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頌歌(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蔚藍世界海洋百科叢書
ISBN13:9787502782702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作者:紅將
出版日:2012/06/08
裝訂/頁數:平裝/65頁
規格:19cm*17cm (高/寬)
商品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海洋文學詩歌作為人類海洋文化創造的心靈審美化形態,是人類海洋
文明發展史上的重要精神財富。在中國歷史上,自古以來大海就是中國文
人不斷謳歌的主題,早在春秋時期,《詩經》中就多次描述了人類與海的
交流與較量,大海的廣闊博大、變幻莫測讓一代又一代文人從中汲取靈感
,創作出無數不朽的精神財富。 《海天頌歌》這本書為您收集古往今來,中外世界為頌揚海洋而創作
的詩歌經典作品。 《海天頌歌》包括屈原《天問》、曹植《遠游篇》、余光中《鄉愁》
、韓東《你見過大海》、拜倫《去國行》等經典作品。本書由紅將編寫。
序
海洋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1%,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海洋
是生命的搖籃,是地球上最早生物的誕生源地;海洋是風雨的故鄉,對全
球氣候起著巨大的調控作用;海洋是交通的要道,為人類物質和精神文明
交流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海洋是資源的寶庫,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生物資源
、礦產資源、化學資源、水資源和能源;海洋是國防前哨,海洋環境對海
上軍事活動有很大影響;海洋還是認識宇宙,發展自然科學理論的理想試
驗場。 隨著世界人口激增、陸地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惡化,人們越來越多地
把目光移向海洋。海洋正以其富饒的資源、廣袤的空間,給人類生存和發
展帶來新的希望,為全球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國是一個瀕海大國,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我國擁有
約300萬平方千米的主張管轄海域,相當陸地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我國大
陸海岸線長達1.8萬千米,擁有大小島嶼6500多個,島嶼岸線1.4萬多千米
。 我國的海域處在中、低緯度地帶,自然環境和資源條件比較優越,適
合發展各種海洋產業和興辦各類海洋事業。海域內海洋生物物種繁多,漁
場面積280多萬平方千米,灘涂、港灣和20米水深以內的淺海面積260多萬
公頃,對發展海洋捕撈業和海水養殖業極為有利。我國海域內石油資源量
約250億噸;海洋可再生能源理論蘊藏量6.3億千瓦;在國際海底區域還擁
有7.5萬平方千米多金屬結核礦區。此外,我國具有深水岸線幾百千米,深
水港址數十處;適合發展海洋運輸業。濱海地區擁有大量旅游景點,適合
發展海洋旅游業。 21世紀是海洋世紀,實施海洋開發正是適應國際環境和國內發展要求
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要實施這一戰略,就必須有效維護國家的海洋權益
,樹立國民海洋意識,這對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安全具
有重大意義。 希望這套為普及海洋知識,帶領大家了解海洋,認識海洋的讀物能真
正幫助更多朋友插上知識的翅膀,與中國的海洋事業一起騰飛。 《蔚藍世界海洋百科》編寫組
目次
海洋詩歌篇
華夏古韻 內陸詩人心中的海 古代詩人的海洋情結 無入可解的大謎團 屈原《天問》 壯闊雄渾的海之嘆 曹操《觀滄海》 古人心中的仙之境 曹植《遠游篇》 海上明月下的相思 張九齡《望月懷遠》 海外仙山的不死藥 李白《古風》 仙人對凡世的向往 吳融《潮》 以船為家的小漁民 楊萬里《蜑戶》 海戰亡靈的鎮魂歌 文天祥的海戰詩 明開國皇帝的氣概 朱元璋《滄浪翁泛海》 因大海而起的災難 歸有光《海上紀事》 清代詩人滿懷豪情 納蘭性德《山海關》 千古一帝的海之贊 康熙《登澄海樓觀海》 從泰山到海上日出 姚鼐《觀日出作歌》
中華新章 重新認識那片海洋 近代海洋帶給國人的一切 讓詩人心碎的天塹 余光中《鄉愁》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的動人意象 由壯闊的海到字宙 冰心《繁星》 面對著大海的贊嘆 舒婷《致大海》 特殊時代詩人的海 食指《海洋蘭部曲》 含著微笑看著海洋 艾青《礁石》 海洋上的柔美愛情 鄭愁予《老水手》 詩人想象中的海洋 韓東《你見過大海》
