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我是海明威的巴黎妻子
滿額折

我是海明威的巴黎妻子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20 元
優惠價
90288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亞馬遜網路書店2011年最佳圖書百大榜
◎在美國上市立即登上《紐約時報》排行榜第九名、美國獨立書商協會暢銷榜冠軍、亞馬遜網路書店及邦諾網路書店暢銷書。
◎全美銷售超過60萬冊(含電子書),銷售31國版權。
◎2011年10月新款kindle上市,產品示意圖亦顯示原文版封面,可見其暢銷程度。

《愛上萊特》作者南西.哈蘭、《忘情書》作者莎拉.布萊克、詞曲創作人瑪麗.翠萍.卡本特一致推薦
那不勒斯每日新聞報、紐約每日新聞報、波士頓環球報、娛樂週刊、時人雜誌、今日美國報、觀察家報、先鋒報、Elle雜誌、美麗佳人雜誌、書單雜誌、科克斯書評雜誌……好評如潮!

「我多希望在還只愛她一個人的時候就死去。」
海明威口中這個「她」的故事
獻給所有義無反顧為愛燃燒的世間女子
你或許知道,巴黎所賦予海明威的靈感成就了《旭日依舊東升》這部小說,海明威在日後更有散文集《流動的饗宴》回溯這段難以忘懷的巴黎歲月。但你恐怕不知道,這兩本書都遺忘了一位在海明威生命中留下深刻刻痕的女子,她,是海明威的巴黎妻子,是海明威最初的愛戀,是時移事往無數年後,海明威在自殺前仍想說上最後一次話的對象。

海德莉,一個過著幽閉生活的二十八歲女子,像個老處女般寄居在姊姊家,看著昔日同儕或結婚成家,或謀職立業,過屬於她們的日子,做自己的事也犯自己的錯。而她卻活在童年意外與父親自殺的陰影之下,在家人的過度保護中寸步難行。渴望掙脫,卻無一技之長可賴以脫離困局。腳上沒有纏足,卻走不出家門去。

這樣的一名女子,遇上了日後將在美國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海明威。這個當時還沒沒無聞、一樣活在父親自殺陰影之下的年輕窮小子,讓海德莉向來蒼白的人生幻化出炫目的色彩。愛情把海德莉的腳步帶往新的城市,婚姻則把她帶往全然陌生的國度。

海德莉跟隨懷抱著文學大志的海明威前往文人薈萃的巴黎,陪著他四處投石問路,與葛楚.史坦、艾茲拉.龐德、費滋傑羅等日後無不成為經典大師的人物相交甚篤,並成為當時風起雲湧的藝文團體裡的黃金佳偶。

在放恣不羈的巴黎氣息中,在才子佳人環繞、文人墨客相互較勁的環境裡,海明威努力尋找讓自己名留青史的聲音。他將自己和海德莉及一群朋友豐富而狂烈的生活寫進小說裡,成就了《旭日依舊東升》,之後更有散文集《流動的饗宴》回溯這段巴黎歲月。然而,隨著機會一個個到來、名氣日漸水漲船高,海明威對一眾文壇好友,甚至是對海德莉這位糟糠之妻,逐漸有了不同的眼光和態度。海德莉身為妻子的角色也變得更具挑戰性,但義無反顧的她仍努力地忠於這份刻骨銘心的愛情。她深切地意識到,巴黎成就了他的事業,卻彷彿要奪走她的愛情。到頭來,他們終究還是面臨了一場會讓他們的奮鬥目標徹底崩解的危機。

在海德莉的故事中,你將讀到世紀文豪海明威不為人知的面向,更將與海德莉一同經歷愛情裡的疑懼、擺盪、背叛。這是一個平凡女子的人生淬鍊與激烈蛻變,更是翻遍文學史也讀不到的哀婉篇章。

作者簡介

寶拉.麥克蓮Paula McLain

美國密西根大學詩學碩士,曾榮獲雅斗(Yaddo)文藝社區、麥克道威爾文藝營(MacDowell Colony)、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等各大獎學金。著有兩本詩集、回憶錄《Like Family: Growing Up in Other People’s House》、小說《A Ticket to Ride》。

