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以經濟學、社會學等學科理論為基礎,以作者2006年以來深入農村進行實地調研得到的第一手資料為依據,採用實證分析和規範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從新型內生金融——農民資金互助組織這一獨特的視角展開分析,在對安徽省農村金融供給和需求現狀進行充分分析的基礎上,指出安徽省農村金融供給和需求嚴重錯位的現實;然後綜合運用各種經濟理論提出促進農民資金互助組織發展的政策和建議,以彌補現有農村金融體系的不足,達到促進農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目的。
名人/編輯推薦
《安徽農村金融投融資機制創新研究》基於筆者多年來對安徽農村金融投融資機制的深入研究,全書層次分明,立體感強,對安徽省“興皖富民,加速崛起”將起到重要的啟發和指導作用,也會對我國區域經濟學、城市經濟學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目次
導言
綜述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關于農村金融投融資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第二節 國內外相關研究進展
第三節 研究方法、思路及創新點
第二章 農村金融研究的理論框架
第一節 金融發展理論
第二節 農村金融理論
第三節 農村金融其他相關理論及觀點
第三章 農村金融發展的內生性分析
第一節 外生主導型農村金融的反思與啟示
第二節 剖析並借鑒國內外農村內生金融的四種主要模式
第三節 發展農村內生金融的客觀要求——供給型金融抑制
第四節 發展農村內生金融的現實依據
第五節 我國農村內生金融發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第四章 安徽省農村金融市場基本概況
第一節 安徽農村金融發展歷程
第二節 安徽省農村金融運行現狀
第三節 農村金融對安徽農村改革發展的貢獻
第五章 安徽農村金融市場供求失衡問題分析
第一節 農村金融市場供求現狀
第二節 農村金融市場供求失衡的直接原因
第三節 農村金融市場供求失衡深層次原因
第六章 安徽省農村內生金融發展的實踐研究
第一節 安徽農村內生金融組織的主要類型
第二節 農民資金互助組織概念及特徵
第三節 安徽農民資金互助組織發展歷程
第四節 太湖銀山農民資金互助組織
第七章 安徽農村內生金融組織存在的合理性分析
第一節 金融發展理論
——農村內生金融存在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 合作金融的內生性
——農村內生金融存在的合作基礎
第三節 農村社會的“圈層結構”
——農村內生金融存在的信用基礎
第四節 農村經濟主體性質決定了農村金融的內生性
第八章 制約安徽農村內生金融發展的因素分析
第一節 農村內生金融的法律地位問題
第二節 農村內生金融的推廣問題
第三節 剖析安徽涉農金融機構內生發展的主要不足
第九章 安徽農村金融改革的“功能金融觀”視角
第一節 “功能金融觀”的比較優勢
第二節 農村金融投融資生成機制的戰略定位
第三節 “功能金融觀”下的安徽農村金融供給主體改造
第十章 以內生為主導,構建安徽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第一節 安徽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總體佈局
第二節 村級金融機構:“微型銀行+農民資金互助組織”
第三節 鄉(鎮)級金融機構:金融服務與經濟主體需求相對接
第四節 縣級金融機構:統籌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紐帶
第五節 建立功能齊全、覆蓋面廣的農村保險市場
第六節 大力培育大宗農產品期貨市場
第十一章 加快發展安徽農村內生金融的政策和建議
第一節 農村金融投融資生成機制中的政府規製作用
第二節 推進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合作組織一體化建設
第三節 探討正規農村金融與非正規金融之間的協調機制
第四節 堅持區域內部性,實現涉農金融機構“範圍經濟”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綜述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關于農村金融投融資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第二節 國內外相關研究進展
第三節 研究方法、思路及創新點
第二章 農村金融研究的理論框架
第一節 金融發展理論
第二節 農村金融理論
第三節 農村金融其他相關理論及觀點
第三章 農村金融發展的內生性分析
第一節 外生主導型農村金融的反思與啟示
第二節 剖析並借鑒國內外農村內生金融的四種主要模式
第三節 發展農村內生金融的客觀要求——供給型金融抑制
第四節 發展農村內生金融的現實依據
第五節 我國農村內生金融發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第四章 安徽省農村金融市場基本概況
