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中國史綱》共分十一章,敘述了我國從商到東漢初年大約1700年的歷史,作者在書中對商朝到東漢初年里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基本思想、社會生活、歷史變化進行了精煉的敘述。本書的撰寫,在當時是作為歷史教科書的一種讀本(《中國史綱》第一部),故而在形式上生動活潑,易讀易解,無晦澀呆板之感,但同時又富含較高的思想內涵和理論深度。
作者簡介
張蔭麟,(1905~1942),字素癡,出生于廣東東莞。早年在清華求學,後赴美國斯坦福大學留學,獲哲學博士學位。曾執教于清華大學歷史、哲學兩系。除史學以外,在哲學、社會學等方面均有建樹,其著作有《中國史綱》《張蔭麟文集》等。
名人/編輯推薦
學術與通俗相結合,文字與圖片相配合再現名家歷史
以嚴謹科學的學術成果為基礎的易懂歷史書
別具一格的審美與經典相結合,閱讀與收藏的精品
以嚴謹科學的學術成果為基礎的易懂歷史書
別具一格的審美與經典相結合,閱讀與收藏的精品
目次
第一章 中國史黎明期的大勢
第二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第三章 霸國與霸業
第四章 孔子及其時世
第五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第六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第七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第八章 秦漢之際
第九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第十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第十一章 改制與“革命”
第二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第三章 霸國與霸業
第四章 孔子及其時世
第五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第六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第七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第八章 秦漢之際
第九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第十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第十一章 改制與“革命”
書摘/試閱
第一章 中國史黎明期的大勢
本書的著眼點在于社會組織的變遷,思想和文物的創辟,以及偉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動。這些項目要到有文字記錄傳後的時代才可得確考。而商朝的甲骨文是現在所知道的最早且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大量甲骨文的發現,為研究商朝歷史提供了寶貴的材料。本章以商朝為出發點,然後回顧其前有傳說可稽的四五百年,即以所知商朝的實況為鑒別這些傳說的標準。在此之上,作者還用“周朝的興起”以及“周代與外族”兩節,概述周朝的情形。
周朝在商末的一百年間開始強大起來,最後憑借牧野一戰,滅掉了商朝。後人多以商王昏聵,武王賢德來贊頌明君。這幅《麟趾貽休圖》即以麒麟的仁厚來喻武王之母太姒的仁厚,太姒又以仁厚賢德來教誨周武王的故事。雖為杜撰之說,卻體現了後世之人對賢德之君的期盼和敬仰。
……
本書的著眼點在于社會組織的變遷,思想和文物的創辟,以及偉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動。這些項目要到有文字記錄傳後的時代才可得確考。而商朝的甲骨文是現在所知道的最早且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大量甲骨文的發現,為研究商朝歷史提供了寶貴的材料。本章以商朝為出發點,然後回顧其前有傳說可稽的四五百年,即以所知商朝的實況為鑒別這些傳說的標準。在此之上,作者還用“周朝的興起”以及“周代與外族”兩節,概述周朝的情形。
周朝在商末的一百年間開始強大起來,最後憑借牧野一戰,滅掉了商朝。後人多以商王昏聵,武王賢德來贊頌明君。這幅《麟趾貽休圖》即以麒麟的仁厚來喻武王之母太姒的仁厚,太姒又以仁厚賢德來教誨周武王的故事。雖為杜撰之說,卻體現了後世之人對賢德之君的期盼和敬仰。
……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