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思親補讀錄:走近父親錢穆(簡體書)
滿額折

思親補讀錄:走近父親錢穆(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6 元
定價
:NT$ 156 元
優惠價
87136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錢行編著的《思親補讀錄》是錢穆先生次子錢行近二十年來閱讀父親著作、理解父親思想、思考文化人生所寫下的若干短篇匯集。作者還在《思親補讀錄》中追敘了錢穆先生生平略歷與一些不為人知的家庭軼事,針對他認為讀書界對錢穆生平、學術思想存在誤解的一些文字和觀點,作出了更正或商榷。對研究錢穆其人和其思想,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名人/編輯推薦

錢行編著的《思親補讀錄》內容介紹:當年編全集時候,我負責的只是《讀史隨劄》這一部分,其他部分當時只讀過很少,直到今天,對于父親的全部著作,也還是讀過的少,沒讀過的多,讀過的部分也不能說全理解。但是寫的筆記則是覺得有所得而寫的。希望繼續晚學補讀,能寫出更多更好的文字來。

開始讀父親的書,大概是在1980年前後,也就是我將近五十歲的時候。
在我上小學、初中時候,也就是抗日戰爭期間,父親在大後方,我們在淪陷區,記得那時,我們會給他寫信(其實不是記得,而是後來父親去世,臺灣編全集,我也參加遺稿整理的工作,有一部書稿,當時就是寫在從淪陷區寄過去的家信背面。正面的書稿,就是後來編入全集的《讀史隨劄》;背面的書信,其中就有母親和都在上小學的我們兄弟幾人所寫的家書,這樣才使我有了這寫信的記憶)。後來抗戰勝利,父親回到家鄉,在無錫江南大學任教,先兄曾隨父親就讀于江南大學,我和弟弟妹妹,仍隨母親在蘇州。那時,我雖然在讀高中,應該是能讀一些書的,但是也還沒有讀過父親的書,倒是讀魯迅、高爾基等的書多一點。在這以後,就是父親到香港辦學,大陸批判白皮書,牽連到胡適、傅斯年先生和父親等等。所以開始讀父親的書,要到1980年前後了。
讀父親書時,讀到一處,是父親講學時的“題外話”。原文在現臺灣版全集52冊之《講堂遺錄·經學大要》第十四講里。大意是說,今天你們來聽我講演,但是帶了許多別人來,就聽不進我的話了。《莊子》中有一段“南榮趑見老子”,老子說:“子何與人偕來之眾也?”你怎么帶了一大堆人來呢?諸位到我這里來,心中不知帶了多少人;不僅帶中國人,特別是還帶來一大群外國人。有這一群人在你腦子里,你有什么辦法來聽我講課?我開始讀父親的書時,其實就是這樣的情形。從1949年到1980年,其中讀了許多東西,腦子里有許多人;在以後的讀書學習過程里,自然會發生一個此消彼長的情形。這或許也會反映在近幾十年所寫的文字中吧,本書所收各篇,正部分體現了這一消長變化。
父親逝世,我寫了“最後的孝心”一文,說是“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其實其時對父親之“道”,是連一知半解也不夠的,所以提出三年讀書的打算。但是,如上所述,這里面其他人造成的阻力還是大大存在的。所以,前幾年開始準備集各文為一個集子時,起的書名就是《走近錢穆先生》,“走近”正表示這個消長的過程,而且所收各文,都是以筆名“畢明邇”——以一個讀者身份發表的。這一次,增添了一些用真名寫的紀念文字和雜志記者采寫的訪談記錄,這原擬的書名就有點不合適了。
父親那本《讀史隨劄》,寫于抗戰期間,先祖母去世之後。原題為《思親疆學室讀書記》,并且撰有《思親疆學室讀書記序》(刊于民國三十年四月《責善》半月刊二卷一期),但是,全書當時并未編成出版。作者晚年曾編定目錄,改題為《讀史隨劄》,因收羅未全亦未能付梓。在編輯全集時,才最終結集成《讀史隨劄》,原《思親疆學室讀書記序》一文,則移以作為此書的代序。父親在這序里說“計惟有勉力疆于學,雖不足以報深恩于萬一,亦姑以寄孤兒荼檗之心。繼今當署吾室日‘思親疆學之室’。”現在,本書所收各文,十之九寫于“最後的孝心”一則之後,雖然有些以筆名出之,心中實未嘗絲毫忘此孝心也。故將書名改題為《思親補讀錄》,亦以志孤兒荼檗之心于萬一也。并以“走近父親錢穆”為副標題,以示呼應初宗。全書中對父親的稱謂,或稱“父親”,或稱“錢穆先生”,則是保留了各篇寫作、發表當初的原樣,亦特此說明一下。
回想父親逝世的次年,繼母大人在臺灣《聯合報》上,按照父親的遺愿,寫了一篇《時代的悲劇——錢穆先生和他的子女》,這篇長文有一節是說1984年父親和我們在香港見面的事,大意說,父子兒孫相聚,盼望能給賓四帶來些安慰,但是他總顯得情緒落寞,有時就獨自離群而去。他認為“當年父子異途,他獨自流亡海外,兒子們以大義相責。當時國家天翻地覆,個人的利害、得失、悲喜、成敗,早已不在他心上,也無需作何解說”。可是,時至今天,是非對錯,已經擺在眼前,父子相見,做兒子的豈可對過去沒有一句話交代?“他要知道,分別幾十年後的今天,兒子們早脫離了不成熟的中學生時代,對他這個父親又是如何看法?”可是,我們當時見不及此,沒有對父親做出他希望的交代。直到後來寫那“最後的孝心”時候,才做了一點說明,真是悔之晚矣。以後陸續寫的這些《思親補讀錄》,真能彌補這時代的悲劇于萬一嗎?
當年編全集時候,我負責的只是《讀史隨劄》這一部分,其他部分當時只讀過很少,直到今天,對于父親的全部著作,也還是讀過的少,沒讀過的多,讀過的部分也不能說全理解。但是寫的筆記則是覺得有所得而寫的。希望繼續晚學補讀,能寫出更多更好的文字來。
二○一一年五月十一日八十初度

