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學學報第19期(POD)
商品資訊
ISBN13:7160816920190
出版社:政大中文系
作者: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出版日:2012/04/08
裝訂/頁數:平裝/250頁
規格:26cm*19cm (高/寬)
適性閱讀分級:787【高於十二年級】
定價
:NT$ 250 元優惠價
:90 折 225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6 點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文化發展的趨勢,往往能夠反映國家的實力與智慧。構成台灣文化最基本的思考之一,當推台灣文學這門學術領域。《台灣文學學報》每期皆收入了台灣文學研究的精彩文章。
目次
◆戰前台灣文學專題少潮、觀潮、儀、耐儂、拾遺是誰?─《臺灣日日新報》作者考證 許俊雅論「虞廷賡歌」的文化傳統及其在台灣古典詩學中的意義 侯雅文「南方文化」的理念與實踐─《文藝臺灣》作品研究 林慧君一九四○年代台灣日語小說之成立與台北帝國大學 張文薰台灣風土、異國情調與現代主義─以楊熾昌的詩與詩論為中心 陳允元
◆一般論文余光中在一九七○年代台港文學跨區域傳播影響論 須文蔚翻譯作為一種文化傳播策略 ─論戰後初期(1945-1949)日譯本的出版與知識生產活動 王惠珍 更正啟事《台灣文學學報》第二十期稿約《台灣文學學報》撰稿體例《台灣文學學報》目錄索引
◆一般論文余光中在一九七○年代台港文學跨區域傳播影響論 須文蔚翻譯作為一種文化傳播策略 ─論戰後初期(1945-1949)日譯本的出版與知識生產活動 王惠珍 更正啟事《台灣文學學報》第二十期稿約《台灣文學學報》撰稿體例《台灣文學學報》目錄索引
書摘/試閱
少潮、觀潮、儀、耐儂、拾遺是誰? ─《臺灣日日新報》作者考證 一、前言日治時期的台灣期報雜誌刊登了不少漢文小說,但多半沒署名,有的即使署名,也未必確為其人,《臺灣日日新報》、《新高新報》、《臺南新報》所載莫不如是,經常是轉載時換了篇名及作者名氏。如《新高新報》1934年10月5日第17版刊出〈哀情記〉第一回(未完),雖然該報目前殘缺不全,僅得見首回,但此文原刊1916年3月的《小說大觀》第五集,題作肝若〈清夢盦筆記 吳王臺畔之豔蹟〉。
當時《新高新報》將之更易為陳德泉〈哀情記〉。陳德泉與肝若應非同一人。〈清夢盦筆記〉作者肝若,姓沈,鄭逸梅說與之是同邑,即江蘇蘇州人 。《臺南新報》所登,如〈笑緣〉、〈投機的末路〉、〈孤兒淚〉、〈范秋霞〉、〈苦海慈航〉、〈平等主義〉 皆是從中國報刊雜誌轉載的作品,經過查對,可知題名多半已全非,作者亦隱去不錄。如〈笑緣〉實為吳綺緣〈笑姻緣〉、〈孤兒淚〉為那亞〈孤雛魂〉、〈范秋霞〉為林紓〈纖瓊〉、〈苦海慈航〉為(陳)公猛〈孟德斯鳩之陰德〉,這種隱去原作者的作法,使得讀者無法掌握原文創作的時空背景及對作者的知人論世,而篇名的更動,更使得出處難以掌握。時至今日,台文界對日治漢文通俗小說的研究樂此不疲,卻對最基本的作家作品出處毫未著意,以致經常以抵殖民立場、現代性等等理論來分析,重理論而輕忽文獻史料,筆者以為這是目前研究上一大疏漏,因此先以本文為例說明,提示此一研究盲點。
