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是一部全景式反映安徽辛亥革命歷史的紀實作品。作品從革命發端寫到二次革命失敗,著力表現辛亥革命期間在安徽發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在深入反思辛亥革命成敗得失的同時,熱情謳歌安徽革命黨人在投身這場反封建反專制的歷史洪流中做出的貢獻以及他們為建立共和不畏強暴、勇於犧牲、前赴後繼的偉大精神。作品將事件和人物置於晚清風雲變幻的大背景之下,並以當代的眼光對歷史進行透視。全書分為三部分,上篇:燃燒的地火,此部分著重描寫辛亥首義前安徽各界的反清鬥爭活動;中篇:飄揚的戰旗,此部分著重描寫安徽光復經過;下篇:不屈的抗爭,此部分著重描寫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王朝後,革命成果被袁世凱竊奪。安徽革命黨人不屈服壓力,積極參與反對袁世凱和北洋軍閥的二次革命。本書主題思想積極向上,內容充實,寫作手法具有藝術特色。
名人/編輯推薦
《鐵血雄風——辛亥革命在安徽》由著名作家季宇執筆,是一部全景式反映安徽辛亥革命歷史的紀實作品。本書從革命發端寫到二次革命失敗,著力表現辛亥革命期間在安徽發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在深入反思辛亥革命成敗得失的同時,熱情謳歌安徽革命黨人在投身這場反封建反專制的歷史洪流中做出的貢獻以及他們為建立共和不畏強暴、勇于犧牲、前赴後繼的偉大精神。本書的特色在于將事件和人物置于晚清風云變幻的大背景之下,并以當代的眼光對歷史進行透視,對促進安徽及全國辛亥革命階段研究的理論建設,多有借鑒和啟示作用。
序
席卷全國的辛亥革命,到現在整整100年了。
黨的十五大報告指出:“一個世紀以來,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經歷了三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產生了三位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第一次歷史性巨變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開放,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這對辛亥革命是一個很高的評價,解決了辛亥革命的歷史定位問題。
在過去很長時間里,人們對于辛亥革命的認識是不夠的,往往講它的消極和失敗的方面比較多,講它的歷史意義和對中國歷史的推進作用比較少。這有認識上的原因,也有時代的原因。曾經參加過辛亥革命的林伯渠同志于1941年在延安《解放日報》上寫了一篇文章,其中講道:“對于許多未經過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是常被過低估計的。這并不足怪,因為他們沒看到推翻幾千年因襲下來的專制政體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當年的青年現在如果還在世的話已經九十來歲了。林伯渠同志70年前講這番話的時候尚且如此,今天的青年對辛亥革命的認識嚴重不夠也就不難理解了。
時代的原因也很重要:辛亥革命雖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并沒有從根本上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統治,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并沒有改變,人民的悲慘境遇也沒有改變。孫中山也總是強調“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所以在民主革命階段,包括共產黨人在內的先進人士著重強調的常常是辛亥革命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一面,以鼓舞人們繼續奮斗去奪取勝利。因此,以前對辛亥革命的不足方面講得比較多是可以理解的。現在,已經過了100年,中國人民已經站立起來并且取得了偉大的勝利,回過頭來看,我們自然可以對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作出更冷靜、更全面、更客觀的評價。
把辛亥革命看作是20世紀中國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它的主要歷史功績至少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這是黨的十五大報告中對于辛亥革命的表述。但這句話似乎并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注意。說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說它在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上提出了新的目標。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遭受到的苦難實在太深重了。中華民族在古代曾經創造過燦爛的文明,但是到近代卻大大落後了。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開端,因為從那時起,中國開始喪失作為一個獨立國家擁有的完整主權和尊嚴,走上了聽憑外國殖民者欺凌和擺布的半殖民地道路。此後,中華民族逐漸陷入苦難的深淵。當時,壓在中國人心頭的有兩塊巨石,一塊是帝國主義的壓迫,一塊是清政府的反動腐朽統治。
在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中,中國戰敗并被迫簽訂《馬關條約》。此後,民族危機空前加劇。親歷這場事變的革命前輩吳玉章同志在回憶錄中寫道:“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國條約!它使全中國都為之震動。從前我國還只是被西方大國打敗過,現在競被東方的小國打敗了,而且失敗得那樣慘,條約又訂得那樣苛,這是多么大的恥辱啊!……我還記得甲午戰敗的消息傳到我家鄉的時候,我和我的二哥曾經痛哭不止……我們當時悲痛之深,實非言語所能表述。”可見甲午戰爭對中國人的震動和影響之大。
