”云爾。是為引言。
; 二○○二年七月二十日 讀周作人《談虎集》,其《孫中山先生》一文引用了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實篤《雜三百六十五》中一首小詩,曰: 一棵大樹, 要全部的去看他, 別去單找那蟲蛀的葉! 呔,小子! 怎么就覺得有點兒針對我的樣子。干脆先附記于此,聊作自我解嘲。
; 二○○五年九月十三日 徐復觀在自己的回憶中說,1944年,他拜見熊十力于勉仁書院。熊要他讀王船山的《讀通鑒論》,以後問其心得,徐說了許多不同于王船山的看法,熊一聽就火冒三丈,斥罵道:“你這個東西,怎么讀得進書!任何書的內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壞的地方,你為什么不先看出它好的地方,卻專門去挑壞的;這樣讀書,就是讀了百部千部,你會受到書的什么益處?”這一罵,竟罵出了一位大學者。徐復觀後來自己說,這對他是“起死回生的一罵”。徐復觀果然是孺子可教,所以熊十力的一罵才成就了他。若不才者,恐罵亦無效也,故而至今還是一無所成,而且似乎也沒有希望哪一天會終于有所成就,“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若是其謂也。
; 二○○七年五月二十四日再記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語出《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同樣是《論語》中的訓誡,《論語·子路》:“葉公語孔子日:‘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日:‘吾黨之直者異于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識小錄”所及大多師長著作,實有違于夫子之-教,唯不知此“葉公”和“好龍”哪一位是一是二。
; 劉向《新序·雜事》:“子張見魯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禮。
;托仆夫而去,日:‘臣聞君好士,故不遠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塵垢,百舍重趼,不敢休息以見君。七日而君不禮,君之好士也,有似葉公子高之好龍也。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于是夫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拖尾于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今臣聞君好士,故不遠千里之外以見君,七日而君不禮,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詩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托而去。’”小說家當然也是一說,只是與我無關罷了。
; 二○○九年七月十三日,南京 流沙河《釋“間諜”》開篇:“《莊子·齊物論》說:‘大知閑閑,小知間間。’閑閑,散淡貌,不想與人較真的樣子。凡悟道者,莫不如此。那些庸劣褊狹的小知正相反,逢人瞪大眼睛,做明察秋毫狀。”(《晚窗偷讀》)“識小”亦即“小知”,“庸劣褊狹”、“做明察秋毫狀”,真是貼切的描摹。“大知”亦即“大智”,可望而不可即者也。一嘆。
; 二○一○年三月三十日,合肥 李輝先生厚愛,鼓勵我將《讀書識小錄》整理出版,于是重新翻看自己幾年來寫下的這一組文字,這才發現:原來已經寫了八年。
; “年光逝水,世故驚濤”(錢鍾書1979年9月致黃裳信中語),八年來,我和身邊的這個世界都發生了太多的變化,回看當年的議論,不免會有“今是而昨非”(陶潛《歸去來辭》)的感慨。然而,借用龐薰栗先生的說法:“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就是這樣走過來的》,龐薰采著,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7月第1版),倒也不妨大方一點兒,不必過于赧顏。
; 閱讀史就是成長史。閱讀史就是心靈史。
; 因此不顧目次的凌亂,完全按寫作時間的先後,將這一組文字呈獻給讀者諸君。
; 謹向所述各書的作者,尤其是我的幾位老師,表達誠摯的敬意和歉意:謝謝你們!請原諒! 特別感謝李輝先生的寬厚與博大——是因為“識小錄”中那篇妄論他的文字而開始我們的交往的,我只能說:直到今天,我也未必能有他這樣的胸懷。
; 我只能說:“《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史記·孔子世家》) 二○一○年十二月十二日鄭州旅次

目次

引言(一)《病相報告》(二)《齊人物論》(三)《回眸“學衡派”》(四)《周作人自編文集》(五)《文壇三戶》(六)《周作人年譜》(七)《周作人文類編》(八)《禪機》(九)《胡風集團冤案始末》(十)《茱萸集》(十一)《中國新時期小說主潮》(十二)《荊棘路》(十三)《碧空樓書簡》(十四)《文事談舊》(十五)《中國意識的危機》(十六)《淺酌書海》(十七)《泥土腳印》(十八)《人書俱老》(十九)《漏船載酒憶當年》(二十)《答客問》(二十一)《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二十二)《泥土腳印(續編)》(二十三)《活著》(二十四)《來燕榭集外文鈔》(二十五)《我的1976》(二十六)《阿英全集·附卷》(二十七)《俞平伯年譜》(二十八)《沈從文年譜》(二十九)《新文學資料叢話》(三十)《大塊文章》(三十一)《晚翠文談新編》(三十二)《回憶與思考》(三十三)《半生多事》(三十四)《沈衛威講胡適》(三十五)《胡適日記全編》(三十六)《云集》(三十七)《黃裳自選集》(三十八)《上海摩登》(三十九)《書之歸去來》(四十)《青燈集》(四十一)《解讀周作人》(四十二)《我的精神自傳》(四十三)《思辨錄》(四十四)《終刊號叢話》(四十五)《大學之大》(四十六)《周作人傳》(四十七)《中國現代學術要略》(四十八)《關于廢名》(四十九)《楊振聲編年事輯初稿》(五十)《我仍在苦苦跋涉》(五十一)《晚窗偷讀》
                            