譯者簡介
郭寶蓮

台大社會學碩士,輔大翻譯研究所肄。專職譯者,近期譯作包括《我們沒有那麼要好》、《心願清單》、《重生》、《長椅上的天使》、《鯨魚之歌》、《血色童話》、《夜之屋》系列等。

名人/編輯推薦

各界讚譽
◎這本小說精采描繪了海明威的第一段婚姻,令人著迷。女主角海德莉的聲音、個性、抒情言敘讓我讀得無法中斷閱讀,無法把眼睛和耳朵撇離這三個年輕的愛人。寶拉.麥克蓮堪稱一流作家,創造出一個讓你流連忘返的世界。我愛這本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愛上萊特》(Loving Frank)作者南西.哈蘭(Nancy Horan)

◎儘管有很多人(包括他本人)寫過海明威的故事,《我是海明威的巴黎妻子》的神奇就在於寶拉.麥克蓮所創造出來的海明威和巴黎真實到讓我覺得自己正在竊聽什麼新的內幕。透過海明威第一任妻子海德莉那雙堅毅穩定的雙眼,我們見到了這個男人是如何在二十世紀明亮喧鬧的爵士巴黎中塑造出自己的傳奇。這本書寫的不僅有逝去的愛情,還有關於生命的種種,以及如何抓住生命。一本絕對引人入勝的小說。
──《紐約時報》暢銷書《忘情書》(The Postmistress)作者莎拉.布萊克(Sarah Blake)

◎即使過了將近一世紀,「失落的一代」和一九二○年代的巴黎仍舊叫人癡迷。那裡是獨特的時空交會點,見證了人來人往與靈感、浪漫和陰謀、背叛與悲劇。《我是海明威的巴黎妻子》透過海德莉.理查森.海明威的雙眼喚回那個時代。身為海明威第一任妻子的她步出這身分所帶來的陰影,進入讀者的心,她就跟大戰之後巴黎所擁有的那段非凡歲月一樣美麗、璀璨。
──瑪麗.翠萍.卡本特(Mary Chapin Carpenter),歌手兼詞曲創作人,編有〈海明威夫人〉(Mrs.Hemingway)一曲。

◎年度最受矚目的小說之一,麥克蓮是值得拭目以待的小說家。
──《那不勒斯每日新聞報》(Naples Daily News)

◎海德莉.理查森是恩斯特.海明威四段婚姻中的第一任妻子,她與海明威共度了他人生最精華的階段。作者麥克蓮擷取海明威在《流動的饗宴》(A Moveable Feast)中所提及的愛情故事,透過個人精湛的寫作功力,成就出一部令人難以抗拒的小說。娓娓細說,栩栩如生。
──《時人雜誌》(People Magazine)

◎麥克蓮細膩地平衡書中人物,讓陽剛的海明威成了既複雜又令人同情的角色……麥克蓮精湛地揭露了女主角海德莉既身為妻子默默支持丈夫,又身為才華洋溢、琴藝萌發的女人之間的矛盾。
書中最令人震撼的高潮就是對這段婚姻的兩個關鍵時刻的描述:一是海德莉把丈夫的手稿遺失在火車上,只曉得稿子被人偷走卻無計可施。二是後來她發現丈夫竟然刻意把她排除在他的第一部小說《旭日依舊東升》(The Sun Also Rises)外。
──《今日美國報》(USA Today)

◎海德莉的角色令人動容,縱使幾乎失去所愛的一切,她依舊高貴昂然。作者成功地把她的善良描寫得具說服力又有趣,堪稱絕妙之筆。
──《觀察家報》(The Observer)

◎如詩如歌,讓人眼睛為之一亮……麥克蓮讓讀者得以窺見創作多產的海明威最原始赤裸的一面。在這本令人陶醉,堪稱當代之絕的精采小說中,麥克蓮藉由女主角海德莉.理查森的聲音帶領我們從芝加哥──海德莉和海明威初識的舞會地點──到兩人真正開始共度人生的所在地:巴黎。透過麥克蓮歌賦般的精采文筆,我們恍若身處杯觥交錯、名流往來的巴黎咖啡館氛圍。在巴黎這個「光之城市」中,當時聲名大噪的旅法文人包括史考特.費滋傑羅及其夫人賽爾妲(F. Scottand Zelda Fitzgerald)、葛楚.史坦(Gertrude Stein),以及艾茲拉.龐德(Ezra Pound)。
──《Elle》雜誌

