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縱觀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我國古代以及近現代科學家的成就和對全人類的偉大貢獻是有目共睹的。中華歷史上的“四大發明”至今被世界科學界所褒揚。中華民族是個不屈不撓的民族,自從有了人類歷史,我們就成為世界科技的領航人。
《中華五千年科學家評傳》對我國古代及近現代科學家們所創造的重大成就進行客觀描述,并對他們為人類做出的偉大貢獻和對歷史進程的影響做出精彩評點。《中華五千年科學家評傳》一定會成為青少年讀者一本理想的科教讀物。
《中華五千年科學家評傳》對我國古代及近現代科學家們所創造的重大成就進行客觀描述,并對他們為人類做出的偉大貢獻和對歷史進程的影響做出精彩評點。《中華五千年科學家評傳》一定會成為青少年讀者一本理想的科教讀物。
作者簡介
崔振明,出生于黑龍江,畢業于哈師大,現在黑龍江建三江管局(北大荒)定居。從事中學教育20年,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黑龍江作協會員。
一個能和學生打成一片,并文理兼通的物理教師,在生活中有許多心得,精通散文寫作,作品風格清秀、文字樸實。出版了多本家教、國學方面的書籍,與此同時還參與國家各種教育課題的研究,并和國內益智專家張祥斌合作出版了多本益智方面的圖書。
一個能和學生打成一片,并文理兼通的物理教師,在生活中有許多心得,精通散文寫作,作品風格清秀、文字樸實。出版了多本家教、國學方面的書籍,與此同時還參與國家各種教育課題的研究,并和國內益智專家張祥斌合作出版了多本益智方面的圖書。
名人/編輯推薦
1、實用:全書緊密結合歷史,從中華五千年歷史長河中選取了48位最有影響力的軍事家進行分析和點評,更加符合青少年讀者的閱讀習慣。
6、資深教育理論專家共同參與策劃,以“弘揚中華當代主旋律,掀起少年國學熱旋風”為宗旨,適合中小學館配。故事通俗易懂,會使讀者耳目一新,受益匪淺。
6、資深教育理論專家共同參與策劃,以“弘揚中華當代主旋律,掀起少年國學熱旋風”為宗旨,適合中小學館配。故事通俗易懂,會使讀者耳目一新,受益匪淺。
目次
01.土木工匠祖師爺,發明創造錛刨鋸(魯班·春秋)
02.中醫診脈先河開,醫術高超神醫來(扁鵲·春秋)
03.力學研究奠根基,機械制造啟後人(墨子·戰國)
04.都江堰水利工程,澤後世萬代彪炳(李冰·戰國)
05.三統歷譜世公認,周三徑一成啟蒙(劉歆·西漢)
06.古代科學一巨子,世界難尋第二人(張衡·東漢)
07.傷寒雜病論著傳,六經辨證治療源(張仲景·東漢)
08.人類發明進步史,影響世界進程人(蔡倫·東漢)
09.九章算術注理論,人類數學開端人(劉徽·三國)
10.外科鼻祖麻沸散,養生醫療五禽戲(華佗·三國)
11.制圖類科學之父,澤古今璀璨明星(裴秀·西晉)
12.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葛洪·東晉)
13.大明歷演繹天文,圓周率計算第一(祖沖之·南北朝)
14.文章博洽儒者風,水經有注比禹功(酈道元·南北朝)
15.古代杰出農學家,齊民要術奠奇功(賈思勰·南北朝)
16.趙州橋存世千年,建筑史堪稱奇跡(李春·隋)
17.大隋著名工程師,擅長工藝建古都(宇文愷·隋)
18.世界歷史藥王譽,華人奉他為醫神(孫思邈·唐)
19.測量地球子午線,匯編制定大衍歷(僧一行·唐)
20.茶山御史精茶道,茶經三卷後世傳(陸羽·唐)
21.天文機械制造家,藥學經典本草圖(蘇頌·北宋)
22.活字印刷發明人,造福世界科技魂(畢升·北宋)
23.中國科學一坐標,世界文化有其人(沈括·北宋)
24.跨海大橋泉州建,海上絲綢之路開(蔡襄·北宋)
25.北宋名工一巧匠,木經三卷晚年成(喻皓·北宋)
26.九章算法注詳解,增乘開方高次冪(賈憲·北宋)
27.兒科之聖幼科祖,小兒藥證專著留(錢乙·北宋)
28.一生著述散遺失,建筑百科營造法(李誡·北宋)
29.洗冤集記錄經典,法醫學先河頓開(宋慈·南宋)
30.正負開方大衍求,數書九章後世留(秦九韶·南宋)
31.授時歷世界彪炳,月球建環形山脈(郭守敬·元)
32.紡織技術革新祖,百姓心中豐碑留(黃道婆·元)
33.王禎農書兩版本,科學闡述記錄真(王禎·元)
34.醫學藥學診斷學,奇經八脈五臟圖(李時珍·明)
35.中西交流先驅者,科學著作博眾長(徐光啟·明)
36.天工開物十八卷,農學著述經典篇(宋應星·明)
37.歷算名家開山祖,天文數學承易經(梅文鼎·清)
38.岐黃要術苦專研,醫術精深噪當世(王清任·清)
39.近代化學啟蒙者,自學成才譯著多(徐壽·清)
40.創地質力學理論,成中華科技元勛(李四光·當代)
41.炸橋揮淚斷通途,不復原橋不丈夫(茅以升·當代)
42.制堿工藝聞世界,中國化學第一人(侯德榜·當代)
43.巧手接嬰過五萬,中華婦科奠基人(林巧稚·當代)
44.中國童魚克隆父,科研嚴謹治學精(童第周·當代)
45.華氏定理顯天分,數學史上開拓人(華羅庚·當代)
46.航天事業奠基人,兩彈一星建功勛(錢學森·當代)
47.研究所滿門忠烈,核武器兩彈一星(錢三強·當代)
48.開水稻雜交先河,創世界農學發明(袁隆平·當代)
參考文獻
02.中醫診脈先河開,醫術高超神醫來(扁鵲·春秋)
03.力學研究奠根基,機械制造啟後人(墨子·戰國)
04.都江堰水利工程,澤後世萬代彪炳(李冰·戰國)
05.三統歷譜世公認,周三徑一成啟蒙(劉歆·西漢)
06.古代科學一巨子,世界難尋第二人(張衡·東漢)
07.傷寒雜病論著傳,六經辨證治療源(張仲景·東漢)
08.人類發明進步史,影響世界進程人(蔡倫·東漢)
09.九章算術注理論,人類數學開端人(劉徽·三國)
10.外科鼻祖麻沸散,養生醫療五禽戲(華佗·三國)
11.制圖類科學之父,澤古今璀璨明星(裴秀·西晉)
12.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葛洪·東晉)
13.大明歷演繹天文,圓周率計算第一(祖沖之·南北朝)
14.文章博洽儒者風,水經有注比禹功(酈道元·南北朝)
15.古代杰出農學家,齊民要術奠奇功(賈思勰·南北朝)
16.趙州橋存世千年,建筑史堪稱奇跡(李春·隋)
17.大隋著名工程師,擅長工藝建古都(宇文愷·隋)
18.世界歷史藥王譽,華人奉他為醫神(孫思邈·唐)
19.測量地球子午線,匯編制定大衍歷(僧一行·唐)
20.茶山御史精茶道,茶經三卷後世傳(陸羽·唐)
21.天文機械制造家,藥學經典本草圖(蘇頌·北宋)
22.活字印刷發明人,造福世界科技魂(畢升·北宋)
23.中國科學一坐標,世界文化有其人(沈括·北宋)
24.跨海大橋泉州建,海上絲綢之路開(蔡襄·北宋)
25.北宋名工一巧匠,木經三卷晚年成(喻皓·北宋)
26.九章算法注詳解,增乘開方高次冪(賈憲·北宋)
27.兒科之聖幼科祖,小兒藥證專著留(錢乙·北宋)
28.一生著述散遺失,建筑百科營造法(李誡·北宋)
29.洗冤集記錄經典,法醫學先河頓開(宋慈·南宋)
30.正負開方大衍求,數書九章後世留(秦九韶·南宋)
31.授時歷世界彪炳,月球建環形山脈(郭守敬·元)
32.紡織技術革新祖,百姓心中豐碑留(黃道婆·元)
33.王禎農書兩版本,科學闡述記錄真(王禎·元)
34.醫學藥學診斷學,奇經八脈五臟圖(李時珍·明)
