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 來自楚地的高手劉益善、野莽,前者是詩人兼小說家,後者則是小說家
兼隨筆作家。益善的隨筆作品集《秋林集》浸潤著沖淡的詩意,講述著人生
的秋林種種平靜而哀婉的情思。
; 作為名家隨筆系列叢書之一的《秋林集》由地震出版社出版發行。
;
; 作為名家隨筆系列叢書之一的《秋林集》由地震出版社出版發行。
;
序
; 時下隨筆寫作成風。與此互為因果的是,隨筆的讀者甚眾,一些隨筆集
成為熱銷書籍就是明證。現在,又有一些頗負名氣的作家聯袂出版隨筆,并
冠以“名家隨筆”結成叢書,亦是一項引人注目的選題。
; 在諸類文學樣式里,散文是最利于作者表達情思(即感情與意思),也最 便于讀者接受理解作者情思的一類,而隨筆則堪稱散文中之精靈。文學的本 質是人們對情思的表達,即如梁代詩評家鐘嶸在《詩品序》中所言:“氣之 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又言:“凡斯種種,感蕩心靈 ,非陳詩何以感其義?非長歌何以騁其情?”英國人愛德華·楊格1795年在 《原始作文研究》一書中也作如是說,大意是:一切有價值的文學作品其本 質是抒情的,就是發表思考的文學也使用這種原理——只有直接從人們心靈 上發生的思想,才值得永垂不朽。六朝文論家劉勰則在《文心雕龍》中直陳 文學創作須“因情而造文”而不可“因文而造情”。情思是一切文學創作成 功的重要基礎,而其關鍵之處又在于情思的表達和傳播。在文學樣式中,詩 詞歌行是至為抒情的一種,故有清代金聖嘆“詩者是心之聲”一說,然而, 囿于詩詞歌行的形式格律,人們情思的表達和傳播常常會遭遇技術上的困難 。小說戲文也常常源于情思、倚重情思,《紅樓夢》就有“一把辛酸淚”“ 都云作者癡”之語,然而作者和讀者常常會迷失于“滿紙荒唐言”以及“無 奇不傳”的故事中。在情思的充分表達和有效傳播方面,當首推散文,而散 文中又首推隨筆。隨筆敘事抒情說理兼備而又文無定法、不拘一格、形式多 樣、短小活潑,可直抒胸臆,可俯首低吟,可消愁舒憤,可述往思來,較少 矯情編造,較少強詞奪理,因而作品的斧鑿痕跡較之別的文體要少得多。優 秀的隨筆往往隨意走筆而涉筆成趣、涉筆成思、涉筆成理、涉筆成情,有的 親切自然如圍爐夜話,有的意味雋永如老僧悟道,有的如詩歌卻明白如話, 有的像故事卻真切感人,故而士農工商愛讀,傳播效果深入人心。近十余年 來,文壇學界、政界商界乃至廣大學子民眾,隨筆寫作持續升溫,竟有遍地 鮮花之盛況。上溯九十余年,五·四時期,隨筆亦十分流行,有如火如荼之 勢。而縱觀數千年中華文化史,每值社會轉型期,或值社會思潮激蕩期、學 術繁榮期、文化交流活躍期,只要不是“文網太密”,總有隨筆寫作與傳播 盛行。回望歷史,思考當下,隨筆盛衰其規律大體如此。今日之華夏,正值 社會轉型時期,思想解放,改革創新,各種利益關系亟待調整,各種矛盾凸 顯而多發,各種思潮激蕩活躍,各類學術藝術流派放言爭鳴,而社會主流文 化的建設受到廣泛重視,傳播媒體空前繁榮,隨筆寫作勢必匯成澎湃之勢。