◎「我多希望在還只愛她一個人的時候就死去。」海明威曾如此寫到他四任妻子中的第一任海德莉。寶拉.麥克蓮的小說《我是海明威的巴黎妻子》也瀰漫著同樣既酸楚又甜蜜的渴慕。這本以海德莉和海明威為主角的虛構小說描述他們那段宛如雲霄飛車的八年婚姻。就算不熟悉海明威,你也可以浸淫在這個故事及一九二○年代巴黎的美酒鬢影和恣意歡愉中。
──女性雜誌《紅書》(Redbook)

◎真難想像這世界需要另一本關於海明威在光之城市的書。(真的嗎?手稿佚失的戲碼再次上演?)然而,寶拉.麥克蓮出了一本令人驚歎的小說。《我是海明威的巴黎妻子》以海明威的第一任妻子海德莉.理查森的雙眼來探索那段美酒鬢影的時光……這本小說之所以令人感動、教人心碎,正是由於海德莉那堅定不移的道德觀,以及她對事業正起飛的丈夫的忠誠守候。
──《美麗佳人》雜誌(Marie Claire)

◎盪氣迴腸,心醉癡迷之作。
──《美麗佳人》雜誌英國版(Marie Claire UK)

◎麥克蓮以令人動容的筆觸刻畫了一位被歷史忽略的女人。她那段曲折傷感的人生故事值得予以書寫,而她嚴謹優雅的性格則成就了幸福的第二段婚姻,戰勝了哀怨淒楚的過往經歷。
──《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

◎麥克蓮的小說不僅讓海德莉有發聲機會,更栩栩如生地勾勒出一部令人激賞的愛情故事……捧讀這本書你會全然陶醉於爵士時代的巴黎──那時代比比皆是才華洋溢、風流倜儻的藝術家,他們汲汲於成名,儘管在逐名的過程中可能遍體鱗傷。
──《紐約每日新聞報》(NY Daily News)

◎精湛出眾的小說,考證詳實豐富,筆觸精采動人。歷來對於海明威第一任妻子的描繪寥寥無幾,因此這本小說讓海德莉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並將她塑造得既重要又具吸引力,讓人想深入一探究竟。寶拉.麥克蓮以生花妙筆栩栩如生地勾勒故事,讓人物情節躍然於紙上。
──《土桑市民報》(Tucson Citizen)

◎麥克蓮透過海明威第一任妻子海德莉.理查森的眼和嘴來想像海明威的第一段婚姻。這絕妙的點子之所以能成功執行在於她深入地考證了這對戀人濃情蜜意的往返魚雁,細膩地重現一九二○年代的巴黎氛圍,勾繪出第一次大戰結束,世界蓬勃奕奕的景象。
──《俄勒岡紀實報》(Oregon Live)

◎寶拉.麥克蓮藉由海明威青年階段和第一段婚姻的背景故事栩栩如生地重現二○年代的生活樣貌。
──《先鋒報》(Pioneer Press)

◎麥克蓮這部以爵士時代為背景的愛情故事自始完美至終……麥克蓮精湛地傳遞出女主角海德莉的聲音,讓人輕易就忘記海明威第一任妻子──這位來自聖路易斯市的二十八歲處女──是個沒有聲音的女人。至少歷史沒讓她有機會出聲。麥克蓮徹底翻轉了她的歷史。
──文學雜誌《一月誌》(January Magazine)

◎恩斯特.海明威和海德莉.理查森的故事精采緊湊,細膩地描繪了原本愛苗滋長、相互依存和男方強勢的蜜月關係逐漸削弱,使得婚姻的質和量每況愈下……《我是海明威的巴黎妻子》是一本如詩如歌的小說,頁頁妙筆生動。寶拉.麥克蓮才華洋溢,其筆下的海明威之妻入木三分,扣人心弦!
──《歷史小說評論》(Historical Novels Review)

