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水溪下游揚塵改善計畫研究(2/2)(附2光碟)
商品資訊
ISBN13:9789860281910
出版社: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局
作者: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局
出版日:2011/06/01
裝訂:平裝
定價
:NT$ 1500 元優惠價
:85 折 1275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38 點
商品簡介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濁水溪溪洲大橋以下河段,每年十一月至隔年三月間,由於枯水期水量減少導致河床裸露面積大增,加上東北季風盛行,常造成大規模揚塵,影響南岸鄉鎮居民生活甚鉅。 第四河川局(以下簡稱本局)自民國98年起分別施作兩期揚塵抑制工程,第一期之植生工程(98年度)分為牧草區、防風林區等工法,草本植物(牧草)可於1-3個月後開始提供濁水溪揚塵攔阻功效;木本植物則需1年以上時間才可成林提供良好揚塵抑制功效,考量中長期揚塵問題抑制成效,於初期仍需配合其他適生草本植物栽植,待木本植物長成即可接替草本植物做為濁水溪揚塵抑制之防線。在第二期工程部分(99年度),本局於汛期過後進行第二期揚塵抑制工程之施作,工程內容為北岸構築攔水土堤、蓄水池塘等。 在揚塵抑制工法成效部分,第一、二期揚塵抑制工程中,採用不同高度的集砂器進行揚塵監測,分別放置於試驗區內與裸露區進行量測。第一期工程監測成效結果分別為(1)牧草區抑制揚塵量為上風處約38倍,(2)北岸防風林區抑制揚塵量平均為上風處約1倍,(3)南岸防風林區抑制揚塵量平均為上風處約19倍。此外,在防風林及牧草區揚塵縱向保護部分,監測成效結果顯示出南岸防風林可保護下風處至少60 m內之距離,減緩下風處受揚塵之潛在影響;北岸牧草區亦可保護下風處之距離約30 m。第二期揚塵抑制工程部分,(4)水覆蓋工法(攔水土堤及蓄水池塘)之揚塵阻滯率約為91.2~99.6%;在揚塵縱向保護部分,當揚起之砂塵經過水覆蓋區域或是較濕潤的裸露地之際,其砂塵捕獲量皆明顯下降。 為了讓民眾了解政府對於揚塵抑制的所做的努力下,與民眾互動之宣導說明會於民國100年4月12日在大城鄉及二崙鄉各舉辦一場,並於會後播放第四河川局所製作之揚塵宣傳短片,短片內容包括第四河川局對於濁水溪揚塵目前所採取之工法成效,以及雲林縣環境保護局在濁水溪揚塵上的監測。 此外,也針對濁水溪下游鄰近鄉鎮進行揚塵相關問卷調查,根據當中的資料統計顯示出民眾對於揚塵影響情形,認為於揚塵好發季節屬每年1、10、11與12月最為嚴重。 98年度的綠覆蓋等揚塵抑制工法已證實可降低揚塵規模,但對於佈置地點尚無參考依據。為此本計畫利用衛星影像通過NDVI分析辨識濁水溪下游地區土地利用情形,包含裸露地位置、水體位置及高中低密度植生所在地點,枯水期衛星影像判釋之結果可作為揚塵抑制措施設置地點及面積之參考依據。 現地植生部分,據本計畫於民國99年8月及12月在現地調查結果發現,南北岸皆以禾本科、菊科及豆科為主要優勢物種;而在99年度1公頃示範區的植生栽培管理上,經現地經驗扦插植栽為最可行之方法,而噴灑草種因現地風大種植成功率較低。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