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端到端QoS網絡設計》在內容上分為3個主要的部分:QoS介紹、QoS 工具集和QoS設計。其中QoS設計是本書的核心部分,覆蓋了LAN、WAN和VPN 中的QoS設計。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語音、互動式與流式視頻以及多種數 據應用類別的QoS需求;QoS最佳設計原理及其在園區LAN QoS設計中的應用 ;專用WAN QoS設計;基於網絡的應用識別(NBAR)進行已知蠕蟲標識和管 制的Cisco SAFE建議;MPLS和IPSec VPN的第3層VPN QoS設計;基於企業和 服務提供商MPLS VPN的QoS設計等。 《端到端QoS網絡設計》的作者(美)Tim Szigeti 不僅討論了常見的 QoS技術,而且給出了一些翔實的示例說明如何在LAN、WAN和VPN中部署各 種QoS特性。無論您是要尋找QoS原則和實踐的介紹,還是QoS規劃和部署的 指導,本書都為您提供了設計和實現復雜QoS解決方案所需的專家級建議。
名人/編輯推薦
(美)Tim Szigeti 編著的《端到端QoS網絡設計》是一本規劃和部署QoS解決方案以滿足目前商業需求的詳盡指南。 本書適合於網絡工程技術人員和銷售人員、準備參加Cisco相關認證考試的工程師、大專院校計算機通信專業師生參考閱讀。
目次
第一部分 QoS介紹 第1章 QoS介紹 1.1 簡要的歷史透視 1.2 QoS的發展 1.3 用戶網絡期望值 1.3.1 最終用戶 1.3.2 資訊技術(IT)管理 1.4 理解QoS 1.4.1 端到端的QoS 1.4.2 所有分組是(不)平等的 1.4.3 匯聚網絡的挑戰 1.5 QoS模型 1.5.1 IntServ概述 1.5.2 DiffServ概述 1.6 QoS工具集介紹 1.7 簡化QoS 1.7.1 模塊化的QoS命令行介面 1.7.2 QoS基線 1.7.3 默認行為 1.7.4 跨平臺功能一致性 1.7.5 自動QoS 1.8 如果我擁有AutoQoS,為什麼我需要閱讀此書 1.9 QoS的進一步發展 1.10 小結 1.11 進一步的閱讀 1.11.1 普通閱讀 1.11.2 IntServ 1.11.3 DiffServ 1.11.4 AutoQoS 第2章 QoS設計概述 2.1 IP語音的QoS需求 2.1.1 語音(承載流量) 2.1.2 呼叫信令流量 2.2 視頻的QoS需求 2.2.1 互動式視頻 2.2.2 流式視頻 2.3 數據的QoS需求 2.3.1 盡力服務數據 2.3.2 大塊數據 2.3.3 事務處理數據/交互數據 2.3.4 本地定義的關鍵業務數據 2.3.5 DLSw+考慮 2.4 QoS的控制平面需求 2.4.1 IP路由選擇 2.4.2 網絡管理 2.5 Scavenger類型 2.6 利用Scavenger類別QoS的DoS和蠕蟲緩解對策 2.7 QoS設計原則 2.7.1 通用QoS設計原則 2.7.2 分類和標記原則 2.7.3 管制和降格原則 2.7.4 排隊和丟棄原則 2.7.5 DoS和蠕蟲緩解原則 2.7.6 部署原則 2.8 小結 2.9 進一步的閱讀 2.9.1 標準 2.9.2 Cisco的文檔 第二部分 QoS工具集 第3章 分類和標記工具 3.1 分類工具 3.1.1 模塊化QoS命令行介面類別映射 3.1.2 基於網絡的應用識別(NBAR) 3.2 標記工具 3.2.1 基於類別的標記 3.2.2 基於分類的管制 3.2.3 承諾訪問速率 3.2.4 基於策略的路由選擇 3.2.5 語音網關分組標記 3.2.6 第2層標記欄位 3.2.7 第3層標記欄位 3.2.8 第2層和第3層分組標記轉換 3.3 小結 3.4 進一步的閱讀 3.4.1 普通閱讀 3.4.2 DiffServ 3.4.3 L2協議隧道化 3.4.4 VPN 3.4.5 NBAR 3.4.6 MPLS 3.4.7 IP ATM/幀中繼綁定 3.4.8 第2層到第3層分組標記轉換 第4章 管制和整形 4.1 權杖桶演算法 4.2 管制器 4.2.1 作為標記器的管制器 4.2.2 承諾的訪問速率(CAR) 4.2.3 基於類別的管制 4.3 整形器 4.3.1 整形演算法 4.3.2 在ATM和幀中繼網絡上整形 4.3.3 