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定價:28 元
定價
:NT$ 168 元優惠價
:87 折 146 元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性喜懷舊,在現實空氣里捕捉舊時代閃爍過的金影金塵,在李香蘭柔膩歌聲想象花朵盛開,在金嗓子嬌軟吟唱體會里弄風情,在阮玲玉緩緩回眸里窺探民國女子的哀怨,從費雯麗笑嗔玉貌感受了亂世佳人......;也許是一己的沉溺,主觀的美化,珠簾倒卷,窺見了一番滄桑的時光,那一片曾經繁麗的百花洲,那一瞥的吉光片羽,其實是一去不復返的。
作者簡介
李天葆,祖籍廣東大埔,生于馬來西亞吉隆坡。已出版著作包括散文集《紅魚戲琉璃》、《紅燈鬧語》,短篇小說《檳榔艷》、《綺羅香》,以及長篇小說《盛世天光》。目前在《萬象》雜志撰寫專欄"春凳燕"。
目次
第一輯 重溫金粉夢
浮花幻影推理小寫
南洋艷麗
璇宮幻影的歌聲
無端跌落珊瑚枕
第二輯 瑤臺仙姬榜
蘭語魅香
天女散花
因李香蘭之名
超時空盡是夜來香
唱出一片光
麗華緣
花魁數上去,只有一個皇後
閱讀瑤池仙品
孤燕傳奇
偷得年月覓春光
牡丹紅
第三輯 時代曲金聲玉音
聆聽靈魂在唱歌
璇聲花開
笙歌桃源春
溫柔月
雯韻帆聲錄
霞映秋水娟娟月
天光未老,歌宴重現
雙姝情歌及鶯老遺音
洞仙歌唱遍花間人間
兩個茱莉一個海倫
張狂與吐露
第四輯 民國艷影浮塵
梅魂蘭影傳芳韻
梅影留蘭芳
留下一個梅郎
三月白芙蓉,穿過靜默無聲
玲瓏塔對香羅冢
滄海一蝴蝶
花月非貌云非裳
背燈私語
第五輯 海外繁花盛開
一路走,一路遺落的凄艷
花月喋血以及其他
魂化瑤臺夜合花
離恨天
薔薇與玫瑰
西海紫蓮金芙蓉
第六輯 香島生明月
曼菲莎華
莎菲絕跡
開箱驗取石榴裙
花之顏色春風懶
不在梅邊,在湄邊
春火愛神
歌舞江山
第七輯 迷樓舊窗觀幻影
麗人掌燈,黛蝶穿寶蓮
時光荒漠里殘篇的芬芳
光影麗人爭奇錄
第八輯 紅了櫻桃碎了心
我是一個女人
鏡花綺麗終須幻
紫羅蓮的秋天
雪蝶擁抱燈釵夢
拋卻胭脂作郎身
煙霞花月晚景涼天
艷芬留芳
戰勝時光的艷桃紅
一點靈犀化彩虹
非凡塵緣艷紅羅
秋聲賦
七彩寶珠玉女心經
第九輯 回眸的一抹春色
玉袖摘絳桃
踏月摘星的夜皇後
寒煙翠
燕語抒情
莫道多情說鐘情
皓月未當空,鵑聲已啼紅
巫山一段云
記憶里的花團錦簇
浮花幻影推理小寫
南洋艷麗
璇宮幻影的歌聲
無端跌落珊瑚枕
第二輯 瑤臺仙姬榜
蘭語魅香
天女散花
因李香蘭之名
超時空盡是夜來香
唱出一片光
麗華緣
花魁數上去,只有一個皇後
閱讀瑤池仙品
孤燕傳奇
偷得年月覓春光
牡丹紅
第三輯 時代曲金聲玉音
聆聽靈魂在唱歌
璇聲花開
笙歌桃源春
溫柔月
雯韻帆聲錄
霞映秋水娟娟月
天光未老,歌宴重現
雙姝情歌及鶯老遺音
洞仙歌唱遍花間人間
兩個茱莉一個海倫
張狂與吐露
第四輯 民國艷影浮塵
梅魂蘭影傳芳韻
梅影留蘭芳
留下一個梅郎
三月白芙蓉,穿過靜默無聲
玲瓏塔對香羅冢
滄海一蝴蝶
花月非貌云非裳
