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技術及應用(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物聯網
ISBN13:9787302275152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大陸)
作者:薛燕紅
出版日:2012/02/01
裝訂/頁數:平裝/415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物聯網:物聯網技術及應用》較全面地介紹了物聯網的概念、體系結構及其關鍵技術。全書共分8章,前兩章討論了物聯網的基本概念、體系架構、關鍵技術、標準化及應用領域;在此基礎上,沿著物聯網的五層體系架構,分別于第3章至第7章重點介紹了信息感知層、物聯接入層、網絡傳輸層、技術支撐層和應用接口層各層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和關鍵技術;在第8章介紹了物聯網的安全。《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物聯網:物聯網技術及應用》層次清晰,內容新穎,知識豐富,圖文并茂,可讀性強。
《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物聯網:物聯網技術及應用》可作為高等院校物聯網專業和信息類、通信類、計算機類、工程類、管理類及經濟類等專業的“物聯網概論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從事物聯網開發、應用、研究與產業管理的人員參考。
《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物聯網:物聯網技術及應用》可作為高等院校物聯網專業和信息類、通信類、計算機類、工程類、管理類及經濟類等專業的“物聯網概論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從事物聯網開發、應用、研究與產業管理的人員參考。
名人/編輯推薦
《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物聯網:物聯網技術及應用》編輯推薦:教學目標明確,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教學方法靈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學內容先進,反映了物聯網工程的最新發展。教學模式完善,提供了配套的教學資源解決方案。
目次
第1章 物聯網概述
1.1 物聯網發展簡史
1.1.1 概念的提出
1.1.2 物聯網發展的背景和現狀
1.1.3 物聯網的定義及特征
1.2 物聯網的未來
1.2.1 物聯網產業發展趨勢
1.2.2 物聯網技術發展趨勢
1.2.3 物聯網與百姓生活
1.2.4 物聯網與各行各業
1.3 物聯網發展面臨的挑戰
1.3.1 安全問題
1.3.2 技術標準
1.3.3 商業模式
1.3.4 支撐平臺
1.3.5 關鍵技術
1.3.6 政策、協調、示范
1.3.7 成本矛盾
1.3.8 行業應用和產業鏈問題
1.3.9 IP地址問題
1.3.10 知識產權
1.3.11 終端問題
第2章 物聯網體系結構
2.1 物聯網技術架構
2.1.1 物聯網技術架構模型
2.1.2 物聯網體系的特點
2.1.3 物聯網、傳感網和泛在網的關系
2.2 物聯網的關鍵技術
2.2.1 信息感知層關鍵技術
2.2.2 物聯接入層關鍵技術
2.2.3 網絡傳輸層關鍵技術
2.2.4 技術支撐層關鍵技術
2.2.5 應用接口層關鍵技術