;我們正處在一個改革開放的時代,人們精于觀察、敏于感受、敢于思辨,繼 而要討論、要傾訴、要抒發、要交流,隨筆文體就是最為自由開放、傳播便 捷的載體,因而這也將是一個隨筆作品大量涌現的時代。我們正處在一個求 真務實的時代,文學作品、媒介傳播稍微過度的矯情雕飾都會使得讀者感到 不安,因而崇尚簡潔而鮮活的隨筆寫作,幫助我們更確切地對生存狀態加以 思考和表達,更好地感受哲學意味、人生況味,因而這也將是一個許多隨筆 作品深入人心的時代。我們還處在一個信息化時代,互聯網的海量博客、微 博洶涌而至,不斷有作家宣稱,從此將以博客、微博隨筆寫作為生,海量博 客、微博經過去蕪存菁、去偽存真,一定還有大量具有思想性、文學性、學 術性的優秀隨筆作品得到廣泛傳播。為此,我們不由得要拍案驚奇:難道這 是一個隨筆的時代! 現在奉獻給諸位讀者的“名家隨筆”叢書,便是在當下如此這般的隨筆 熱中一個偶然的機會里編輯而成,奉獻給讀者。叢書作者均為著名作家。有 新鮮出爐的第8屆茅盾文學獎得主劉醒龍,他的隨筆集《人是一種易碎品》 ,一如他獲獎長篇小說《天行者》,真切細膩而多情。醒龍的小說大體是以 悲苦、尷尬的底層生活狀態作為底子,而隨筆作品則把生活寫得五味俱全, 豐富而駁雜,“易碎品”的意象足以讓我們領會作家的多情與敏感。全國中 短篇小說獎老牌得主陳世旭的隨筆集《誰決定你的世界》,繼續著他早年間 的獲獎小說《小鎮上的將軍》的深沉,作家本來就長著一雙蒙難老將軍鷹隼 一般的眼睛,一個《誰決定你的世界》的書名引領著一大批直面現實的隨筆 作品,猶如老將軍發出的一連串尖銳激越的追問。號稱短篇聖手的聶鑫森、 阿成二位,分別來自一南一北,都用充沛的情致用隨筆來記錄歷史和關注現 實。鑫森的《名居與名器》,前可見古人,後能顧來者,古意盎然,感慨古 今;阿成的《風流閑客》,一腔悲憫情懷,尋覓名城變遷,觸摸世事滄桑。
;還有二位來自楚地的高手劉益善、野莽,前者是詩人兼小說家,後者則是小 說家兼隨筆作家。益善的《秋林集》浸潤著沖淡的詩意,講述著人生的秋林 種種平靜而哀婉的情思;野莽的《竹影聽風》猶如厲風穿過竹林時發出的刺 耳嘯聲,對著世俗發出一個又一個的追問。一輯六書六君子,面貌氣度各不 同,相同的是他們的人生態度聲氣相投,是他們都樂于表達各自對人世間的 真情實感,是他們都表達了“從人們心靈上發生的思想”,值得鄭重地推薦 給讀者諸君一讀。正因為如此,應幾位作者邀約,作為朋友我寫下以上的感 想,權充作叢書的序。
; 聶震寧 2011年10月16日于無夢齋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前總 裁)
; 在諸類文學樣式里,散文是最利于作者表達情思(即感情與意思),也最 便于讀者接受理解作者情思的一類,而隨筆則堪稱散文中之精靈。文學的本 質是人們對情思的表達,即如梁代詩評家鐘嶸在《詩品序》中所言:“氣之 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又言:“凡斯種種,感蕩心靈 ,非陳詩何以感其義?非長歌何以騁其情?”英國人愛德華·楊格1795年在 《原始作文研究》一書中也作如是說,大意是:一切有價值的文學作品其本 質是抒情的,就是發表思考的文學也使用這種原理——只有直接從人們心靈 上發生的思想,才值得永垂不朽。六朝文論家劉勰則在《文心雕龍》中直陳 文學創作須“因情而造文”而不可“因文而造情”。情思是一切文學創作成 功的重要基礎,而其關鍵之處又在于情思的表達和傳播。