背燈私語
第五輯 海外繁花盛開
一路走,一路遺落的凄艷
花月喋血以及其他
魂化瑤臺夜合花
離恨天
薔薇與玫瑰
西海紫蓮金芙蓉
第六輯 香島生明月
曼菲莎華
莎菲絕跡
開箱驗取石榴裙
花之顏色春風懶
不在梅邊,在湄邊
春火愛神
歌舞江山
第七輯 迷樓舊窗觀幻影
麗人掌燈,黛蝶穿寶蓮
時光荒漠里殘篇的芬芳
光影麗人爭奇錄
第八輯 紅了櫻桃碎了心
我是一個女人
鏡花綺麗終須幻
紫羅蓮的秋天
雪蝶擁抱燈釵夢
拋卻胭脂作郎身
煙霞花月晚景涼天
艷芬留芳
戰勝時光的艷桃紅
一點靈犀化彩虹
非凡塵緣艷紅羅
秋聲賦
七彩寶珠玉女心經
第九輯 回眸的一抹春色
玉袖摘絳桃
踏月摘星的夜皇後
寒煙翠
燕語抒情
莫道多情說鐘情
皓月未當空,鵑聲已啼紅
巫山一段云
記憶里的花團錦簇
書摘/試閱
第一輯 重溫金粉夢
浮花幻影推理小寫
不知日間誰提起成瀨已喜男,入夜半眠不寐的,到凌晨,順手拿了《浮云》第二片,隨意看,一看不可收拾:高峰秀子接近劇終時,咳嗽得不成樣子,然後懷著龐大得幾乎窒息的愛死去,那一直要跟她斬斷情絲的森雅之,回想她漫步林間的笑影,忽然哭了起來。也實在抵擋不住,一個人竟然毫無預告地也哭得糊里糊涂,淚水不斷,霎時患上';還淚癥';。原本是晶瑩美好的回憶,後來也就千瘡百孔,愈來愈黯淡萎縮,關系益發傖俗不堪,處處是腐蝕了過去的舊情。那曾經看過不止一遍的《放浪記》、《母親》都還沒怎樣,這《浮云》殺傷力驚人,不宜隨便重看。忙把掀開的心靈血肉掩蓋,倒了紙醉金迷的麻藥,暫時的麻醉其實也屬生活的平衡之道。
靜默無聲的阮玲玉憤恨到極點,手拿酒瓶往流氓頭上猛擊,然後就掉進黑獄斷腸部分,四周黑漆漆,只有頂上有光,幽光,阮絮絮而談,字幕斗大地寫著:告訴他,就當我死了,不要讓他知道有這樣的母親。這就是阮玲玉化身為銀幕神女的奠基演出,冉冉升天,在風塵里轉身修成聖母相。阮的其余作品大都不足觀矣,甚至是頗有盛名的《新女性》,其實拙劣。胡蝶呢,她非常適合銀幕演出,不溫不火,婉媚雍容。張恨水寫過胡蝶';幾分似寶釵,幾分似襲人';之類,很有見地。默片版《啼笑因緣》,還是第一集,情節發展還有限得很,胡蝶的沈鳳喜卻自然樸素,月下贈小照,節奏情調慢悠悠,比後來許多鬧哄哄的凄婉哀怨多一分詩意。鳳臺仙蝶下凡,啟齒說話,也就魔力減弱,聲音既非曼妙,歌喉也不婉轉。阮要是不死,這個玉音關劫,也是要過的。
這一大批三十年代老影片的樂趣不止于此,像《夜半歌聲》播放主題曲,等于極其動人的黑色歌劇魅影MTV,且是民國初年的版本--月映池塘,樓閣蛛網飄抖,燭焰慘白晃動,女子披紗風中佇立,身後萬葉千聲。整首歌下來一如凄迷詭異的預告片,正片反而可看可不看。導演馬徐維邦的杰作理應要打撈,我想是極為難得的黑色綺靡另類的品種。