在報刊初期的1906年至1911年間,有幾位作者及其作品,如少潮的〈烈女報讎〉、〈雙喜〉、〈稜鏡〉、〈玉蟾〉、觀潮的〈丹麥太子〉、耐儂的〈翠微〉、〈魔妻〉、儀的〈吳深秀〉、〈女劍俠傳〉、〈夢熟煨芋〉、〈鵑紅女史〉等等,較多被引述,還有比較少被引述的,如耐儂的〈小紫〉、〈神女〉及拾夷的〈活閻摩之裁判〉、〈易笄而冠〉,迄今學界對作者身分、作品來源並未有較完整的掌握,筆者在反覆閱讀文本,並多方連結推敲之後,希望能對作者身分及作品相涉、改寫情況,提出一些說明、考辨及補正。筆者曾在〈王韜文言小說在臺灣的轉載及改寫─以《臺灣日日新報》為例〉一文,指出「儀」對王韜作品的改寫並推測「儀」可能是羅秀惠。其推論依據是〈夢裡身〉(1908年5月8、10日)文末附記「蕉史氏曰」,應即是蕉麓羅秀惠;在〈鄭成功之海神討伐〉(1906年5月1日)文末即可見「蕉麓」其名。
但「儀」之作,除了第一次出現的〈夢裡身〉在文末加了「蕉史氏曰」,此後近二十篇似乎都因是襲作而有意隱去身分。「儀」之作品習慣將時空置換為府城台南,這正是羅氏熟稔的出生成長之地。何況羅氏詩文綺麗香豔,本人放浪花酒,與王韜頻出入花柳界相似,羅氏是1908年赴北任《臺灣日日新報》漢文部筆政,「儀」之作也是在這一年開始出現。在眾多任職《臺灣日日新報》記者中,從羅蕉麓的身分、年齡、癖好及文末附記等種種蛛絲馬跡視之,「儀」很可能即是羅秀惠蕉麓。此外,《臺灣日日新報》載有蕉麓〈途次紀聞錄〉及儀〈巴黎紀遊〉、〈倫敦紀遊〉,其筆致相似,而在署名「儀」所作的〈消閑雜錄 馬扁數則〉所述「布筒」、「銅銀」等皆以台南市為例,綜合以上種種蛛絲馬跡,讓人不得不懷疑「儀」殆為羅秀惠其人。但近日閱讀少潮〈稜鏡〉一篇,赫然發現文末署名「焦史氏曰」,與〈夢裡身〉的「蕉史氏曰」相近,只是「焦」、「蕉」之差,而「少潮」一般認為是李漢如耐儂,如此一來,「儀」、「蕉史氏曰」除了羅秀惠,似乎李漢如也有其可能。羅、李二人同任職《臺灣日日新報》,是否有可能使用如此形似音同的稱謂?就像謝雪漁、陳伯輿分別有「異史氏曰」、「逸史氏曰」,也是音同之例,甚至「異史氏曰」早為蒲松齡《聊齋誌異》所用,「逸史氏曰」亦為「王韜」其人所用。如是,則「蕉史氏」、「焦史氏」乃分屬二人,而不是同一人 。
如果少潮、耐儂是李漢如無疑,則在其它作品他改用了「奇史曰」(〈烈女負讎〉)、「憐儂曰」(〈雙喜〉、〈玉蟾〉)、「耐儂曰」(〈翠微〉)、「著者曰」(〈神女〉),似乎使用時頗隨意,並不固定,「焦史氏」可能也是在這種不經意的情況下隨手寫上 。
在考辨過程中,其複雜情況遠出筆者想像之外,因此本文將一一陳述可能的作者人選的思辨進程。同時由文人自《醉茶志怪》、《淞隱漫錄》、《吟邊燕語》等等的轉載改寫,以見從借鑒到創新的一種點滴細微的文學衍化,在在是推動台灣小說發展史上的一種能源。二、三篇改寫自林紓、魏易譯《吟邊燕語》的小說目前可見莎士比亞的作品在1906年被譯寫刊於《臺灣日日新報》,值得留意的是,這一年6、7月所刊登的〈丹麥太子〉、〈稜鏡〉、〈玉蟾〉三篇都與《吟邊燕語》有關,《吟邊燕語》原著為英國散文作家、評論家查理‧蘭姆(1775-1834)和其姐瑪麗‧蘭姆(1764-1847)根據莎士比亞戲劇改編的短篇:《莎士比亞故事集》(Tales from Shakespeare,出版於1807年),林紓、魏易合譯,清光緒三十年(1904)十月商務印書館初版,題莎士比(今譯莎士比亞)原著 。林紓為什麼為這部故事集取了這麼一個古雅的譯名呢?