在文學樣式中,詩 詞歌行是至為抒情的一種,故有清代金聖嘆“詩者是心之聲”一說,然而, 囿于詩詞歌行的形式格律,人們情思的表達和傳播常常會遭遇技術上的困難 。小說戲文也常常源于情思、倚重情思,《紅樓夢》就有“一把辛酸淚”“ 都云作者癡”之語,然而作者和讀者常常會迷失于“滿紙荒唐言”以及“無 奇不傳”的故事中。在情思的充分表達和有效傳播方面,當首推散文,而散 文中又首推隨筆。隨筆敘事抒情說理兼備而又文無定法、不拘一格、形式多 樣、短小活潑,可直抒胸臆,可俯首低吟,可消愁舒憤,可述往思來,較少 矯情編造,較少強詞奪理,因而作品的斧鑿痕跡較之別的文體要少得多。優 秀的隨筆往往隨意走筆而涉筆成趣、涉筆成思、涉筆成理、涉筆成情,有的 親切自然如圍爐夜話,有的意味雋永如老僧悟道,有的如詩歌卻明白如話, 有的像故事卻真切感人,故而士農工商愛讀,傳播效果深入人心。近十余年 來,文壇學界、政界商界乃至廣大學子民眾,隨筆寫作持續升溫,竟有遍地 鮮花之盛況。上溯九十余年,五·四時期,隨筆亦十分流行,有如火如荼之 勢。而縱觀數千年中華文化史,每值社會轉型期,或值社會思潮激蕩期、學 術繁榮期、文化交流活躍期,只要不是“文網太密”,總有隨筆寫作與傳播 盛行。回望歷史,思考當下,隨筆盛衰其規律大體如此。今日之華夏,正值 社會轉型時期,思想解放,改革創新,各種利益關系亟待調整,各種矛盾凸 顯而多發,各種思潮激蕩活躍,各類學術藝術流派放言爭鳴,而社會主流文 化的建設受到廣泛重視,傳播媒體空前繁榮,隨筆寫作勢必匯成澎湃之勢。
;我們正處在一個改革開放的時代,人們精于觀察、敏于感受、敢于思辨,繼 而要討論、要傾訴、要抒發、要交流,隨筆文體就是最為自由開放、傳播便 捷的載體,因而這也將是一個隨筆作品大量涌現的時代。我們正處在一個求 真務實的時代,文學作品、媒介傳播稍微過度的矯情雕飾都會使得讀者感到 不安,因而崇尚簡潔而鮮活的隨筆寫作,幫助我們更確切地對生存狀態加以 思考和表達,更好地感受哲學意味、人生況味,因而這也將是一個許多隨筆 作品深入人心的時代。我們還處在一個信息化時代,互聯網的海量博客、微 博洶涌而至,不斷有作家宣稱,從此將以博客、微博隨筆寫作為生,海量博 客、微博經過去蕪存菁、去偽存真,一定還有大量具有思想性、文學性、學 術性的優秀隨筆作品得到廣泛傳播。為此,我們不由得要拍案驚奇:難道這 是一個隨筆的時代! 現在奉獻給諸位讀者的“名家隨筆”叢書,便是在當下如此這般的隨筆 熱中一個偶然的機會里編輯而成,奉獻給讀者。叢書作者均為著名作家。有 新鮮出爐的第8屆茅盾文學獎得主劉醒龍,他的隨筆集《人是一種易碎品》 ,一如他獲獎長篇小說《天行者》,真切細膩而多情。醒龍的小說大體是以 悲苦、尷尬的底層生活狀態作為底子,而隨筆作品則把生活寫得五味俱全, 豐富而駁雜,“易碎品”的意象足以讓我們領會作家的多情與敏感。全國中 短篇小說獎老牌得主陳世旭的隨筆集《誰決定你的世界》,繼續著他早年間 的獲獎小說《小鎮上的將軍》的深沉,作家本來就長著一雙蒙難老將軍鷹隼 一般的眼睛,一個《誰決定你的世界》的書名引領著一大批直面現實的隨筆 作品,猶如老將軍發出的一連串尖銳激越的追問。號稱短篇聖手的聶鑫森、 阿成二位,分別來自一南一北,都用充沛的情致用隨筆來記錄歷史和關注現 實。鑫森的《名居與名器》,前可見古人,後能顧來者,古意盎然,感慨古 今;阿成的《風流閑客》,一腔悲憫情懷,尋覓名城變遷,觸摸世事滄桑。