而懷舊標志一路往下數,可談之處甚多,像不熟悉老歌也聽聞其名的周璇,光影巔峰仍然只能在《馬路天使》。她的清新活潑絕無僅有,在別的片子里只顯得刻意演繹,她的林黛玉談不上古典凄哀,她的一些唱片也只有局部精彩,只是那分溫婉氣息、難言的柔性吸引無可比擬,超逾時間性。而陳燕燕托張愛玲之福,流傳一部《不了情》,卻也是不幸,那時的她已經花垂玉萎,不復艷容,可是那把嗓音卻鶯啼嬌嫩,感覺不協調到極點。後來的《太太萬歲》的蔣天流、上官云珠,一個賽似一個艷麗精明,真的是一對燈人兒。張愛玲名作《金鎖記》據說內定張瑞芳,我是認為幸虧沒成事,此芳并非絕色,七巧雖是反派,還得像上官云珠這類騷艷的野玫瑰才能勝任。顧蘭君的作品後來只找到《武則天》,她擰眉瞪眼,下發號令,用力太過,仿佛有點是小型的唐若菁,有點失望──她可是專演名女人的名旦,淫婦、名妓、後妃,那些斑斕腐朽的菲林今何在?任何政治運動都會讓它們淹沒沉埋。
最出類拔萃的是李麗華。我看到的是《秋海棠》,她一人飾演湘綺、梅寶二角,唱京戲自不在話下,特殊之處是她擅長';演說式';的口白,這應屬于當年文明戲的遺風?多年後李麗華也在《武則天》里露了一手,語氣鏗鏘,滔滔不絕,很舞臺化的表演。回溯這';秋海棠時代';,原來早已有所本。只是李麗華的外形并未艷麗絕美之至,還有三分少奶奶的環肥,一切等到香港時期才千錘百煉修成正果。而她的天敵白光,上海時期作品未見,而那時也確實不是她的輝煌時光,最多是懶洋洋時代曲,鶴立雞群之于玫瑰薔薇小妹妹堆里。還有一部袁美云的《少奶奶的扇子》,即王爾德原著,在民國洋場話劇里可是赫赫有名。袁美云的嬌俏另有三份少年的俊美,別具一格。矚目的是演傷風敗俗交際花的路露明,裝扮行頭現代化,露肩晚禮服,煙視媚行,只是念對白稍弱,不是袁的對手。影片彌漫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的洋派風情,頗有趣味。路露明還有演出《日出》的陳白露,其艷魅可預知,不知成績如何。據說當年大江南北演活陳白露的首推唐若菁,一把沙啞嗓子,卻偏有風韻滄桑。我們後來在別的香港光影尋覓而得的唐氏演出,皆是潦草寫意的復印本,不是精致瑰麗的杰作,包括《曼波女郎》中驚鴻一瞥的廁所阿嬸,佯裝不認親生女葛蘭,是唐氏作品最富有哀怨韻致的一段。一切源頭來自八十年代喜歡看新鳳霞的文章──她是後來學文化,由識字學起,慢慢作文,自有一種直率不見掩飾的坦然──里頭就提到唐槐秋、唐若菁父女,牽瓜拉藤的。
就連新鳳霞的《花為媒》也是聽原聲帶滾瓜爛熟,隔年隔月之後才如愿看到光碟本,那種云開見月花弄影的喜悅特別深刻。張五可原來是如此照菱花自贊,新鳳霞的眼睛其實風情十足,而評劇花旦邊唱邊舞,晃得如同';旱船娘子';,很有鄉土味道,喜盈盈鬧洋洋,根本就是新春喜劇。歷來新馬流行久遠的《劉三姐》,我是不喜的,可能是無所不在的前進意識,那地主與勞動階級的山歌形式斗爭,也是極為著痕跡的,完全讓我想到六七十年代的馬華文學,主題正確,兼要反映現實,過氣無比,如今仍有人歇斯底里提倡,仿佛殘存著過期罐頭的氣味。我寧愿躲在張五可的後花園里,聽媒婆阮媽媽報花名,然後等待書生來偷相親。更賞心樂事的是,背誦兩個新嫁娘在洞房互相端詳的詞兒:';張五可用目瞅,從上下仔細打量這位閨閣女流,只見她的頭發怎么那么黑,她的梳妝怎么那么秀,兩鬢蓬松光溜溜,何用桂花油;高挽鳳纂,不前又不後,有個名兒叫仙人?......;';是耍嘴皮子,可是瑣碎之中帶華麗細節的喜氣愛意,完全是民間傳奇里反照紅塵俗人的心態。二女艷麗無儔地背對背靠著,倩笑著,春燈高照,花好月圓,卻不是什么人民大翻身。新鳳霞丈夫吳祖光的《風雪夜歸人》就看不出什么味道來。