目前似乎還沒有結論。筆者認為,文學素養深厚的林紓是從古詩詞中擷取了「吟邊」、「燕語」二詞,以示其所譯的莎氏故事之盎然的詩意和斐然的文采。從蘭姆姊弟自莎士比亞戲劇改寫成故事集,再到林紓的譯寫,譯文與戲劇已有若干的差異及改變,及至台灣觀潮、少潮的摹寫,經過層層的跨界移植,其面貌與原作精神已大異其趣。本文重點不在比較文本之異同,而在於透過改寫襲用的情況,論證〈丹麥太子〉、〈稜鏡〉、〈玉蟾〉此三篇宜是同一作者,如果從文末的「焦史氏曰」、「憐儂曰」來看,則觀潮、少潮、焦史氏、憐儂都是同一人。而此人尚有其他作品嗎?李漢如另名耐儂,那麼署名耐儂的〈翠微〉、〈魔妻〉、〈小紫〉、〈神女〉四篇,想當然爾亦歸為李漢如之作,但其中問題又有些複雜,筆者稍後再論述。
(一)〈丹麥太子〉與〈鬼詔〉〈丹麥太子〉、〈稜鏡〉、〈玉蟾〉與《吟邊燕語》的關係如何?大抵〈丹麥太子〉講王子復仇記,內容為人所熟悉,所以故事情節改動不大,而後兩篇則除改易篇名,結尾亦大改寫,頗有掩飾之意。觀潮〈丹麥太子〉 一文,究其實,應是自林紓、魏易譯〈鬼詔〉(Hamlet) 一篇而來,〈鬼詔〉譯法較特殊,今日多譯為〈哈姆雷特〉。茲節錄〈鬼詔〉片段以與〈丹麥太子〉比對,即可知觀潮的〈丹麥太子〉來自於〈鬼詔〉之譯作,〈鬼詔〉一篇描寫道:后大驚曰爾敢於宮中行戮耶?太子曰濫殺固矣。然較諸自弒其夫。下嫁其夫弟者。不既勝乎!。語出。自省其過。復變其詞。以為母之所為。殆上攖天怒。奈何父骨未寒。遂忘身事仇。以貽死父之羞。……然克老丟見太子益憾。
乃佯撫之曰爾二人均號勇士。明日當以藝相角。乃以利匕首淬藥授來梯司。令乘間刺之。 屆日。王備獎物至夥。陳之庭中。太子執鈍刃與格。格時來梯司佯卻。王偽悅稱太子勝。已而來梯司突出藥刃中太子。太子怒。奪而猛刺。來梯司僵。先是王患來梯司弗勝太子。隱儲鴆酒一。勞太子。然未示旨王后。后渴遽飲之。立斃。太子見狀甚疑。來梯司僵臥血中。呼曰是謀王授我者。然太子亦無幸。為時俄頃耳。因極口詈王。遂死。太子知身死。仇且莫復。遂挺其傅毒未盡之刃剸王腹。王僵。太子亦垂斃。衛士霍雷旭大悲。欲殉太子。(《吟邊燕語‧鬼詔》,頁69-70)觀潮〈丹麥太子〉作:后罵曰爾於宮中行戮大臣耶?」太子曰濫殺固矣。然與自弒其夫。下嫁其夫弟者。比例差幾何乎!語出知過妄。復變其詞。以為母后所為。實攖天怒。奈何父骨未寒。遂忘身事仇。以貽死父之咎。……然克老丟見太子益憾。乃佯撫之曰二人均勇士。明日當以藝相角。陰以利匕首淬藥授萊梯斯。令乘間刺之。 又恐太子勝。隱貯鴆酒以勞焉。屆日。即於庭中格。格時萊梯斯佯卻。王偽悅。稱太子能。