;還有二位來自楚地的高手劉益善、野莽,前者是詩人兼小說家,後者則是小 說家兼隨筆作家。益善的《秋林集》浸潤著沖淡的詩意,講述著人生的秋林 種種平靜而哀婉的情思;野莽的《竹影聽風》猶如厲風穿過竹林時發出的刺 耳嘯聲,對著世俗發出一個又一個的追問。一輯六書六君子,面貌氣度各不 同,相同的是他們的人生態度聲氣相投,是他們都樂于表達各自對人世間的 真情實感,是他們都表達了“從人們心靈上發生的思想”,值得鄭重地推薦 給讀者諸君一讀。正因為如此,應幾位作者邀約,作為朋友我寫下以上的感 想,權充作叢書的序。
; 聶震寧 2011年10月16日于無夢齋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前總 裁)
目次
序/聶震寧 第一輯 雜說與思考
常翻書 多受益/003
有鳥相伴/005
發在封面上的奇妙文章/007
梅派《起解》兩俯首/009
不趕熱鬧的作家/011
謝謝三百六十五個關照/013
不聲不響地做自己的工作/015
作家的作秀/017
一幅新婚賀詩/019
陪王蒙、李國文吃小酒店/022
延年益壽的秘訣/024
防止老一套/026
有空請多笑/028
擺脫是一種療法/030
不能忍受的半途而廢/032
耐心、恒心與報酬/034
豬年讀兩部與豬有關的小說/036
詩要走向群眾/038
學識與創作/040
作家的尊嚴/042
哲理詩人/044
谷子哥哥與爺爺的夢/046
上學路上/048
膝蓋上的傷疤/050
編輯的修養/053
信任與責任/055
“白日見鬼”說/057
節水模范賈平凹/059
不要活得太累/061
不妨來一點阿Q精神/063
《包青天》與“包拯”讀錯字/065
“聞腥即止”精神說/067
思索的快樂/069
“中國文壇第一拍”與點子與廣告/071
別去包裝牛糞/073
不要湊熱鬧/075
電視與文明/077
兒子的壓歲錢/079
兒子與電視/081
翻車、地震與人的素質/083
哥倫布的老婆是個什么樣的女人/085
假醫、假藥和假醫療廣告/087
老百姓的良心/089
別一種生財之道/091
賠你一只煙灰缸/093
情人節消費與3毛錢買鹽/095
生命的意義/097
童聲/099
周末晚餐/101
兒子的作文/103
反省你的店名/105
孩子為何要當“職業殺手”?/106
假鈔票和識鈔機/108
教授為什么不看電影/110
她為什么不說聲“對不起”/112
開發區隨談/114
兩萬元假鈔與納稅教育/116
屏幕上的“嘿嘿”聲/118
人過四十不醉酒/120
聽搖滾樂記/123
夏天的女人/125
窖井蓋子問題/127
兒子買的蛋糕/129
讀詞典與直播/131
一種道理/133
我是模范丈夫/135
覓尾尋頭說編輯/138
李德復的《四十年思索的一個人》/140
《隔岸琵琶》隔岸談 /142
詩人的寫作/144
歡迎讀書節/146
鶴峰買特價書記/148
要讀《紅巖》/151
買《賈平凹散文自選集》記/153
我的收藏/155
道觀河紀游/158
潛龍騰飛記/160
大碗藕湯/162
阿爾卑斯山中的一個傍晚/165
竹溪古關說秦楚/167
秋天的小樹林/169
游寓言園記/171
亞洲第一渡槽記/173
青銅之光/175
