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生命與環境(簡體書)
滿額折

生命與環境(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4 元
定價
:NT$ 204 元
優惠價
8717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5 點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名人/編輯推薦

《生命與環境》編輯推薦:環境是生命的容器,沒有環境,生命就沒有了著落。

目次

第1章 生命存在的空間
1.1 宇宙的形成學說
1.1.1 古代的宇宙模型
1.1.2 中世紀的宇宙模型
1.1.3 近現代的宇宙模型
1.2 恒星與星系
1.2.1 恒星
1.2.2 星系
1.3 太陽系及其天體
1.3.1 太陽系
1.3.2 太陽
1.3.3 太陽系中的行星
1.3.4 太陽系中的天然衛星
1.4 地球
1.4.1 地球的運動、形貌與構造
1.4.2 地球的形成與發展
1.4.3 月球
1.5 天文災害與地質災害
1.5.1 天文災害
1.5.2 地質災害
第2章 生命的基礎
2.1 生命科學的建立與發展
2.2 生命的特徵
2.3 生物大分子
2.3.1 生物大分子概念
2.3.2 糖類
2.3.3 脂類
2.3.4 蛋白質
2.3.5 核酸
2.4 細胞
2.4.1 胞概述
2.4.2 真核細胞的結構
2.4.3 細胞分類
2.4.4 細胞功能的實現方式
2.4.5 細胞生長與凋亡
2.5 能量
2.5.1 熱能和生物代謝
2.5.2 細胞呼吸
2.5.3 光合作用
2.6 繁殖與遺傳
2.6.1 無性繁殖
2.6.2 有性生殖
2.6.3 染色體遺傳學說
2.6.4 染色體遺傳疾病
2.6.5 人類基因組計劃
2.6.6 基因工程
第3章 生命的誕生與進化
3.1 生命的誕生
3.1.1 原始生物大分子的產生
3.1.2 生命秩序起源
3.1.3 細胞形成
3.2 生物進化
3.2.1 地球生物演化略史
3.2.2 單細胞生物的繁衍
3.2.3 多細胞生物的出現
3.2.4 顯生宙的生物演進
3.2.5 生物大滅絕
3.3 生命多樣性
3.3.1 物種及其分類
3.3.2 生物界類
3.4 生命形態及進化規律
3.4.1 植物的形態結構
3.4.2 動物的形態結構
3.4.3 生物進化的基本規律
3.5 人類起源與進化
3.5.1 人類起源研究
3.5.2 現代人類起源學說
3.5.3 人類的生物品格與社會品格
3.6 生命體形成的人工介入
3.7 對外星生命存在的探索
第4章 人體的結構與人類健康
4.1 人體的結構與功能
4.1.1 消化系統與泌尿系統
4.1.2 呼吸系統
4.1.3 循環系統
4.1.4 免疫系統
4.1.5 神經系統
4.1.6 內分泌系統
4.1.7 運動系統
4.1.8 生殖系統
4.2 人類健康
4.2.1 生命質量
4.2.2 微生物與人類健康
4.2.3 遺傳與人類健康
4.2.4 食物與人類健康
4.2.5 食品安全與人類健康
4.2.6 生態環境與人類健康
4.3 重大疾病預防
4.3.1 主要致病因素和病原體
4.3.2 幾種重大疾病簡介及其預防
4.4 衰老與死亡
4.4.1 人體的衰老
4.4.2 人體的死亡
4.4.3 生命倫理問題
第5章 生物資訊傳遞與處理
5.1 生物資訊概述
5.2 化學信號
5.2.1 信號分子
5.2.2 激素
5.3 神經信號
5.3.1 反射弧
5.3.2 神經元
5.3.3 神經資訊的傳遞
5.3.4 遠離毒品
5.4 感官和外界資訊輸入
5.4.1 味覺
5.4.2 嗅覺
5.4.3 視覺
5.4.4 聽覺
5.4.5 觸覺
5.5 人類感性認識過程的資訊傳遞與處理
5.5.1 感性認識
5.5.2 感覺
5.5.3 知覺
5.5.4 表像
5.6 行為
5.6.1 行為
5.6.2 動物行為
5.6.3 人類行為特點
第6章 環境與生命
6.1 環境
6.2 個體生態與種群生態
6.2.1 環境與生態因數
6.2.2 溫度、水、光對生命的影響
6.2.3 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
6.3 種群
6.3.1 種群的概念
6.3.2 種群的特徵
6.3.3 種群數量動態
6.4 群落生態
6.4.1 群落的基本特徵
6.4.2 群落的形態結構
6.4.3 群落的主要類型
6.4.4 群落演替
6.5 生態系統
6.5.1 生態系統組成