書摘/試閱

; (一)《病相報告》 從此開始僅僅是因為剛剛讀過,書就在手邊,查閱方便。
; 按說也不該從小說中尋找“硬傷”:《封神演義》不是早就讓商代的紂王作出七言絕句了嗎?但是,何必過于認真呢?——本來已經是夠認真的了。
; 本書第152頁:“……他大聲地說:來一包點心!一張百元的票子拍在了柜臺上,眼睛卻盯著我……” 這是新中國成立之後、“文革”之前的事,可能是五十年代,而且從小說中可知這還不是用的舊幣,即1948年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而應該是用的面額縮小一萬倍後的1955年3月1日起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新幣。
;他——男主人公胡方當時除此之外僅帶有一枚五分的硬幣。
; 問題是:在當時的中國有面值一百元一張的鈔票嗎?據我所知,直到八十年代以後,即1987年開始陸續發行的第四套人民幣才有了面額五十和一百元的紙幣。
; 另外,第76-77頁講述延安召開的由毛澤東主持的批判王明的群眾大會,據說是“一員虎將”的某人“突然間扇了王明一個耳光,王明差點要從獨木方凳上跌下去”。然而,據我所讀過的一些有關延安整風的文字,扇王明耳光的事似乎不可能發生,這種“武器的批判”是直到“文革”才盛行的;而毛澤東主持群眾參加的批判大會的事情似乎也沒有根據。
; 有趣的是這兩件事都是由女主人公江嵐講述的。初步的閱讀不能使我認為這是作者有意讓講述者出現的錯誤,而且江嵐也不是那種頭腦昏聵(可能記錯)或信口開河(可能吹牛)的人。所以很難簡單地以一句小說家言來作解釋。因而,我不會對李洱的小說《花腔》或莫言的小說《檀香刑》中那些明顯的史實錯亂表示懷疑,對《病相報告》中的差錯卻不能釋懷。
; ——這不是一個好的開頭,只是因為《病相報告》剛剛讀過,我再解釋一遍。
; 二○○二年七月二十日 (《病相報告》,賈平凹著,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二)《齊人物論》 莊周者,不知何許人也。《書屋》雜志前主編周實先生在《序》里依然云山霧罩,竟使一本原已妙不可言的小書又有了一篇“黃絹幼婦”之序。
;也罷,人物既已“齊”矣,又何必細究阿誰系誰?莊周先生一人也罷,多人也罷,并無此人也罷,便都由他去吧。
; 且說小書第4l頁,莊周先生因劉紹銘說“‘壽則多辱’語出周作人”而“大驚失色”,“不料”“香港散文名家”“為文竟粗疏至極”。其實劉氏若日“我知之自周作人”云云,即已無可厚非,而莊周先生的驚訝或許便要減去幾分或竟至于無聊也未可知。恰如莊周先生僅日“此語確曾‘出’現于周氏名文《老年》”,而不知周作人早于1924年12月所作、收入《雨天的書》的《笠翁與兼好法師》一文中就已引用此話(兩處文字皆周氏自譯,而略有不同),且所引亦是兼好法師的《徒然草》而非前世莊周的《莊子·天地》。
; 然則莊周先生也難免失誤。
; 胡適之悼徐志摩一案既已自行糾正,此尚有《孔乙己》與《阿Q正傳》的錯位猶待澄清。
; 第99頁論《阿Q正傳》日:“小說的結構、布局、技法,與成熟期的《孔乙己》、《祝福》等相比,都顯得稚拙和粗糙。”《阿Q正傳》是否“稚拙和粗糙”暫且不論,關鍵是《孔乙己》系魯迅發表的第二篇白話小說,僅略後于《狂人日記》,1919年3月(或日1918年冬)作,4月刊于《新青年》6卷6號;《阿Q正傳》則列《吶喊》第九篇,1921年12月4日至1922年2月12日分章刊于《晨報副刊》,遲于《孔乙己》二年又半。《孔乙己》是魯迅自己較為滿意且為多數讀者所特別欣賞的小說,其敘事技法確實幾臻完美無瑕,莊周先生或者因此而誤以為成熟期作品乎?然則可知魯迅先生出手即已成熟,況第一篇之《狂人日記》即已以其文言小序與“意識流”正文之間的巨大張力而令後人對其技法驚羨不已乎?而且,何為成熟?莊周先生以《祝福》即《彷徨》時期為成熟,蓋源于魯迅先生自己在《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導言》中的自述,然而就真的可以因此認為《吶喊》時期的小說是“稚拙和粗糙”的嗎?當然這已經是一個另外的話題了。
; 又:本書第168頁“臭大街法”所說“作潑婦罵街狀”的是王朔,“作僭妄瀆神狀”的是余杰,“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寫起悼詞來”的是葛紅兵;第173頁論“‘躲避崇高’與‘渴望墮落”’,前者系王蒙文章名,後者系王力雄文章名。——不知莊周先生為何不曾點名? 二○○二年七月二十五日 (《齊人物論》,莊周著,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P1-4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3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