咸寧溫泉記/177
我心中的香格里拉/180
秦巴山里民歌鄉/183 第二輯 文學與人生
理解編輯/191
體諒主編/193
辦雜志與堅守/195
千變萬變操守唯重/197
精品難得必欲求之/199
不要忘了編輯/201
我們一群編輯/203
三十年編輯亦尋常/205
散文中情感的力量/207
春節與一部中篇小說/210
從夏店出發/212
難忘那個山村的一片真情/214
未敢忘卻是鄉情/218
《威風凜凜》評點後記/220
自作自序/222
詩集《三色土》自序/225
田野上的白發/227
懷念鄒荻帆老師/230
給駱文校對詩稿/232
紀念劉紹棠先生/234
戴厚英死了/236
悼念詩人昌耀/238
燭燼筆折悼蘇群/241
我們仨的老大/243
梁上泉和《小白楊》/246
羅老師和我的作文/251
扶我上路的人/254
滇行散記/256
記同學楊君/277
記同學李君/279
記同學倪君/282
法蘭克福的歌德故居/285
《吸毒者》前言/287
《吸毒者》後記/290
關于紀實文學/292
關于當下文學的現狀與作家的使命感/302
縣一中閱覽室/311
借書/313
第一次到武漢/315
買書/317
武落鐘離白虎記/320
草原深處璀璨的明珠/323
龜山五月杜鵑紅/327
洪爐鍛打的威風/330
黃鶴樓以及登臨/332
謁施洋烈士墓/337
石牌的胸懷/339
壇子嶺抒懷/341
他鄉月下聽故鄉/344
夏夜滴答聽水聲/346
峽中小屋/348
茶香一縷越千年/350
《向警予之歌》後記/352
書摘/試閱
; 常翻書 多受益 開卷有益,這話我信奉不疑。已是人到中年的時光了,這輩子沒其他嗜
好,只是喜歡在工作之余寫點東西讀點書,少年時在鄉下,沒有書讀,那種
饑渴感至今難忘。因工作的關系,如今我有讀不完的書刊,只是缺少些時間
。有些書刊不能細讀,只能翻翻了。
; 翻翻也好,經常翻書,對于搞創作的人來說,是很有益處的。書刊中的 知識,大量的信息,無疑會起到豐富充實創作的作用,甚至有時一句話一則 趣聞,會捅開你頭腦中素材蘊積的那道泉眼,立時涌出耀眼的景觀來。
; 那年我隨我省青年作家采訪團去湘西,看了一個山洞。山洞深遠,岔洞 紛繁,景色奇異。這山洞確實是處景觀,卻由一個生產隊管理,賣門票作副 業收入。幾個老頭看守洞門,隨便拉了幾條電線進洞,掛幾個燈泡照明。
; 看完山洞出來,見那幾個守洞的老頭在喝酒,很有意思。我不知怎么腦 中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如果老頭們喝醉了酒,洞里的電斷了,在洞里游覽 的人走岔了路,出不來怎么辦?這個想法只是一閃念,很快就被其他的事情 沖淡了。再也沒有從中思索出點什么東西來。
; 好幾年之後,在一次翻閱《讀者文摘》雜志時,見上面摘了篇《紐約大 停電》的文章。紐約這個現代大都市,一旦沒有了電,會發生些奇奇怪怪的 故事可想而知。一群人困在地鐵站黑暗的地道里,恐慌至極,找不到通向地 面的通道口,最後卻是一個女人,把幾百人引出了地道。到了地面後,人們 才發現她是個瞎子。