2.3 物聯網標準化工作
2.3.1 國內外物聯網標準機構簡介
2.3.2 物聯網標準體系框架
2.3.3 物聯網總體標準化
2.3.4 泛在網標準化
2.3.5 數據采集技術標準
2.3.6 WSN及ZigBee相關標準和協議
2.3.7 短距離通信技術和協同信息處理標準ZigBee
2.3.8 網絡支撐技術領域標準
2.3.9 ISA100的標準化
2.3.10 WirelessHART的標準化
2.3.11 IEEE1888
第3章 信息感知層
3.1 自動識別技術
3.1.1 自動識別技術概述
3.1.2 生物識別技術
3.1.3 磁條(卡)和IC卡識別技術
3.1.4 圖像識別技術
3.1.5 光學字符識別技術
3.1.6 條碼技術
3.1.7 射頻識別技術
3.2 傳感器技術
3.2.1 傳感器概述
3.2.2 傳感器的定義和組成
3.2.3 傳感器的作用和分類
3.2.4 傳感器的特性參數
3.2.5 新型傳感器介紹
3.3 條形碼技術
3.3.1 條形碼概述
3.3.2 條形碼的識別原理
3.3.3 條形碼技術的優點
3.3.4 條形碼的結構及其掃描
3.3.5 條形碼的編碼規則和方案
3.3.6 條形碼的制作
3.3.7 二維條形碼
3.4 RFID
3.4.1 RFID技術的概念與特點
3.4.2 RFID技術的原理和分類
3.4.3 RFID關鍵技術
3.4.4 RFID在中國的發展和應用
3.5 產品電子編碼
3.5.1 EPC概述
3.5.2 EPC/RFID物品識別的基本模型
3.5.3 EPC/RFID與條碼技術
3.5.4 物聯網與EPC/RFID技術應用展望
3.6 MEMS技術
3.6.1 MEMS的基本概念
3.6.2 MEMS技術的特點
3.6.3 MEMS分類
3.6.4 MEMS發展歷史
3.6.5 MEMS的相關技術
3.6.6 MEMS的發展前景
3.6.7 MEMS的發展趨勢
3.7 GIS系統
3.7.1 GIS系統概述
3.7.2 地理信息系統的組成
3.7.3 GIS的地理信息構成
3.7.4 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功能
3.7.5 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
3.8 GPS系統
3.8.1 系統概述
3.8.2 定位原理
3.8.3 GPS系統的特點
3.8.4 GPS系統的構成
第4章 物聯接入層
4.1 無線通信與無線網絡
4.1.1 無線通信與無線通信網絡概述
4.1.2 IEEE802.1 5.4 標準
4.1.3 IEEE802.1 1
4.1.4 無線城域網WiMAX
4.2 無線傳感器網絡概述
4.2.1 無線傳感器網絡概念
4.2.2 傳感器網絡的發展歷史
4.2.3 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應用
4.2.4 傳感器網絡的關鍵技術
4.2.5 傳感器網絡結構
4.3 傳感器網絡的通信與組網技術
4.3.1 物理層
4.3.2 MAC協議
4.3.3 路由協議
4.4 傳感器網絡的支撐技術
4.4.1 時間同步機制
4.4.2 定位技術
4.4.3 數據融合
4.4.4 能量管理
4.4.5 安全機制
4.5 傳感器網絡的應用開發基礎
4.5.1 仿真平臺和工程測試床
4.5.2 網絡節點的硬件開發
4.5.3 操作系統和軟件開發
第5章 網絡傳輸層
5.1 MPLS
5.1.1 MPLS概念
5.1.2 MPLS體系結構
5.1.3 MPLS的優點
5.1.4 MPLS的應用
5.1.5 LDP協議簡介
5.1.6 流量工程與MPLSTE
5.1.7 MPLSL2VPN
5.1.8 MPLSL3VPN
5.2 3GPP
5.2.1 移動通信的發展歷程及關鍵技術