少選太子誤中藥刃。怒奪而猛刺。萊梯斯僵。王欲以酒勞之。后渴遽飲。立斃。太子甚疑。萊梯斯僵臥血中。呼曰是謀王授我者。然太子命亦俄頃耳。詈王不休。遂死。太子哭曰「仇且莫復。而身欲死。將何面目見吾先君於九京乎」頓挺其藥刃剸王腹。王立僵。太子亦垂斃。衛士霍雷旭見太子垂斃。欲殉焉。(《臺灣日日新報》,1906年6月5日5版)畫線處是相異處,其中文字相同者不少,以行文脈絡及文字之雷同觀之,「觀潮」宜閱讀過林紓之譯文,而且很可能就是《吟邊燕語》的版本。〈丹麥太子〉一文屢為研究者援用,以為是台灣傳統文人所進行的世界文學翻譯,殊不知原作幾乎襲自林紓所譯《吟邊燕語‧鬼詔》,改寫較少,不僅此也,論者復闡述〈陸子鴻〉一文,但此文是林紓創作的短篇小說,置之台灣傳統文人對名篇所進行之襲仿,亦有所不妥。
當時《新高新報》將之更易為陳德泉〈哀情記〉。陳德泉與肝若應非同一人。〈清夢盦筆記〉作者肝若,姓沈,鄭逸梅說與之是同邑,即江蘇蘇州人 。《臺南新報》所登,如〈笑緣〉、〈投機的末路〉、〈孤兒淚〉、〈范秋霞〉、〈苦海慈航〉、〈平等主義〉 皆是從中國報刊雜誌轉載的作品,經過查對,可知題名多半已全非,作者亦隱去不錄。如〈笑緣〉實為吳綺緣〈笑姻緣〉、〈孤兒淚〉為那亞〈孤雛魂〉、〈范秋霞〉為林紓〈纖瓊〉、〈苦海慈航〉為(陳)公猛〈孟德斯鳩之陰德〉,這種隱去原作者的作法,使得讀者無法掌握原文創作的時空背景及對作者的知人論世,而篇名的更動,更使得出處難以掌握。時至今日,台文界對日治漢文通俗小說的研究樂此不疲,卻對最基本的作家作品出處毫未著意,以致經常以抵殖民立場、現代性等等理論來分析,重理論而輕忽文獻史料,筆者以為這是目前研究上一大疏漏,因此先以本文為例說明,提示此一研究盲點。
在報刊初期的1906年至1911年間,有幾位作者及其作品,如少潮的〈烈女報讎〉、〈雙喜〉、〈稜鏡〉、〈玉蟾〉、觀潮的〈丹麥太子〉、耐儂的〈翠微〉、〈魔妻〉、儀的〈吳深秀〉、〈女劍俠傳〉、〈夢熟煨芋〉、〈鵑紅女史〉等等,較多被引述,還有比較少被引述的,如耐儂的〈小紫〉、〈神女〉及拾夷的〈活閻摩之裁判〉、〈易笄而冠〉,迄今學界對作者身分、作品來源並未有較完整的掌握,筆者在反覆閱讀文本,並多方連結推敲之後,希望能對作者身分及作品相涉、改寫情況,提出一些說明、考辨及補正。筆者曾在〈王韜文言小說在臺灣的轉載及改寫─以《臺灣日日新報》為例〉一文,指出「儀」對王韜作品的改寫並推測「儀」可能是羅秀惠。其推論依據是〈夢裡身〉(1908年5月8、10日)文末附記「蕉史氏曰」,應即是蕉麓羅秀惠;在〈鄭成功之海神討伐〉(1906年5月1日)文末即可見「蕉麓」其名。