; 停電後地鐵車站的故事,立刻使我想到湘西的那個山洞。這一想就不愿 丟開了,于是一個完整的短篇小說的構思在我頭腦中成形了。剛巧,當時在 《芳草》作編輯的池莉,寫信約我給篇稿。我就很快把這個山洞的構思寫出 來了,寫了萬把字,這就是後來發表在《芳草》月刊上的《暗洞之光》。我 寫了一個瞎子少女與斷電後迷失在山洞里的小伙子的故事,著重寫瞎子少女 的美好心靈與超凡的感覺能力。明眼人看不清,瞎眼人卻辨得明,生活中這 種哲理含義,俯拾皆是。我的這篇小說還很得到幾個文壇友人的稱贊,盲人 的啟示永在。
; 讀書是很快樂的事情,翻閱雜志報刊是很愜意的事情。書籍能告訴我們 許多道理:生活的道理,為人的道理,甚至寫作的道理,是不是這樣呢? 開卷有益,我永遠信奉。
; 有鳥相伴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蘊涵深邃,文化味濃,風采斐然,是大家手筆。對余 先生的散文,我是見到就讀,他的散文集也是見到就買。
; 那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剛剛出版的時候,我曾四處尋覓此書不得, 新華書店和街頭書攤均不見。後來從武鋼的一位朋友那兒借到此書,如獲至 寶,燃燈夜讀,躋身于余先生營造的文化之旅中,如行在山蔭古道,別有一 番享受。《文化苦旅》是我欲藏之書,但朋友的藏書我又不能據為已有,只 能還他。我等待著此書的再次印刷。果然不久,此書再次印刷,新華書店與 書攤擺出許多,我買了一本,雖說是第四次印刷,且定價比首次印刷的貴了 許多。
; 我買到的這本《文化苦旅》是本寶貴的本子,發現其寶貴是在幾天之後 。我的一個寫詩的學生特地買了本《文化苦旅》送我,我把兩本書擺在一起 時,就突然發現了我自己買的《文化苦旅》的奇異。奇異在哪里?我發現我 的一本封面上多了一只小鳥。怎么回事?我仔細看,原來是印刷工人在制封 面壓膜時,將一塊褐黃色的薄塑紙片壓進去了。這塊薄塑紙片如一只飛翔的 小鳥形狀,這只小鳥就永遠地留在《文化苦旅》的封面上了。封面原本是深 藍的天,深藍的天下是無盡的沙丘和沙丘下的沙路,現在添了一只快活飛翔 的黃褐色的鳥,變得廣漠中有了生命的穿行,壯闊中有了靈動的游走。我久 久地把玩著,體驗著造物主無意中給我的收獲。
; 後來,我的一個寫小說的朋友劉醒龍來家見我書架上的兩本《文化苦旅 》,讓我送他一本,我將寫詩的學生送我的那本給他了,留下了有小鳥的一 本,珍藏著。收藏者有的收藏錯版郵票,有的收藏錯版人民幣,我很高興我 收藏了這么一本寶貴的書。
; 文化苦旅,慢慢長途,學子旅人在艱難地跋涉著,這時從沙丘那邊突然 飛來一只輕靈的小鳥伴著你,使你的旅途少了許多的寂寞與孤單,你能聽到 小鳥的歌唱吧! P3-6
; 翻翻也好,經常翻書,對于搞創作的人來說,是很有益處的。書刊中的 知識,大量的信息,無疑會起到豐富充實創作的作用,甚至有時一句話一則 趣聞,會捅開你頭腦中素材蘊積的那道泉眼,立時涌出耀眼的景觀來。
; 那年我隨我省青年作家采訪團去湘西,看了一個山洞。山洞深遠,岔洞 紛繁,景色奇異。這山洞確實是處景觀,卻由一個生產隊管理,賣門票作副 業收入。幾個老頭看守洞門,隨便拉了幾條電線進洞,掛幾個燈泡照明。
; 看完山洞出來,見那幾個守洞的老頭在喝酒,很有意思。我不知怎么腦 中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如果老頭們喝醉了酒,洞里的電斷了,在洞里游覽 的人走岔了路,出不來怎么辦?這個想法只是一閃念,很快就被其他的事情 沖淡了。再也沒有從中思索出點什么東西來。