異域海風 海洋國度的七弦琴 西方詩人的海洋意象 浪漫主義的愛國情 拜倫《去國行》 告別自由奔放的海 普希金《致大海》 吹散海底一切污濁 雪萊《西風頌》 桂冠詩人橫越大海 丁尼生《悼念集》 在狂風中堅守職責 萊蒙托夫《帆》 不畏強權不懼風雨 高爾基《海燕》 大海與大海的交響 惠特曼《從滾滾人海中》 詩人的憂傷與漂泊 波德萊爾《憂傷與漂泊》
書摘/試閱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一名吉利,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
。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
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他為魏武帝。 《觀滄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烏桓時所作。207年,曹操親率大軍
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碣石山。他躍馬
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洪波涌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
篇。 《觀滄海》寄托了詩人很深的感慨,透過它我們可以看到詩人自己的
胸懷。曹操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烏桓的途中。大戰之前,身為主帥的曹
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又當秋風蕭瑟之際,他的心情
一定會像滄海一樣難以平靜。 曹操將自己這種昂揚奮發的精神融會到詩里,借著大海的形象表現出
來,使這首詩具有一種雄渾蒼勁的風格,成為一篇優秀的作品。 《觀滄海》是後人加的,原是《步出夏門行》第一章。《步出夏門行
》,又名《隴西行》,屬漢樂府中《相如歌·瑟調曲》。 《觀滄海》這首寺,海水、山島、草木、秋風,全是眼前景物,不過
後文中的日月星漢,是曹操想象之景,并不是真實看到的景物。這首詩借
景抒情,托物言志,獨具一格,堪稱中國山水詩的最早佳作,特別受到文
學史家的厚愛。這首詩寫秋天的大海,能夠一洗悲秋的感傷情調,寫得沉
雄健爽,氣象壯闊,這與曹操的氣度、品格乃至美學情趣都是緊密相關的
。《觀滄海》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這與一個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
軍事家的風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讀其詩如見其人。 古人心中的仙之境 曹植《遠游篇》 遠游臨四海,昆侖本吾宅。 俯仰觀洪波,中州非我家。 大魚若曲陵,將歸謁東父。 承浪相經過,一舉超流沙。 靈鰲戴方丈,鼓翼舞時風。 神岳儼嵯峨,長嘯激清歌。 仙人翔其隅,金石固易敝。 玉女戲其阿,日月同光華。 瓊藍可療饑,齊年與天地。 仰首吸朝霞,萬乘安足多。 曹植,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三國時期曹魏詩人、文學家
,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他是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
為陳王,去世後謚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後人因他文學上的造詣
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南宋文學家謝靈運更有“天下才有
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的評價。 在政治上,曹植是一位悲劇人物,然而政治上的悲劇客觀上促成了他
在詩歌創作上的卓越成就。 曹植在現實世界中處處碰壁,深感時光流逝,功業無成,幻想在神仙
世界中得到解脫,于是寫下了許多游仙詩,如《仙人篇》、《五游詠》、
《游仙詩》、《遠游篇》、《升天行》等。詩中所描繪的神仙境界,皆明
凈、高潔,實際上是詩人理想世界的象征。 曹植對神仙之事一直持否定態度,其《辨道論》即說“不信之矣”;
《贈白馬王彪》也說:“虛無求列仙,松子久吾欺。”可見曹植的游仙詩
,實際上是其憂生之心、憂患之詞。 曹植生于亂世,幼年即隨曹操四方征戰。他自稱“生乎亂,長乎軍”(
《陳審舉表》),在時代的熏陶和曹操的影響下,樹立雄心,以“戮力上國
,流惠下民”(《與楊德祖書》)自期。曹植天資聰穎,才思敏捷,深得曹
操賞愛,幾乎被立為太子。但他恃才傲物,任性而行,不自雕勵,終于失
寵。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病逝,曹丕繼任魏王後,誅殺曹植心腹丁儀
、丁庾兄弟。曹植位為藩侯,實同囚徒,汲汲無歡,終于在憂憤中死去。 P6-9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