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心心相印:12位冠心病患者康復的心路歷程》作者布魯斯·強生是一名心臟病患者,他想把自己的經歷說出來。關于這一疾病的醫學知識,已有很多的論述,但是在心臟病發作、心血管疾病與人類情感的關系這一方面,卻很少有人關注。
是什么誘發了急性心肌梗死(心臟病突發的醫學術語)并不是真正重要的。它是一個“殺手”,對于人類來說機會均等。它襲擊的對象不論男女老少,不論貧富還是名望高低。逝者已斯,據大多數的記錄,邁克·杰克遜和其他死于突發心臟病的人如果在生活方式上做出一些重要的改變,本可以得救的。這正是如今全國心臟科醫生們所呼吁的。
《心心相印:12位冠心病患者康復的心路歷程》的作者采訪了幾十個患者,他希望能找到代表美國不同群體的心臟病幸存者。他找到了這樣的人,有些則是聽說了作者的這個項目後主動找來的。這些都是他們在突發心臟病後死里逃生的故事!
是什么誘發了急性心肌梗死(心臟病突發的醫學術語)并不是真正重要的。它是一個“殺手”,對于人類來說機會均等。它襲擊的對象不論男女老少,不論貧富還是名望高低。逝者已斯,據大多數的記錄,邁克·杰克遜和其他死于突發心臟病的人如果在生活方式上做出一些重要的改變,本可以得救的。這正是如今全國心臟科醫生們所呼吁的。
《心心相印:12位冠心病患者康復的心路歷程》的作者采訪了幾十個患者,他希望能找到代表美國不同群體的心臟病幸存者。他找到了這樣的人,有些則是聽說了作者的這個項目後主動找來的。這些都是他們在突發心臟病後死里逃生的故事!
名人/編輯推薦
《心心相印:12位冠心病患者康復的心路歷程》作者布魯斯·強生講述12位主人公與讀者分享了自己心臟病發作前後的故事與經歷。其中一些人過去實際上是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自己的生活方式慢1曼“殺死”;但是一旦進了醫院,并被迫去反思之前的生活時,大家發誓如果獲得重生的機會,將會好好聽取醫生的建議,并做出改變,不管是在身體上、精神上,還是在心靈上。
目次
致謝
本書介紹
本書作者布魯斯致中國讀者
第一章 “心臟病發作後數年來,我的心臟依然跳動”——作者布魯斯的故事
第二章 “杯子里還有半杯水”——樂天派心理學家斯蒂夫的故事
第三章 “心臟病也是女性的1號殺手”——職業女性伊爾琳的故事
第四章 “他真的是一個奇跡”——水手赫斯特的故事
第五章 “給他人的生活帶來不同是對她最好的回報”——胖妞安妮塔的故事
第六章 “為何是我”——青年律師伊萬的故事
第七章 “健康的人會為上帝做得更多”——牧師詹姆士的故事
第八章 “心臟疾病是可以逆轉的”——家庭主婦瑪麗的故事
第九章 “重要的不是壽命,而是生活質量”——期權交易者莫里斯的故事
第十章 “關鍵在于心態的調整”——創業者尼爾的故事
第十一章 “它會隨時隨地襲擊你”——行政助理芭芭拉的故事
第十二章 “鍛煉就像是藥物治療”——馬拉松運動員拉里的故事
結語
本書介紹
本書作者布魯斯致中國讀者
第一章 “心臟病發作後數年來,我的心臟依然跳動”——作者布魯斯的故事
第二章 “杯子里還有半杯水”——樂天派心理學家斯蒂夫的故事
第三章 “心臟病也是女性的1號殺手”——職業女性伊爾琳的故事
第四章 “他真的是一個奇跡”——水手赫斯特的故事
第五章 “給他人的生活帶來不同是對她最好的回報”——胖妞安妮塔的故事
第六章 “為何是我”——青年律師伊萬的故事
第七章 “健康的人會為上帝做得更多”——牧師詹姆士的故事
第八章 “心臟疾病是可以逆轉的”——家庭主婦瑪麗的故事
第九章 “重要的不是壽命,而是生活質量”——期權交易者莫里斯的故事
第十章 “關鍵在于心態的調整”——創業者尼爾的故事
第十一章 “它會隨時隨地襲擊你”——行政助理芭芭拉的故事
第十二章 “鍛煉就像是藥物治療”——馬拉松運動員拉里的故事
結語
書摘/試閱
劇痛持續無情地襲來,我以為自己被槍擊中了。我用手按住胸口,這個事實上不存在的出血點,沒有血!筆挺雪白的西裝襯衫上并無槍眼。我解開了第一顆紐扣,并松開脖子上的領帶,以呼吸更多的空氣。疼痛似乎來自我觸摸不到的胸腔深處。
開車的是我的好朋友,攝影師麥克·福克斯。
“該死的,關掉空調!”