35.中西交流先驅者,科學著作博眾長(徐光啟·明)
36.天工開物十八卷,農學著述經典篇(宋應星·明)
37.歷算名家開山祖,天文數學承易經(梅文鼎·清)
38.岐黃要術苦專研,醫術精深噪當世(王清任·清)
39.近代化學啟蒙者,自學成才譯著多(徐壽·清)
40.創地質力學理論,成中華科技元勛(李四光·當代)
41.炸橋揮淚斷通途,不復原橋不丈夫(茅以升·當代)
42.制堿工藝聞世界,中國化學第一人(侯德榜·當代)
43.巧手接嬰過五萬,中華婦科奠基人(林巧稚·當代)
44.中國童魚克隆父,科研嚴謹治學精(童第周·當代)
45.華氏定理顯天分,數學史上開拓人(華羅庚·當代)
46.航天事業奠基人,兩彈一星建功勛(錢學森·當代)
47.研究所滿門忠烈,核武器兩彈一星(錢三強·當代)
48.開水稻雜交先河,創世界農學發明(袁隆平·當代)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01土木工匠祖師爺,發明創造錛刨鋸(魯班·春秋)
【生平簡介】
姓名:公輸般。
別名: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
出生地:春秋時魯國(今山東滕州)。
生卒年:約公元前507-約前444年。
身份:木工專家、古代科學家。
主要成就:發明鋸、鉆、刨子、鏟子、曲尺,畫線用的墨斗等工具。
【名家推介】
魯班(約公元前507-約前444),姓公輸,名般。又稱公輸子、魯般。春秋末期魯國人,“般”和“班”同音,人們常稱呼他魯班。魯班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筑工程勞動,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科學家、發明家,兩千多年以來,他的名字和有關他的故事,一直在百姓中流傳,後世土木工匠們都尊稱他為“祖師爺”。
【名家故事】
魯班出身在春秋末期工匠的家庭,今天,木工師傅們用的手工工具,如鋸、鉆、刨子、鏟子、曲尺、畫線用的墨斗等,據說都是魯班發明的。每一件工具的發明,都是魯班在生產實踐中得到啟發,經過反復研究、試驗造出來的。
相傳有一年,魯班接受了魯國國王建筑一座巨大宮殿的任務。這座宮殿需要很多木料,魯班就讓徒弟們上山砍伐樹木,由于當時還沒有鋸子,他的徒弟們只好用斧頭砍伐,但這樣效率非常低,徒弟們每天起早貪黑拼命地干,都累得筋疲力盡,也砍伐不了多少樹木,遠遠不能滿足工程的需要,使工程進度一拖再拖,眼看著工程期限越來越近,這可急壞了魯班。他決定親自上山察看砍伐樹木的情況,上山的時候,無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長的一種野草,一下子將手劃破了,魯班很奇怪,一根小草為什么這樣鋒利?于是他摘下了一片葉子細心觀察,發現葉子兩邊長著許多小細齒,用手輕輕一摸,這些小細齒非常鋒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細齒劃破的。很快魯班又發現一條大蝗蟲在草上啃吃葉子,兩顆大板牙非常鋒利,一開一合,很快就把一大片葉子全部吞噬掉了,這同樣引起了魯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蟲,仔細觀察蝗蟲牙齒的結構,發現蝗蟲的兩顆大板牙上同樣排列著許多小細齒,蝗蟲正是靠這些小細齒來咬斷草葉的。通過這兩件事,魯班受到很大啟發,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如果把砍伐木頭的工具做成鋸齒狀,不是同樣會很鋒利嗎?砍伐樹木也就容易多了。”于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條帶有許多小鋸齒的竹片,然後到小樹上去做試驗,結果果然不錯,幾下子就把樹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幾下,小樹桿就劃出一道深溝,魯班非常高興。但是由于竹片比較軟,強度比較差,不能長久使用,用了一會兒,小鋸齒就有的斷了,有的變鈍了,需要更換竹片,這樣就影響了砍伐樹木的速度,看來竹片不宜作為制做鋸齒的材料,應該尋找一種強度、硬度都比較高的材料來代替,這時魯班想到了鐵片。于是他帶著徒弟們立即下山,請鐵匠們幫助制作帶有小鋸齒的鐵片,然後到山上繼續實踐。魯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樹上拉了起來,只見他倆一來一往,不一會兒就把樹鋸斷了,又快又省力,鋸就這樣發明了。
魯班是個木匠,使用斧頭砍木料的技術很高,但是用斧子把木料砍得又平又光還是很難的。為此,魯班又做了一把薄斧子,磨得很快,砍起來比以前好多了,可還不理想。一次,魯班見農人用耙子把地耙得很平,他從中受到啟發,回家便制了一把平刃平面的刀,上面蓋了塊鐵片,這回魯班不砍了,他用這把刀在木料上推。一推,木料推下來薄薄一層木片,推了十幾下,木頭的表面又平整又光滑,比過去用斧頭砍強多了,可這東西拿在手里推時既卡手又使不上勁,魯班又做了一個木座,把窄刀裝在里面,刨子就這樣誕生了。
魯班常年四處奔波,給人干活。這一天,他忙了一天,坐下來休息等東家做飯吃。但見這家人拿來麥子,放在石臼里,用沉重的石杵去搗,搗麥的人累得滿頭大汗,才搗碎了很少一點。因為麥粒是橢圓的,用勁小了,砸不碎;勁大了,又把麥粒砸跑了,真是有勁也使不上。魯班看在眼里,開始琢磨改進這種笨重的搗麥方法。
有一天,魯班來到另一個地方干活,恰巧看到一個老太婆搗麥子,老太婆年歲大了,舉不起石杵了,她扶著石杵,在石臼里研著麥粒,魯班走過去一看,石臼里的麥粒有不少已經磨成了粉。魯班回到家,他找來兩塊大石頭,把石料鑿成兩個大圓盤,又在每個圓盤的一面鑿出一道道槽,其中的一個大石盤,上面鑿個洞,并安上木把,將兩個石圓盤摞在一起,鑿槽的兩面相合,中心裝了個軸。他在圓盤的中間洞上放麥子,然後轉動上面的石盤,麥粒從洞眼漏進兩個石盤之間,很快從兩石盤縫里轉出來變成面粉。這就是兩千多年來,在我國農村曾經廣泛使用過的石磨。
魯班的發明創造還有很多,這些發明都集中體現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後代的人們把魯班看成勤勞與智慧的象征。
【專家品析】
在魯班之前,肯定會有不少人遇到過手被野草劃破的類似情況,為什么單單只有魯班從中受到啟發,發明了鋸,這無疑值得我們思考。大多數人只是認為這是一樁生活小事,不值得一提,他們往往在治好傷口以後就把這件事忘掉了,而魯班卻有比較強烈的好奇心和正確的想法,很注意對生活當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觀察、思考和鉆研,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甚至獲得某些創造性發明。
從魯班這些來自于生活中的發明創造,我們得出一個深刻的道理:留意生活中許多不起眼的小事,勤于思考,一定會增長許多智慧。
【科學成就】
魯班的發明創造有多種,主要有:機封、農業機具、木工工具、鎖鑰、兵器、仿生機械、雕刻、土木建筑。
02中醫診脈先河開,醫術高超神醫來
(扁鵲?春秋)
【生平簡介】
姓名:秦越人。
別名:扁鵲。
出生地:勃海郡縣(今河北任丘)。
生卒年:公元前407-前310年。