◎寶拉.麥克蓮的《我是海明威的巴黎妻子》交織著浪漫與悲傷,讓人愛不釋手!
──英國時尚雜誌《Grazia》

◎一本關於愛情、背叛和野心的精采之作,引人深思……私密真實的細膩敘述讓人忘記這是一本虛構小說,而非傳記回憶錄。麥克蓮對於該時代的考證周延詳實,使得她筆下的世界栩栩如生,讓讀者在閱讀之際幾乎可以嚐到苦艾酒的滋味,聞到香奈兒五號的濃濃麝香味。生花妙筆地勾勒出該獨特年代的社會變遷、創意激發的天才文人,以及令人喟嘆的愛情故事。
──英國時尚雜誌《風格》(Stylist)

◎寶拉.麥克蓮讓海德莉.理查森脫離赫赫有名的丈夫的駭人陰影。這本獨具匠心的小說不僅是對「男人背後的女人」致敬,也是要以客觀超然的方式稱頌一位優雅並堅強地熬過破碎婚姻的女人。
──書評雜誌《書單》(Booklist)

◎尤其是尾聲部分既發人深省又令人動容。這部分所提及的事件跨越了三分之一世紀,透析了書中人物性格的完整面貌。讀來令人陶醉,也欣見海德莉.理查森的角色令人共鳴。
──書評雜誌《科克斯》(Kirkus)

◎麥克蓮對婚姻的精采描繪令人折服……看似美滿幸福的家走向崩毀的命運,這種情節肯定能引發各年齡各處境的女人的共鳴。作者淋漓盡致地勾勒出爵士時代巴黎旅居者的生活樣貌,揉合海明威的愛情故事,交織成一部令人驚歎的精采小說,讓作者麥克蓮無疑得以躋身重量級作家之列。
強力推薦給大眾小說的愛好者。
──《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藉由生動描述尋常生活的一點一滴,麥克蓮娓娓刻畫出一九二○年代光鮮亮麗的巴黎──以身為妻子和女人的觀點……麥克蓮這本栩栩如生、筆觸澈透的小說是一本虛構之作,以作者角度所編織的自傳,然而,作者對於主角生平背景和時地的考究細膩深入,對真實人物海德莉.理查森毫不遮掩地流露感同身受之情(卻沒流於霸氣的女權氛圍),使得這本書讀來非常具真實性。
──《娛樂週刊》(Entertainment Weekly)

◎寶拉.麥克蓮這本以海明威第一任妻子為敘述者的小說《我是海明威的巴黎妻子》,豐富地描寫了一九二○年代巴黎的波西米亞氛圍,以及美國文壇的壞男孩的多樣面貌。
──休閒生活文化雜誌《城市與鄉村》(Town & Country)

◎麥克蓮的小說不僅讓海德莉有發聲機會,而且小說本身呈現高度忠實性,令人激賞……以美國文壇巨擘為小說主角,需要相當程度的勇氣,然而麥克蓮寫來令人信服,精采地傳遞出海明威的內在生命與深刻的掙扎。作者透過生花妙筆清楚地呈現出哈德莉對海明威寫作生涯的重要(暨長久)影響,她既是他的生活伴侶,也是他的啦啦隊員,不時為他加油打氣。此外,作者還鉅細靡遺地重現了孕育出二十世紀眾多偉大文學作品的當年時光。
──《新聞日報》(Newsday)

◎引人入勝,令人心碎……麥克蓮精湛地挖掘出女主角海德莉的迷惘和痛苦,精采地傳達出她逐漸明白自己無法挽回逝去愛情的辛酸苦楚。
──《克利夫蘭實話報》(Cleveland Plain Dealer)

書摘/試閱

雖然我經常在尋找治癒巴黎的方法,但最終我得承認或許找不到了。戰爭成了巴黎的一部分。世界已經結束過一次,隨時可能再次結束。就在大家以為不可能發生戰爭時,它就這麼爆發,而且改變了我們所有人。沒人知道死了多少人,但數目時有所聞──九百萬或一千四百萬,你心想,怎麼可能。巴黎充塞著鬼魂和負傷的行屍走肉。許多人回到法國盧昂或美國伊利諾州的橡園鎮時,身上帶著彈孔痕,膝蓋骨後方還殘存著他們見證過的殘破畫面,內心僅存的是移除不掉的空虛。他們曾抬過擔架上的殘破身軀,踩過別人的屍體來救人,要不就是自己曾躺在擔架上,在蒼蠅群舞的緩慢火車裡聽著某處飄來某人的喃喃低語:家鄉的女孩千萬要記得他。