我起先以為是車內的空調和華盛頓夏日的溫濕度反差引發了我的不適。或許是午餐時,狼吞虎咽的油膩漢堡引起的消化不良吧。疼痛還在加劇,就像一把老虎鉗在擰緊我的胸腔似的。
“停車!也許我走走就沒事了。”新聞采訪車停在了東南區的斯坦頓路旁。我很熟悉這個地區——我曾采訪過這個街區中心的小學。辭掉辛辛那提的第一份電視臺工作,轉到華盛頓特區後不久,我和另一名攝影師朋友麥克·墨菲主動討了份苦差事——采訪斯坦頓的居民公共住宅項目。在那里我們記錄了斯坦頓居民芭芭拉·普萊斯和她的孩子們日常生活中的曲折和辛酸。
走走路并不能緩解胸痛,這種疼痛并未延伸到手臂或身體的其他部位。我有點擔心,但并不恐慌。畢竟我才42歲,身體狀態良好,作為一名堅強的一線街頭記者,堅持工作在素來被批評家們稱為本國“謀殺之都”的城市。我曾多次帶著攝像組深入到一些街區去采訪,那是些連警察都不敢孤身前往的地方。
“麥克,送我去醫院!”我喘著氣,“我要去喬治·華盛頓醫院。”
1981年,羅納德·里根總統被約翰·辛克利槍擊後,也是被送往喬治·華盛頓大學醫院的,這所醫院恰好在回第九頻道(隸屬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路上。當時我想:救得了總統的喬治·華盛頓醫院,一樣能救得了我。他們可以給我做個檢查,然後我還來得及趕回臺里編輯晚間六點的新聞。事實上,我是不想去附近的醫療機構——大東南社區醫院。因為我曾曝光過那里的糟糕條件:病人沒有醫療保險,醫護人員嚴重不足。這是一所赤字高達數百萬美元、病人無法信賴的醫院。我覺得這么說他們挺不好的,但坦誠地說,萬一我的情況很嚴重,我真不希望在大東南醫院動手術。
疼痛并未減輕。恐慌一陣陣襲來,我開始擔心自己可能無法挺到喬治·華盛頓醫院,因為途中必須跨過安那考斯迪亞河,并穿過市中心。
麥克已經覺察到那一整天我都不對勁。他說我一直在抱怨,一直在“咒罵”,說我似乎心事重重。
車子奔向休特蘭大道,朝著喬治·華盛頓醫院方向駛去。考慮到傍晚的交通情況,我們還要15~20分鐘才能趕到。路過一個消防站時,我們一致認為若不在此停下,我將無法挺到醫院。
車子驟然駛入艾文街的快車道。我後來記得我的頭被猛地往後甩。麥克把變速擋換成停車擋,飛奔出去,中向那棟紅磚砌成的屋子,車門都來不及關,引擎還在發動。
我聽到他朝著兩個穿藍色制服的人喊道:“救命!救命!布魯斯·強生在外面,他心臟病發作了!”但他們似乎已見慣了這種生死攸關的場面,因為在這片地區,除了被襲擊與謀殺,突發心臟病可算得上是第三大死因了。
事實上,極少非裔美國人突發心臟病後能挺過那段送往醫院的路。那個時候,無論任何人種,對于一個年僅42歲的男性來說,心臟病發作都是極其罕見的。
醫務人員似乎還在消化所聽到的話。他們帶著擔架大踏步奔向車子,朝車內看了一眼,一見到是我,神情馬上轉變。他們仿佛在想:“該死的,果真是電視上經常見到的那個記者。”之後,他們大步走了上來。必須指出的是,此次心臟病發作若發生在幾年之後,我肯定沒有這種好運氣——由于市政預算削減,那家消防站被關閉了。
醫務人員并不問我想去哪家醫院,也沒問我是否有醫療保險——他們轉運的病人大多沒有保險。我想,當我躺在那里時,那些問題是否很重要。伴隨著救護車的呼嘯聲和閃爍的警燈,他們把我迅速送往何處?還能是哪里?當然是離那兒只有幾分鐘路程的大東南社區醫院!