身份:中醫學家。
主要成就:創造并總結四診:望診、聞診、問診和切診。
【名家推介】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姬姓,春秋戰國時期名醫,勃海郡鄚(今河北任丘)人。由于他的醫術高超,被當世稱為“神醫”。扁鵲精于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等學科,應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方法治療疾病而名聞天下。
扁鵲一生創有:《難經》,四診法(望、聞、問、切),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扁鵲被公認為中國傳統醫學的鼻祖,中醫理論的奠基人。
【名家故事】
扁鵲年輕的時候在鄉下開過旅店,是個小老板。當時在他的旅店里有一位長住的客人叫長桑君,倆人投緣,感情融洽。長期交往以後,長桑君終于對扁鵲說:“我掌握著一些秘方驗方,現在我歲數大了,想把這些醫術及秘方傳授給你,希望你保守秘密,不可外傳。”扁鵲十分欣喜,當場拜長桑君為師,繼承了他的醫術。
醫術學成後,扁鵲開始行醫民間,他的足跡遍及當時的齊、趙、衛、鄭、秦各國。扁鵲技術十分全面,無所不通,為此聲名大振。
扁鵲在診視疾病中,全面應用中醫診斷技術,即四診:望診、聞診、問診和切診,當時扁鵲稱它們為望色、聽聲、寫影和切脈。這些診斷技術,以及關于扁鵲的一些治病案例均被後人寫入史書典籍。這些技術中,扁鵲尤其精于望色,即通過望色判斷病證及其病程演變過程。
一天,晉國的大夫趙簡子病了,五日五夜不省人事,眾人十分害怕,于是喊來扁鵲,扁鵲看了以後說:“大夫趙簡子血脈正常,沒什么可怕的,不會超過三天就一定能醒。”果然,到了兩天半的時候,他醒了。
有一次,扁鵲路過虢國,看到這個國家的老百姓都在祈福消災,就問,發生了什么事情?有人告訴扁鵲說:“太子死了,到現在已經大半天了。”扁鵲趕忙向宮里的人了解情況,掌握詳細信息後,扁鵲認為太子患的只是一種突然昏倒的“尸厥”癥,并不是真的死了,便說自己是醫生并央請宮里的人帶他去給太子察看診治。見到太子後,他越發覺得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太子只是暫時不省人事,于是他讓弟子磨研針石,刺百會穴,又做了藥力能入體五分的湯藥,用完藥後太子竟然坐了起來,和常人無異。繼續調補陰陽,兩天以後,太子完全恢復了。從此,天下人傳言扁鵲能“起死回生”,但扁鵲卻否認說:“我并不能救活死人,只不過能把應當能活的人的病治愈罷了。”
還有一次,扁鵲來到蔡國,蔡桓公知道他聲望很大,便宴請扁鵲,他見到蔡桓公以後說:“君王有病,就在肌膚之間,不治會加重的。”蔡桓公很不高興,非常不相信扁鵲的話,就將扁鵲轟出宮去。五天後,扁鵲又去見蔡桓公,說道:“大王的病已到了血脈,不治會加深的。”蔡桓公仍然不信,而且更加不高興了。又過了五天,扁鵲再次去見蔡桓公時說:“病已到腸胃,不治會更重的。”蔡桓公萬分惱怒,因為他根本不喜歡別人說他有病。五天的時間很快又過去了,這次,扁鵲一見到蔡桓公,就急忙跑開了,蔡桓公十分納悶,就派人去問,扁鵲說:“病在肌膚之間時,可用醫藥治愈;在血脈,可用針刺、砭石的方法達到治療效果;在腸胃里時,借助酒的力量也能達到;可病到了骨髓,就無法治療了,現在大王的病已在骨髓,我無能為力了。”果然,五天後,蔡桓公身患重病,忙派人去找扁鵲,扁鵲早已躲走了。就這樣,不久後蔡桓公不治身亡。
扁鵲在長期的行醫過程中牢記師傅叮囑的行醫“六不治”原則,即:依仗權勢、驕橫跋扈的人不治;貪圖錢財、不顧性命的人不治;暴飲暴食、飲食無常的人不治;病深不早求醫的人不治;身體虛弱不能服藥的人不治;相信巫術不相信醫道的人不治。
除此以外,扁鵲還是一位樸素的唯物主義者,一生堅持與巫醫巫神作斗爭,每到一處,他都向人們宣傳科學思想,勸導人們信醫不信巫,以免枉送性命。由于醫德高尚、醫術超群、醫技精湛,他遭到了當時身為秦國太醫令李醯的妒忌。
當時,秦武王有病,召請名聞天下的扁鵲來治。一天,太醫令李醯和一班文武大臣趕忙出來勸阻,說大王的病處于耳朵之前、眼睛之下,扁鵲未必能除,萬一出了差錯,將使耳不聰、目不明。扁鵲聽了氣得把治病用的砭石一摔,對秦武王說:“大王同我商量好了治病,卻又允許一班蠢人從中搗亂,假使你也這樣來治理國政,那你一定就會亡國!”結果太醫令李醯治不好的病,到了扁鵲手里,秦武王化險為夷。在這場技術高低的較量上,扁鵲徹底戰勝了李醯。李醯自知不如扁鵲,就產生嫉妒之心,使人暗下毒手,殺害了扁鵲。
千百年來,扁鵲深為百姓們所愛戴和崇敬,人們稱他為能“起死回生”的神醫。在他行醫經過的共約四千里的路途上,歷代老百姓為他建陵墓、立碑石、筑廟宇、奉香火。
【專家品析】
扁鵲治療疾病綜合運用了我國診病的“四診”原則,即望、聞、問、切。在治療上,扁鵲不滿足于一技一法,而是根據客觀實際需要,精通一科,兼融百科,做到一專多能。
扁鵲的醫學經驗,在我國醫學史上占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對我國醫學發展有較大的影響。因此,醫學界歷來把扁鵲尊為我國古代醫學的祖師,說他是“中國的醫聖”、“古代醫學的奠基者”。《中國通史簡編》稱他是“醫學總結經驗的第一人”。
【科學成就】
扁鵲不僅精通內科,還兼通兒科、婦科、五官科、外科;他在診斷上,不僅精通“切脈”,而且善于“望色、聽聲、寫形”;在治法上,不僅精通針灸,還善于用砭石、熨貼、按摩、手術、湯藥等治療各種疾病。
03力學研究奠根基,機械制造啟後人
(墨子?戰國)
【生平簡介】
姓名:墨翟。
別名:墨子。
出生地:今山東滕州境內。
生卒年:約公元前468-約前376年。
身份: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墨家學派創始人。
主要成就: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著有《墨子》。
【名家推介】
墨子(約公元前468-約前376),姓墨,名翟,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社會活動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先秦諸子中唯一的自然科學發明家。
他創立墨家學說,并有《墨子》一書傳于後世。墨子的科學造詣之深,成就之大,在古代中國乃至世界無人匹敵。
【名家故事】
墨子出生在一個以木工為謀生手段的手工業者家庭,當時的社會是工匠處于官府的嚴格控制之下,隸屬和服務于官府,社會地位十分低下,而當時的工匠是世襲的,因此墨子從小就承襲了木工制作技術。他的聰明巧思,使他成為一名高明的工匠師和杰出的機械制造家,為他後來的科學研究和社會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他精通手工技藝,可與當時的巧匠魯班相比。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從理性高度對待數學問題的科學家,他給出了一系列數學概念的命題和定義,這些命題和定義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性。墨子所給出的數學概念主要有:關于“倍”的定義、關于“平”的定義、關于“同長”的定義、關于“中”的定義、關于“圓”的定義、關于正方形的定義、關于直線的定義等。此外,墨子還對十進位制進行了論述。中國早在商代就已經比較普遍地應用了十進制記數法,墨子是對位制概念進行總結和闡述的第一個科學家。