《血染海棠紅》是白光的戲寶,第一女主角,也是第一反派,她沉淪墮落到底,不耐煩地抽煙一直到完場,大蓬松的卷發,口里含糊帶京腔,窯姐兒一樣,個性到極致。那些《嘆十聲》、《東山一把青》,漫不經心地唱出來。她其實并不上海,老歌專家水晶就不茍同白光之歌,認為是北地胭脂的艷曲而已。《一代妖姬》的名旦小香水登場,根本是後來那種民初刀馬旦大帥府類型片的開山鼻祖。所謂妖姬,也妖得并不徹底,為革命愛郎犧牲,造型僅是狐貍裘緊緊裹住玉軀,側臉回眼,叼住根香煙──一個神情鎮住了時間的冰山,這就叫做永恒。
余麗珍的《七彩蝴蝶精》,標明七彩,拷貝卻是黑白:首幕是太後壽誕,見蝴蝶亂舞,忿而下令撲死──太後是林妹妹飾演,此林妹妹戲路專走偏鋒,冷艷邪花,只是她沒機會變成另一個白光。中學時代看過關文清的影壇回憶錄,里面提及林妹妹甚詳,說她在越南生二子,一為大鉗,二為小鉗。我是記得在唐滌生電影《花都綺夢》里,她演一個酗酒舞女,沒錢卻想賒酒。可是此劇她竟然是一個太後,至少雍容華貴,念白說道:';哀家已經沉沉大醉,欲回宮尋其好夢咯。';忽然覺得欣慰,她在虛幻影里暫時修成正果了──即使是一個滿頭珠翠的老頑固,不過是與蝴蝶為敵而已,更狠毒的行徑交由鳳凰女一手包辦:割斷椅腳、酒落砒霜之類的。哀怨貞良理應是余麗珍,她乃蝴蝶精,芳名幻影(何其凄艷刻意的名字,而蝴蝶為人身,本屬幻影,蝶艷色空,翩然入香海),與何非凡三載孽緣後化蝶而去,劇終時穿上閃亮珠片蝴蝶裝,在干冰煙霧里載歌載舞十多分鐘,那場面可以媲美學校懇親會──這點娛樂性,余麗珍戲寶從來不缺乏。
我一直觀賞到不知東方之即白,可謂滿足矣,《浮云》那一點悲傖當然被逼退至更遠的虛空之外了。
......;
浮花幻影推理小寫
不知日間誰提起成瀨已喜男,入夜半眠不寐的,到凌晨,順手拿了《浮云》第二片,隨意看,一看不可收拾:高峰秀子接近劇終時,咳嗽得不成樣子,然後懷著龐大得幾乎窒息的愛死去,那一直要跟她斬斷情絲的森雅之,回想她漫步林間的笑影,忽然哭了起來。也實在抵擋不住,一個人竟然毫無預告地也哭得糊里糊涂,淚水不斷,霎時患上';還淚癥';。原本是晶瑩美好的回憶,後來也就千瘡百孔,愈來愈黯淡萎縮,關系益發傖俗不堪,處處是腐蝕了過去的舊情。那曾經看過不止一遍的《放浪記》、《母親》都還沒怎樣,這《浮云》殺傷力驚人,不宜隨便重看。忙把掀開的心靈血肉掩蓋,倒了紙醉金迷的麻藥,暫時的麻醉其實也屬生活的平衡之道。
靜默無聲的阮玲玉憤恨到極點,手拿酒瓶往流氓頭上猛擊,然後就掉進黑獄斷腸部分,四周黑漆漆,只有頂上有光,幽光,阮絮絮而談,字幕斗大地寫著:告訴他,就當我死了,不要讓他知道有這樣的母親。這就是阮玲玉化身為銀幕神女的奠基演出,冉冉升天,在風塵里轉身修成聖母相。阮的其余作品大都不足觀矣,甚至是頗有盛名的《新女性》,其實拙劣。胡蝶呢,她非常適合銀幕演出,不溫不火,婉媚雍容。張恨水寫過胡蝶';幾分似寶釵,幾分似襲人';之類,很有見地。默片版《啼笑因緣》,還是第一集,情節發展還有限得很,胡蝶的沈鳳喜卻自然樸素,月下贈小照,節奏情調慢悠悠,比後來許多鬧哄哄的凄婉哀怨多一分詩意。鳳臺仙蝶下凡,啟齒說話,也就魔力減弱,聲音既非曼妙,歌喉也不婉轉。阮要是不死,這個玉音關劫,也是要過的。
