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中國製造業服務化:理論、路徑及其社會影響(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製造業服務化:理論、路徑及其社會影響(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9 元
定價
:NT$ 174 元
優惠價
871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4 點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中國制造業服務化:理論、路徑及其社會影響》不但清晰地描述了服務型制造的表象,更從歷史的角度闡述了這一模式的重要意義,也從理論上對其給予了社會制度的解釋,并通過實證研究證實了這一模式對中國制造業的積極作用。此外,作為社會經濟結構的基本變革,制造業服務化對整個社會都將產生深遠影響。《中國制造業服務化:理論、路徑及其社會影響》揭示了這一變革對社會治理的影響,認為制造業服務化必將推動政治民主化和社會善治的實現。《中國制造業服務化:理論、路徑及其社會影響》具有學術性與可讀性,既適合制造領域的專家閱讀,也適合一般社會學科的學者參考,對于關注經濟發展、產業變革、政治進步等領域的讀者,《中國制造業服務化:理論、路徑及其社會影響》同樣會有所啟發。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制造業服務化:理論、路徑及其社會影響》為服務型制造叢書之一。

目次

第1章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中國制造的轉型與服務型制造
1.2 制造業服務化——一個有效的路徑
1.3 章節安排

第一部分 理論篇
第2章服 務的相關概念及西方的研究
2.1 什么是服務
2.1.1 服務是一種行為
2.1.2 服務是一種經濟活動
2.1.3 服務是一個被獨立統計的經濟部門
2.1.4 延伸意義的服務概念
2.1.5 本書所指的服務概念——服務型制造中的服務
2.2 服務業的分類
2.3 服務研究的演進
2.3.1 第一階段(20世紀前)——古典時期
2.3.2 第二階段(20世紀三四十年代)——服務業的確立時期
2.3.3 第三階段(20世紀60年代後)——服務的多元化時期
2.3.4 第四階段(進入21世紀)——服務業的大發展時期
2.4 服務經濟的趨勢
2.5 服務經濟下的制造業轉型
2.6 小結——西方服務研究的脈絡
第3章 制造還是服務——中國學術界對產業優先序的爭論
3.1 中國產業結構的變遷——30年的經歷和解釋
3.1.1 中國的產業結構變遷的基本歷程
3.1.2 中國服務業的發展
3.1.3 過去產業結構變遷的解釋
3.2 中國學術界對制造與服務關系的爭論
3.2.1 服務還是制造的三次大討論
3.2.2 歷次大討論的特點
3.2.3 歷次大討論的啟示
3.2.4 國內學術界服務經濟觀點的演變
3.3 服務還是制造——當前主要的觀點爭論和探討
3.4 對兩種觀點的探討和辨析——服務落後論是一種誤區
3.5 反思——重新看待制造業與服務業的關系
3.6 小結
第4章 產業結構升級與制造業的服務轉型
4.1 制造向服務變遷的經濟史模型
4.2 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制造業向服務轉型的歷史和國家實力的變遷
4.2.1 世界歷史上的典型強國制造業向服務業的變遷
4.2.2 主要發達國家歷史經驗的啟示
4.3 從世界歷史經驗看中國需要保持強大的制造能力
4.4 保持制造能力的措施——三條道路及其比較
4.5 中國制造的服務創新和服務型制造的提出
4.6 小結
第5章 什么是服務型制造業——服務型制造的概念體系
5.1 服務型制造提出的背景
5.1.1 時代背景——經濟轉型、消費變化和技術進步
5.1.2 產業背景——制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
5.1.3 歷史背景——新的生產方式的提出與中國的歷史機遇
5.2 服務型制造的概念
5.2.1 服務型制造的概念演化
5.2.2 服務型制造的核心概念
5.2.3 服務型制造的語義解釋
5.3 服務型制造概念的研究領域
5.3.1 服務型制造所產生的新問題
5.3.2 服務型制造的研究體系和層次
5.3.3 服務型制造的主要研究層面
5.3.4 服務型制造研究的學科定位
5.4 小結
第6章 服務型制造運作上的新特點和理論解釋
6.1 服務型制造運作的特點
6.1.1 服務型制造與傳統制造業運作上的差異
6.1.2 制造網絡中不同服務業的整合方式
6.2 服務型制造產業組織形態的解釋——基于交易成本理論
6.2.1 交易成本理論
6.2.2 服務型制造的產生與交易成本
6.2.3 交易成本的降低導致企業形態和企業間關系的異仕
6.2.4 交易成本降低導致企業與消費者關系的異化
6.3 基于交易成本理論對服務型制造發展戰略的啟示
6.4 小結

第二部分 實證篇
第7章 服務與制造融合對增強制造業能力的驗證
7.1 服務與制造融合的度量——投入產出方法的應用
7.1.1 投入產出方法
7.1.2 中國制造業與月艮務業之間的融合趨勢
7.2 服務與制造融合對制造業規模和績效提升的驗證
7.2.1 對制造業規模提升效果的測量
7.2.2 對制造業績效提升效果的測量
7.3 小結

第三部分 戰略篇
第8章 服務型制造的發展戰略
8.1 服務經濟下發展服務型制造的意義
8.2 中國制造企業實施服務型制造轉型的戰略
8.2.1 制造企業中且艮務型制造的變革內容
8.2.2 企業開展服務型制造的步驟和階段
8.3 產業層面的服務型制造轉型——以山寨機產業為例
8.3.1 山.寨機與服務型制造
8.3.2 服務型制造與政府管制——基于山寨機產業的發展
8.3.3 中國服務型制造的產業層面發展方向和努力
8.4 小結

第四部分 開放式的討論
第9章 經濟服務化的社會和政治影響——一個開放式的討論
9.1 服務不僅僅是經濟——經濟發展與社會改變
9.2 經濟服務化的社會和政治影響——文獻回顧
9.2.1 異質的服務經濟中的共同特征
9.2.2 資本流動性和政治民主化
9.3 從經濟服務化到政治民主化
9.3.1 經濟服務化、資產流動性和政治民主化
9.3.2 一個統一的模型
9.4 經濟服務化對中國社會政治的影響
9.4.1 促進地方政府之間的競爭和向實現區域治理的善治
9.4.2 自底向上地增加政治參與度和促進增量民主的實現
9.4.3 國家層面的政府努力
9.5 基本的結論
第10章 結論與展望
10.1 結論
10.2 展望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從另一方面,威廉姆斯繼承了科斯利用交易成本對公司規模以及產業整合方面的解釋,重點發展了對交易成本的測量技術,認為交易成本的大小是受制于資產專用性、交易頻率和不確定性的制約以及由此影響到產業組織形態的演化,也就是所謂的產業垂直整合理論。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威廉姆斯對交易成本的測度僅僅是針對企業之間的商業或者生產的交換而言的,其所度量的交易成本遠遠不是交易成本的全部(如張五常定義的非魯濱遜一人經濟世界中的成本)。因而,盡管在交易成本的度量上威廉姆斯做了開創性的重要工作,但是還遠遠不夠,甚至對理解交易成本對社會組織的影響有一定的誤導。而對于交易成本與社會組織演變的互動應該基于科斯和諾斯的角度來進行。
米勒在《管理的困境——科層中的政治經濟學》一書中對企業是采用科層式的集中命令的方式還是采用市場交換的方式進行了一個基本的總結。其沿用了科斯的分析并整合了後續所謂的交易成本經濟學的一些觀點,認為當交易費用(包括風險、不確定性等)很大的時候,企業為了降低交易費用不得不用科層式的方式來進行組織生產,而當交易成本較小的時候企業會更多地運用市場的方式來進行生產。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