墨子關于物理學的研究涉及力學、光學、聲學等分支,給出了不少物理學概念的定義,并有不少重大的發現,總結出了一些重要的物理學定理。首先,墨子給出了力的定義,接著,墨子又給出了“動”與“止”的定義。他認為“動”是由于力推送的緣故,意思是物體運動的停止來自于阻力阻抗的作用,如果沒有阻力的話,物體會永遠運動下去。這樣的觀點,被認為是牛頓慣性定律的先驅,比同時代全世界的思想超出了一千多年,也是物理學誕生和發展的標志。關于杠桿定理,墨子也作出了精辟的表述。他指出,稱重物時秤桿之所以會平衡,原因是“本”短“標”長。用現代的科學語言來說,“本”即為重臂,“標”即為力臂,寫成力學公式就是力×力臂(“標”)=重×重臂(“本”)。現在人們一般都習慣于把杠桿定理稱為阿基米德定理,其實墨子得出杠桿定理比阿基米德早了二百年,應稱之為墨子定理才是公允的。此外,墨子還對杠桿、斜面、重心、滾動摩擦等力學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在光學史上,墨子是第一個進行光學實驗,并對幾何光學進行系統研究的科學家。墨子首先探討了光與影的關系,他細致地觀察了運動物體影像的變化規律。也就是說,運動著的物體從表觀看它的影也是隨著物體在運動的,其實這是一種錯覺。隨之,墨子又探討了物體的本影和副影的問題。接著,墨子又進行了小孔成像的實驗,他明確指出,光是直線傳播的,物體通過小孔所形成的像是倒像。特別可貴的是,墨子對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等進行了相當系統的研究,得出了幾何光學的一系列基本原理。他指出,平面鏡所形成的是大小相同、遠近對稱的像,但卻左右倒換。如果是兩個或多個平面鏡相向而照射,則會出現重復反射,形成無數的像。凹面鏡形成的像是正像,在“中”之內,距“中”遠成的像大,距“中”近成的像小,在“中”處則像與物一樣大;在“中”之外,則形成的是倒像,近“中”像大,遠“中”像小。凸面鏡則只形成正像,近鏡像大,遠鏡像小。這里的“中”為球面鏡的球心,墨子雖尚未能區分球心與焦點的差別,把球心與焦點混淆在一起,但他的結論與近現代球面鏡成像原理還是基本相符的。
墨子還對聲音的傳播進行過研究,發現井和罌(大腹小口的瓦器)有放大聲音的作用,盡管當時墨子還不可能明了聲音共振的機理,但這個事例卻蘊涵有豐富的科學內涵。
墨子是一個精通機械制造的大家,在阻止楚國進攻宋國時與公輸般進行的攻防演練中,已充分地體現了他在這方面的才能和造詣。他曾花費了三年的時間,精心研制出一種能夠飛行的木鳥。他又是一個制造車輛的能手,可以在不到一日的時間內造出載重三十石的車子,他所造的車子運行迅速又省力,且經久耐用,為當時的人們所贊賞。
值得指出的是,墨子幾乎諳熟了當時各種兵器、機械和工程建筑的制造技術,并有不少創造。在《墨子》一書中的“備城門”、“備水”、“備穴”、“備蛾“、“迎敵祠”、“雜守”等篇中,他詳細地介紹和闡述了城門的懸門結構,城門和城內外各種防御設施的構造,弩、桔槔和各種攻守器械的制造工藝,以及水道和地道的構筑技術,他所論及的這些器械和設施,對後世的軍事活動有著很大的影響。
【專家品析】
墨子本身不但是一位手藝高明的匠師,而且他還深入到科學領域,做了一系列的科學研究和科學實驗工作,取得了許多重大的成就。
同時,墨子重視科學技術并不是為科學而科學,他把科學技術與自己的政治主張緊密地聯系起來,用科技知識來充實和豐富自己的學說,并以此作為興利除害的有力武器,為自己的政治主張服務。
【科學成就】
墨子在先秦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墨子關于物理學的研究涉及了力學、光學、聲學等分支,給出了不少物理學概念的定義,并有不少重大的發現,總結出了一些重要的物理學定理。墨子學說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并稱“顯學”。
04都江堰水利工程,澤後世萬代彪炳
(李冰?戰國)
【生平簡介】
姓名:李冰。
別名:川主。
出生地:戰國時期蜀國。
生卒年:不詳。
身份:科學家、水利專家。
主要成就:主持修建都江堰。
【名家推介】
李冰,生平年代不詳,他是戰國時期蜀國人,古代著名的水利學家,對天文地理也有研究。
秦昭襄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李冰做蜀地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岷江出山口處,主持興建了中國早期的世界聞名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川西平原富庶起來,後世才有了“天府之國”的美稱。
【名家故事】
我國的四川省,一向有“天府之國”的美稱,這與李冰父子率領民眾修筑的偉大水利工程都江堰有著密切的關系。
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四川西部稱為蜀國。當時那里水旱災害連年發生,旱則赤地千里,澇則一片汪洋,使老百姓“家無隔夜糧,身無御寒衣”。公元前316年,日益強盛的秦國滅掉了蜀國,改為蜀郡,秦昭王在約公元前250年任命李冰為蜀郡守。
李冰到蜀郡後,親眼見到當地嚴重的水旱災情,又聽到百姓要求治水的強烈呼聲,認識到治蜀必治水,因此,李冰到任不久就著手進行大規模的治水工作。
岷江是長江上游的一條較大的支流,發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區,每當春夏山洪暴發的時候,江水奔騰而下,從灌縣進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狹窄,常常引發洪災,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而灌縣岷江東岸的玉壘山又阻礙江水東流,造成東旱西澇。
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許多有治水經驗的農民,對地形和水情作了實地勘察,并在充分吸取前人治水經驗的基礎上,設計了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整體規劃,其方法是將岷江水流分成兩條,其中一條水流引入成都平原,這樣既可以分洪減災,又可以引水灌田、變害為利。主體工程包括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口進水口。
引水必先開渠,開渠就要開山,李冰父子決心鑿穿玉壘山引水。由于當時還未發明火藥,李冰便以火燒石,使巖石爆裂,終于在玉壘山鑿出了一個寬二十公尺、高四十公尺、長八十公尺的山口,因它的形狀酷似瓶口,故取名為“寶瓶口”,把開鑿玉壘山分離的石堆叫“離堆”。