通用流量整形 4.3.4 基於類別的整形 4.4 進一步的閱讀 4.4.1 DiffServ管制標準 4.4.2 管制 4.4.3 ATM PVC流量參數 4.4.4 幀中繼流量整形 4.4.5 流量整形 第5章 擁塞管理工具 5.1 理解調度與排隊 5.2 第3層排隊遺留機制 5.2.1 優先級排隊 5.2.2 自定義排隊 5.2.3 加權公平排隊 5.2.4 IP RTP優先級排隊 5.3 當前推薦的第3層排隊機制 5.3.1 基於類別的加權公平排隊 5.3.2 低延遲排隊 5.4 第2層排隊工具 5.4.1 幀中繼雙FIFO 5.4.2 PVC介面優先級排隊 5.5 傳輸環 5.6 PAK_priority 5.7 小結 5.8 進一步的閱讀 5.8.1 第3層排隊 5.8.2 第2層排隊 5.8.3 傳輸環 5.8.4 PAK_priority 第6章 擁塞避免工具 6.1 早期隨機檢測 6.2 加權早期隨機檢測 6.3 基於DSCP的加權早期隨機檢測 6.4 顯式擁塞通知 6.5 小結 6.6 進一步的閱讀 6.6.1 與WRED相關的DiffServ標準 6.6.2 Cisco IOS WRED文檔 第7章 鏈路相關工具 7.1 頭壓縮技術 7.1.1 相關標準 7.1.2 TCP頭壓縮 7.1.3 RTP頭壓縮 7.1.4 壓縮格式 7.1.5 第2層封裝協議支援 7.1.6 cRTP格式與協議封裝總結 7.1.7 基於類別的頭壓縮 7.1.8 cRTP高級主題 7.2 鏈路分段與交錯 7.2.1 分片大小 7.2.2 多鏈路PPP LFI 7.2.3 多類別多鏈路PPP 7.2.4 幀中繼分段 7.2.5 用於幀中繼/ATM服務互工作的LFI 7.2.6 IPSec預分段 7.3 小結 7.4 進一步的閱讀 7.4.1 普通閱讀 7.4.2 IETF標準 7.4.3 幀中繼論壇標準 7.4.4 頭壓縮 7.4.5 鏈路分段與交錯 第8章 帶寬預留 8.1 RSVP概述 8.1.1 RSVP服務類型 8.1.2 接入控制 8.1.3 RSVP和LLQ 8.2 MPLS流量工程 8.3 可擴展性 8.4 RSVP-DiffServ集成 8.5 端點和代理 8.6 小結 8.7 進一步的閱讀 8.7.1 標準 8.7.2 Cisco IOS文檔 第9章 呼叫接入控制(CAC) 9.1 CAC概述 9.2 CAC定義 9.3 CAC工具類型 9.3.1 本地CAC工具 9.3.2 基於測量的CAC工具 9.3.3 基於資源的CAC工具 9.4 CallManager位置CAC 9.5 關守CAC 9.6 RSVP 9.7 使用RSVP的VoIP CAC實例 9.8 小結 9.9 進一步的閱讀 9.9.1 普通閱讀 9.9.2 Cisco IOS文檔 第10章 Catalyst QoS工具 10.1通用Catalyst QoS模型 10.1.1 分類、標記和映射 10.1.2 管制和降格 10.1.3 排隊和丟棄 10.2 Catalyst 2950 10.2.1 Catalyst 2950分類、標記和映射 10.2.2 Catalyst 2950管制和降格 10.2.3 Catalyst 2950排隊 10.3 Catalyst 3550 10.3.1 Catalyst 3550分類、標記和映射 10.3.2 Catalyst 3550管制和降格 10.3.3 Catalyst 3550排隊和丟棄 10.4 Catalyst 2970、3650和3750 10.4.1 Catalyst 2970/3560/3750分類、標記和映射 10.4.2 Catalyst 2970/3560/3750管制和降格 10.4.3 Catalyst 2970/3560/3750排隊和丟棄 10.5 Catalyst 4500 10.5.1 Catalyst 4500分類、標記和映射 10.5.2 Catalyst 4500管制和降格 10.5.3 Catalyst 4500排隊和丟棄 10.6 Catalyst 6500 10.6.1 Catalyst 6500分類、標記和映射 10.6.2 Catalyst 6500管制和降格 10.6.3 Catalyst 6500排隊和丟棄 10.7 小結 10.8 進一步的閱讀 10.8.1 圖書 10.8.2 Cisco Catalyst文檔 第11章 WLAN QoS工具 11.1 