這一大批三十年代老影片的樂趣不止于此,像《夜半歌聲》播放主題曲,等于極其動人的黑色歌劇魅影MTV,且是民國初年的版本--月映池塘,樓閣蛛網飄抖,燭焰慘白晃動,女子披紗風中佇立,身後萬葉千聲。整首歌下來一如凄迷詭異的預告片,正片反而可看可不看。導演馬徐維邦的杰作理應要打撈,我想是極為難得的黑色綺靡另類的品種。
而懷舊標志一路往下數,可談之處甚多,像不熟悉老歌也聽聞其名的周璇,光影巔峰仍然只能在《馬路天使》。她的清新活潑絕無僅有,在別的片子里只顯得刻意演繹,她的林黛玉談不上古典凄哀,她的一些唱片也只有局部精彩,只是那分溫婉氣息、難言的柔性吸引無可比擬,超逾時間性。而陳燕燕托張愛玲之福,流傳一部《不了情》,卻也是不幸,那時的她已經花垂玉萎,不復艷容,可是那把嗓音卻鶯啼嬌嫩,感覺不協調到極點。後來的《太太萬歲》的蔣天流、上官云珠,一個賽似一個艷麗精明,真的是一對燈人兒。張愛玲名作《金鎖記》據說內定張瑞芳,我是認為幸虧沒成事,此芳并非絕色,七巧雖是反派,還得像上官云珠這類騷艷的野玫瑰才能勝任。顧蘭君的作品後來只找到《武則天》,她擰眉瞪眼,下發號令,用力太過,仿佛有點是小型的唐若菁,有點失望──她可是專演名女人的名旦,淫婦、名妓、後妃,那些斑斕腐朽的菲林今何在?任何政治運動都會讓它們淹沒沉埋。
最出類拔萃的是李麗華。我看到的是《秋海棠》,她一人飾演湘綺、梅寶二角,唱京戲自不在話下,特殊之處是她擅長';演說式';的口白,這應屬于當年文明戲的遺風?多年後李麗華也在《武則天》里露了一手,語氣鏗鏘,滔滔不絕,很舞臺化的表演。回溯這';秋海棠時代';,原來早已有所本。只是李麗華的外形并未艷麗絕美之至,還有三分少奶奶的環肥,一切等到香港時期才千錘百煉修成正果。而她的天敵白光,上海時期作品未見,而那時也確實不是她的輝煌時光,最多是懶洋洋時代曲,鶴立雞群之于玫瑰薔薇小妹妹堆里。還有一部袁美云的《少奶奶的扇子》,即王爾德原著,在民國洋場話劇里可是赫赫有名。袁美云的嬌俏另有三份少年的俊美,別具一格。矚目的是演傷風敗俗交際花的路露明,裝扮行頭現代化,露肩晚禮服,煙視媚行,只是念對白稍弱,不是袁的對手。影片彌漫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的洋派風情,頗有趣味。路露明還有演出《日出》的陳白露,其艷魅可預知,不知成績如何。據說當年大江南北演活陳白露的首推唐若菁,一把沙啞嗓子,卻偏有風韻滄桑。我們後來在別的香港光影尋覓而得的唐氏演出,皆是潦草寫意的復印本,不是精致瑰麗的杰作,包括《曼波女郎》中驚鴻一瞥的廁所阿嬸,佯裝不認親生女葛蘭,是唐氏作品最富有哀怨韻致的一段。一切源頭來自八十年代喜歡看新鳳霞的文章──她是後來學文化,由識字學起,慢慢作文,自有一種直率不見掩飾的坦然──里頭就提到唐槐秋、唐若菁父女,牽瓜拉藤的。