但事情的發展遠沒有到此為止。1897年冬,德國出兵強租膠州灣,自此各國紛紛在中國強租領土,劃分勢力范圍。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世界上幾乎所有帝國主義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向一個國家發動戰爭,這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此後,八國聯軍占領中國的首都——北京長達一年之久,并實行分區管制,居民要分別懸掛占領國的國旗。這種恥辱,不能不深深刺痛中國人的心。90年後鄧小平同志還談道:“我是一個中國人,懂得外國侵略中國的歷史。當我聽到西方七國首腦會議決定要制裁中國。馬上就聯想到一九OO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歷史。七國中除加拿大外,其他六國再加上沙俄和奧地利就是當年組織聯軍的八個國家。要懂得些中國歷史,這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精神動力。”接下來的1904年至1905年,日本和沙俄為了爭奪在華利益,在中國東北進行了一場日俄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中朝兩國歷來唇齒相依,唇亡齒寒。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朝鮮,又給了中國人很大的刺激。中華民族已到了瀕臨滅亡的邊緣。
長期以來,清政府以“天朝大國”自居,許多國人盲目自大、安于現狀。即便鴉片戰爭後,中國已開始淪為半殖民地,但一般人的認識還很不足,危機意識不強。1894年甲午戰爭前夜,鄭觀應在其名著《盛世危言》中看到“時勢又變,屏藩盡撤,強鄰日逼”的嚴重局面,覺得需要危言聳聽地提出一系列改革主張,但是在書名中一定要加上“盛世”兩字,不敢說已是“衰世”,不然受到的壓力就太大了。1894年,孫中山成立了興中會,第一次提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第二年,改良派的嚴復寫了一篇《救亡決論》,最先喊出“救亡”的口號。陳天華在《警世鐘》中說:“要革命的,這時可以革了,過了這時沒有命了”,反映出當時中國人那種焦慮和急迫的心情。
我們再來看看清政府的狀況。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後,流亡西安的清政府發出一道上諭,宣稱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此時的清政府已儼然成為一個“洋人的朝廷”。清政府還是一個極端專制的政府。在民怨沸騰、革命高潮日益逼近之際,清政府于1908年頒布的《欽定憲法大綱》的第一條就是:“大清皇帝統治大清帝國,萬世一系,永永尊戴。”它還規定國家頒布法律、召開議會、調集軍隊、對外宣戰、簽訂條約等權力都集中在君主手中,特別強調“宣戰、講和、訂立條約及派遣使臣與認受使臣之權。國交之事,由君上親裁,不付議院議決”。可見,即使已到了窮途末路,清政府依然堅持那種極端專制的制度。甲午戰爭前,清政府每年的財政收入大體在白銀八千萬兩。而甲午戰爭失敗後向日本的賠款就達兩億三千萬兩白銀,加上分期繳付所需利息,相當于三年的全部財政收入。《辛丑條約》按照人均一兩白銀的標準,規定中國向列強賠款四億五千萬兩。這些錢從哪里來?一方面,清政府大量舉借外債,這大大加深了對列強的依賴;另一方面,只能加重稅收、加緊搜刮國民。至宣統三年,國家的財政收入猛增到三億兩白銀。當然,這不是生產發展而只能是加緊剝削的結果。
如何改變這樣的危局?中國的出路在何方?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維新變法等許多嘗試最終都以失敗告終。此時,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登上了歷史舞臺。他不僅首先提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而且組建成立了同盟會,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也就是要實現民族獨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并且要通過革命的手段來實現。這在當時是最進步的思想,反映了時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所以,毛澤東同志說過:“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正規地說起來,是從孫中山先生開始的”。盡管孫中山的思想中有著空想的成分,并沒有找到實現這些目標的具體道路,但這些目標的提出畢竟激勵了不止一代的中國人為之奮斗。辛亥革命沒有完成這個任務,但它的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一直把自己看作是孫中山先生開創的革命事業的繼承者。
二、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
中國在君主專制政體統治下經歷過幾千年的漫長歲月。這是一個沉重得可怕的歷史重擔。多少年來,人們從幼年起,頭腦中就不斷被灌輸“三綱五常”這一套封建倫理觀念,把它看成萬古不變的天經地義。“國不可一日無君”。中國君主專制制度的經濟基礎是封建土地制度,而君主專制制度反過來又從政治上保障維護了封建土地制度。君主仿佛代表天意,站在封建等級制度的頂巔。《紅樓夢》里的王熙鳳有一句名言:“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可見在那個時候,誰要是想“把皇帝拉下馬”,就得要有“舍得一身剮”的勇氣,一般人是連想都不敢想的。而辛亥革命砍掉了皇帝這個封建社會的“頭”,整個舊秩序就全亂了套。從此以後,從北洋軍閥到蔣介石南京政府,像走馬燈那樣一個接一個登場,舊社會勢力卻再也建立不起一個統一的比較穩定的政治秩序來。這樣的狀況和辛亥革命以前顯然不同。
有人評價辛亥革命導致了中國軍閥割據,社會更加混亂。似乎革命徒然造成社會的混亂,妨礙了中國現代化的實現。這其實是一種目光短淺的看法。實際上,辛亥革命將清政府打倒後,舊勢力只能靠赤裸裸的野蠻的軍事統治,顯然這是無法持久的。而且,軍閥混戰使舊統治勢力四分五裂,也有利于以後,人民革命的開展。所以盡管軍閥混戰對中國人民的傷害極大,但如果從稍長時段的歷史眼光來看,這種動蕩和陣痛是社會轉型期常需經歷的過程。可以說,辛亥革命在這方面正給以後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打開了道路。
三、辛亥革命帶來了民主意識的高漲和思想的大解放