不再有回家這種事了,本質上已沒有,而這也是巴黎的一部分。不管戰爭摧毀了什麼,我們為什麼不能停止喝酒、說話或親吻不對的人。我們有些人曾看著死人臉孔,努力讓自己什麼都不記得,恩斯特就是其中一個。他經常說他曾死在戰爭中,即使只有片刻。他的靈魂曾離開身軀,像絲綢手絹滑出胸口,輕輕飄走,而後在沒人叫喚的情況下,又重返身軀。我經常在想,對他而言,寫作是不是能讓他知道他的靈魂終究仍在,已回到所在之處。如果沒對別人訴說,他就必須藉由寫作告訴自己,他曾見過那些事,經歷過可怕的畫面,但終究活了下來。他雖死過,但不再是了。

我們離開巴黎後,才感受到巴黎的美好。一九二三年,為了生邦比,我們到加拿大多倫多住了一年,回巴黎後見到一切如昔,但不知何故總覺得它多了什麼。是髒污與華麗並存吧。老鼠橫行,同時又有七葉樹的繁花盛綻和詩文和鳴。有了孩子,我們的開支倍增,但可支配的金錢卻變少。龐德幫我們找到了落腳處,就在盧森堡公園附近,一條蜿蜒窄街上某棟白色灰泥建築的三樓。公寓沒熱水、沒浴缸、沒電燈,但這還不是我們住過最糟的地方,長遠來看不是。院子另一側是鋸木廠,持續不斷的鋸木聲從早上七點嗡嗡響到傍晚五點。

空氣中總瀰漫著剛鋸下來的木塊氣味,到處是從窗臺和門縫鑽入的木屑,甚至沾上我們的衣物,害得我們乾咳。公寓內,樓上小房間恩斯特那臺可洛納打字機傳來穩定報告聲。他在寫故事(永遠都有短篇小說或隨筆可寫),此外還有他夏天開始動筆的新小說,描寫西班牙潘普隆納的奔牛節慶典。

那時我沒讀他的作品,但我信任他對文字的感覺,也信任我們的生活節奏。每天早上,他會早起,更衣後上樓到他的工作室開始一天的寫作。如果腸思枯竭,他就會帶著筆記本和幾枝削好的鉛筆步行到丁香園咖啡館,點杯法式咖啡,坐在他最愛的那張大理石桌。我則獨自和邦比吃早餐,更衣,出門散步或者去找朋友。

傍晚時我們母子回家,若恩斯特當天寫得很順利,就會見到他坐在餐桌前,一臉滿足地喝著蘇玳甜白酒或白蘭地加氣泡礦泉水,準備好隨時跟我天南地北暢聊。或者我們會請房東太太秋塔幫忙照顧邦比,好讓我們夫妻單獨外出,去菁英咖啡館或圓頂咖啡屋或雙叟咖啡館,吃一盤肥美的生蠔,好好談心。

當時處處可見有趣的人,蒙帕納斯區的咖啡館裡常見各方藝文人士進進出出,法國畫家、俄羅斯舞者、美國作家都有。隨便找天晚上,你就能見到畢卡索從咖啡館林立的聖傑曼區走回他位於大奧古斯丁街的公寓,永遠是同一條路線,永遠靜靜地注視著每個人和周遭一切。那時走在巴黎街頭的每個人都像畫家,因為那種光線會誘發你的藝術感受,建築物的陰影和橋梁的姿態讓你心碎動容,還有五官分明、穿著香奈兒黑色緊身洋裝,吞雲吐霧,仰頭大笑的美麗女人。隨便走進一家咖啡館,你會感受到裡頭美妙的喧鬧氣氛,點一杯保樂茴香酒或聖詹姆士蘭姆酒,喝到微酣醺然,開心能相聚在一塊。