用於無線LAN的QoS與有線LAN上的QoS 11.2 上游QoS與下游QoS 11.3 IEEE 802.11 DCF 11.3.1 幀間空間 11.3.2 隨機後退/競爭窗口 11.4 IEEE 802.11e EDCF 11.5 QoS基本服務集合資訊元素 11.6 IEEE 802.1D服務類別 11.7 Cisco AP上的QoS操作 11.8 在Cisco AP上配置QoS 11.9 小結 11.10 進一步的閱讀 第三部分 LAN QoS設計 第12章 園區QoS設計 12.1 DoS/蠕蟲緩解對策 Scavenger類別的QoS操作 12.2 使用中的呼叫信令TCP/UDP埠 12.3 接入邊緣信任模型 12.3.1 可信任端點模型 12.3.2 非信任端點模型 12.3.3 有條件可信任端點模型 12.4 Catalyst 2950 QoS考慮和設計 12.4.1 Catalyst 2950:可信任端點模型 12.4.2 Catalyst 2950:使用SoftPhone的非信任PC模型 12.4.3 Catalyst 2950:非信任服務器模型 12.4.4 Catalyst 2950:有條件可信任IP電話+PC:基本模型 12.4.5 Catalyst 2950:有條件可信任IP電話+PC:高級模型 12.4.6 Catalyst 2950:排隊 12.5 Catalyst 3550 QoS考慮和設計 12.5.1 Catalyst 3550:可信任端點模型 12.5.2 Catalyst 3550:使用SoftPhone的非信任PC模型 12.5.3 Catalyst 3550:非信任服務器模型 12.5.4 Catalyst 3550:有條件可信任IP電話+PC:基本模型 12.5.5 Catalyst 3550:有條件可信任IP電話+PC:高級模型 12.5.6 Catalyst 3550:排隊和丟棄 12.6 Catalyst 2970/3560/3750 QoS考慮和設計 12.6.1 Catalyst 2970/3560/3750:可信任端點模型 12.6.2 Catalyst 2970/3560/3750:使用SoftPhone的非信任PC模型 12.6.3 Catalyst 2970/3560/3750:非信任服務器模型 12.6.4 Catalyst 2970/3560/3750:有條件可信任IP電話+PC:基本模型 12.6.5 Catalyst 2970/3560/3750:有條件可信任IP電話+PC:高級模型 12.6.6 Catalyst 2970/3560/3750:排隊和丟棄 12.7 Catalyst 4500-SupII+/III/IV/V QoS考慮和設計 12.7.1 Catalyst 4500:可信任端點模型 12.7.2 Catalyst 4500:使用SoftPhone的非信任PC模型 12.7.3 Catalyst 4500:非信任服務器模型 12.7.4 Catalyst 4500:有條件可信任IP電話+PC:基本模型 12.7.5 Catalyst 4500:有條件可信任IP電話+PC:高級模型 12.7.6 Catalyst 4500:排隊 12.8 Catalyst 6500 QoS考慮和設計 12.8.1 Catalyst 6500:CatOS默認和建議 12.8.2 Catalyst 6500:可信任端點模型 12.8.3 Catalyst 6500:使用SoftPhone的非信任PC模型 12.8.4 Catalyst 6500:非信任服務器模型 12.8.5 Catalyst 6500:有條件可信任的IP電話+PC:基本模型 12.8.6 Catalyst 6500:有條件可信任IP電話+PC:高級模型 12.8.7 Catalyst 6500:排隊和丟棄 12.8.8 Catalyst 6500:PFC3分配層(Cisco IOS)每用戶微流管制 12.9 WAN聚集器/分支路由器移交的考慮 12.10 案例研究:園區QoS設計 12.11 小結 12.12 進一步的閱讀 12.12.1 標準 12.12.2 圖書 12.12.3 Cisco Catalyst文檔 第四部分 WAN QoS設計 第13章 WAN聚集器QoS設計 13.1 在WAN中哪里需要QoS 13.2 WAN邊緣QoS設計考慮 13.2.1 軟件QoS 13.2.2 盡力服務流量的帶寬配置 