民主意識就是指國民對自己在國家中所處地位的認識。在封建君主專制的社會里,一切都是皇帝“乾綱獨斷”,老百姓根本談不上有對國家建議和管理的權力。戊戌變法前的“公車上書”當時在全國引起很大震動,但上書的都是有功名的舉人,并且由于都察院拒絕代遞,所上之書也沒有能送達朝廷。辛亥革命後,臨時政府公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孫中山特別提出要寫上“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這是他最看重的一點。雖然中華民國并沒有給人民帶來當家作主的現實,但民眾的心理發生了很大變化,覺得自己是國家的主人了。民國成立後,各種政治團體紛紛成立,報紙雜志空前活躍,群眾活動多了。可以這樣說,沒有辛亥革命就沒有五四運動,因為如果沒有辛亥革命創造的這種社會氛圍和民眾心理狀態,五四運動很難發生。另一點是思想的解放,辛亥革命將過去被看得至高無上的皇帝推翻了,連皇帝都可以打倒,那么,還有什么陳腐的過時的東西不能懷疑、不能推倒呢?陳獨秀在《新青年》寫了一篇《偶像破壞論》說:“其實君主也是一種偶像,它本身并沒有什么神奇出眾的作用,全靠眾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夠號命全國,稱作元首。一旦亡了國……比尋常人還要可憐。”五四運動時期對許多舊事物的懷疑和批判,同辛亥革命帶來的思想解放有很大關系。
從近代歷史上說,太平天國洪秀全做了天王實際上還是皇帝;戊戌變法是想靠一個好皇帝來實現;義和團運動打的還是“扶清滅洋”的旗號。從世界范圍來說,世界大國實行共和政體的只有美國和法國,其他的都不是共和政體。辛亥革命在中國建立了共和政體,這件事不能小看。當然,我們還要看到,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也有嚴重的弱點和不足。為什么辛亥革命這樣一場全國規模的革命運動,并不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第一,它沒有一個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都沒有足夠的認識,許多人認為推翻清政府後革命就成功了,失去繼續前進的方向和動力,妥協心理上升為主流,導致革命半途而廢。第二,它沒有廣泛地發動并依靠群眾,特別是占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工農大眾。辛亥革命的主干力量是受過近代教育的愛國青年。他們在會黨和新軍中做了許多工作,開展了有力的革命宣傳,博得了相當廣泛的同情。這是武昌起義後能夠迅速得到多數省響應的重要原因。它在一定程度上發動了群眾,所以能取得一定的成功。但它并沒有能依靠和發動占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勞動群眾,特別是在農村沒有一個大變動。而沒有中國最廣大的農民參加和支持,在強大的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面前就覺得自己勢單力孤而易于妥協,這是它失敗的重要根源。第三,同盟會是一個相當松散的組織,成員復雜,當革命取得初步勝利後,內部就四分五裂,無法形成一個把革命推向前進的堅強核心。歸納起來就是一句話,沒有一個能提出科學的明確的革命綱領、能依靠和發動最大多數群眾、由有共同理想和嚴格紀律的先進分子組成的堅強有力的黨。因此,盡管辛亥革命取得了那么太的成績,但仍沒有解決根本問題。這也促使許多投身過這場革命或受到它影響的愛國者不能不嚴肅地重新思考國家社會的許多根本問題,尋找新的出路。 走了第一步,就會有第二步和第三步。辛亥革命的勝利和失敗,從正反兩個方面,為五四運動的興起,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直到中國共產黨的建立,準備了重要的條件。
歷史事件是一步一步走的。中國的近代史就好像接力跑一樣,後來的人以前面跑到的地方作為起點,接棒,然後又遠遠地跑到前一個人的前面去。從辛亥革命到中國共產黨的建立這10年的歷史,是不斷探索、不斷在矛盾中前進的歷史。它留下的經驗教訓,不僅使我們了解共產黨建立的必然性,而且對我們今天仍有重要的啟示。
對辛亥革命的研究,已經取得眾所公認的突出成績。但有一個問題仍是很值得注意的:中國版圖遼闊,人口眾多,情況復雜多樣。各個地區的自然環境、社會結構、文化傳統、風俗習尚等等,都有很大的差異。辛亥革命是一場全國規模的革命運動,它的發展在各個地區并不是以同一模式再演。共同性和差異性同時存在,這在研究中國各個時期歷史時都需要重視,對辛亥革命的研究也是如此。如果目光只集中在少數最引人注目的地區,很容易有簡單化的缺陷,不足以完整地表現出這場革命的全貌,也難以看清這場革命在整個中國造成怎樣的歷史性巨大變化。
分省研究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便于比較。這部叢書的內容幾乎涵蓋了全國絕大多數省區。中國各地的情況復雜多樣,叢書各卷分別對這些省在辛亥革命前的社會狀況、哪些社會力量發動了當地的革命、清朝疆吏是如何應對的、革命引起了哪些巨大的社會變化、舊社會勢力怎樣反撲等等,都有相當詳細的描述和分析。這就便于進行比較研究:從相同的地方可以加深對這場革命共同規律的理解,從不同的地方又可以看到各個地區的不同特點,這就是中國的實際國情。不作這種比較,既難更深入地把握住這場革命的發展規律,也難以看到各個不同地區的特點。所以,這項工作對推進辛亥革命研究走向深入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是我長期以來一直期待著的。
但是,要進行這樣全國性的大協作談何容易。我很欽佩人民出版社和各省人民出版社有這樣的眼光,下決心齊心合力來從事這項巨大工程。由人民出版社和17家地方人民出版社共同策劃并組織出版的這套《辛亥革命全景錄》叢書,在新聞出版總署支持下,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重點出版項目。其中,《共和大業——聚焦1911》作為綜合卷,總述辛亥革命的全過程;地方卷幾乎每省一冊(《直隸驚雷——辛亥革命在京津冀》包括了今天的兩市一省)。這樣,便全方位地概述了辛亥革命在各地的發展(可惜缺少了新疆、廣西、福建和東北)。
承擔了這項任務的出版社都把這項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各社社長擔任叢書的編委會委員,親自抓,稱為“社長工程”。編委會先後召開三次編輯工作會議,確定:作為歷史性紀實叢書,內容必須真實、準確,不得虛構;圖文并茂,注意可讀性;還制訂了叢書的裝幀設計方案和印刷技術標準等。
叢書作者都是年富力強、學有專長的本地學者。書稿重點突出地方特色,對辛亥革命中的全局性活動及跨界活動,不寫或只作簡單的交代。由本地學者寫本地事件,有許多優點:史料搜集相對較易,除充分使用現存的文學資料外,作者還親歷有關歷史遺跡,走訪當事人及其後代,收集整理了不少口述史料,經認真考證後使用,使本書提供了較多新的資料。為了做到圖文并茂,責任編輯協助作者查閱大量檔案資料,找到不少以往鮮為人知的珍貴歷史圖片,為叢書增色不少。
總之,這是一部集體努力的產物,必須歸功于人民出版社、各省人民出版社和當地專家學者。我所做的工作很少很少,由出版社邀約而承擔了主編的名義,主要是表示對這項很有意義的工作支持和能夠順利完成的興奮。我很希望各界學者能夠充分利用這部叢書的成果,并且指出它的不足之處,以便把辛亥革命研究更有力地推向前進!