那時並非所有人都相信婚姻。結婚代表相信未來,也相信過去,相信歷史和傳統能與未來希望相互交融,支撐你往下走。但戰爭爆發,奪走了所有優秀年輕人的信念,也包括我們的。我們能擁抱的只有今天,至於明天,想都不敢想,更遑論永遠。為了讓自己不去想這些,於是藉助酒精,酒池海量,不足為奇,還有那些稀鬆平常的惡習以及讓人自縊的繩索。但我們有些人,最終來看少少的一群人,力排萬難地仍要押注在婚姻上。雖然我並不感到神聖,但是,我確實感到我倆所擁有的既難得又真實──在我們所建立而且每天仍認真經營的婚姻裡,我們感到安全無虞。

這不是偵探故事,一點也不是。我不想說出:小心那個會來破壞一切的女人!然而,她終究會出現的,穿著花栗鼠皮縫製的華麗大衣和昂貴好鞋,滑順的褐色秀髮在姣好的臉龐前飄逸飛揚,她在我家廚房裡像隻美麗的水獺。她輕鬆展顏,閒談時慧黠靈巧──然而,在臥房裡邋遢骯髒像個暴君大剌剌躺在床上的恩斯特將只會埋頭讀他的書,絲毫不想搭理她。當然,剛開始的時候不會。而到那個時候,廚房茶壺裡的茶水將會沸騰,而我將娓娓道來一個女孩的故事。她和我都熟知百年前的聖路易斯市,我們將感到一見如故。這時,在院子的另一頭,在鋸木廠裡,有一隻狗會開始吠叫,不斷地吠,怎樣都停不了。

**
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那雙迷人褐眸凝視我,對我說:「我或許醉得兩眼昏花,不過你確實氣質不凡。」

時值一九二○年十月,爵士樂聲處處可聞。我不懂爵士,所以決定播放拉赫曼尼諾夫的古典樂。好姊妹凱特.史密斯為了讓我放鬆而硬灌入我嘴裡的蘋果酒正發揮效用,雙頰開始酡紅發熱。我快醉了,一秒醉過一秒。從指梢開始,微熱鬆弛,沿著神經蔓延全身。打從母親病重之後,我已有一年多沒醉過,真懷念那種如濛霧罩頂、愜意微醺的完美酒酣。我不願思考,不願感覺,除非那事物單純到像眼前這位美男子那離我僅數吋的膝蓋。

光那膝蓋本身就足以令我陶醉,遑論一整個人。他身材高瘦,一頭黝黑濃髮,左頰的酒窩讓人傾心迷戀……

凱特從廚房附近晃來時,他抬起完美的下巴指向我,問她:「該怎麼稱呼我們的新朋友?」

「叫她小薯泥。」凱特說。

「叫薯泥丸比較好。或者薯泥球。」他說。

「你應該是飛鳥吧?」我問。

「也叫小威。」凱特說。

「我認為是時候跳舞了。」他笑得無比燦爛。沒一會兒工夫,凱特的哥哥肯利已經把客廳地毯踢到牆邊,調整起留聲機。我們沉醉在音樂裡,隨心地舞過一曲又一曲。他不是天生的舞王,但手腳自在地擺盪,我看得出來他對自己的身體感到自在,而且貼近我也一點都不害羞。不消多久,我們冒汗的雙手緊緊交握,臉頰互貼到我可以感覺他的熱度襲來。這時,他終於告訴我,他叫恩斯特。

「不過我正想改名字。恩斯特太乏味。還有海明威,誰會想要這個姓氏?」
或許從這裡到密西根大道的每個女孩都搶著要,我暗忖,低頭看著腳,就怕羞得滿臉酡紅。再次抬頭時,他的褐眸已深深鎖住我。

「嗯?你覺得如何?我要不要改名?」

「或許還不到時候。」

慢歌響起,他問都沒問就逕自攬住我的腰,一把將我摟向他,我們的身體更為貼近。他胸膛結實,手臂強壯。我的雙手輕輕擱在他身上,讓他帶我舞過全場,經過開心操作著留聲機的肯利,經過滿臉好奇直盯著我們的凱特。我閉上眼,偎向恩斯特的懷裡,聞著威士忌、香皂、菸草、汗濕的棉布味──這個片刻,一切是這麼清晰,這麼美好,我情不自禁地違背了平日的個性,任自己沉浸在甜蜜裡。