目次

第一部分 只鱗片羽
懷念父親錢穆
我與父親
最後的孝心
從“未學齋”到“素書樓”
商務印書館的購書券
尤重(論語新解)
論讀書四則
我的家鄉蘇州”
錢穆先生與陳寅恪先生
父親歸葬記略
詩里的人生點滴
四副對聯寫心境
賈克文先生和孫鼎宸將軍
第二部分 教學相長
錢教員初遇秦校長
十年鄉鎮小學
三師往事
在蘇中的日子
香港辦學,“手空空無一物”
第三部分 隨感隨筆
孤桐何意鳳飛來
傲骨傲心和翹尾巴
孤和群
三年之艾
蔣先生七十壽辰祝壽辭
書評一例
范文正公的名言
太平天國與洪楊之亂
關于“溫情與敬意”之辯
阿Q的言行和國民性
領袖與英雄
《湖上閑思錄》之思“我”
《莊子纂箋·序目》讀後
司馬光與《資治通鑒》
“茍全性命于亂世”
修養與表現
堅定力,戒浮躁
牝牡驪黃
兩位大師與直排
錢鍾書代序《國學概論》
也說朱熹和陸游的詩
“個體選擇國家”
學術史中的師生故事
當兒子談到父親
第四部分 人云我云
錢穆先生和胡適之先生的交往
評魯迅和白話文
錢先生和中研院
早年到廈門集美工作
錢先生和蘇州耦園
“胡適、傅斯年、錢穆之類”
“維新派”之意見及其他
為王者師
評書評人當先讀其書
小考小訂
有感于李敖的“錢穆定位”
張中行批判歐陽修
“而已”不可輕言
代編後記
遠方的山