13.2.3 實時流量的帶寬配置 13.2.4 串列化 13.2.5 IP RTP頭壓縮 13.2.6 傳輸環(Tx-ring)調整 13.2.7 PAK_priority 13.2.8 鏈路速度 13.2.9 分散式平臺QoS和一致QoS行為 13.3 WAN邊緣分類和供應模型 13.3.1 低速、中速鏈路QoS類別模型 13.3.2 高速鏈路QoS類別模型 13.4 WAN邊緣鏈路相關QoS設計 13.4.1 租用線路 13.4.2 幀中繼 13.4.3 ATM 13.4.4 ATM-幀中繼服務互通 13.4.5 ISDN 13.5 案例研究:WAN聚集路由器QoS設計 13.6 小結 13.7 進一步的閱讀 13.7.1 第三層排隊 13.7.2 擁塞避免 13.7.3 幀中繼流量整形 13.7.4 ATM PVC流量參數 13.7.5 鏈路分段和交錯 13.7.6 壓縮實時協議 13.7.7 傳輸環 13.7.8 PAK_priority 13.7.9 ISDN 13.7.10 標記 第14章 分支路由器QoS設計 14.1 分支路由器WAN邊緣QoS設計 單向應用 14.2 分支路由器LAN邊緣的QoS設計 14.2.1 DSCP到CoS重映射 14.2.2 從分支路由器到園區網的分類和標記 14.2.3 NBAR應用分類 14.2.4 NBAR已知蠕蟲的分類和管制 14.3 案例研究:分支路由器QoS設計 14.4 小結 14.5 進一步的閱讀 14.5.1 Cisco IOS文檔 14.5.2 Cisco SAFE白皮書 第五部分 VPN QoS設計 第15章 WLAN QoS工具 15.1 在MPLS VPN中哪里需要QoS 15.2 客戶邊緣QoS設計 15.2.1 第2層接入(特定鏈路)QoS設計 15.2.2 服務提供商服務級別協定(SLA) 15.2.3 企業到服務提供商映射模型 15.3 提供商邊緣QoS設計 15.3.1 服務提供商到企業模型 15.3.2 MPLS DiffServ隧道化模式 15.4 核心QoS考慮 15.4.1 聚集帶寬超額配給 15.4.2 骨幹網DiffServ 15.4.3 MPLS流量工程 15.5 案例研究:MPLS VPN QoS設計(CE/PE/P路由器) 15.6 小結 15.7 進一步的閱讀 15.7.1 標準 15.7.2 書籍 15.7.3 Cisco MPLS功能 第16章 IPSec VPN QoS設計 16.1 站點到站點V3PN QoS考慮 16.1.1 IPSec VPN運行模式 16.1.2 分組開銷增加 16.1.3 cRTP和IPSec的不相容性 16.1.4 預分段 16.1.5 帶寬配置 16.1.6 邏輯拓撲結構 16.1.7 延遲預算增加 16.1.8 ToS字節保留 16.1.9 QoS預分類 16.1.10 預加密排隊 16.1.11 抗重放影響 16.1.12 控制平面配置 16.2 站點到站點V3PN QoS設計 16.2.1 六類站點到站點V3PN模型 16.2.2 八類站點到站點V3PN模型 16.2.3 QoS基線(十一類)站點到站點V3PN模型 16.3 站點到站點V3PN中前端VPN邊緣QoS選項 16.4 遠程辦公V3PN QoS考慮 16.4.1 遠程辦公部署模型 16.4.2 寬帶接入技術 16.4.3 帶寬配置 16.4.4 非對稱鏈路和單向QoS 16.4.5 通過TCP最大段大小調整技術減小寬帶串列化延遲 16.4.6 分離隧道化 16.5 遠程辦公V3PN QoS設計 16.5.1 集成單元和雙單元模型DSL設計 16.5.2 DSL/線纜集成單元加接入模型設計 16.6 案例研究:IPSec VPN QoS設計 16.7 小結 16.8 進一步的閱讀 16.8.1 標準 16.8.2 書籍 16.8.3 Cisco IOS文檔 附錄A QoS總結 A.1 QoS工具 A.2 Cisco IOS基線 A.3 QoS盡力服務 A.4 用於緩解DoS/蠕蟲攻擊的Scavenger類別QoS策略 A.5 園區QoS設計 A.6 WAN QoS設計 A.7 分支QoS設計 A.8 MPLS VPN用戶的QoS設計 A.9 MPLS VPN服務提供商的QoS設計 A.10 IPSec VPN的QoS設計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