但「儀」之作,除了第一次出現的〈夢裡身〉在文末加了「蕉史氏曰」,此後近二十篇似乎都因是襲作而有意隱去身分。「儀」之作品習慣將時空置換為府城台南,這正是羅氏熟稔的出生成長之地。何況羅氏詩文綺麗香豔,本人放浪花酒,與王韜頻出入花柳界相似,羅氏是1908年赴北任《臺灣日日新報》漢文部筆政,「儀」之作也是在這一年開始出現。在眾多任職《臺灣日日新報》記者中,從羅蕉麓的身分、年齡、癖好及文末附記等種種蛛絲馬跡視之,「儀」很可能即是羅秀惠蕉麓。此外,《臺灣日日新報》載有蕉麓〈途次紀聞錄〉及儀〈巴黎紀遊〉、〈倫敦紀遊〉,其筆致相似,而在署名「儀」所作的〈消閑雜錄 馬扁數則〉所述「布筒」、「銅銀」等皆以台南市為例,綜合以上種種蛛絲馬跡,讓人不得不懷疑「儀」殆為羅秀惠其人。但近日閱讀少潮〈稜鏡〉一篇,赫然發現文末署名「焦史氏曰」,與〈夢裡身〉的「蕉史氏曰」相近,只是「焦」、「蕉」之差,而「少潮」一般認為是李漢如耐儂,如此一來,「儀」、「蕉史氏曰」除了羅秀惠,似乎李漢如也有其可能。羅、李二人同任職《臺灣日日新報》,是否有可能使用如此形似音同的稱謂?就像謝雪漁、陳伯輿分別有「異史氏曰」、「逸史氏曰」,也是音同之例,甚至「異史氏曰」早為蒲松齡《聊齋誌異》所用,「逸史氏曰」亦為「王韜」其人所用。如是,則「蕉史氏」、「焦史氏」乃分屬二人,而不是同一人 。
如果少潮、耐儂是李漢如無疑,則在其它作品他改用了「奇史曰」(〈烈女負讎〉)、「憐儂曰」(〈雙喜〉、〈玉蟾〉)、「耐儂曰」(〈翠微〉)、「著者曰」(〈神女〉),似乎使用時頗隨意,並不固定,「焦史氏」可能也是在這種不經意的情況下隨手寫上 。
在考辨過程中,其複雜情況遠出筆者想像之外,因此本文將一一陳述可能的作者人選的思辨進程。同時由文人自《醉茶志怪》、《淞隱漫錄》、《吟邊燕語》等等的轉載改寫,以見從借鑒到創新的一種點滴細微的文學衍化,在在是推動台灣小說發展史上的一種能源。二、三篇改寫自林紓、魏易譯《吟邊燕語》的小說目前可見莎士比亞的作品在1906年被譯寫刊於《臺灣日日新報》,值得留意的是,這一年6、7月所刊登的〈丹麥太子〉、〈稜鏡〉、〈玉蟾〉三篇都與《吟邊燕語》有關,《吟邊燕語》原著為英國散文作家、評論家查理‧蘭姆(1775-1834)和其姐瑪麗‧蘭姆(1764-1847)根據莎士比亞戲劇改編的短篇:《莎士比亞故事集》(Tales from Shakespeare,出版於1807年),林紓、魏易合譯,清光緒三十年(1904)十月商務印書館初版,題莎士比(今譯莎士比亞)原著 。林紓為什麼為這部故事集取了這麼一個古雅的譯名呢?