書摘/試閱

“文化大革命”中,我們和父親的聯系中斷了,也不知道父親去了臺灣,一直到粉碎“四人幫”以後,才恢復了聯系。父親和我們分離得實在太久了,他再也抑制不住和子女見面的愿望,1980年夏,繼母胡美琦女士很快幫我們辦了去香港的手續。當時每天因私出境的名額很少,我們兄妹一下子要走五個,難度很大,但在有關方面的特別照顧下,總算批準了四人。
1980年8月底,大哥、三弟、小妹和我終于通過羅湖橋海關,坐上了去香港的列車,當時心情很是激動。當年父親離家時我只有十六歲,那時我們住在蘇州婁門小新橋巷的耦園,父親在無錫江南大學教書,課後就回到蘇州家里,就在那小小書房里寫作。我們走過書房時,總怕弄出聲音打擾他。至今這一幕,歷歷在目,父親不茍言笑,在我們的心中始終是嚴厲的。從地鐵出口處出來,我們還在東張西望地尋找,繼母卻先憑著照片認出并招呼了我們。在繼母旁邊站著一個身穿長袍的老人,這就是與我們分開了三十多年的父親。
為了避免新聞記者的注意,繼母特地把我們的住所安排在一所旅游飯店的高層,父親患有青光眼,視力模糊,他常走到我們身邊,從近處審視我們每一個人。他的確還把我們當作孩子,每天先自己正襟危坐,然後令我們挨次坐下。他問我們每個人的經歷、生活、讀什么書,當他知道我們兄妹是小學、中學、大學教師時,十分高興,連聲說“很好,很好”。知道十個孫子和外孫都在重點中學和重點大學讀書時,更是眉開眼笑。當談到我們曾遭遇過的艱難困苦時,他唏噓說:“吃點苦沒有什么,我希望你們做好一個中國人,用功讀書做學問。”他又說:“我對你們也沒有盡到責任,尤其對小女兒,總覺得對她很慚愧。”他離家的時候,小妹錢輝只有九歲。這次來港,父親和繼母對她特別的好,在相處的短短一星期中,父親還給我們講中國歷史,教導我們做人治學的道理。幾乎每晚都要談到十二點以後,有時午睡了,他剛進臥室躺下,忽然又走到我們房間,講起他剛想到要關照我們的話,他把所有的愛、所有的期望,都溢于言表。
半年以後,堂兄錢偉長和大妹錢易去香港訪問,父親和母親再次從臺灣去香港和他們見面。這樣我們兄妹五人都和父親見面了。堂兄偉長自小跟著父親在蘇州、北京讀書,叔侄的感情很深。
過去父親給我們的信,都是繼母代筆的。我們只是熟悉她娟秀的字跡,并不了解她的為人。我們這次來香港,繼母安排得非常妥貼。她對我們親切和理解,在香港的幾天中,我們之間好像一下子縮短了距離。
繼母原是江西南昌的一位世家小姐。曾就讀于廈門大學,後去香港,在新亞書院讀了一年書。這時父親孤身一人在香港辦學,他不善料理生活,常發胃病。那年香港奇熱,他睡在教室的地板上呻吟,使人十分同情。1952年4月父親應邀去臺北,14日,在淡江文理學院新建的驚聲堂內,為聯合國中國同志會講演,不料屋頂大塊水泥墜落下來,父親頭頂受傷,後去臺中休養。當時繼母在臺中圖書館工作,得知父親在臺中,每日下班後便去探視,為父親燒晚飯,星期日一起去公園散步。他們逐漸建立了感情,後來繼母去臺北師范大學讀書,1956年畢業後,便去香港和父親結婚。
繼母是父親真正的知己。父親晚年視力甚差,但他字字工整,展紙落筆偶有重疊,必須繼母誦讀後增補修改,真可謂一絲不茍。父親晚年數百萬言的書稿就是這樣整理完成的。而繼母自己也在百忙中完成了四十萬余言的學術著作《中國教育史》,因而我們對她由衷地尊敬和感激。
第一次和父親在香港見面後,隔了四年,父親九十歲生日,香港的朋友和學生們為父親祝壽。在金耀基等先生的幫助下,我們再一次去了香港。這時大哥錢拙已因病去世,他是蘇州大學物理系教師,從小聰穎能干。他的去世對年邁的父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他親自給大哥的兒子錢松寫信,要他學習伯父錢偉長。錢偉長也是少年喪父,依靠自己努力而學有所長的。去香港祝壽時,我們帶了兩個孩子,一個是錢松,他代表大哥一家;一個是我的女兒婉約,她在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學習中國古典文獻專業,是孫輩中唯一讀文科的,由于這個原因,她得到爺爺奶奶的特別青睞。P5-7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36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