5.2.2 3G主流標準簡介
5.2.3 3GPP核心網絡發展概述
5.2.4 3GPPR99核心網絡技術
5.2.5 3GPPR4核心網絡技術
5.2.6 3GPPR5核心網絡技術
5.3 3GLTE4G
5.3.1 3G
5.3.2 LTE
5.3.3 4G
5.4 移動互聯網
5.4.1 移動互聯網概述
5.4.2 移動互聯網、3G與物聯網的關系
5.4.3 移動互聯網的熱點及關鍵技術
5.4.4 移動互聯網技術框架
5.5 移動性管理
5.5.1 移動性管理概述
5.5.2 移動性管理的目標和技術
5.5.3 GSM系統移動性管理
5.5.4 “3G”移動性管理
5.6 IPV6技術與物聯網
5.6.1 IPv4的局限性
5.6.2 IPv6簡述
5.6.3 IPv6地址和路由技術
5.6.4 IPv6功能
5.6.5 IPv4、IPv6的過渡技術
5.6.6 IPv6的物聯網技術解決方案
5.7 下一代網絡NGN
5.7.1 概述
5.7.2 NGN的網絡構架
5.7.3 NGN網絡系統QoS問題分析及解決方法
5.7.4 支撐NGN系統的主要技術
5.7.5 融合接入網絡技術與NGN
5.7.6 國外研究機構的研究進展和趨勢
第6章 技術支撐層
6.1 物聯網的計算工具
6.1.1 計算技術發展趨勢
6.1.2 我國高性能計算研究與應用的發展
6.1.3 普適計算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6.2 海量信息存儲
6.2.1 網絡存儲技術
6.2.2 數據中心
6.2.3 Hadoop
6.2.4 云存儲
6.3 數據挖掘與智能決策
6.3.1 數據庫與數據倉庫技術
6.3.2 數據挖掘技術
6.3.3 機器學習
6.3.4 人工智能技術
6.3.5 智能決策系統
6.4 搜索引擎
6.4.1 搜索引擎簡介
6.4.2 搜索引擎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6.4.3 人肉搜索引擎
第7章 應用接口層
7.1 行業運營平臺
7.1.1 現有業務體系面臨的問題
7.1.2 業務平臺的需求分析
7.1.3 業務平臺體系結構
7.2 物聯網網絡管理技術
7.2.1 物聯網的網絡結構及其特點
7.2.2 物聯網網絡管理的內容和管理模型
7.2.3 物聯網網絡管理協議和應用
7.3 專家系統
7.3.1 專家系統的基本概念
7.3.2 醫療診斷專家系統MYCIN簡介
7.3.3 專家系統的設計與開發
7.3.4 專家系統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
第8章 物聯網安全
8.1 物聯網安全的特殊性
8.1.1 物聯網不同于互聯網的安全風險
8.1.2 物聯網安全的特殊性
8.1.3 影響信息安全的其他因素
8.1.4 物聯網安全的關鍵技術
8.2 物聯網分層安全機制
8.2.1 信息感知層安全機制
8.2.2 物聯接入層和網絡傳輸層安全機制
8.2.3 技術支撐層安全機制
8.2.4 應用接口層安全機制
8.3 物聯網面臨的其他威脅
8.3.1 云計算面臨的安全風險
8.3.2 WLAN面臨的六大風險
8.3.3 IPv6面臨的四類風險
8.3.4 傳感器網絡面臨的威脅
8.3.5 基于M2M的物聯網應用安全威脅分析
8.3.6 基于RFID的物聯網應用安全威脅分析
參考文獻
1.1 物聯網發展簡史
1.1.1 概念的提出
1.1.2 物聯網發展的背景和現狀
1.1.3 物聯網的定義及特征
1.2 物聯網的未來
1.2.1 物聯網產業發展趨勢
1.2.2 物聯網技術發展趨勢
1.2.3 物聯網與百姓生活
1.2.4 物聯網與各行各業
1.3 物聯網發展面臨的挑戰
1.3.1 安全問題
1.3.2 技術標準
1.3.3 商業模式
1.3.4 支撐平臺