目前似乎還沒有結論。筆者認為,文學素養深厚的林紓是從古詩詞中擷取了「吟邊」、「燕語」二詞,以示其所譯的莎氏故事之盎然的詩意和斐然的文采。從蘭姆姊弟自莎士比亞戲劇改寫成故事集,再到林紓的譯寫,譯文與戲劇已有若干的差異及改變,及至台灣觀潮、少潮的摹寫,經過層層的跨界移植,其面貌與原作精神已大異其趣。本文重點不在比較文本之異同,而在於透過改寫襲用的情況,論證〈丹麥太子〉、〈稜鏡〉、〈玉蟾〉此三篇宜是同一作者,如果從文末的「焦史氏曰」、「憐儂曰」來看,則觀潮、少潮、焦史氏、憐儂都是同一人。而此人尚有其他作品嗎?李漢如另名耐儂,那麼署名耐儂的〈翠微〉、〈魔妻〉、〈小紫〉、〈神女〉四篇,想當然爾亦歸為李漢如之作,但其中問題又有些複雜,筆者稍後再論述。
(一)〈丹麥太子〉與〈鬼詔〉〈丹麥太子〉、〈稜鏡〉、〈玉蟾〉與《吟邊燕語》的關係如何?大抵〈丹麥太子〉講王子復仇記,內容為人所熟悉,所以故事情節改動不大,而後兩篇則除改易篇名,結尾亦大改寫,頗有掩飾之意。觀潮〈丹麥太子〉 一文,究其實,應是自林紓、魏易譯〈鬼詔〉(Hamlet) 一篇而來,〈鬼詔〉譯法較特殊,今日多譯為〈哈姆雷特〉。茲節錄〈鬼詔〉片段以與〈丹麥太子〉比對,即可知觀潮的〈丹麥太子〉來自於〈鬼詔〉之譯作,〈鬼詔〉一篇描寫道:后大驚曰爾敢於宮中行戮耶?太子曰濫殺固矣。然較諸自弒其夫。下嫁其夫弟者。不既勝乎!。語出。自省其過。復變其詞。以為母之所為。殆上攖天怒。奈何父骨未寒。遂忘身事仇。以貽死父之羞。……然克老丟見太子益憾。
乃佯撫之曰爾二人均號勇士。明日當以藝相角。乃以利匕首淬藥授來梯司。令乘間刺之。 屆日。王備獎物至夥。陳之庭中。太子執鈍刃與格。格時來梯司佯卻。王偽悅稱太子勝。已而來梯司突出藥刃中太子。太子怒。奪而猛刺。來梯司僵。先是王患來梯司弗勝太子。隱儲鴆酒一。勞太子。然未示旨王后。后渴遽飲之。立斃。太子見狀甚疑。來梯司僵臥血中。呼曰是謀王授我者。然太子亦無幸。為時俄頃耳。因極口詈王。遂死。太子知身死。仇且莫復。遂挺其傅毒未盡之刃剸王腹。王僵。太子亦垂斃。衛士霍雷旭大悲。欲殉太子。(《吟邊燕語‧鬼詔》,頁69-70)觀潮〈丹麥太子〉作:后罵曰爾於宮中行戮大臣耶?」太子曰濫殺固矣。然與自弒其夫。下嫁其夫弟者。比例差幾何乎!語出知過妄。復變其詞。以為母后所為。實攖天怒。奈何父骨未寒。遂忘身事仇。以貽死父之咎。……然克老丟見太子益憾。乃佯撫之曰二人均勇士。明日當以藝相角。陰以利匕首淬藥授萊梯斯。令乘間刺之。 又恐太子勝。隱貯鴆酒以勞焉。屆日。即於庭中格。格時萊梯斯佯卻。王偽悅。稱太子能。
少選太子誤中藥刃。怒奪而猛刺。萊梯斯僵。王欲以酒勞之。后渴遽飲。立斃。太子甚疑。萊梯斯僵臥血中。呼曰是謀王授我者。然太子命亦俄頃耳。詈王不休。遂死。太子哭曰「仇且莫復。而身欲死。將何面目見吾先君於九京乎」頓挺其藥刃剸王腹。王立僵。太子亦垂斃。衛士霍雷旭見太子垂斃。欲殉焉。(《臺灣日日新報》,1906年6月5日5版)畫線處是相異處,其中文字相同者不少,以行文脈絡及文字之雷同觀之,「觀潮」宜閱讀過林紓之譯文,而且很可能就是《吟邊燕語》的版本。〈丹麥太子〉一文屢為研究者援用,以為是台灣傳統文人所進行的世界文學翻譯,殊不知原作幾乎襲自林紓所譯《吟邊燕語‧鬼詔》,改寫較少,不僅此也,論者復闡述〈陸子鴻〉一文,但此文是林紓創作的短篇小說,置之台灣傳統文人對名篇所進行之襲仿,亦有所不妥。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