玉壘山開鑿成功了,人們歡欣鼓舞。等洪水到來時,成千上萬的人跑到山頂上觀望,李冰也在其中。他發現寶瓶口地勢高,流入寶瓶口的水量不多,雖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東地勢較高,灌溉效果很不理想,于是李冰父子又率領民眾在離玉壘山不遠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裝滿卵石的大竹籠放在江心堆成一個形如魚嘴的狹長的分水大堰。
在大堰東邊水道的水,流經寶瓶口後,再分成許多大小溝渠、河道,組成一個縱橫交錯的扇形水網,灌溉成都平原的千里農田,最後通向長江的另一條支流沱江,人們稱它為內江。大堰前端伸出一個尖頭,指向岷江上游,遠望好像一個大魚頭,取名為“魚嘴”。大堰兩側壘砌了大卵石護堤,靠內江的一側稱為“內金剛堤”;靠外江的一側稱為“外金剛堤”。大堰筑成以後,從根本上消除了岷江流域的水旱災害,這里的人們都可以安居樂業了。李冰給大堰起名叫“都安堰”,後來改稱“都江堰”。
為了加強大堰的分洪減災作用,李冰又指導民眾在魚嘴和離堆之間修建了“平水槽”和“飛沙堰”。平水槽是在魚嘴的尾部和飛沙堰之間用以調節內、外江水量的一條水道。飛沙堰在寶瓶口對面,它是用竹籠裝鵝卵石堆砌成的低堰,堰頂比堤岸低一些,高度適宜。洪水季節內江水量過大時,過剩的水可以漫過飛沙堰流到外江去,保障了內江灌溉區免遭水災。
都江堰整個水利工程是由分水魚嘴、寶瓶口和飛沙堰三個主要工程組成的。它的規模宏大、地點適宜、布局合理,工程規劃相當完善。分水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聯合運用,能按著灌溉防洪的需要,分配洪水季節和枯水季節的水流量。李冰還讓石匠做石人立在內、外江的進水口中,用來觀測水位,石人是起著測水標尺的作用。
按現代水利工程的原理看,飛沙堰有滾水壩的作用,寶瓶口有節制閘的功能,成功地運用了堰流原理,控制分水流量,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采用中流作堰的宏偉水利工程。
都江堰是把防洪與灌溉結合起來的綜合性大型水利工程,李冰認為要徹底消除岷江的水患,還必須解決泥沙沉積淤塞河床的問題。于是又制定出科學的“深淘灘、低作堰”的歲修原則和歲修方法,人們稱之為治水的三字經或六字訣,後人將這六字刻在為紀念李冰父子而建的二王廟的石壁上,很是醒目。
都江堰雖然修建于兩千多年前,可是它的規劃、設計和施工方法都具有高度的科學性和創造性,在中國古代許多宏偉的水利工程中首屈一指,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奇跡。由此,可以看出李冰是我國古代一位掌握了豐富的科學知識,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在實踐中經過千辛萬苦的努力而造福于人類的杰出的水利專家。
【專家品析】
李冰興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歷經兩千兩百多年而不衰,它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與它興建時間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倫的灌溉系統,以及中國陜西的鄭國渠和廣西的靈渠,都因滄海變遷和時間的推移,或湮沒、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獨樹一幟。
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它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標志著中國水利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科學成就】
兩千多年前,都江堰取得這樣偉大的科學成就,世界絕無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稱贊“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無與倫比”。
……
【生平簡介】
姓名:公輸般。
別名: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
出生地:春秋時魯國(今山東滕州)。
生卒年:約公元前507-約前444年。
身份:木工專家、古代科學家。
主要成就:發明鋸、鉆、刨子、鏟子、曲尺,畫線用的墨斗等工具。
【名家推介】
魯班(約公元前507-約前444),姓公輸,名般。又稱公輸子、魯般。春秋末期魯國人,“般”和“班”同音,人們常稱呼他魯班。魯班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筑工程勞動,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科學家、發明家,兩千多年以來,他的名字和有關他的故事,一直在百姓中流傳,後世土木工匠們都尊稱他為“祖師爺”。
【名家故事】
魯班出身在春秋末期工匠的家庭,今天,木工師傅們用的手工工具,如鋸、鉆、刨子、鏟子、曲尺、畫線用的墨斗等,據說都是魯班發明的。每一件工具的發明,都是魯班在生產實踐中得到啟發,經過反復研究、試驗造出來的。
相傳有一年,魯班接受了魯國國王建筑一座巨大宮殿的任務。這座宮殿需要很多木料,魯班就讓徒弟們上山砍伐樹木,由于當時還沒有鋸子,他的徒弟們只好用斧頭砍伐,但這樣效率非常低,徒弟們每天起早貪黑拼命地干,都累得筋疲力盡,也砍伐不了多少樹木,遠遠不能滿足工程的需要,使工程進度一拖再拖,眼看著工程期限越來越近,這可急壞了魯班。他決定親自上山察看砍伐樹木的情況,上山的時候,無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長的一種野草,一下子將手劃破了,魯班很奇怪,一根小草為什么這樣鋒利?于是他摘下了一片葉子細心觀察,發現葉子兩邊長著許多小細齒,用手輕輕一摸,這些小細齒非常鋒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細齒劃破的。很快魯班又發現一條大蝗蟲在草上啃吃葉子,兩顆大板牙非常鋒利,一開一合,很快就把一大片葉子全部吞噬掉了,這同樣引起了魯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蟲,仔細觀察蝗蟲牙齒的結構,發現蝗蟲的兩顆大板牙上同樣排列著許多小細齒,蝗蟲正是靠這些小細齒來咬斷草葉的。通過這兩件事,魯班受到很大啟發,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如果把砍伐木頭的工具做成鋸齒狀,不是同樣會很鋒利嗎?砍伐樹木也就容易多了。”于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條帶有許多小鋸齒的竹片,然後到小樹上去做試驗,結果果然不錯,幾下子就把樹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幾下,小樹桿就劃出一道深溝,魯班非常高興。但是由于竹片比較軟,強度比較差,不能長久使用,用了一會兒,小鋸齒就有的斷了,有的變鈍了,需要更換竹片,這樣就影響了砍伐樹木的速度,看來竹片不宜作為制做鋸齒的材料,應該尋找一種強度、硬度都比較高的材料來代替,這時魯班想到了鐵片。于是他帶著徒弟們立即下山,請鐵匠們幫助制作帶有小鋸齒的鐵片,然後到山上繼續實踐。魯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樹上拉了起來,只見他倆一來一往,不一會兒就把樹鋸斷了,又快又省力,鋸就這樣發明了。