第一節 安徽農村金融發展歷程
第二節 安徽省農村金融運行現狀
第三節 農村金融對安徽農村改革發展的貢獻
第五章 安徽農村金融市場供求失衡問題分析
第一節 農村金融市場供求現狀
第二節 農村金融市場供求失衡的直接原因
第三節 農村金融市場供求失衡深層次原因
第六章 安徽省農村內生金融發展的實踐研究
第一節 安徽農村內生金融組織的主要類型
第二節 農民資金互助組織概念及特徵
第三節 安徽農民資金互助組織發展歷程
第四節 太湖銀山農民資金互助組織
第七章 安徽農村內生金融組織存在的合理性分析
第一節 金融發展理論
——農村內生金融存在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 合作金融的內生性
——農村內生金融存在的合作基礎
第三節 農村社會的“圈層結構”
——農村內生金融存在的信用基礎
第四節 農村經濟主體性質決定了農村金融的內生性
第八章 制約安徽農村內生金融發展的因素分析
第一節 農村內生金融的法律地位問題
第二節 農村內生金融的推廣問題
第三節 剖析安徽涉農金融機構內生發展的主要不足
第九章 安徽農村金融改革的“功能金融觀”視角
第一節 “功能金融觀”的比較優勢
第二節 農村金融投融資生成機制的戰略定位
第三節 “功能金融觀”下的安徽農村金融供給主體改造
第十章 以內生為主導,構建安徽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第一節 安徽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總體佈局
第二節 村級金融機構:“微型銀行+農民資金互助組織”
第三節 鄉(鎮)級金融機構:金融服務與經濟主體需求相對接
第四節 縣級金融機構:統籌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紐帶
第五節 建立功能齊全、覆蓋面廣的農村保險市場
第六節 大力培育大宗農產品期貨市場
第十一章 加快發展安徽農村內生金融的政策和建議
第一節 農村金融投融資生成機制中的政府規製作用
第二節 推進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合作組織一體化建設
第三節 探討正規農村金融與非正規金融之間的協調機制
第四節 堅持區域內部性,實現涉農金融機構“範圍經濟”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書摘/試閱
綜述
(一)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撐,金融發展是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手段。發展中國家由於其現存金融體制的落後,極大地制約了其經濟發展的步伐。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麥金龍(Mckinnon)和肖(Shaw)在深入研究發展中國家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相互關系的基礎上,於1973年提出了“金融抑制”理論,他們認為發展中國家金融制度安排的主要特徵可以概括為金融抑制。
所謂金融抑制,指的是政府由於對金融活動和金融體系的過多幹預,從而抑制了金融體系的發展,而滯後發展的金融體系又阻礙了經濟的發展,最終造成了金融抑制和經濟落後的惡性循環。在發展中國家金融抑制具體表現為現代金融機構與傳統金融機構並存的二元金融結構、單一化的金融工具、簡單化的金融機構格局、不完全的金融市場、政府對金融過於嚴格的管制等。從長期來看,金融抑制破壞了稀缺資源配置的市場機制和價格體系,使得國內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長期處於受壓抑的狀態,不能發揮金融體系有效配置資金的功能,從而導致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的的脫節,造成金融與經濟同時落後的後果。為此,麥金農和肖進一步提出了金融深化的理論,主張通過金融約束、金融自由化等改革方法實現金融深化、金融發展的目標,從而保證以最優的速度促進經濟發展。
中國是一個經濟快速發展中的大國,但與其他發達國家一樣,同樣普遍存在著金融抑制現象,尤其在廣大的農村地區,這一問題顯得更為突出、更為復雜,並成為制約我國農村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的瓶頸。長期以來我國實行的城市偏向發展戰略,在通過對農村金融的幹預和控制下,獲得了大量的農村金融剩餘並將其轉移到城市經濟領域,成為國家向國有企業注入資金的主要管道,城鄉二元結構使農村地區的金融抑制問題更為嚴峻。為切實解決“三農問題”,優化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統籌城鄉發展,中央多次下發“一號檔”要求狠抓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並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十二五”規劃的首要任務。新農村建設,離不開資金的支持,農村金融市場是涉農資金的主要流通場所和配置中心,對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