黨的十五大報告指出:“一個世紀以來,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經歷了三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產生了三位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第一次歷史性巨變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開放,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這對辛亥革命是一個很高的評價,解決了辛亥革命的歷史定位問題。
在過去很長時間里,人們對于辛亥革命的認識是不夠的,往往講它的消極和失敗的方面比較多,講它的歷史意義和對中國歷史的推進作用比較少。這有認識上的原因,也有時代的原因。曾經參加過辛亥革命的林伯渠同志于1941年在延安《解放日報》上寫了一篇文章,其中講道:“對于許多未經過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是常被過低估計的。這并不足怪,因為他們沒看到推翻幾千年因襲下來的專制政體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當年的青年現在如果還在世的話已經九十來歲了。林伯渠同志70年前講這番話的時候尚且如此,今天的青年對辛亥革命的認識嚴重不夠也就不難理解了。
時代的原因也很重要:辛亥革命雖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并沒有從根本上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統治,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并沒有改變,人民的悲慘境遇也沒有改變。孫中山也總是強調“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所以在民主革命階段,包括共產黨人在內的先進人士著重強調的常常是辛亥革命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一面,以鼓舞人們繼續奮斗去奪取勝利。因此,以前對辛亥革命的不足方面講得比較多是可以理解的。現在,已經過了100年,中國人民已經站立起來并且取得了偉大的勝利,回過頭來看,我們自然可以對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作出更冷靜、更全面、更客觀的評價。
把辛亥革命看作是20世紀中國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它的主要歷史功績至少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這是黨的十五大報告中對于辛亥革命的表述。但這句話似乎并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注意。說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說它在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上提出了新的目標。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遭受到的苦難實在太深重了。中華民族在古代曾經創造過燦爛的文明,但是到近代卻大大落後了。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開端,因為從那時起,中國開始喪失作為一個獨立國家擁有的完整主權和尊嚴,走上了聽憑外國殖民者欺凌和擺布的半殖民地道路。此後,中華民族逐漸陷入苦難的深淵。當時,壓在中國人心頭的有兩塊巨石,一塊是帝國主義的壓迫,一塊是清政府的反動腐朽統治。
在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中,中國戰敗并被迫簽訂《馬關條約》。此後,民族危機空前加劇。親歷這場事變的革命前輩吳玉章同志在回憶錄中寫道:“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國條約!它使全中國都為之震動。從前我國還只是被西方大國打敗過,現在競被東方的小國打敗了,而且失敗得那樣慘,條約又訂得那樣苛,這是多么大的恥辱啊!……我還記得甲午戰敗的消息傳到我家鄉的時候,我和我的二哥曾經痛哭不止……我們當時悲痛之深,實非言語所能表述。”可見甲午戰爭對中國人的震動和影響之大。
但事情的發展遠沒有到此為止。1897年冬,德國出兵強租膠州灣,自此各國紛紛在中國強租領土,劃分勢力范圍。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世界上幾乎所有帝國主義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向一個國家發動戰爭,這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此後,八國聯軍占領中國的首都——北京長達一年之久,并實行分區管制,居民要分別懸掛占領國的國旗。這種恥辱,不能不深深刺痛中國人的心。90年後鄧小平同志還談道:“我是一個中國人,懂得外國侵略中國的歷史。當我聽到西方七國首腦會議決定要制裁中國。馬上就聯想到一九OO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歷史。七國中除加拿大外,其他六國再加上沙俄和奧地利就是當年組織聯軍的八個國家。要懂得些中國歷史,這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精神動力。”接下來的1904年至1905年,日本和沙俄為了爭奪在華利益,在中國東北進行了一場日俄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中朝兩國歷來唇齒相依,唇亡齒寒。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朝鮮,又給了中國人很大的刺激。中華民族已到了瀕臨滅亡的邊緣。