當時歌手諾拉.貝思唱過一首歌叫《佯裝》,大概是我聽過最輕快、最具說服力的自欺絮語。美麗的諾拉.貝思以輕顫的嗓音告訴你,她知道什麼是愛情。她建議你,要拋開舊有苦痛、煩惱、頭痛,包括微笑──這點你可以肯定她本身是做到了。這首歌不是建議,而是處方。肯利一定也愛這首歌,因為我抵達芝加哥那晚就聽他放了三次,而每一次都覺得它在對我唱:當你難過時佯裝快樂,如此一來雨過就會天青。

我淋過屬於我的雨水。母親的重病和死亡威脅壓得我喘不過氣,但在之前幾年我就已過得很沉重。我已二十八歲,像個老處女般住在姊姊楓妮家三樓,她和丈夫洛蘭德及四名可愛的小野獸住在樓下。我並不想這樣,我以為我會像同學一樣,結婚成家,謀職立業,若不是焦頭爛額的年輕媽媽,就是當老師、祕書、或者前途光明的廣告文案,比如凱特。不管何種身分,她們總是忙著過自己的日子,做自己的事,犯自己的錯。而我,不知何故,卻卡在半途,遠在母親生病之前就是如此,而且還不知怎麼將自己解救出來。

有時,聽完一小時尚可的蕭邦樂曲,我會癱在沙發或地毯上,感受音樂流瀉時僅存的力氣此時卻一點一滴離開身體。這種空洞的感覺很可怕,彷彿我什麼都不是。

為什麼我不快樂?話說回來什麼是快樂?快樂可以佯裝嗎?像諾拉.貝思堅信的那樣。快樂可以像你廚房裡春天的花苞,被催熟綻放嗎?或者,像在芝加哥的那場派對,磨蹭就能撩撥起快樂?還是可以像感冒被傳染?

對我來說,恩斯特.海明威仍然很陌生,但他似乎是個全身上下充滿快樂細胞的人。在他身上我看不出任何恐懼,只有活力和熱情。他的雙眸點亮了目光所及的一切,當他頂住腳跟,身體後傾拉著我朝他旋轉,那目光也覆蓋了我。他迅速摟我在胸前,吐息溫暖了我的髮和頸。

「你認識結巴女多久了?」他問。

「我們一起在聖路易斯市念小學,瑪麗學院。你呢?」

「你想聽我細數學歷背景?乏善可陳。」

「不是」,我笑了出來,「我是問你跟凱特的交情。」

「那得寫上一本書,不過我想我不是寫這本書的適合人選。」他聲音輕快,仍帶著揶揄口吻,但臉上已不見笑容。

「什麼意思?」

「沒什麼。長話短說,我們兩家在佩托斯基附近都有避暑小屋。對於像你這樣的南方人,那裡才算得上是密西根州吧。」他說。

「真有趣,沒想到我們兩個都跟凱特一起長大。」

「那時我十歲,她十八歲,所以應該說我很高興跟在她旁邊長大,還有優美的風景相陪。」

「換句話說,你暗戀她。」

「不對,沒什麼好換句話說的。」他別開視線。

我顯然碰觸到他的某條敏感神經,但我不想再誤觸一次。我喜歡見到他微笑或大笑,放鬆自在的模樣。事實上,我對他的感覺強烈到我知道自己將會竭盡所能讓他快樂。我迅速轉移話題。

「你是芝加哥人?」

「橡園鎮一帶,就在這條街那一邊。」

「對於像我這種南方人,那裡才算得上是芝加哥?」

「完全正確。」

「嗯,你很會跳舞,橡園鎮人。」

「你也不賴,聖路易斯人。」

音樂結束,我們分開,各自喘氣。我走向長方形客廳的另一端,而恩斯特旋即被一群仰慕者淹沒。想也知道,全是女孩。她們青春洋溢,俏麗短髮和酡紅臉頰顯得驕傲自信。而我不像個妙齡女子,反倒像維多利亞時代的拘謹女孩。一頭長髮糾結在頸項,但赤褐髮色看起來還算豐盈潤澤。衣著打扮跟不上時代,但身材應該可稍作彌補。事實上,我頗滿意自己和恩斯特跳舞時的樣子,我看見他那雙眼睛流露了欣賞仰慕的神情!但現在,見他被一群青春洋溢的花樣女孩簇擁著,我的自信漸弱漸失。