1.3.5 關鍵技術
1.3.6 政策、協調、示范
1.3.7 成本矛盾
1.3.8 行業應用和產業鏈問題
1.3.9 IP地址問題
1.3.10 知識產權
1.3.11 終端問題
第2章 物聯網體系結構
2.1 物聯網技術架構
2.1.1 物聯網技術架構模型
2.1.2 物聯網體系的特點
2.1.3 物聯網、傳感網和泛在網的關系
2.2 物聯網的關鍵技術
2.2.1 信息感知層關鍵技術
2.2.2 物聯接入層關鍵技術
2.2.3 網絡傳輸層關鍵技術
2.2.4 技術支撐層關鍵技術
2.2.5 應用接口層關鍵技術
2.3 物聯網標準化工作
2.3.1 國內外物聯網標準機構簡介
2.3.2 物聯網標準體系框架
2.3.3 物聯網總體標準化
2.3.4 泛在網標準化
2.3.5 數據采集技術標準
2.3.6 WSN及ZigBee相關標準和協議
2.3.7 短距離通信技術和協同信息處理標準ZigBee
2.3.8 網絡支撐技術領域標準
2.3.9 ISA100的標準化
2.3.10 WirelessHART的標準化
2.3.11 IEEE1888
第3章 信息感知層
3.1 自動識別技術
3.1.1 自動識別技術概述
3.1.2 生物識別技術
3.1.3 磁條(卡)和IC卡識別技術
3.1.4 圖像識別技術
3.1.5 光學字符識別技術
3.1.6 條碼技術
3.1.7 射頻識別技術
3.2 傳感器技術
3.2.1 傳感器概述
3.2.2 傳感器的定義和組成
3.2.3 傳感器的作用和分類
3.2.4 傳感器的特性參數
3.2.5 新型傳感器介紹
3.3 條形碼技術
3.3.1 條形碼概述
3.3.2 條形碼的識別原理
3.3.3 條形碼技術的優點
3.3.4 條形碼的結構及其掃描
3.3.5 條形碼的編碼規則和方案
3.3.6 條形碼的制作
3.3.7 二維條形碼
3.4 RFID
3.4.1 RFID技術的概念與特點
3.4.2 RFID技術的原理和分類
3.4.3 RFID關鍵技術
3.4.4 RFID在中國的發展和應用
3.5 產品電子編碼
3.5.1 EPC概述
3.5.2 EPC/RFID物品識別的基本模型
3.5.3 EPC/RFID與條碼技術
3.5.4 物聯網與EPC/RFID技術應用展望
3.6 MEMS技術
3.6.1 MEMS的基本概念
3.6.2 MEMS技術的特點
3.6.3 MEMS分類
3.6.4 MEMS發展歷史
3.6.5 MEMS的相關技術
3.6.6 MEMS的發展前景
3.6.7 MEMS的發展趨勢
3.7 GIS系統
3.7.1 GIS系統概述
3.7.2 地理信息系統的組成
3.7.3 GIS的地理信息構成
3.7.4 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功能
3.7.5 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
3.8 GPS系統
3.8.1 系統概述
3.8.2 定位原理
3.8.3 GPS系統的特點
3.8.4 GPS系統的構成
第4章 物聯接入層
4.1 無線通信與無線網絡
4.1.1 無線通信與無線通信網絡概述
4.1.2 IEEE802.1 5.4 標準
4.1.3 IEEE802.1 1
4.1.4 無線城域網WiMAX
4.2 無線傳感器網絡概述
4.2.1 無線傳感器網絡概念
4.2.2 傳感器網絡的發展歷史
4.2.3 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應用
4.2.4 傳感器網絡的關鍵技術
4.2.5 傳感器網絡結構
4.3 傳感器網絡的通信與組網技術
4.3.1 物理層
4.3.2 MAC協議
4.3.3 路由協議
4.4 傳感器網絡的支撐技術
4.4.1 時間同步機制
4.4.2 定位技術
4.4.3 數據融合
4.4.4 能量管理