長期以來,清政府以“天朝大國”自居,許多國人盲目自大、安于現狀。即便鴉片戰爭後,中國已開始淪為半殖民地,但一般人的認識還很不足,危機意識不強。1894年甲午戰爭前夜,鄭觀應在其名著《盛世危言》中看到“時勢又變,屏藩盡撤,強鄰日逼”的嚴重局面,覺得需要危言聳聽地提出一系列改革主張,但是在書名中一定要加上“盛世”兩字,不敢說已是“衰世”,不然受到的壓力就太大了。1894年,孫中山成立了興中會,第一次提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第二年,改良派的嚴復寫了一篇《救亡決論》,最先喊出“救亡”的口號。陳天華在《警世鐘》中說:“要革命的,這時可以革了,過了這時沒有命了”,反映出當時中國人那種焦慮和急迫的心情。
我們再來看看清政府的狀況。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後,流亡西安的清政府發出一道上諭,宣稱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此時的清政府已儼然成為一個“洋人的朝廷”。清政府還是一個極端專制的政府。在民怨沸騰、革命高潮日益逼近之際,清政府于1908年頒布的《欽定憲法大綱》的第一條就是:“大清皇帝統治大清帝國,萬世一系,永永尊戴。”它還規定國家頒布法律、召開議會、調集軍隊、對外宣戰、簽訂條約等權力都集中在君主手中,特別強調“宣戰、講和、訂立條約及派遣使臣與認受使臣之權。國交之事,由君上親裁,不付議院議決”。可見,即使已到了窮途末路,清政府依然堅持那種極端專制的制度。甲午戰爭前,清政府每年的財政收入大體在白銀八千萬兩。而甲午戰爭失敗後向日本的賠款就達兩億三千萬兩白銀,加上分期繳付所需利息,相當于三年的全部財政收入。《辛丑條約》按照人均一兩白銀的標準,規定中國向列強賠款四億五千萬兩。這些錢從哪里來?一方面,清政府大量舉借外債,這大大加深了對列強的依賴;另一方面,只能加重稅收、加緊搜刮國民。至宣統三年,國家的財政收入猛增到三億兩白銀。當然,這不是生產發展而只能是加緊剝削的結果。
如何改變這樣的危局?中國的出路在何方?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維新變法等許多嘗試最終都以失敗告終。此時,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登上了歷史舞臺。他不僅首先提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而且組建成立了同盟會,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也就是要實現民族獨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并且要通過革命的手段來實現。這在當時是最進步的思想,反映了時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所以,毛澤東同志說過:“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正規地說起來,是從孫中山先生開始的”。盡管孫中山的思想中有著空想的成分,并沒有找到實現這些目標的具體道路,但這些目標的提出畢竟激勵了不止一代的中國人為之奮斗。辛亥革命沒有完成這個任務,但它的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一直把自己看作是孫中山先生開創的革命事業的繼承者。
二、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
中國在君主專制政體統治下經歷過幾千年的漫長歲月。這是一個沉重得可怕的歷史重擔。多少年來,人們從幼年起,頭腦中就不斷被灌輸“三綱五常”這一套封建倫理觀念,把它看成萬古不變的天經地義。“國不可一日無君”。中國君主專制制度的經濟基礎是封建土地制度,而君主專制制度反過來又從政治上保障維護了封建土地制度。君主仿佛代表天意,站在封建等級制度的頂巔。《紅樓夢》里的王熙鳳有一句名言:“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可見在那個時候,誰要是想“把皇帝拉下馬”,就得要有“舍得一身剮”的勇氣,一般人是連想都不敢想的。而辛亥革命砍掉了皇帝這個封建社會的“頭”,整個舊秩序就全亂了套。從此以後,從北洋軍閥到蔣介石南京政府,像走馬燈那樣一個接一個登場,舊社會勢力卻再也建立不起一個統一的比較穩定的政治秩序來。這樣的狀況和辛亥革命以前顯然不同。
有人評價辛亥革命導致了中國軍閥割據,社會更加混亂。似乎革命徒然造成社會的混亂,妨礙了中國現代化的實現。這其實是一種目光短淺的看法。實際上,辛亥革命將清政府打倒後,舊勢力只能靠赤裸裸的野蠻的軍事統治,顯然這是無法持久的。而且,軍閥混戰使舊統治勢力四分五裂,也有利于以後,人民革命的開展。所以盡管軍閥混戰對中國人民的傷害極大,但如果從稍長時段的歷史眼光來看,這種動蕩和陣痛是社會轉型期常需經歷的過程。可以說,辛亥革命在這方面正給以後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打開了道路。
三、辛亥革命帶來了民主意識的高漲和思想的大解放
民主意識就是指國民對自己在國家中所處地位的認識。在封建君主專制的社會里,一切都是皇帝“乾綱獨斷”,老百姓根本談不上有對國家建議和管理的權力。戊戌變法前的“公車上書”當時在全國引起很大震動,但上書的都是有功名的舉人,并且由于都察院拒絕代遞,所上之書也沒有能送達朝廷。辛亥革命後,臨時政府公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孫中山特別提出要寫上“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這是他最看重的一點。雖然中華民國并沒有給人民帶來當家作主的現實,但民眾的心理發生了很大變化,覺得自己是國家的主人了。民國成立後,各種政治團體紛紛成立,報紙雜志空前活躍,群眾活動多了。可以這樣說,沒有辛亥革命就沒有五四運動,因為如果沒有辛亥革命創造的這種社會氛圍和民眾心理狀態,五四運動很難發生。另一點是思想的解放,辛亥革命將過去被看得至高無上的皇帝推翻了,連皇帝都可以打倒,那么,還有什么陳腐的過時的東西不能懷疑、不能推倒呢?陳獨秀在《新青年》寫了一篇《偶像破壞論》說:“其實君主也是一種偶像,它本身并沒有什么神奇出眾的作用,全靠眾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夠號命全國,稱作元首。一旦亡了國……比尋常人還要可憐。”五四運動時期對許多舊事物的懷疑和批判,同辛亥革命帶來的思想解放有很大關系。