疼痛有所緩解。也許是急救人員給我服用了能緩解疼痛的硝酸甘油。當時的情況我真的記不清了。只聽到她用對講機匯報了我的情況:“42歲,男性,黑人,可能是突發心臟病。”救護車沿著我和麥克剛才來的方向往回趕:斯坦頓路、阿拉巴馬大道、南大道……麥克開著新聞采訪車緊隨其後,不知怎么的,他還保留著足夠的鎮靜去做平時訓練有素的事情:報道正在發生的事。他右手握住方向盤,左手拿著重達35磅(約15.88公斤)的錄像機,拍下了轉運的場景。他後來完全不記得自己所做的一切。作為新聞人——我們真的獨特!
1976年,我受聘于當時的WTOP電視臺(即現在WUSA第九頻道的前身,隸屬于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是電視臺聘用的最年輕記者。當時,我才25歲,家有良妻及一個蹣跚學步的女兒。我沒有健康方面的問題,就為一份工作而操心:力爭成為最優秀的新聞記者。
對于我來說,工作不僅是我追求的事業,也是一個謀生的職業。剛到這個大城市時,我幾乎一文不名,年薪僅有15 000美元,只比我在辛辛那提WCPO電臺的第一份工作高一點點,但這并未嚇到我。我來時,預想過可能比這更低的薪水。
到首都華盛頓特區工作的機會,就像我的家人回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維爾老家一樣,并不常有。事實上,我首次來到首都,因此,我的母親和七個兄弟姐妹既驕傲又為我擔心。華盛頓特區距離我們一家人剛開始居住的佃農住宅區很遠。
在辛辛那提州,我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課程,這些為我創造了到華盛頓特區工作的機會。但到達那之後,真正幫助我留在了華盛頓的是在職訓練。許多聰明的人在這一行中都不成功,甚至被解雇。因為他們學的不快,無法應對激烈的競爭和截稿期限帶來的壓力。我必須快速地學習,否則就得卷鋪蓋走人。我加入時,WLJSA已是城里第一大電視臺,甚至有時它的新聞收視率是離它最近的競爭者的兩倍。
當時,WUSA由具有傳奇色彩的新聞總監吉姆·斯奈德領導。他雇用我更多是出于直覺,而不是我的拍攝履歷。我甚至不確定他們為何錄用我。當時的團隊已經包括了知名的新聞主持人馬克斯·羅賓森、喬登·彼得森、莫琳·班揚、法學家海沃德,還有體育節目主持人格倫·布倫那。
……
開車的是我的好朋友,攝影師麥克·福克斯。
“該死的,關掉空調!”
我起先以為是車內的空調和華盛頓夏日的溫濕度反差引發了我的不適。或許是午餐時,狼吞虎咽的油膩漢堡引起的消化不良吧。疼痛還在加劇,就像一把老虎鉗在擰緊我的胸腔似的。
“停車!也許我走走就沒事了。”新聞采訪車停在了東南區的斯坦頓路旁。我很熟悉這個地區——我曾采訪過這個街區中心的小學。辭掉辛辛那提的第一份電視臺工作,轉到華盛頓特區後不久,我和另一名攝影師朋友麥克·墨菲主動討了份苦差事——采訪斯坦頓的居民公共住宅項目。在那里我們記錄了斯坦頓居民芭芭拉·普萊斯和她的孩子們日常生活中的曲折和辛酸。
走走路并不能緩解胸痛,這種疼痛并未延伸到手臂或身體的其他部位。我有點擔心,但并不恐慌。畢竟我才42歲,身體狀態良好,作為一名堅強的一線街頭記者,堅持工作在素來被批評家們稱為本國“謀殺之都”的城市。我曾多次帶著攝像組深入到一些街區去采訪,那是些連警察都不敢孤身前往的地方。
“麥克,送我去醫院!”我喘著氣,“我要去喬治·華盛頓醫院。”
1981年,羅納德·里根總統被約翰·辛克利槍擊後,也是被送往喬治·華盛頓大學醫院的,這所醫院恰好在回第九頻道(隸屬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路上。當時我想:救得了總統的喬治·華盛頓醫院,一樣能救得了我。他們可以給我做個檢查,然後我還來得及趕回臺里編輯晚間六點的新聞。事實上,我是不想去附近的醫療機構——大東南社區醫院。因為我曾曝光過那里的糟糕條件:病人沒有醫療保險,醫護人員嚴重不足。這是一所赤字高達數百萬美元、病人無法信賴的醫院。我覺得這么說他們挺不好的,但坦誠地說,萬一我的情況很嚴重,我真不希望在大東南醫院動手術。