4.4.5 安全機制
4.5 傳感器網絡的應用開發基礎
4.5.1 仿真平臺和工程測試床
4.5.2 網絡節點的硬件開發
4.5.3 操作系統和軟件開發
第5章 網絡傳輸層
5.1 MPLS
5.1.1 MPLS概念
5.1.2 MPLS體系結構
5.1.3 MPLS的優點
5.1.4 MPLS的應用
5.1.5 LDP協議簡介
5.1.6 流量工程與MPLSTE
5.1.7 MPLSL2VPN
5.1.8 MPLSL3VPN
5.2 3GPP
5.2.1 移動通信的發展歷程及關鍵技術
5.2.2 3G主流標準簡介
5.2.3 3GPP核心網絡發展概述
5.2.4 3GPPR99核心網絡技術
5.2.5 3GPPR4核心網絡技術
5.2.6 3GPPR5核心網絡技術
5.3 3GLTE4G
5.3.1 3G
5.3.2 LTE
5.3.3 4G
5.4 移動互聯網
5.4.1 移動互聯網概述
5.4.2 移動互聯網、3G與物聯網的關系
5.4.3 移動互聯網的熱點及關鍵技術
5.4.4 移動互聯網技術框架
5.5 移動性管理
5.5.1 移動性管理概述
5.5.2 移動性管理的目標和技術
5.5.3 GSM系統移動性管理
5.5.4 “3G”移動性管理
5.6 IPV6技術與物聯網
5.6.1 IPv4的局限性
5.6.2 IPv6簡述
5.6.3 IPv6地址和路由技術
5.6.4 IPv6功能
5.6.5 IPv4、IPv6的過渡技術
5.6.6 IPv6的物聯網技術解決方案
5.7 下一代網絡NGN
5.7.1 概述
5.7.2 NGN的網絡構架
5.7.3 NGN網絡系統QoS問題分析及解決方法
5.7.4 支撐NGN系統的主要技術
5.7.5 融合接入網絡技術與NGN
5.7.6 國外研究機構的研究進展和趨勢
第6章 技術支撐層
6.1 物聯網的計算工具
6.1.1 計算技術發展趨勢
6.1.2 我國高性能計算研究與應用的發展
6.1.3 普適計算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6.2 海量信息存儲
6.2.1 網絡存儲技術
6.2.2 數據中心
6.2.3 Hadoop
6.2.4 云存儲
6.3 數據挖掘與智能決策
6.3.1 數據庫與數據倉庫技術
6.3.2 數據挖掘技術
6.3.3 機器學習
6.3.4 人工智能技術
6.3.5 智能決策系統
6.4 搜索引擎
6.4.1 搜索引擎簡介
6.4.2 搜索引擎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6.4.3 人肉搜索引擎
第7章 應用接口層
7.1 行業運營平臺
7.1.1 現有業務體系面臨的問題
7.1.2 業務平臺的需求分析
7.1.3 業務平臺體系結構
7.2 物聯網網絡管理技術
7.2.1 物聯網的網絡結構及其特點
7.2.2 物聯網網絡管理的內容和管理模型
7.2.3 物聯網網絡管理協議和應用
7.3 專家系統
7.3.1 專家系統的基本概念
7.3.2 醫療診斷專家系統MYCIN簡介
7.3.3 專家系統的設計與開發
7.3.4 專家系統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
第8章 物聯網安全
8.1 物聯網安全的特殊性
8.1.1 物聯網不同于互聯網的安全風險
8.1.2 物聯網安全的特殊性
8.1.3 影響信息安全的其他因素
8.1.4 物聯網安全的關鍵技術
8.2 物聯網分層安全機制
8.2.1 信息感知層安全機制
8.2.2 物聯接入層和網絡傳輸層安全機制
8.2.3 技術支撐層安全機制
8.2.4 應用接口層安全機制
8.3 物聯網面臨的其他威脅
8.3.1 云計算面臨的安全風險
8.3.2 WLAN面臨的六大風險
8.3.3 IPv6面臨的四類風險
8.3.4 傳感器網絡面臨的威脅