從近代歷史上說,太平天國洪秀全做了天王實際上還是皇帝;戊戌變法是想靠一個好皇帝來實現;義和團運動打的還是“扶清滅洋”的旗號。從世界范圍來說,世界大國實行共和政體的只有美國和法國,其他的都不是共和政體。辛亥革命在中國建立了共和政體,這件事不能小看。當然,我們還要看到,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也有嚴重的弱點和不足。為什么辛亥革命這樣一場全國規模的革命運動,并不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第一,它沒有一個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都沒有足夠的認識,許多人認為推翻清政府後革命就成功了,失去繼續前進的方向和動力,妥協心理上升為主流,導致革命半途而廢。第二,它沒有廣泛地發動并依靠群眾,特別是占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工農大眾。辛亥革命的主干力量是受過近代教育的愛國青年。他們在會黨和新軍中做了許多工作,開展了有力的革命宣傳,博得了相當廣泛的同情。這是武昌起義後能夠迅速得到多數省響應的重要原因。它在一定程度上發動了群眾,所以能取得一定的成功。但它并沒有能依靠和發動占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勞動群眾,特別是在農村沒有一個大變動。而沒有中國最廣大的農民參加和支持,在強大的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面前就覺得自己勢單力孤而易于妥協,這是它失敗的重要根源。第三,同盟會是一個相當松散的組織,成員復雜,當革命取得初步勝利後,內部就四分五裂,無法形成一個把革命推向前進的堅強核心。歸納起來就是一句話,沒有一個能提出科學的明確的革命綱領、能依靠和發動最大多數群眾、由有共同理想和嚴格紀律的先進分子組成的堅強有力的黨。因此,盡管辛亥革命取得了那么太的成績,但仍沒有解決根本問題。這也促使許多投身過這場革命或受到它影響的愛國者不能不嚴肅地重新思考國家社會的許多根本問題,尋找新的出路。 走了第一步,就會有第二步和第三步。辛亥革命的勝利和失敗,從正反兩個方面,為五四運動的興起,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直到中國共產黨的建立,準備了重要的條件。
歷史事件是一步一步走的。中國的近代史就好像接力跑一樣,後來的人以前面跑到的地方作為起點,接棒,然後又遠遠地跑到前一個人的前面去。從辛亥革命到中國共產黨的建立這10年的歷史,是不斷探索、不斷在矛盾中前進的歷史。它留下的經驗教訓,不僅使我們了解共產黨建立的必然性,而且對我們今天仍有重要的啟示。
對辛亥革命的研究,已經取得眾所公認的突出成績。但有一個問題仍是很值得注意的:中國版圖遼闊,人口眾多,情況復雜多樣。各個地區的自然環境、社會結構、文化傳統、風俗習尚等等,都有很大的差異。辛亥革命是一場全國規模的革命運動,它的發展在各個地區并不是以同一模式再演。共同性和差異性同時存在,這在研究中國各個時期歷史時都需要重視,對辛亥革命的研究也是如此。如果目光只集中在少數最引人注目的地區,很容易有簡單化的缺陷,不足以完整地表現出這場革命的全貌,也難以看清這場革命在整個中國造成怎樣的歷史性巨大變化。
分省研究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便于比較。這部叢書的內容幾乎涵蓋了全國絕大多數省區。中國各地的情況復雜多樣,叢書各卷分別對這些省在辛亥革命前的社會狀況、哪些社會力量發動了當地的革命、清朝疆吏是如何應對的、革命引起了哪些巨大的社會變化、舊社會勢力怎樣反撲等等,都有相當詳細的描述和分析。這就便于進行比較研究:從相同的地方可以加深對這場革命共同規律的理解,從不同的地方又可以看到各個地區的不同特點,這就是中國的實際國情。不作這種比較,既難更深入地把握住這場革命的發展規律,也難以看到各個不同地區的特點。所以,這項工作對推進辛亥革命研究走向深入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是我長期以來一直期待著的。
但是,要進行這樣全國性的大協作談何容易。我很欽佩人民出版社和各省人民出版社有這樣的眼光,下決心齊心合力來從事這項巨大工程。由人民出版社和17家地方人民出版社共同策劃并組織出版的這套《辛亥革命全景錄》叢書,在新聞出版總署支持下,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重點出版項目。其中,《共和大業——聚焦1911》作為綜合卷,總述辛亥革命的全過程;地方卷幾乎每省一冊(《直隸驚雷——辛亥革命在京津冀》包括了今天的兩市一省)。這樣,便全方位地概述了辛亥革命在各地的發展(可惜缺少了新疆、廣西、福建和東北)。
承擔了這項任務的出版社都把這項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各社社長擔任叢書的編委會委員,親自抓,稱為“社長工程”。編委會先後召開三次編輯工作會議,確定:作為歷史性紀實叢書,內容必須真實、準確,不得虛構;圖文并茂,注意可讀性;還制訂了叢書的裝幀設計方案和印刷技術標準等。
叢書作者都是年富力強、學有專長的本地學者。書稿重點突出地方特色,對辛亥革命中的全局性活動及跨界活動,不寫或只作簡單的交代。由本地學者寫本地事件,有許多優點:史料搜集相對較易,除充分使用現存的文學資料外,作者還親歷有關歷史遺跡,走訪當事人及其後代,收集整理了不少口述史料,經認真考證後使用,使本書提供了較多新的資料。為了做到圖文并茂,責任編輯協助作者查閱大量檔案資料,找到不少以往鮮為人知的珍貴歷史圖片,為叢書增色不少。
總之,這是一部集體努力的產物,必須歸功于人民出版社、各省人民出版社和當地專家學者。我所做的工作很少很少,由出版社邀約而承擔了主編的名義,主要是表示對這項很有意義的工作支持和能夠順利完成的興奮。我很希望各界學者能夠充分利用這部叢書的成果,并且指出它的不足之處,以便把辛亥革命研究更有力地推向前進!
目次
第一章 亂象叢生 危機四伏
一、變局中的安徽
二、喧嘩與騷動
三、新的力量在成長
第二章 地火蔓延 暗潮涌動
一、安徽公學和《安徽俗話報》
二、拒俄運動與藏書樓風波
三、革命黨人在行動
第三章 舍生取義 壯士浴血
一、萬福華刺殺王之春
二、吳越勇炸五大臣
三、倪映典燕塘譜忠魂
四、黃花崗皖籍三烈士
第四章 野火春風 前仆後繼
一、自立軍大通舉義
二、徐錫麟悲歌皖江
三、馬炮營血染宜城