魯班是個木匠,使用斧頭砍木料的技術很高,但是用斧子把木料砍得又平又光還是很難的。為此,魯班又做了一把薄斧子,磨得很快,砍起來比以前好多了,可還不理想。一次,魯班見農人用耙子把地耙得很平,他從中受到啟發,回家便制了一把平刃平面的刀,上面蓋了塊鐵片,這回魯班不砍了,他用這把刀在木料上推。一推,木料推下來薄薄一層木片,推了十幾下,木頭的表面又平整又光滑,比過去用斧頭砍強多了,可這東西拿在手里推時既卡手又使不上勁,魯班又做了一個木座,把窄刀裝在里面,刨子就這樣誕生了。
魯班常年四處奔波,給人干活。這一天,他忙了一天,坐下來休息等東家做飯吃。但見這家人拿來麥子,放在石臼里,用沉重的石杵去搗,搗麥的人累得滿頭大汗,才搗碎了很少一點。因為麥粒是橢圓的,用勁小了,砸不碎;勁大了,又把麥粒砸跑了,真是有勁也使不上。魯班看在眼里,開始琢磨改進這種笨重的搗麥方法。
有一天,魯班來到另一個地方干活,恰巧看到一個老太婆搗麥子,老太婆年歲大了,舉不起石杵了,她扶著石杵,在石臼里研著麥粒,魯班走過去一看,石臼里的麥粒有不少已經磨成了粉。魯班回到家,他找來兩塊大石頭,把石料鑿成兩個大圓盤,又在每個圓盤的一面鑿出一道道槽,其中的一個大石盤,上面鑿個洞,并安上木把,將兩個石圓盤摞在一起,鑿槽的兩面相合,中心裝了個軸。他在圓盤的中間洞上放麥子,然後轉動上面的石盤,麥粒從洞眼漏進兩個石盤之間,很快從兩石盤縫里轉出來變成面粉。這就是兩千多年來,在我國農村曾經廣泛使用過的石磨。
魯班的發明創造還有很多,這些發明都集中體現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後代的人們把魯班看成勤勞與智慧的象征。
【專家品析】
在魯班之前,肯定會有不少人遇到過手被野草劃破的類似情況,為什么單單只有魯班從中受到啟發,發明了鋸,這無疑值得我們思考。大多數人只是認為這是一樁生活小事,不值得一提,他們往往在治好傷口以後就把這件事忘掉了,而魯班卻有比較強烈的好奇心和正確的想法,很注意對生活當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觀察、思考和鉆研,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甚至獲得某些創造性發明。
從魯班這些來自于生活中的發明創造,我們得出一個深刻的道理:留意生活中許多不起眼的小事,勤于思考,一定會增長許多智慧。
【科學成就】
魯班的發明創造有多種,主要有:機封、農業機具、木工工具、鎖鑰、兵器、仿生機械、雕刻、土木建筑。
02中醫診脈先河開,醫術高超神醫來
(扁鵲?春秋)
【生平簡介】
姓名:秦越人。
別名:扁鵲。
出生地:勃海郡縣(今河北任丘)。
生卒年:公元前407-前310年。
身份:中醫學家。
主要成就:創造并總結四診:望診、聞診、問診和切診。
【名家推介】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姬姓,春秋戰國時期名醫,勃海郡鄚(今河北任丘)人。由于他的醫術高超,被當世稱為“神醫”。扁鵲精于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等學科,應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方法治療疾病而名聞天下。
扁鵲一生創有:《難經》,四診法(望、聞、問、切),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扁鵲被公認為中國傳統醫學的鼻祖,中醫理論的奠基人。
【名家故事】
扁鵲年輕的時候在鄉下開過旅店,是個小老板。當時在他的旅店里有一位長住的客人叫長桑君,倆人投緣,感情融洽。長期交往以後,長桑君終于對扁鵲說:“我掌握著一些秘方驗方,現在我歲數大了,想把這些醫術及秘方傳授給你,希望你保守秘密,不可外傳。”扁鵲十分欣喜,當場拜長桑君為師,繼承了他的醫術。
醫術學成後,扁鵲開始行醫民間,他的足跡遍及當時的齊、趙、衛、鄭、秦各國。扁鵲技術十分全面,無所不通,為此聲名大振。
扁鵲在診視疾病中,全面應用中醫診斷技術,即四診:望診、聞診、問診和切診,當時扁鵲稱它們為望色、聽聲、寫影和切脈。這些診斷技術,以及關于扁鵲的一些治病案例均被後人寫入史書典籍。這些技術中,扁鵲尤其精于望色,即通過望色判斷病證及其病程演變過程。
一天,晉國的大夫趙簡子病了,五日五夜不省人事,眾人十分害怕,于是喊來扁鵲,扁鵲看了以後說:“大夫趙簡子血脈正常,沒什么可怕的,不會超過三天就一定能醒。”果然,到了兩天半的時候,他醒了。
有一次,扁鵲路過虢國,看到這個國家的老百姓都在祈福消災,就問,發生了什么事情?有人告訴扁鵲說:“太子死了,到現在已經大半天了。”扁鵲趕忙向宮里的人了解情況,掌握詳細信息後,扁鵲認為太子患的只是一種突然昏倒的“尸厥”癥,并不是真的死了,便說自己是醫生并央請宮里的人帶他去給太子察看診治。見到太子後,他越發覺得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太子只是暫時不省人事,于是他讓弟子磨研針石,刺百會穴,又做了藥力能入體五分的湯藥,用完藥後太子竟然坐了起來,和常人無異。繼續調補陰陽,兩天以後,太子完全恢復了。從此,天下人傳言扁鵲能“起死回生”,但扁鵲卻否認說:“我并不能救活死人,只不過能把應當能活的人的病治愈罷了。”
還有一次,扁鵲來到蔡國,蔡桓公知道他聲望很大,便宴請扁鵲,他見到蔡桓公以後說:“君王有病,就在肌膚之間,不治會加重的。”蔡桓公很不高興,非常不相信扁鵲的話,就將扁鵲轟出宮去。五天後,扁鵲又去見蔡桓公,說道:“大王的病已到了血脈,不治會加深的。”蔡桓公仍然不信,而且更加不高興了。又過了五天,扁鵲再次去見蔡桓公時說:“病已到腸胃,不治會更重的。”蔡桓公萬分惱怒,因為他根本不喜歡別人說他有病。五天的時間很快又過去了,這次,扁鵲一見到蔡桓公,就急忙跑開了,蔡桓公十分納悶,就派人去問,扁鵲說:“病在肌膚之間時,可用醫藥治愈;在血脈,可用針刺、砭石的方法達到治療效果;在腸胃里時,借助酒的力量也能達到;可病到了骨髓,就無法治療了,現在大王的病已在骨髓,我無能為力了。”果然,五天後,蔡桓公身患重病,忙派人去找扁鵲,扁鵲早已躲走了。就這樣,不久後蔡桓公不治身亡。
扁鵲在長期的行醫過程中牢記師傅叮囑的行醫“六不治”原則,即:依仗權勢、驕橫跋扈的人不治;貪圖錢財、不顧性命的人不治;暴飲暴食、飲食無常的人不治;病深不早求醫的人不治;身體虛弱不能服藥的人不治;相信巫術不相信醫道的人不治。
除此以外,扁鵲還是一位樸素的唯物主義者,一生堅持與巫醫巫神作斗爭,每到一處,他都向人們宣傳科學思想,勸導人們信醫不信巫,以免枉送性命。由于醫德高尚、醫術超群、醫技精湛,他遭到了當時身為秦國太醫令李醯的妒忌。