疼痛并未減輕。恐慌一陣陣襲來,我開始擔心自己可能無法挺到喬治·華盛頓醫院,因為途中必須跨過安那考斯迪亞河,并穿過市中心。
麥克已經覺察到那一整天我都不對勁。他說我一直在抱怨,一直在“咒罵”,說我似乎心事重重。
車子奔向休特蘭大道,朝著喬治·華盛頓醫院方向駛去。考慮到傍晚的交通情況,我們還要15~20分鐘才能趕到。路過一個消防站時,我們一致認為若不在此停下,我將無法挺到醫院。
車子驟然駛入艾文街的快車道。我後來記得我的頭被猛地往後甩。麥克把變速擋換成停車擋,飛奔出去,中向那棟紅磚砌成的屋子,車門都來不及關,引擎還在發動。
我聽到他朝著兩個穿藍色制服的人喊道:“救命!救命!布魯斯·強生在外面,他心臟病發作了!”但他們似乎已見慣了這種生死攸關的場面,因為在這片地區,除了被襲擊與謀殺,突發心臟病可算得上是第三大死因了。
事實上,極少非裔美國人突發心臟病後能挺過那段送往醫院的路。那個時候,無論任何人種,對于一個年僅42歲的男性來說,心臟病發作都是極其罕見的。
醫務人員似乎還在消化所聽到的話。他們帶著擔架大踏步奔向車子,朝車內看了一眼,一見到是我,神情馬上轉變。他們仿佛在想:“該死的,果真是電視上經常見到的那個記者。”之後,他們大步走了上來。必須指出的是,此次心臟病發作若發生在幾年之後,我肯定沒有這種好運氣——由于市政預算削減,那家消防站被關閉了。
醫務人員并不問我想去哪家醫院,也沒問我是否有醫療保險——他們轉運的病人大多沒有保險。我想,當我躺在那里時,那些問題是否很重要。伴隨著救護車的呼嘯聲和閃爍的警燈,他們把我迅速送往何處?還能是哪里?當然是離那兒只有幾分鐘路程的大東南社區醫院!
疼痛有所緩解。也許是急救人員給我服用了能緩解疼痛的硝酸甘油。當時的情況我真的記不清了。只聽到她用對講機匯報了我的情況:“42歲,男性,黑人,可能是突發心臟病。”救護車沿著我和麥克剛才來的方向往回趕:斯坦頓路、阿拉巴馬大道、南大道……麥克開著新聞采訪車緊隨其後,不知怎么的,他還保留著足夠的鎮靜去做平時訓練有素的事情:報道正在發生的事。他右手握住方向盤,左手拿著重達35磅(約15.88公斤)的錄像機,拍下了轉運的場景。他後來完全不記得自己所做的一切。作為新聞人——我們真的獨特!
1976年,我受聘于當時的WTOP電視臺(即現在WUSA第九頻道的前身,隸屬于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是電視臺聘用的最年輕記者。當時,我才25歲,家有良妻及一個蹣跚學步的女兒。我沒有健康方面的問題,就為一份工作而操心:力爭成為最優秀的新聞記者。
對于我來說,工作不僅是我追求的事業,也是一個謀生的職業。剛到這個大城市時,我幾乎一文不名,年薪僅有15 000美元,只比我在辛辛那提WCPO電臺的第一份工作高一點點,但這并未嚇到我。我來時,預想過可能比這更低的薪水。
到首都華盛頓特區工作的機會,就像我的家人回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維爾老家一樣,并不常有。事實上,我首次來到首都,因此,我的母親和七個兄弟姐妹既驕傲又為我擔心。華盛頓特區距離我們一家人剛開始居住的佃農住宅區很遠。
在辛辛那提州,我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課程,這些為我創造了到華盛頓特區工作的機會。但到達那之後,真正幫助我留在了華盛頓的是在職訓練。許多聰明的人在這一行中都不成功,甚至被解雇。因為他們學的不快,無法應對激烈的競爭和截稿期限帶來的壓力。我必須快速地學習,否則就得卷鋪蓋走人。我加入時,WLJSA已是城里第一大電視臺,甚至有時它的新聞收視率是離它最近的競爭者的兩倍。
當時,WUSA由具有傳奇色彩的新聞總監吉姆·斯奈德領導。他雇用我更多是出于直覺,而不是我的拍攝履歷。我甚至不確定他們為何錄用我。當時的團隊已經包括了知名的新聞主持人馬克斯·羅賓森、喬登·彼得森、莫琳·班揚、法學家海沃德,還有體育節目主持人格倫·布倫那。
……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