第五章 平地驚雷 勢如破竹
一、淮上起義發先聲
二、安慶光復動根本
三、廬州蕪湖傳捷報
四、江淮處處風雷動
第六章 不畏犧牲 浴血奮戰
一、臨淮、蚌埠阻擊戰
二、潁州爭奪戰
三、津浦線大會戰
四、皖北反擊戰
第七章 權力博弈 內亂紛擾
一、都督之爭
二、潯軍之禍
三、大通之亂
第八章 “二次革命” 不屈抗爭
一、柏文蔚督皖
二、控制與反控制
三、妥協的代價
四、遲到的反抗
結束語
一、變局中的安徽
二、喧嘩與騷動
三、新的力量在成長
第二章 地火蔓延 暗潮涌動
一、安徽公學和《安徽俗話報》
二、拒俄運動與藏書樓風波
三、革命黨人在行動
第三章 舍生取義 壯士浴血
一、萬福華刺殺王之春
二、吳越勇炸五大臣
三、倪映典燕塘譜忠魂
四、黃花崗皖籍三烈士
第四章 野火春風 前仆後繼
一、自立軍大通舉義
二、徐錫麟悲歌皖江
三、馬炮營血染宜城
第五章 平地驚雷 勢如破竹
一、淮上起義發先聲
二、安慶光復動根本
三、廬州蕪湖傳捷報
四、江淮處處風雷動
第六章 不畏犧牲 浴血奮戰
一、臨淮、蚌埠阻擊戰
二、潁州爭奪戰
三、津浦線大會戰
四、皖北反擊戰
第七章 權力博弈 內亂紛擾
一、都督之爭
二、潯軍之禍
三、大通之亂
第八章 “二次革命” 不屈抗爭
一、柏文蔚督皖
二、控制與反控制
三、妥協的代價
四、遲到的反抗
結束語
書摘/試閱
一、變局中的安徽
19世紀是一個大變革大動蕩的時代。在帝國主義的侵略下,中國社會開始陷入了嚴重的危機。公元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爆發,帝國主義的槍炮敲開了中國的大門,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安徽作為一個內陸省份,起初外國勢力的侵人還沒有像在沿海那樣直接明顯,自給自足的農耕經濟在安徽依然是生產方式的主體,沒有受到顯著破壞,但隨著西方勢力侵略的逐步深人,安徽的社會和經濟開始受到全面沖擊。
首先是鴉片泛濫成災。早在鴉片戰爭之前,鴉片已深入安徽內地;鴉片戰爭後,情況更為嚴重。到處是煙館、煙民,其流毒深廣,危害甚巨,不僅嚴重摧殘了安徽老百姓的身體健康,而且卷走了大量的真金白銀,使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安徽政府的財政收人也急劇下降。
其次是巨額賠款造成的壓力。根據《南京條約》規定,中國各項賠款總計兩千一百萬元,要求三年內償還,而第一年償還六百萬元,朝廷責成由江蘇、浙江、安徽三省負擔。安徽地方財政本來拮據,府庫長年積欠虧空,地方政府拿不出錢來,只好轉嫁負擔,對商民層層盤剝。當時,安徽省內各種苛捐雜稅高達幾十種,而且名目繁多,連牲畜、農具、樹木、房宅、家禽以及婚喪嫁娶都要納稅。官府橫征暴斂,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安徽在歷史上是個多災地區。據粗略統計,1840年至1910年(即辛亥革命爆發前一年),安徽遭受水旱等自然災害超過二十五個州縣的年份竟達四十一個,平均不到兩年出現一次。天災似狼,而人禍如虎,則更為可怕。由于政治黑暗,吏治腐敗,各級官僚中飽私囊,貪贓枉法,大小地主欺壓盤剝,土地兼并極為嚴重,許多農民失去土地,無以生計,只能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整個安徽經濟一片蕭條。
隨著西方列強對中國的瓜分日益加劇,腐敗無能的清政府一次次戰敗,又一次次對外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這些不平等的條約如同一把把繩索套在中國人民的頭上,而西方列強卻利用這些條約中的關稅特權,一邊向中國傾銷廉價的工業品,一邊瘋狂掠奪中國的原料和資源。安徽也不例外。以布匹為例,由于大量的洋紗、洋布的涌人,嚴重打擊了安徽的土布業生產,棉紡手工業者紛紛陷人失業、破產的境地。與此同時,洋商們還把貪婪的目光投向安徽的原料和資源,在經商互市的幌子下,大肆掠奪。以茶業為例,鴉片戰爭後,安徽茶葉貿易對外出口量急劇增長,比戰前高出一倍之多,從表面上看一片繁榮。實則卻是以洋商低價掠奪為代價的。這些都表明資本主義對安徽的殖民侵略進一步加深。
除此之外,伴隨著武裝和經濟侵略的進行,西方的思想文化也席卷而來。清初,安徽就有西方傳教士的活動,傳教點主要集中在五河、安慶、池州和徽州等少數地區,後來逐步擴張。到光緒年間,安徽省已有大小聖堂三百多所,遍布各州縣,教友三萬多人。雖然從某種意義上說,傳教士的到來,帶來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但在當時西方列強對中國侵略瓜分的背景下,傳教士的活動更多的帶有強烈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侵略色彩。加上東西方文化的隔閡,以及部分傳教士和教民橫行鄉里,為非作歹,引起安徽各階層強烈憤慨。于是,連綿不斷的排外反洋教斗爭不斷發生,此起彼伏,近半個世紀以來,幾乎從沒停止過。
盡管相對沿海省份,西方列強對安徽的侵略和滲透要緩慢一些,但各種社會矛盾依然在不斷積聚,日益激化。許多破產者和活不下去的農民被迫走上反抗道路。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太平天國起義爆發。這是中國近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從起義爆發到被鎮壓,戰爭持續了近二十年之久。太平天國起義一方面是對暴政的反抗,另一方面持續不斷的戰爭也帶來了對生產力的極大的破壞。安徽作為太平天國和捻軍的根據地和主戰場,一直飽受戰火蹂躪,田園荒蕪,人口銳減。 太平天國和捻軍相繼失敗後。帝國主義對安徽的滲透和控制進一步加深,而且愈演愈烈。清光緒二年(1876年),蕪湖開埠。這是安徽口岸首次對外開放。查互市通商之約,始于鴉片戰爭,先有沿海五口開放而未及內港長江。咸豐八年(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發生,清政府被迫與英、法、美、俄四國分別簽訂了《天津條約》,開放長江四口岸,即漢口、九江、鎮江和南京。這是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深入長江內港的開始。二十年後,中英《煙臺條約》簽訂,安徽蕪湖、大通和安慶三處口岸又繼漢、九、鎮、寧設關之後也對外打開了門戶。其中蕪湖作為通商口岸,大通、安慶作為客貨輪停泊處所。