當時,秦武王有病,召請名聞天下的扁鵲來治。一天,太醫令李醯和一班文武大臣趕忙出來勸阻,說大王的病處于耳朵之前、眼睛之下,扁鵲未必能除,萬一出了差錯,將使耳不聰、目不明。扁鵲聽了氣得把治病用的砭石一摔,對秦武王說:“大王同我商量好了治病,卻又允許一班蠢人從中搗亂,假使你也這樣來治理國政,那你一定就會亡國!”結果太醫令李醯治不好的病,到了扁鵲手里,秦武王化險為夷。在這場技術高低的較量上,扁鵲徹底戰勝了李醯。李醯自知不如扁鵲,就產生嫉妒之心,使人暗下毒手,殺害了扁鵲。
千百年來,扁鵲深為百姓們所愛戴和崇敬,人們稱他為能“起死回生”的神醫。在他行醫經過的共約四千里的路途上,歷代老百姓為他建陵墓、立碑石、筑廟宇、奉香火。
【專家品析】
扁鵲治療疾病綜合運用了我國診病的“四診”原則,即望、聞、問、切。在治療上,扁鵲不滿足于一技一法,而是根據客觀實際需要,精通一科,兼融百科,做到一專多能。
扁鵲的醫學經驗,在我國醫學史上占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對我國醫學發展有較大的影響。因此,醫學界歷來把扁鵲尊為我國古代醫學的祖師,說他是“中國的醫聖”、“古代醫學的奠基者”。《中國通史簡編》稱他是“醫學總結經驗的第一人”。
【科學成就】
扁鵲不僅精通內科,還兼通兒科、婦科、五官科、外科;他在診斷上,不僅精通“切脈”,而且善于“望色、聽聲、寫形”;在治法上,不僅精通針灸,還善于用砭石、熨貼、按摩、手術、湯藥等治療各種疾病。
03力學研究奠根基,機械制造啟後人
(墨子?戰國)
【生平簡介】
姓名:墨翟。
別名:墨子。
出生地:今山東滕州境內。
生卒年:約公元前468-約前376年。
身份: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墨家學派創始人。
主要成就: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著有《墨子》。
【名家推介】
墨子(約公元前468-約前376),姓墨,名翟,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社會活動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先秦諸子中唯一的自然科學發明家。
他創立墨家學說,并有《墨子》一書傳于後世。墨子的科學造詣之深,成就之大,在古代中國乃至世界無人匹敵。
【名家故事】
墨子出生在一個以木工為謀生手段的手工業者家庭,當時的社會是工匠處于官府的嚴格控制之下,隸屬和服務于官府,社會地位十分低下,而當時的工匠是世襲的,因此墨子從小就承襲了木工制作技術。他的聰明巧思,使他成為一名高明的工匠師和杰出的機械制造家,為他後來的科學研究和社會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他精通手工技藝,可與當時的巧匠魯班相比。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從理性高度對待數學問題的科學家,他給出了一系列數學概念的命題和定義,這些命題和定義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性。墨子所給出的數學概念主要有:關于“倍”的定義、關于“平”的定義、關于“同長”的定義、關于“中”的定義、關于“圓”的定義、關于正方形的定義、關于直線的定義等。此外,墨子還對十進位制進行了論述。中國早在商代就已經比較普遍地應用了十進制記數法,墨子是對位制概念進行總結和闡述的第一個科學家。
墨子關于物理學的研究涉及力學、光學、聲學等分支,給出了不少物理學概念的定義,并有不少重大的發現,總結出了一些重要的物理學定理。首先,墨子給出了力的定義,接著,墨子又給出了“動”與“止”的定義。他認為“動”是由于力推送的緣故,意思是物體運動的停止來自于阻力阻抗的作用,如果沒有阻力的話,物體會永遠運動下去。這樣的觀點,被認為是牛頓慣性定律的先驅,比同時代全世界的思想超出了一千多年,也是物理學誕生和發展的標志。關于杠桿定理,墨子也作出了精辟的表述。他指出,稱重物時秤桿之所以會平衡,原因是“本”短“標”長。用現代的科學語言來說,“本”即為重臂,“標”即為力臂,寫成力學公式就是力×力臂(“標”)=重×重臂(“本”)。現在人們一般都習慣于把杠桿定理稱為阿基米德定理,其實墨子得出杠桿定理比阿基米德早了二百年,應稱之為墨子定理才是公允的。此外,墨子還對杠桿、斜面、重心、滾動摩擦等力學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在光學史上,墨子是第一個進行光學實驗,并對幾何光學進行系統研究的科學家。墨子首先探討了光與影的關系,他細致地觀察了運動物體影像的變化規律。也就是說,運動著的物體從表觀看它的影也是隨著物體在運動的,其實這是一種錯覺。隨之,墨子又探討了物體的本影和副影的問題。接著,墨子又進行了小孔成像的實驗,他明確指出,光是直線傳播的,物體通過小孔所形成的像是倒像。特別可貴的是,墨子對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等進行了相當系統的研究,得出了幾何光學的一系列基本原理。他指出,平面鏡所形成的是大小相同、遠近對稱的像,但卻左右倒換。如果是兩個或多個平面鏡相向而照射,則會出現重復反射,形成無數的像。凹面鏡形成的像是正像,在“中”之內,距“中”遠成的像大,距“中”近成的像小,在“中”處則像與物一樣大;在“中”之外,則形成的是倒像,近“中”像大,遠“中”像小。凸面鏡則只形成正像,近鏡像大,遠鏡像小。這里的“中”為球面鏡的球心,墨子雖尚未能區分球心與焦點的差別,把球心與焦點混淆在一起,但他的結論與近現代球面鏡成像原理還是基本相符的。
墨子還對聲音的傳播進行過研究,發現井和罌(大腹小口的瓦器)有放大聲音的作用,盡管當時墨子還不可能明了聲音共振的機理,但這個事例卻蘊涵有豐富的科學內涵。
墨子是一個精通機械制造的大家,在阻止楚國進攻宋國時與公輸般進行的攻防演練中,已充分地體現了他在這方面的才能和造詣。他曾花費了三年的時間,精心研制出一種能夠飛行的木鳥。他又是一個制造車輛的能手,可以在不到一日的時間內造出載重三十石的車子,他所造的車子運行迅速又省力,且經久耐用,為當時的人們所贊賞。
值得指出的是,墨子幾乎諳熟了當時各種兵器、機械和工程建筑的制造技術,并有不少創造。在《墨子》一書中的“備城門”、“備水”、“備穴”、“備蛾“、“迎敵祠”、“雜守”等篇中,他詳細地介紹和闡述了城門的懸門結構,城門和城內外各種防御設施的構造,弩、桔槔和各種攻守器械的制造工藝,以及水道和地道的構筑技術,他所論及的這些器械和設施,對後世的軍事活動有著很大的影響。
【專家品析】
墨子本身不但是一位手藝高明的匠師,而且他還深入到科學領域,做了一系列的科學研究和科學實驗工作,取得了許多重大的成就。
同時,墨子重視科學技術并不是為科學而科學,他把科學技術與自己的政治主張緊密地聯系起來,用科技知識來充實和豐富自己的學說,并以此作為興利除害的有力武器,為自己的政治主張服務。
【科學成就】
墨子在先秦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墨子關于物理學的研究涉及了力學、光學、聲學等分支,給出了不少物理學概念的定義,并有不少重大的發現,總結出了一些重要的物理學定理。墨子學說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并稱“顯學”。
04都江堰水利工程,澤後世萬代彪炳
(李冰?戰國)