6.5.2 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
6.5.3 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
第7章 環境問題
7.1 環境問題概念
7.1.1 環境問題類別
7.1.2 產生環境問題的原因
7.2 環境污染
7.2.1 空氣污染
7.2.2 水體污染
7.2.3 土壤污染
7.2.4 固體廢物污染
7.2.5 物理性污染
7.2.6 環境污染治理、控制與預防
7.3 環境破壞
7.3.1 生態系統退化
7.3.2 自然資源短缺與耗竭
7.3.3 環境地質災害
7.4 人口與環境
7.4.1 人口與人口過程
7.4.2 人口發展狀況
7.4.3 人口增長對環境的影響
7.4.4 人口環境容量
第8章 環境文明與和諧
8.1 環境文明建設
8.1.1 人類的環境觀
8.1.2 環境倫理觀和環境道德
8.1.3 世界環境日
8.2 環境審美
8.2.1 審美情趣
8.2.2 自然景觀審美
8.2.3 人文景觀審美
8.3 世界遺產
8.4 可持續發展——人與環境的大和諧
8.4.1 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建立
8.4.2 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內涵
8.4.3 發展的終極目的
附錄
附錄一 部分名詞中英文對照表
附錄二 部分人名中英文對照表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根據自然災害的特徵及其在地球環境系統中出現的位置,可以分為六大類,即:一、天文災害,如超新星爆發、隕石沖擊等;二、地質災害,如火山災害、地震、雪崩、泥石流等;三、氣象災害,如暴雨、乾旱、熱帶氣旋、冷凍害、風雹、連陰雨、濃霧、沙塵暴等;四、水文災害,如洪水、澇災、淩汛、水土流失等;五、海洋災害,如臺風、海嘯、風暴潮、災害性海浪、海冰、厄爾尼諾現象、赤潮等;六、土壤生物災害,如森林火災、農林業病蟲害、生物入侵等。
本處只討論天文災害和地質災害。
1.5.1 天文災害
1.超新星爆發
大質量恒星完成一生的演化後,以爆炸形式消亡,這就是超新星爆發。超新星爆發是最激烈的天象,堪稱最壯麗的宇宙景觀。恒星的災難性爆炸,在幾周時間裏,就向太空釋放出太陽要一生即100億年才能釋放的能量,這無疑是一次小型的宇宙大爆炸。恒星在自身毀滅的時候,也給周圍1光年內的天體帶來滅頂之災。1光年,是大約800個太陽系肩並肩地站成一排的長度。反過來說,如果地球附近1光年的地方有一顆超新星爆發,那麼,這本書你就不用讀下去了。
幸好宇宙中的超新星爆發是一種極罕見的天象,估計銀河系中每隔50年左右才出現1顆超新星,而且大多數都被其他天體遮擋,在地球上無法觀察得到。前文說過,銀河系大約有1200億顆恒星,所以超新星是極其珍稀的星種。距地球最近且最可能會變成超新星的是獵戶座α星,中文名字參宿四,現在呈超紅巨星狀態,距地球430光年。且不說參宿四什麼時候變成超新星爆發,就算它明天爆發了,在430光年以外的地球所受到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的,連草尖也難會動一下。
2.隕石沖擊
地球平均每天要接待30t流星體物質的來訪。
一般的流星體體積都不大,穿過地球的大氣層時絕大多數都化為一閃的光痕成為灰燼,大一點的流星體有未全部焚毀的部分落到地面,就是隕石。歷史上確有人被隕石擊中過,1954年美國亞拉巴馬州的一位女士因此成為名人。當時她正在躺椅上打瞌睡,一塊重約3.6kg的隕石穿過她家的屋頂,砸壞了收音機木殼後彈回來擊中了這位名人,所幸不是擊中頭部,故無大礙。人類史上能在病歷上留下"被隕石擊中"的,再無第二人。
要夠得上造成地球災害結果的隕石,不能是這一類碎鐵散石,必得是當初滅了恐龍的那種小行星。現代科學技術已經可以準確計算出地球周圍小行星中"危險分子"的"可能作案途徑"。1999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在義大利都靈制定了"小行星險級都靈標準",以便確定危險分子黑名單。到目前為止,進入黑名單的只有一顆名叫1950DA的小行星。1950DA直徑1.1km,預計可能撞擊地球的日期是2880年3月15日,撞擊點是大西洋,撞擊概率為0.003。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7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