雖然蕪湖開埠晚于上海三十余年,但皖據長江之中,地跨江淮,物產豐饒,上至贛鄂,下至滬寧,水陸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蕪湖關一開,西方勢力也由此大規模侵入,使安徽成為他們重要的掠奪目標之一。
清光緒三年(1877年),蕪湖正式設立海關,開辟租界。英國怡和洋行、太古洋行和德國瑞記洋行等先後進入。這些洋行控制著安徽的進出口貿易,壟斷市場,把持著安徽的經濟命脈。
光緒末年,外國資本主義開始把掠奪的目標轉向安徽礦產,這就進一步加速了安徽半殖民化的深度和廣度。
蕪湖開埠及安慶、大通開放,標志著帝國主義勢力真正打開了安徽的大門。從此,安徽的災難和危機變得更加深重。P2-4
19世紀是一個大變革大動蕩的時代。在帝國主義的侵略下,中國社會開始陷入了嚴重的危機。公元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爆發,帝國主義的槍炮敲開了中國的大門,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安徽作為一個內陸省份,起初外國勢力的侵人還沒有像在沿海那樣直接明顯,自給自足的農耕經濟在安徽依然是生產方式的主體,沒有受到顯著破壞,但隨著西方勢力侵略的逐步深人,安徽的社會和經濟開始受到全面沖擊。
首先是鴉片泛濫成災。早在鴉片戰爭之前,鴉片已深入安徽內地;鴉片戰爭後,情況更為嚴重。到處是煙館、煙民,其流毒深廣,危害甚巨,不僅嚴重摧殘了安徽老百姓的身體健康,而且卷走了大量的真金白銀,使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安徽政府的財政收人也急劇下降。
其次是巨額賠款造成的壓力。根據《南京條約》規定,中國各項賠款總計兩千一百萬元,要求三年內償還,而第一年償還六百萬元,朝廷責成由江蘇、浙江、安徽三省負擔。安徽地方財政本來拮據,府庫長年積欠虧空,地方政府拿不出錢來,只好轉嫁負擔,對商民層層盤剝。當時,安徽省內各種苛捐雜稅高達幾十種,而且名目繁多,連牲畜、農具、樹木、房宅、家禽以及婚喪嫁娶都要納稅。官府橫征暴斂,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安徽在歷史上是個多災地區。據粗略統計,1840年至1910年(即辛亥革命爆發前一年),安徽遭受水旱等自然災害超過二十五個州縣的年份竟達四十一個,平均不到兩年出現一次。天災似狼,而人禍如虎,則更為可怕。由于政治黑暗,吏治腐敗,各級官僚中飽私囊,貪贓枉法,大小地主欺壓盤剝,土地兼并極為嚴重,許多農民失去土地,無以生計,只能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整個安徽經濟一片蕭條。
隨著西方列強對中國的瓜分日益加劇,腐敗無能的清政府一次次戰敗,又一次次對外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這些不平等的條約如同一把把繩索套在中國人民的頭上,而西方列強卻利用這些條約中的關稅特權,一邊向中國傾銷廉價的工業品,一邊瘋狂掠奪中國的原料和資源。安徽也不例外。以布匹為例,由于大量的洋紗、洋布的涌人,嚴重打擊了安徽的土布業生產,棉紡手工業者紛紛陷人失業、破產的境地。與此同時,洋商們還把貪婪的目光投向安徽的原料和資源,在經商互市的幌子下,大肆掠奪。以茶業為例,鴉片戰爭後,安徽茶葉貿易對外出口量急劇增長,比戰前高出一倍之多,從表面上看一片繁榮。實則卻是以洋商低價掠奪為代價的。這些都表明資本主義對安徽的殖民侵略進一步加深。
除此之外,伴隨著武裝和經濟侵略的進行,西方的思想文化也席卷而來。清初,安徽就有西方傳教士的活動,傳教點主要集中在五河、安慶、池州和徽州等少數地區,後來逐步擴張。到光緒年間,安徽省已有大小聖堂三百多所,遍布各州縣,教友三萬多人。雖然從某種意義上說,傳教士的到來,帶來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但在當時西方列強對中國侵略瓜分的背景下,傳教士的活動更多的帶有強烈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侵略色彩。加上東西方文化的隔閡,以及部分傳教士和教民橫行鄉里,為非作歹,引起安徽各階層強烈憤慨。于是,連綿不斷的排外反洋教斗爭不斷發生,此起彼伏,近半個世紀以來,幾乎從沒停止過。
盡管相對沿海省份,西方列強對安徽的侵略和滲透要緩慢一些,但各種社會矛盾依然在不斷積聚,日益激化。許多破產者和活不下去的農民被迫走上反抗道路。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太平天國起義爆發。這是中國近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從起義爆發到被鎮壓,戰爭持續了近二十年之久。太平天國起義一方面是對暴政的反抗,另一方面持續不斷的戰爭也帶來了對生產力的極大的破壞。安徽作為太平天國和捻軍的根據地和主戰場,一直飽受戰火蹂躪,田園荒蕪,人口銳減。 太平天國和捻軍相繼失敗後。帝國主義對安徽的滲透和控制進一步加深,而且愈演愈烈。清光緒二年(1876年),蕪湖開埠。這是安徽口岸首次對外開放。查互市通商之約,始于鴉片戰爭,先有沿海五口開放而未及內港長江。咸豐八年(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發生,清政府被迫與英、法、美、俄四國分別簽訂了《天津條約》,開放長江四口岸,即漢口、九江、鎮江和南京。這是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深入長江內港的開始。二十年後,中英《煙臺條約》簽訂,安徽蕪湖、大通和安慶三處口岸又繼漢、九、鎮、寧設關之後也對外打開了門戶。其中蕪湖作為通商口岸,大通、安慶作為客貨輪停泊處所。
雖然蕪湖開埠晚于上海三十余年,但皖據長江之中,地跨江淮,物產豐饒,上至贛鄂,下至滬寧,水陸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蕪湖關一開,西方勢力也由此大規模侵入,使安徽成為他們重要的掠奪目標之一。
清光緒三年(1877年),蕪湖正式設立海關,開辟租界。英國怡和洋行、太古洋行和德國瑞記洋行等先後進入。這些洋行控制著安徽的進出口貿易,壟斷市場,把持著安徽的經濟命脈。
光緒末年,外國資本主義開始把掠奪的目標轉向安徽礦產,這就進一步加速了安徽半殖民化的深度和廣度。
蕪湖開埠及安慶、大通開放,標志著帝國主義勢力真正打開了安徽的大門。從此,安徽的災難和危機變得更加深重。P2-4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