【生平簡介】
姓名:李冰。
別名:川主。
出生地:戰國時期蜀國。
生卒年:不詳。
身份:科學家、水利專家。
主要成就:主持修建都江堰。
【名家推介】
李冰,生平年代不詳,他是戰國時期蜀國人,古代著名的水利學家,對天文地理也有研究。
秦昭襄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李冰做蜀地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岷江出山口處,主持興建了中國早期的世界聞名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川西平原富庶起來,後世才有了“天府之國”的美稱。
【名家故事】
我國的四川省,一向有“天府之國”的美稱,這與李冰父子率領民眾修筑的偉大水利工程都江堰有著密切的關系。
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四川西部稱為蜀國。當時那里水旱災害連年發生,旱則赤地千里,澇則一片汪洋,使老百姓“家無隔夜糧,身無御寒衣”。公元前316年,日益強盛的秦國滅掉了蜀國,改為蜀郡,秦昭王在約公元前250年任命李冰為蜀郡守。
李冰到蜀郡後,親眼見到當地嚴重的水旱災情,又聽到百姓要求治水的強烈呼聲,認識到治蜀必治水,因此,李冰到任不久就著手進行大規模的治水工作。
岷江是長江上游的一條較大的支流,發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區,每當春夏山洪暴發的時候,江水奔騰而下,從灌縣進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狹窄,常常引發洪災,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而灌縣岷江東岸的玉壘山又阻礙江水東流,造成東旱西澇。
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許多有治水經驗的農民,對地形和水情作了實地勘察,并在充分吸取前人治水經驗的基礎上,設計了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整體規劃,其方法是將岷江水流分成兩條,其中一條水流引入成都平原,這樣既可以分洪減災,又可以引水灌田、變害為利。主體工程包括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口進水口。
引水必先開渠,開渠就要開山,李冰父子決心鑿穿玉壘山引水。由于當時還未發明火藥,李冰便以火燒石,使巖石爆裂,終于在玉壘山鑿出了一個寬二十公尺、高四十公尺、長八十公尺的山口,因它的形狀酷似瓶口,故取名為“寶瓶口”,把開鑿玉壘山分離的石堆叫“離堆”。
玉壘山開鑿成功了,人們歡欣鼓舞。等洪水到來時,成千上萬的人跑到山頂上觀望,李冰也在其中。他發現寶瓶口地勢高,流入寶瓶口的水量不多,雖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東地勢較高,灌溉效果很不理想,于是李冰父子又率領民眾在離玉壘山不遠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裝滿卵石的大竹籠放在江心堆成一個形如魚嘴的狹長的分水大堰。
在大堰東邊水道的水,流經寶瓶口後,再分成許多大小溝渠、河道,組成一個縱橫交錯的扇形水網,灌溉成都平原的千里農田,最後通向長江的另一條支流沱江,人們稱它為內江。大堰前端伸出一個尖頭,指向岷江上游,遠望好像一個大魚頭,取名為“魚嘴”。大堰兩側壘砌了大卵石護堤,靠內江的一側稱為“內金剛堤”;靠外江的一側稱為“外金剛堤”。大堰筑成以後,從根本上消除了岷江流域的水旱災害,這里的人們都可以安居樂業了。李冰給大堰起名叫“都安堰”,後來改稱“都江堰”。
為了加強大堰的分洪減災作用,李冰又指導民眾在魚嘴和離堆之間修建了“平水槽”和“飛沙堰”。平水槽是在魚嘴的尾部和飛沙堰之間用以調節內、外江水量的一條水道。飛沙堰在寶瓶口對面,它是用竹籠裝鵝卵石堆砌成的低堰,堰頂比堤岸低一些,高度適宜。洪水季節內江水量過大時,過剩的水可以漫過飛沙堰流到外江去,保障了內江灌溉區免遭水災。
都江堰整個水利工程是由分水魚嘴、寶瓶口和飛沙堰三個主要工程組成的。它的規模宏大、地點適宜、布局合理,工程規劃相當完善。分水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聯合運用,能按著灌溉防洪的需要,分配洪水季節和枯水季節的水流量。李冰還讓石匠做石人立在內、外江的進水口中,用來觀測水位,石人是起著測水標尺的作用。
按現代水利工程的原理看,飛沙堰有滾水壩的作用,寶瓶口有節制閘的功能,成功地運用了堰流原理,控制分水流量,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采用中流作堰的宏偉水利工程。
都江堰是把防洪與灌溉結合起來的綜合性大型水利工程,李冰認為要徹底消除岷江的水患,還必須解決泥沙沉積淤塞河床的問題。于是又制定出科學的“深淘灘、低作堰”的歲修原則和歲修方法,人們稱之為治水的三字經或六字訣,後人將這六字刻在為紀念李冰父子而建的二王廟的石壁上,很是醒目。
都江堰雖然修建于兩千多年前,可是它的規劃、設計和施工方法都具有高度的科學性和創造性,在中國古代許多宏偉的水利工程中首屈一指,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奇跡。由此,可以看出李冰是我國古代一位掌握了豐富的科學知識,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在實踐中經過千辛萬苦的努力而造福于人類的杰出的水利專家。
【專家品析】
李冰興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歷經兩千兩百多年而不衰,它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與它興建時間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倫的灌溉系統,以及中國陜西的鄭國渠和廣西的靈渠,都因滄海變遷和時間的推移,或湮沒、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獨樹一幟。
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它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標志著中國水利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科學成就】
兩千多年前,都江堰取得這樣偉大的科學成就,世界絕無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稱贊“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無與倫比”。
……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