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互動與轉型:江南社會文化史論》以蘇州大阜潘氏家族為個案,著重研究江南望族的歷史發展軌跡。·
名人/編輯推薦
收入《互動與轉型——江南社會文化史論》(作者:徐茂明)的論文共13篇,大致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關于江南區域的空間變遷、文化特征和歷史分期的宏觀思考,第二是關于六朝時期江南文化轉型的探討,第三是關于明清以來江南士紳、家族、妖術恐慌等社會文化史的分析。所有這些文章,基本貫穿著這樣的思考線索,即在長時段的視野中研究江南社會文化史的區域互動與社會轉型。這種區域互動既有早期的南北互動,也有明清以來江南與徽州的東西互動、近代以來的中外文化互動;而社會轉型則主要集中于六朝時期和明清以來(尤其是近代)。區域互動與社會轉型是緊密聯系相互影響的,也是考察江南區域社會變遷的重要路徑。
目次
引言
儒家的“天下”觀與范仲淹的“天下憂樂”思想(代序)
空間、特徵與分期
江南的歷史內涵與區域變遷
論吳文化的特徵及其成因
區域交往與蘇州文化發展的階段性特徵
文化轉型與文化範式
南北士族之爭與吳文化的轉型
東晉南朝江南士族之心態嬗變及其文化意義
士紳、精英與文化權力
明清以來士紳文化權力的結構性演變——以江南地區為中心
清末民初上海地方精英內部的權勢轉移——以上海拆城案為中心
文化世族與社會變遷
明清蘇州的宗族觀念與文化世族
家族遷徙與區域文化互動——以清代蘇州大阜潘氏為例
國家與地方關係中的士紳家族:以晚清江南減賦為中心
西學東漸與近代蘇州文化世族的教育轉向
民俗信仰與社會秩序
明清以來江南妖術恐慌的衍變及其社會根源
附錄
文化世族延續江南文脈——《蘇州日報》2012年3月16日蘇週刊《文化訪談》錄
·
儒家的“天下”觀與范仲淹的“天下憂樂”思想(代序)
空間、特徵與分期
江南的歷史內涵與區域變遷
論吳文化的特徵及其成因
區域交往與蘇州文化發展的階段性特徵
文化轉型與文化範式
南北士族之爭與吳文化的轉型
東晉南朝江南士族之心態嬗變及其文化意義
士紳、精英與文化權力
明清以來士紳文化權力的結構性演變——以江南地區為中心
清末民初上海地方精英內部的權勢轉移——以上海拆城案為中心
文化世族與社會變遷
明清蘇州的宗族觀念與文化世族
家族遷徙與區域文化互動——以清代蘇州大阜潘氏為例
國家與地方關係中的士紳家族:以晚清江南減賦為中心
西學東漸與近代蘇州文化世族的教育轉向
民俗信仰與社會秩序
明清以來江南妖術恐慌的衍變及其社會根源
附錄
文化世族延續江南文脈——《蘇州日報》2012年3月16日蘇週刊《文化訪談》錄
·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