就連新鳳霞的《花為媒》也是聽原聲帶滾瓜爛熟,隔年隔月之後才如愿看到光碟本,那種云開見月花弄影的喜悅特別深刻。張五可原來是如此照菱花自贊,新鳳霞的眼睛其實風情十足,而評劇花旦邊唱邊舞,晃得如同';旱船娘子';,很有鄉土味道,喜盈盈鬧洋洋,根本就是新春喜劇。歷來新馬流行久遠的《劉三姐》,我是不喜的,可能是無所不在的前進意識,那地主與勞動階級的山歌形式斗爭,也是極為著痕跡的,完全讓我想到六七十年代的馬華文學,主題正確,兼要反映現實,過氣無比,如今仍有人歇斯底里提倡,仿佛殘存著過期罐頭的氣味。我寧愿躲在張五可的後花園里,聽媒婆阮媽媽報花名,然後等待書生來偷相親。更賞心樂事的是,背誦兩個新嫁娘在洞房互相端詳的詞兒:';張五可用目瞅,從上下仔細打量這位閨閣女流,只見她的頭發怎么那么黑,她的梳妝怎么那么秀,兩鬢蓬松光溜溜,何用桂花油;高挽鳳纂,不前又不後,有個名兒叫仙人?......;';是耍嘴皮子,可是瑣碎之中帶華麗細節的喜氣愛意,完全是民間傳奇里反照紅塵俗人的心態。二女艷麗無儔地背對背靠著,倩笑著,春燈高照,花好月圓,卻不是什么人民大翻身。新鳳霞丈夫吳祖光的《風雪夜歸人》就看不出什么味道來。
《血染海棠紅》是白光的戲寶,第一女主角,也是第一反派,她沉淪墮落到底,不耐煩地抽煙一直到完場,大蓬松的卷發,口里含糊帶京腔,窯姐兒一樣,個性到極致。那些《嘆十聲》、《東山一把青》,漫不經心地唱出來。她其實并不上海,老歌專家水晶就不茍同白光之歌,認為是北地胭脂的艷曲而已。《一代妖姬》的名旦小香水登場,根本是後來那種民初刀馬旦大帥府類型片的開山鼻祖。所謂妖姬,也妖得并不徹底,為革命愛郎犧牲,造型僅是狐貍裘緊緊裹住玉軀,側臉回眼,叼住根香煙──一個神情鎮住了時間的冰山,這就叫做永恒。
余麗珍的《七彩蝴蝶精》,標明七彩,拷貝卻是黑白:首幕是太後壽誕,見蝴蝶亂舞,忿而下令撲死──太後是林妹妹飾演,此林妹妹戲路專走偏鋒,冷艷邪花,只是她沒機會變成另一個白光。中學時代看過關文清的影壇回憶錄,里面提及林妹妹甚詳,說她在越南生二子,一為大鉗,二為小鉗。我是記得在唐滌生電影《花都綺夢》里,她演一個酗酒舞女,沒錢卻想賒酒。可是此劇她竟然是一個太後,至少雍容華貴,念白說道:';哀家已經沉沉大醉,欲回宮尋其好夢咯。';忽然覺得欣慰,她在虛幻影里暫時修成正果了──即使是一個滿頭珠翠的老頑固,不過是與蝴蝶為敵而已,更狠毒的行徑交由鳳凰女一手包辦:割斷椅腳、酒落砒霜之類的。哀怨貞良理應是余麗珍,她乃蝴蝶精,芳名幻影(何其凄艷刻意的名字,而蝴蝶為人身,本屬幻影,蝶艷色空,翩然入香海),與何非凡三載孽緣後化蝶而去,劇終時穿上閃亮珠片蝴蝶裝,在干冰煙霧里載歌載舞十多分鐘,那場面可以媲美學校懇親會──這點娛樂性,余麗珍戲寶從來不缺乏。
我一直觀賞到不知東方之即白,可謂滿足矣,《浮云》那一點悲傖當然被逼退至更遠的虛空之外了。
......;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