8.3.5 基于M2M的物聯網應用安全威脅分析
8.3.6 基于RFID的物聯網應用安全威脅分析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1.移動互聯網的業務需求
移動互聯網已成為運營商發展的重要戰略,并逐步形成了龐大的產業鏈,但產業鏈的迅速發展和不成熟也導致很多問題出現,如業務同質化嚴重、業務互通性差、用戶體驗不好等。這也說明移動互聯網需要培育和呵護,而不是任其發展。如何在發展階段找到多方共贏的業務模式、促進產業良性的發展,需要積極的探索,同時需要在網絡架構上滿足移動互聯網業務模式的發展。
移動互聯網有其特有的特點,相比固定互聯網其優勢在于移動網隨時隨地的無線網絡覆蓋,具有安全、可靠的認證機制,可以非常及時地獲取用戶的在線狀態,包括漫游、位置、閑忙狀態信息以及終端能力信息。業務端到端流程可控,包括業務接入、用戶行為分析、網絡資源狀況等,其劣勢主要在于無線頻譜資源的稀缺性,移動網是多用戶共享有限頻點,即使頻譜效率再高也不能滿足眾多用戶的高速上網需求,移動終端操作系統不統一、廠商眾多、業務互通性差也是阻礙移動互聯網發展的突出問題。
傳統的互聯網運營商是依靠提供業務接入管道掙錢。而從移動互聯網的特點看,管道資源其實也是受限的。因此也需要做好管道可控、可管,可提供差異化服務。基于對移動互聯網特點的分析,移動互聯網業務模式的需求歸納如下。
(1)合理利用網絡資源。
SP的群發、廣播都會大量占用網絡資源。有些SP利用運營商網絡進行無限制的群發損害了正常用戶對網絡資源的使用。另一個風險是P2P業務,P2P業務是基于互聯網的很好應用,但業務模式的不合理導致了收入分配的嚴重不均衡,BT用戶付出了很少的費用,就占有了大量的網絡資源,使大多數用戶正常的網絡服務得不到保障。而運營商網絡資源有限,必須對這些業務進行合理的控制,保證正常的業務使用。合理地利用網絡資源,在技術上可以要求控制SP的接入,并可以識別不同的業務種類,針對這些業務的服務質量要求合理地分配資源。
移動互聯網已成為運營商發展的重要戰略,并逐步形成了龐大的產業鏈,但產業鏈的迅速發展和不成熟也導致很多問題出現,如業務同質化嚴重、業務互通性差、用戶體驗不好等。這也說明移動互聯網需要培育和呵護,而不是任其發展。如何在發展階段找到多方共贏的業務模式、促進產業良性的發展,需要積極的探索,同時需要在網絡架構上滿足移動互聯網業務模式的發展。
移動互聯網有其特有的特點,相比固定互聯網其優勢在于移動網隨時隨地的無線網絡覆蓋,具有安全、可靠的認證機制,可以非常及時地獲取用戶的在線狀態,包括漫游、位置、閑忙狀態信息以及終端能力信息。業務端到端流程可控,包括業務接入、用戶行為分析、網絡資源狀況等,其劣勢主要在于無線頻譜資源的稀缺性,移動網是多用戶共享有限頻點,即使頻譜效率再高也不能滿足眾多用戶的高速上網需求,移動終端操作系統不統一、廠商眾多、業務互通性差也是阻礙移動互聯網發展的突出問題。
傳統的互聯網運營商是依靠提供業務接入管道掙錢。而從移動互聯網的特點看,管道資源其實也是受限的。因此也需要做好管道可控、可管,可提供差異化服務。基于對移動互聯網特點的分析,移動互聯網業務模式的需求歸納如下。
(1)合理利用網絡資源。
SP的群發、廣播都會大量占用網絡資源。有些SP利用運營商網絡進行無限制的群發損害了正常用戶對網絡資源的使用。另一個風險是P2P業務,P2P業務是基于互聯網的很好應用,但業務模式的不合理導致了收入分配的嚴重不均衡,BT用戶付出了很少的費用,就占有了大量的網絡資源,使大多數用戶正常的網絡服務得不到保障。而運營商網絡資源有限,必須對這些業務進行合理的控制,保證正常的業務使用。合理地利用網絡資源,在技術上可以要求控制SP的接入,并可以識別不同的業務種類,針對這些業務的服務質量要求合理地分配資源。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