「你好像跟內斯托聊得很來喔。」凱特從我手肘旁冒出,這麼問我。

「或許吧,我可以替你喝完嗎?」我指著她的飲料。

「很烈喔。」她擠眉皺眼,遞來給我。

「什麼東西呀?」我把臉湊近杯緣,立刻聞到那股怪味,真像久放而變臊的汽油。

「加東加西混製出來的。剛剛我在廚房時小發燒拿給我,誰曉得是不是在他的鞋裡調出來的。」

恩斯特在客廳另一頭的長排窗戶邊,來回踱步展示某人發現的一頂深藍色軍帽。每次他一轉身,那帽子就誇張地揚起和閃動著。

「那帽子挺好看。」我說。

「他是戰爭英雄。他沒告訴你嗎?」

我搖搖頭。

「我相信他終究會提到的。」她的神色沒露異狀,但語氣聽來頗尖銳。

「他告訴我,他以前很仰慕你。」

「真的嗎?」又是那種語氣,「那麼,顯然他現在沒那種感覺了。」

我不知道這兩位老友之間發生了什麼,但不管怎樣,看來很複雜,而且非常不欲人知。我打住這話題,不想追問下去。

「真希望我是那種什麼都能喝的女孩,不過從鞋裡倒出來的例外。」我說。

「我們去找點樂子吧。」她笑著說,那雙綠眸瞥向我,我熟悉的凱特回來了,一點兒都不陰沉嚇人。我們兩人盡情暢飲,爛醉嬉鬧不停。

我發現我的視線整晚一直在搜尋恩斯特的身影,等著他冒出來擾動一池春水,但始終不見他人影。他一定在中間開溜了。賓客也一個接一個慢慢離開,到了凌晨三點,整場派對只剩零星幾人,小發燒成了悲劇主角。他醉昏在長沙發,臉上罩著一雙深色的長毛襪,帽子則擱在交叉的雙腳上。

「上床吧,上床吧。」凱特打著呵欠說。

「這是莎士比亞的名句嗎?」

「不知道,是嗎?」她打了個嗝,哈哈大笑。「我要回我的小窩了,你要留下來嗎?」

「當然,肯利替我張羅了一間雅房。」我陪她走到門口,她穿上外套,我們約好隔天一起吃午飯。

「到時你得好好告訴我你家裡的事。我們一直沒時間聊聊你媽,你一定很傷心,小可憐。」

「那樣只會讓我又開始難過。不過,今晚派對很棒,謝謝你求我過來。」我說。

「我真擔心你不來。」

「我也怕我來不了。楓妮說太快了。」

「我就知道她一定會這麼說。你姊姊事事精明,唯獨不懂你,小薯泥,她永遠都不懂。」

我感激地對她笑笑,道晚安。肯利這間原本就像鴿舍的小屋擠滿了宿客,不過他給了我一間寬敞乾淨的房間,裡頭還有四柱床和梳妝臺。我換上睡衣,放下頭髮梳一梳,沉澱今晚的高潮。無論跟凱特暌違多年後相見讓我有多高興,我必須承認今晚最難忘的回憶當屬與恩斯特.海明威共舞。我甚至還能感受到他那雙褐眼看著我的感覺,還有他那充滿電力的熱情──可是,他對我的青睞到底代表什麼?是他身為凱特的老友,才特別關照我?他仍喜歡凱特?她跟他談過戀愛嗎?我有機會再次見到他嗎?

發現自己腦海忽然冒出這麼多難以回答的問題,我不禁啞然失笑。這不正是此行到芝加哥的目的,找點新事情來想?我看著梳妝臺的鏡子,仍是那個海德莉.理查森,一頭赤褐色的波浪長髮,一雙薄唇,黯淡的圓鈴大眼──然而,不一樣了,在她身上似乎可見到正微微發亮的人生新契機。太陽就要升起,在那之前,我要哼著諾拉.貝思的歌,竭盡我那該死的全力,就這麼佯裝下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