; 好幾年之後,在一次翻閱《讀者文摘》雜志時,見上面摘了篇《紐約大 停電》的文章。紐約這個現代大都市,一旦沒有了電,會發生些奇奇怪怪的 故事可想而知。一群人困在地鐵站黑暗的地道里,恐慌至極,找不到通向地 面的通道口,最後卻是一個女人,把幾百人引出了地道。到了地面後,人們 才發現她是個瞎子。
; 停電後地鐵車站的故事,立刻使我想到湘西的那個山洞。這一想就不愿 丟開了,于是一個完整的短篇小說的構思在我頭腦中成形了。剛巧,當時在 《芳草》作編輯的池莉,寫信約我給篇稿。我就很快把這個山洞的構思寫出 來了,寫了萬把字,這就是後來發表在《芳草》月刊上的《暗洞之光》。我 寫了一個瞎子少女與斷電後迷失在山洞里的小伙子的故事,著重寫瞎子少女 的美好心靈與超凡的感覺能力。明眼人看不清,瞎眼人卻辨得明,生活中這 種哲理含義,俯拾皆是。我的這篇小說還很得到幾個文壇友人的稱贊,盲人 的啟示永在。
; 讀書是很快樂的事情,翻閱雜志報刊是很愜意的事情。書籍能告訴我們 許多道理:生活的道理,為人的道理,甚至寫作的道理,是不是這樣呢? 開卷有益,我永遠信奉。
; 有鳥相伴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蘊涵深邃,文化味濃,風采斐然,是大家手筆。對余 先生的散文,我是見到就讀,他的散文集也是見到就買。
; 那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剛剛出版的時候,我曾四處尋覓此書不得, 新華書店和街頭書攤均不見。後來從武鋼的一位朋友那兒借到此書,如獲至 寶,燃燈夜讀,躋身于余先生營造的文化之旅中,如行在山蔭古道,別有一 番享受。《文化苦旅》是我欲藏之書,但朋友的藏書我又不能據為已有,只 能還他。我等待著此書的再次印刷。果然不久,此書再次印刷,新華書店與 書攤擺出許多,我買了一本,雖說是第四次印刷,且定價比首次印刷的貴了 許多。
; 我買到的這本《文化苦旅》是本寶貴的本子,發現其寶貴是在幾天之後 。我的一個寫詩的學生特地買了本《文化苦旅》送我,我把兩本書擺在一起 時,就突然發現了我自己買的《文化苦旅》的奇異。奇異在哪里?我發現我 的一本封面上多了一只小鳥。怎么回事?我仔細看,原來是印刷工人在制封 面壓膜時,將一塊褐黃色的薄塑紙片壓進去了。這塊薄塑紙片如一只飛翔的 小鳥形狀,這只小鳥就永遠地留在《文化苦旅》的封面上了。封面原本是深 藍的天,深藍的天下是無盡的沙丘和沙丘下的沙路,現在添了一只快活飛翔 的黃褐色的鳥,變得廣漠中有了生命的穿行,壯闊中有了靈動的游走。我久 久地把玩著,體驗著造物主無意中給我的收獲。
; 後來,我的一個寫小說的朋友劉醒龍來家見我書架上的兩本《文化苦旅 》,讓我送他一本,我將寫詩的學生送我的那本給他了,留下了有小鳥的一 本,珍藏著。收藏者有的收藏錯版郵票,有的收藏錯版人民幣,我很高興我 收藏了這么一本寶貴的書。
; 文化苦旅,慢慢長途,學子旅人在艱難地跋涉著,這時從沙丘那邊突然 飛來一只輕靈的小鳥伴著你,使你的旅途少了許多的寂寞與孤單,你能聽到 小鳥的歌唱吧! P3-6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